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君子之道.docx
《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君子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君子之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画面描述】 左侧画面是一位戴着眼镜的领导推出了一个工厂,工厂有个“污染化工企业”标牌,一个管道正在排泄污染物,把“富”下的“田”字给冲走了。
右侧,一对男女戴着口罩慌忙逃离。
【寓意点评】 讽刺某些地方不顾污染引进企业致富导致环境遭到破坏的社会现象。
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乡党称弟焉(“弟”同“悌”,尊敬兄长)
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君子不器(名词作动词,做器具)
(2)友直,友谅,友多闻(名词作动词,与……交友)
(3)主忠信(意动用法,以……为主、亲近)
(4)乐节礼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5)君子病无能焉(意动用法,以……为病,惭愧、担心)
(6)乐多贤友(意动用法,以……为乐)
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敢问其次
古义:
再次一等的。
今义:
第二。
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译文:
它如何能走呢?
(2)不辱君命(被动句)
译文:
不使君主的使命受到侮辱。
(3)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宾语前置)
译文: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4)何足算也(宾语前置)
译文:
算得什么呢?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
译文:
君子懂得的是义(或“君子对义懂得”),小人懂得是利(或“小人对利懂得”)。
孔子眼中的君子
什么是“君子”?
什么是“小人”?
孔子说的“君子”、“小人”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身份,贵族和有地位的人是君子,奴隶和没有地位的人是小人;一种是道德,道德高尚的人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是小人。
“君子”,在孔子看来,过去的贵族,不但血统高贵,有身份地位,也有道德学问和君子风度。
但当时的贵族不一样,往往只有身份地位,没有道德学问和君子风度。
因此,他为“君子”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有道德学问,却不一定有身份地位。
本板块各节主要内容是:
18.君子应当博学多识。
19.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
20.阐述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21.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
22.孔子观念中的“士”。
23.孔子从“中庸”方面的品德要求君子。
24.孔子从“和谐”方面的品德要求君子。
25.君子担心的应该是自己有没有才能。
26.君子的交友之道。
27.君子爱好的标准。
28.君子应该有所敬畏。
29.包含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内容的道德修养学说。
30.君子要勇于改错和善于改错。
31.君子的羞耻观。
1.孔子对“君子”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信”的含义在《论语》中有哪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对君子提出了“信”的要求。
“
”,古代大车车辕前面的横木;“
”,古代小车车辕前面的上曲。
没有“
”和“
”,车就不能走。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在《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
守信应该是任何社会群体所必然要求个体遵行的普遍礼俗和道德法则,更何况是君子呢。
2.孔子对交友慎重提出了要求,其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应当具有高尚的人格,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这反映出孔子理想中君子的完美品德。
3.孔子认为君子还应当是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观念中的“士”,具体指的是具有哪些基本素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还应当是一个真正的“士”。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
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
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至于当时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
4.“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你怎样具体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他们不讲求原则,但他与别人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这句话对于现实社会、对于个人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社会来说,强求“一致”、“一律”,总没有好的结果,“多极”、“多元”、“多样化”才能发展;对于个人来说,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能保持个人和谐发展。
5.孔子和孟子认为君子应有哪些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君子不器”。
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
(2)要重视自我修养,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
重视仁德修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事,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阅读课文18~2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均为疑问代词,什么。
B项,①介词,对;②介词,跟、与。
C项,①连词,如果;②连词,表并列。
D项,①连词,就;②连词,却。
【答案】 A
“何”的用法分类
用法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疑问代词
作谓语
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作宾语
主要带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
作定语
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
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用在形容词前
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8.孔子说:
“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只能供作某种目的使用)。
”
——《论语·为政第二》
19.孔子说:
“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小车子没有安上曲,它如何能走呢?
”
——《论语·为政第二》
20.孔子说: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
——《论语·里仁第四》
21.孔子说: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
——《论语·子罕第九》
22.子贡问道:
“怎样才可以叫作‘士’?
”孔子说:
“自己的行为中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使君主的使命受到侮辱,可以叫作‘士’了。
”
子贡说:
“请问次一等的。
”孔子说:
“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称赞他尊敬兄长。
”
子贡问道:
“请问再次一等的。
”孔子说:
“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
——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
子贡问:
“现在的执政诸公怎么样?
”孔子说:
“咳!
这班气度狭小的人,算得什么?
”
——《论语·子路第十三》
23.孔子说:
“不能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那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和拘谨自守的人吧!
激进者一意向前,拘谨自守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
——《论语·子路第十三》
24.孔子说: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
——《论语·子路第十三》
25.孔子说:
“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26.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
——《论语·季氏第十六》
27.孔子说:
“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
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很多有益的朋友为快乐,便有益了。
以骄傲为快乐,以惰佚游荡为快乐,以沉溺安逸为快乐,便有害了。
”
——《论语·季氏第十六》
28.孔子说:
“君子害怕的有三件事:
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
大人,怕圣人的言语。
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它,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语。
”
——《论语·季氏第十六》
29.孔子说:
“君子有九种考虑:
看的时候,便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便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吗;容貌态度,考虑庄矜吗;说的言语,考虑忠诚老实吗;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吗;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将发怒了,便考虑患难将要来临;看见可以得到的东西,便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
——《论语·季氏第十六》
30.子贡说:
“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月食:
犯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
——《论语·子张第十九》
31.孟子说: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
——《孟子·尽心上》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
比喻
B.过则勿惮改过:
有过失,犯错误
C.君子和而不同和:
指不同的人或事物
达成和谐的关系
D.更也,人皆仰之更:
改正
【解析】 喻:
明白,懂得。
【答案】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子和而不同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①君子之过也②如日月之食焉
C.①何足算也②过也,人皆见之
D.①何如斯可谓之士矣②今之从政者何如
【解析】 A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假设,如果。
B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①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呢”;②助词,表停顿。
D项,都是疑问代词,怎样。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不器B.主忠信
C.乐节礼乐D.君子病无能焉
【解析】 A项,器:
名词用作动词,做器具。
B、C、D三项都是意动用法。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何以行之哉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我未之见也D.毋友不如己者
【解析】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一般句式。
【答案】 D
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可以无耻
B.无耻之耻,无耻矣
C.今之从政者何如
D.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 A、B、C三项古今意义相同。
D项,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的低微,“鄙”指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答案】 D
6.名句填空。
(1)人而无信,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3)__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____________;更也,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知其可也
(2)君子喻于义 (3)君子和而不同 (4)人皆见之 人皆仰之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然后完成7~10题。
孟子曰: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孟子·离娄下》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
——《论语·子路》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问其次 其次:
次一等
B.抑亦可以为次矣抑:
但
C.使于四方使:
出使
D.乡党称弟焉弟:
兄弟
【解析】 弟:
同“悌”,尊敬兄长。
【答案】 D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把义放在最高标准,孔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把品德修养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标准。
B.孔子和孟子都一致谈到了作为“士”的行为准则:
言是不需要信,行也是不需要果。
C.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实孔子也认为“信”是“士”的重要标准。
D.孟子还说过:
“君子不亮(同“谅”,即信),恶乎执?
”即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操守?
所以孟子并不认为君子不需要讲信用。
【解析】 B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不要固执于言和行。
【答案】 B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都讲信用,做事不一定都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2)自己的行为中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使君主的使命受到侮辱,可以叫作“士”了。
10.不少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原则来进行变通。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达权变的人。
(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表达
11.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
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
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再次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
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12.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
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这四个会意字,弄懂字的形义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仔细阅读例句,按照例句的形式,针对“从”“北”两个字分别写出两个七字句,所写的语句要能展示字的形义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所写句子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逻辑。
【答案】 (示例)从:
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
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