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44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章 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章 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章 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章 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绪论.docx

《第1章 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绪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绪论.docx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地球上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水,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和水环境。

包括江河、湖泊、海洋与冰川等地表水,以及存在地下的潜水和承压水等地下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1.36×1018m3,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

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主要依赖于淡水,而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量的2.53%,能供人类直接取用的淡水资源仅占0.22%。

水体污染,水资源的时空差异,致使地球上可以直接取用的优质水量日显短缺,难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

保护和珍惜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1.1水的循环

1.1.1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循环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

如图1-1所示,水从海洋蒸发,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遇冷气流凝结为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部分形成地表水,部分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部分又重新蒸发返回大气。

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称为地表径流,地下水和地面水相互补给最终又流回海洋,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

其中海洋——内陆——海洋的循环,称为大循环。

那些在小的自然地理区域内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自然循环是水的基本运动方式,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及其调控,是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的范畴。

图1-1水的自然循环

1.1.2水的社会循环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态环境存在的基础。

人类为了生活或生产的需要,从天然水体取水,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排放,重新回到天然水体,这就是水的社会循环,如图1-2所示。

水的社会循环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天然水体取水直接供生活或者生产使用,称为给水;使用后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废弃的水,称为废水。

习惯上,将为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而建造的工程设施,称为给水工程;为满足废水(雨水)能安全排放或再用而建造的工程设施,称为排水工程。

水的社会循环包括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

天然水源是水的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不同水源地的水质存在差异,在四季的自然循环中不断变化。

为了合理选择水处理方法与工艺,需要了解天然水源的水质特点及变化规律。

图1-2水的社会循环

1.1.3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人们对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均有相应的要求,当水源的水质达不到用水要求时,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使之满足用水要求。

多数情况下,水的使用不是被消耗了,而是水质发生了变化,降低或失去了部分使用功能。

对进行水处理使之无害化或资源化,特别是水的再生回用,既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又利于环境保护。

给水处理一般在净水厂进行。

从水的社会循环的角度来讲,给水处理的概念可以延伸到水源至水处理与输配的全过程。

如对水源地的保护,从水处理角度设置取水构筑物,为减少被取用水的泥砂含量,从河流的表层取水;为降低原水中的含藻量,在湖泊和水库中适宜的深度取水。

为防止出厂水的水质在配水过程中被污染,进行水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处理;如采用耐腐蚀材料的管道或进行管道衬里,改造建筑或小区的二次供水系统,防止产生水的二次污染等。

天然水体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对排入的废物有一定的净化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

参与社会循环的水量不断增大,排入水体的废弃物不断增多,一旦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就可能恶化,使水体遭受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

从天然水体取水后,如果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后不会造成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为了满足用水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研究水在社会循环过程中的水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水处理的技术科学,称为水质工程学。

当前,水环境污染状况在有的地方依然比较严重,但人们用水的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质问题已经上升为水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为满足用户对水质的需要,从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取水,水处理经济、简单易行。

当水资源短缺时,为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可以循环利用使用过的污废水。

如将污染较轻的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既简单,又经济;而将含废弃物较多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再生回用,以满足用水水质要求而进行的水处理就要复杂得多。

将污、废水再生回用,可显著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也减轻了对天然水体的污染。

研究污、废水再生回用过程中的水质及水质控制和处理技术工艺,也是水质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工业企业内部,因为对水质的要求不同,水的循环利用方案多种多样,使用很广。

在工业区各企业间进行水的重复利用,常比在同一个工厂内效果更好。

用于回用的城市污水,其处理工艺过程比排入天然水体更为复杂,在国外技术工艺已相当成熟,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该是较合理的方案。

在我国,城市污水回用才刚起步,潜力很大。

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公用设施和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与浇洒道路等,是污水再生回用的发展方向。

水的间接回用是水的社会循环的一部分,下游城市取水水源的水质与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的程度直接相关,在技术经济上存在上游城市污水处理与下游城市饮用水处理总费用的问题。

当然,上游城市污水处理程度愈高,下游城市的饮用水除污染处理的费用就会相应减少。

当上游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天然水源的要求时,下游城市的供水只需对源水进行常规处理。

在兼顾环境以及其他影响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上游城市污水处理标准,这样排出的污水尽管对天然水体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下游城市需要增加饮用水除污染处理设施,但总费用会大大降低,在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能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对一个流域而言,上游城市从水系水体取水,用过后又排入同一水系,下游城市再由此水系取水,称为水的间接回用。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经济发展,在一些流域水的这种间接回用的比例已经较高。

在丰水地区,因为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而不宜作为饮用水源时,称为水质型水资源短缺。

现代饮用水除污染技术,可以将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源水进行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但必须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预处理或者深度处理除污染的单元。

饮用水除污染技术可缓解水质型水资源危机,但要完全解决水质型水资源危机,必须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加以控制,大力治理污染源。

只有在发展给水的同时,同步建设与运行好排水和污废水处理设施,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

过去,工业废水常采用排出多少就处理多少的终端治理模式进行处理,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

当前,主张从污染源头进行治理,大力提倡污水的零排放,实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上世纪90年代得到认同的一种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

它是一种原料和能源利用率最高、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对环境危害最小的生产方式。

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原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量及其有害性。

通过改革产品设计、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采用循环利用、重复利用水、物料与能源系统,使废水、废物最少化。

按照清洁生产要求,从源头上综合使废水、废物减至最少,废水处理采用绿色工艺,使能耗和残留污泥量降至最小。

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化肥农药排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规模化的畜禽养殖,都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源。

农业排水的污染,以分散、量大面广为特征,比点源污染更难治理,只能随着科学种田与绿色农业的发展,配合积极的面源治理措施,才会逐渐减轻,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1.2我国水资源特点

1.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总体上,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质受到污染,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万亿m3,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其中约3.2万亿m3通过土壤直接利用于天然和人工生态系统。

其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

按中国2004年的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85m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到2030年,我国人口为16亿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降至1760m3。

海河、黄河、淮河流域,人均占有量将更低。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危机已十分突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根据国际上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m3即为水资源紧缺国家这一标准,我国即将成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60%~8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降水量越少的地区,年内集中程度越高。

北方地区汛期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0%~80%。

南方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0%~70%,不仅容易形成夏涝春旱,约有2/3水资源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年际变化差高达3~6倍。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极不相配。

水资源分布以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为特点。

全国年降水量由东南的超过3000mm向西北递减至不足50mm,81%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63.5%,人口约占46%、GDP占44%,而水资源仅占19%。

黄河、淮河、海河三个流域耕地占35%,人口占35%,GDP占32%,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7m3,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

水资源流域分布情况见表1-1。

表1-1中国水资源流域分布情况

流域名称

淮河

黄河

海河

辽河

黑龙江

人均水资源量/[m3/(人·年)]

961

744

345

1060

2181

近20年来,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总量和地表水资源变化不大,但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尤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水资源总量减少12%,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其中海河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

北方部分流域已从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转变成绝对性短缺,见表1-2。

表1-2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

省、市名称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人均水资源量/[m3/(人·年)]

961

744

345

1060

2181

456

1.2.2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1980年,我国年总用水量为4437亿m3,2004年增长到5548亿m3。

其中,工业用水从1980年的457亿m3,增加到2004年的1229亿m3,增加了1.7倍。

城镇生活用水由1980年的68亿m3,增加到2004年的361亿m3,增加4倍多。

我国农业年用水基本维持在4000多亿m3,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85%下降到2004年的65%。

据预测,我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约为8000~9500亿m3。

我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工农业的发展,我国用水高峰将出现在2030年前后,在大力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年用水总量将达7000~8000亿m3,用水量正在向水资源的极限量逼近,如不加以控制,将会耗竭水资源,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形势十分严峻。

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8.5万座水库,总蓄水能力达5000亿m3,兴建引水工程100余万项,年供水能力达5800亿m3,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较突出,缺水问题将长期存在。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在35%左右。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致使我国城市90%水域受到污染,城市水质型水资源危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测算,到205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由于城市污废水总量相应增加,那时水环境污染状况会大大减轻,但不会消除,所以饮用水除污染与污染源治理必须同样受到重视。

1.3水体污染与危害

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要大量使用水,不可避免地将一些污染物带入水中。

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称为点源污染。

由农田排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称为面源污染。

根据污染物性质,水体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1.3.1化学性污染与危害

化学性污染是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水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含量异常的现象。

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在通常情况下,天然水中元素和化合物含量很低,不致影响水的使用。

人类活动不断地向水中排放废弃物和污水,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无机物与有机物,种类超过100万种。

冶金、机电、电镀、造纸、制革、石油、选矿、食品、印染、农药与化肥等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强,是化学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排水中的农药、化肥和农作物的残枝败叶,生活污水中的需氧有机物,也是造成化学水污染的原因。

1.有机污染物

多数有机物能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溶解氧,故又称耗氧污染物。

溶耗氧有机污染物引起水体溶解氧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又称为有机污染。

溶解氧大幅度下降是水体受到有机污染的显著特征。

有机物数量繁多,目前世界上已在水中检测出2000多种有机化合物。

在美国,水中检出700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100多种为致癌、促癌、致畸和致突变物质。

随着人类活动的拓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天然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人工合成有机物,以农药、杀虫剂和有机溶剂为主。

有机毒物多,不易生物降解。

如多氯联苯、滴滴涕、六六六、四氯化碳等。

城市污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和合成洗涤剂;农田排水和农副产品加工的有机污水,其中化肥、农药、农家肥(人畜粪便,动植物残体)和农产品加工的有机废弃物,量大面广,危害严重。

来自造纸、制革、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炼焦、煤气、纺织印染、食品、木材加工等工业废水。

石油废水主要污染物是各种烃类化合物,如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其中多环芳香烃为致癌物质。

遭受油污染的水体,气液界面间的气体交换受阻,造成溶解氧短缺,产生恶臭。

油脂亦可堵塞鱼鳃,使鱼呼吸困难而死亡。

石油污染的鱼,品质降低或不堪食用。

2.无机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主要来源有:

矿山、冶金、化工、化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涂料等工业废水与农田排水,大气中的无机粉尘,以及含某些矿物的地质层的地表径流,岩石风化、火山爆发等自然过程中进入水体的无机物。

水中无机物微量元素过低,使生物的某些功能失调或者致病;某些元素及其盐类的浓度增大,使水的渗透压力增加,影响生物生存;无机毒物可通过饮水或食物链引起生物或人类急性和慢性中毒。

如人类的甲基汞、镉、砷、氰化物、铬、氟等的中毒。

砷、铬、镍、铍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污染水体后,能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可能诱发癌症;在一定浓度下,铅、铜、锌等金属元素还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水体自净过程;汞、铅等重金属在底泥中经微生物甲基化作用,将成为水体次生污染源。

3.酸碱污染

天然水的pH值一般为6.5~8.5,当其小于6.5或大于8.5时,水体存在酸碱污染。

酸碱污染又称为水的酸碱度异常。

酸污染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化工、粘胶纤维、酸洗车间等的含酸废水和酸雨等;碱性废水主要来自制浆、造纸、制碱、印染、制革厂和炼油厂等。

酸碱污染增大水体腐蚀性,如使输水管道、水工建筑物和船舶等受到损坏;降低水体自净能力,破坏水体的缓冲系统,影响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回避或死亡,使生物种群发生变化,严重时会使鱼虾等水生物绝迹。

1.3.2物理性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成为物理性污染。

包括悬浮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悬浮物是指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泡沫塑料等,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水土流失所引起的。

它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冷却水等热污染,若直接排入水体,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引起水中的某些毒物的毒性增加等,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如电厂等排出的大量冷却水。

由于核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三废物质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1.3.3生物性污染及其危害

进入水中的生物可产生生物性污染,如粪便等污水带入致病微生物或者病毒。

有机化学品扰乱水中生物的自然平衡,刺激某些生物的疯长。

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时间与微生物种类、pH、水质与水温等环境因素有关,其数量大、来源多、分布广。

有些病原微生物不仅在生物体内,在水中也能繁殖,它抗药性很强,一般水处理和消毒效果不佳。

水中常见病毒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和肝炎病毒等。

钩端螺旋体、病毒和寄生虫及卵等常与病原菌共存而污染水体。

钩端螺旋体以水为媒介,来源于带菌宿主——猪和鼠类的尿液,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引起血性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性肝炎主要是受污染水体所引起的。

水中柯萨基病毒和人肠细胞病变为幼儿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咽部和肠道粘膜细胞内繁殖,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可引起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常见的阿米巴、麦地那龙线虫、血吸虫、鞭毛虫、蛔虫等寄生虫,其卵和幼虫可以在水中长期生存,通过卵或幼虫直接或宿主侵入人体。

蚊、舌蝇等传播疾病的昆虫,其生活史中离不开水,它们传播疟疾、尾丝虫病等多种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当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剩时,藻类大量繁殖,改变水体感官特征,使水体带霉烂气味,严重时可危及鱼类等生存。

大坝、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原来流动的水体静止下来,消落区和较浅的淹没区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昆虫幼虫和某些寄生虫中间宿主适宜生存繁殖场所,也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破坏。

1.3.4次生污染与危害

由积累于悬浮物和底质中的污染物重新引起水污染的现象,称为次生水污染,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很大的污染现象。

如河流中水的流速增大,使底质中的污染物再次进入河水中污染水体。

水体的抑制和温度变化,改变了污染物在水中悬浮物与水底质界面的动态平衡,使污染物质重新进入水中。

水体中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物和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等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因静电吸引、离子交换和络合等作用被吸附于悬浮物和底质的表面,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反应,引起次生污染。

如汞在微生物作用下因烷基化作用转变为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等有机金属化合物,毒性剧增,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1.4应对我国城市水资源危机的策略

“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节水具有战略意义,应作为国策进行立法。

只有加强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才能有效控制用水量的过度增长,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使我国全面向节水型工农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水工业的持续发展。

1.4.1建设节水型社会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同时又存在用水效率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我国的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而GDP仅为美国的1/8;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0.45,而发达国家为0.7~0.8。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大于100m3。

发达国家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75%~85%,而我国为30%~40%。

并且我国生活用水普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城市给水管道的漏失率有的甚至超过20%。

节约用水可以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大大降低给水排水费用。

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资源循环型的社会,才能取得永续的发展。

污、废水本身是一种稳定的淡水资源,基于水循环和物质循环的理念,它应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在给排水设施普及以前,城市居民的粪便是农田的重要肥源,它符合农田肥分——作物——人类食物——排泄物——农田肥料的物质循环规律;而在给排水设施完善的今天,从物质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氮、磷、碳的物质循环出发,污水污泥的基本处置方式还是应该回归农田。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存在城市和农业争水的问题。

如将城市污水经适当处理,回用于农业灌溉,它对处理的要求不如排放水体高,比排放更经济。

但使用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到灌溉要求的污水,不仅使农产品受到污染,还给环境带来危害。

在城市附近地区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将水的利用系数由0.4左右提高到0.5~0.6,可节省大量的水,将更多的水资源留给城市使用。

1.4.2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

初始水权是根据国家法定程序,通过水权初始化而明晰的水资源使用权。

通常所讲的水权是狭义的水权,即水的使用权。

广义的水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

在我国,水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通过某种方式赋予水的使用权给各个地区、部门或单位。

明晰初始水权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分配初始水权,再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权指标。

结合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需求,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尤其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必须保留部分用水权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储备。

需要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总量指标体系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

前者用来明确各地区、行业乃至单位、企业、各灌区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实现宏观上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用来规定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用水量指标,通过控制用水定额来提高用水效率,实现节水目标。

采用法律、经济、行政与技术措施,实现用水控制指标。

单位需要供水,决定该不该供、如何供的相关规定,叫法律措施;装上管道、阀门进行供水,叫工程措施;指标定量,超用加价,节约指标,有价转让,叫经济措施;达到指标,立即关阀,叫行政措施;达到指标,自动关阀,叫技术措施。

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充分发挥经济规律对节水的杠杆作用。

鼓励公众以各种方式广泛参与,使相关利益者能够充分参与政策的制定实施。

如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监督和水价的制定,充分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改革和创新。

要通过制度建设与经济杠杆的作用,用生产关系的变革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

1.4.3开发新的水资源

1.污水再生回用与资源化

过去将水的社会循环过程的前段——给水中的水质及水处理的过程,称为给水处理;将后段——排水中的水质及水处理过程,称为污、废水处理。

从水的社会循环的全过程来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污、废水排放到水体,使水源的水质恶化,影响给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节约用水,减少从天然水体取水,在水的社会循环内部进行水的再生回用,用过的污废水作为给水的原水进行处理,给水和排水的界限逐步变得模糊了。

过去,给水处理主要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污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现代给水处理也采用生物处理方法,现代污废水处理也大量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两者在处理方法和处理技术方面逐步走向相互通融。

水质工程学就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目标,将两者统一起来,拓展到水的社会循环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海水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

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12个省沿海地区和直辖市,其社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

目前,我国用作为冷却的海水约100亿m3,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则均已超过2000亿m3。

如果将海水大量用于工业冷却水,可以大大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在解决利用海水带来的水质问题的前提下,利用海水是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危机的主要途径。

3.雨水利用,一举两得

1997年我国城市雨洪水量约111亿m3,按40%利用率计算,可用的雨水量约为44亿m3,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现代城市市区面积很大,大部分地面进行了硬化或者被覆盖,暴雨时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如在适当地方将大部分雨水贮存起来,经适当处理,便可用于浇洒绿地、道路、水景以及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

不仅可获得可观的淡水资源,还大大降低城市洪涝灾害。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加快,城市面积不断增长,雨洪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