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97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09+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科普文章押题专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揭秘“中国天眼”选址过程

白皓王景烁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安放“观天巨眼”的洼地“大窝凼”成为“地球上最美的眼窝”。

2002年11月,贵州工业大学教师、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后宋建波接到大射电望远镜台址第二轮选址科研任务。

“如果把每个可以建造望远镜的天然洼地比作一个‘窝’,那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到底有多少‘窝’,这些‘窝’都在哪里?

当时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用的技术手段又非常有限,只能用‘笨办法’一个一个找,一个一个数。

”宋建波说。

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等身高的地形地质图里。

从1∶500000的地形地质图看起,岩石的分布特征让他们首先确定了“窝”肯定不会出现的地理位置,排除这些之后,其他区域就可能有适合望远镜“安家”的“窝”。

2003年7月,经过多次筛选,一个由743个“窝”组成的备选洼地数据库正式形成。

紧接着,科研团队拿着一份“苛刻”的指标,评价每一个“窝”的情况。

最终,743个“窝”里筛选出82个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当时贵州的交通状况很差,有时调查一个“窝”路上要花一天时间,越野车顺着狭窄的山路前进,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悬崖,开到实在没办法前进的地方就停下来,大家徒步走到“窝”里。

一些地方官员打听到选址消息后千方百计联系科研团队,希望能把建设地址定在自己的县里,一方面在建设周期带动的投资拉动效益巨大,另一方面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对当地经济、科技、社会水平的发展影响深远。

整个科研团队当时抱着一个信念:

哪个地址最合适要靠科学计算成果得出来,选址结果要对历史负责。

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后,他们计划开发一套仿真系统,立体呈现每一个重点考察的“窝”和大射电望远镜结合在一起的样子,再对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何、地质、工程等条件进行综合计算。

这套系统的学名叫作“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通俗讲就是用来计算每个洼地最合适建多大口径的望远镜,如果确定要建500米口径的FAST望远镜,那么就计算哪个“窝”建设工程量最小。

“这是我们科研团队的首创,以后类似的望远镜选址都能用上,选址难题就能找到解决之道。

”宋建波说,这个系统应用起来轻巧,但开发起来比想象中难很多,开发者除了要有地质学的知识外,还需要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功底,“有时还需要一些灵感”。

系统最终给出了团队最想要的答案:

挖方模型计算误差仅为0.44%,填方模型计算误差为0.66%,系统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系统还能计算出整个望远镜球心的建设位置,这将有利于施工阶段减少误差。

计算结果同时显示,“大窝凼”最适宜建设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为546米,最符合FAST500米口径的需求。

之后,科研团队对“大窝凼”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和计算。

2006年,FAST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凼”。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可以建造望远镜的“窝”可能有很多,宋建波科研团队的任务便是从众多的“窝”中选出各方面综合条件最佳的那一个。

B.宋建波科研团队在实地考察中,得到了当地政府一些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中国天眼”的选址对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

C.“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涉及复杂的任务和多学科的知识,开发中的困难非常多,最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D.“中国天眼”第二轮选址科研任务历时五年才完成,而到最终投入使用,前后达十四年,侧面显示了工程的巨大。

【答案】B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中国天眼”的选址是从地形地质图开始,科研团队使用了排除法,筛去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位置,确定重点考察对象。

B.当时贵州的交通状况很差,这给科研团队实地考察备选洼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时考察一个“窝”就要花一天时间。

C.“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是用来计算每个洼地最合适建多大口径的望远镜,这个系统的开发主要得益于灵感。

D.“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小了计算误差,能够计算出整个望远镜球心的建设位置。

E.FAST是一个口径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落户贵州,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的发展。

【答案】A、D

【解析】B.有时考察一个“窝”路上就要花一天时间,而不是考察“窝”花一天时间;C.原文是“有时还需要一些灵感”,这说明系统的建成,灵感没有起到主要作用;E.大射电望远镜项目会对当地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选项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了。

9.宋建波和他的团队在为“中国天眼”选址的过程中,展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挑战困难的精神:

他们克服了资料缺乏、可用技术手段有限、实地环境艰苦等困难。

②严谨科学的精神:

按照“苛刻”的指标,认真筛选,反复调查,精心计算。

③开拓创新的精神:

自主开发仿真系统,高效准确地计算。

④团队合作的精神:

凝聚多专业、多学科的力量开发仿真系统。

⑤坚持原则的精神:

拒绝地方政府的说情,对历史负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科院科学家在新疆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地下遗迹:

追寻湮没的古长城

记者喻思娈

曾经的新疆长城遗址因为风沙水流侵蚀,在地表上几乎看不到踪影。

而在1000多年前,新疆还有呈点状、片状分布的长城,它们保护着边疆的安定和商路的畅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科研人员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分析了长城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复原”出新疆古代长城的样貌。

遥感考古,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察、探测的手段。

航空航天的发展,尤其是遥感卫星分辨率的提高,让遥感考古有了更高精度、更高效的平台和载体。

遥感技术如何用于考古?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聂跃平介绍,地面不同植被、土壤、地貌特征等与遗址产生的电磁波波谱特征不同,这些差异通过肉眼看不出来,但在航天飞机、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上,观测设备可以获取它们的电磁波数据。

将这些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研究员们就能了解观测地的植被、土壤、地形等状况,进而提取考古目标信息。

目前新疆已经发现了600多处古长城遗址,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副研究员于丽君介绍,我们根据这些遗址已初步勾勒出一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并正通过遥感和三维技术“复原”新疆古长城遗迹的样貌。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说,遥感考古就像破案,先发现疑似地点的线索,田野考古再跟进发掘,所以前期案头工作非常关键。

他表示在遥感考古过程中,需要使用“组合拳”。

比如,在发现米兰古屯田灌溉系统过程中,王心源团队不仅采集、处理了遥感影像,分析了植被指数,还与《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比对,确认疑似区域,并在遥感影像的精准导航下,对疑似遗址点实地勘探验证。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可以全天候获得遗址的遥感数据。

通过卫星对地面的俯视,从而对一个地区的地貌进行全方位观察,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

同时,遥感图像成像尺度变化范围大,既可纵览全貌,又能细看局部,有利于人们对所得图片进行研究。

曾有人统计,在相同范围内,用遥感技术是传统的踏查方法效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过去的田野调查主要依靠人力,工作量巨大。

如果是大范围普查,就很难看清楚区域的全貌。

尤其是遇到沙漠、草原等特殊环境,实地调查已经非常困难,想得到准确调查结果更是难上加难。

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但是许多抢救性发掘又势在必行。

遥感考古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在尽可能减小文物破坏的前提下,了解遗址和墓葬的构造。

在聂跃平看来,目前我国还有大量有待探明的遗址,遥感考古不仅可以高效地探明各种大型古代聚落、古城,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保护和监控。

但他同时认为,遥感考古不会代替田野考古,因为它解决不了遗址的年代、出土器物的研究等问题,两者相互补充,才能事半功倍。

除了观察地面遗址,探地雷达等技术将遥感探测的触角延伸到地下。

比如水下遗址探测,聂跃平介绍,遥感手段能测量水下地形,反演历史条件下的水下地形信息,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进而推测古地理、古气候和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

聂跃平介绍,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

此外,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七零八落,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

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000多年前,新疆的长城呈点状、片状分布,如今地表上已难见踪影。

它们曾发挥保护边疆安定和商路畅通的作用。

B.遥感考古就是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测的手段,航天航空的发展为其提供平台和载体。

C.遥感观测设备通过获取考古目标所产生的电磁波波谱数据,然后经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就能得到考古目标的准确信息。

D.遥感考古并不是单纯地使用遥感技术,而是多种考古手段“组合”,既需要比对历史文献,还需要传统考古手段的跟进。

【答案】C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人们通过科学家根据新疆长城遗址数据初步勾勒出的长城资源分布线,参照样貌复原影像,可以看到部分长城在新疆境内的走向。

B.如果遥感和三维技术能够成功“复原”新疆古长城遗迹的样貌,人们就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网上如临其境“游览”新疆古长城。

C.遥感考古可以高效探明考古目标的植被、土壤、地形等信息,但解决不了遗址的年代、出土器物的研究等问题,它依附于田野考古。

D.遥感探测技术在探测地下地形时,在测量水下地形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根据水下地形信息精准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减少投入。

E.我国还有大量有待探明的遗址,利用遥感技术探明遗址,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正是这则新闻材料的主旨所在。

【答案】A、BC

12.遥感考古具有哪些优势?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可以全天候获得数据,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②覆盖范围广,可纵览全貌,亦可细看局部;③工作效率高;④节约人力,成本低;⑤对遗迹破坏小。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破译汉族人体质密码

李鹏

汉族人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

汉族人究竟有什么体质特征?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个千古疑问。

如今,“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

天津师范大学牵头,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该项目历时4年,调查测量了30000余名“典型”汉族人,完成了“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体质密码。

调查显示,在人的“长相”中有些细节真的是“南北有别”“长幼不同”。

2009年,天津师大与内蒙古师大、辽宁医学院联合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

马丁尺、弯角规、直角规……在郑连斌教授的工作室里,这些测量工具在近4年里,从约25000个汉族人身上每人量取了86项指标。

如果对这些数据分省进行统计,甚至可以画出各省汉族人的“标准脸”。

不仅如此,郑连斌和他的课题组还通过对近1万人25项遗传指标的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细微的不同。

研究发现,各个民族体质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会有各自的体质特征变化规律。

“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通过最基础数据测量,为汉族人建立了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

为了尽量保证数据的“典型”性,课题组刻意避开北京、上海、天津这样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而是以方言特征作大致分类,到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在当地世居三代、身体健康的汉族成年人分年龄组进行测量、调查。

今年2月,该成果发表在我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通报》第4期上,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南方汉族人在体质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一些有趣变化。

研究显示,汉族人“双眼皮”率高,鼻翼突度中等,发黑、眼褐、肤黄、头圆,多为中腿型。

相对来说,北方人鼻根较高、面部扁平、颧骨高、嘴更小。

南方人鼻翼宽、面部立体、嘴也大。

而在身材上,北方人皮脂更厚、“又高又胖”,但南方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发育都比较好,身体的线性度也更明显些。

如今,“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即将建成,南北差距、生长变化等人与人之间许多细微差异初见端倪。

这些数据对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美容、服装等行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成人的头、额、面的宽度都在减小。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咏兰副教授表示,人的头发厚薄、头侧皮下脂肪厚度对头宽值有一定影响。

到了老年,由于头发明显稀疏,头侧皮下脂肪减少,所以头会变得狭长些,额头会变低,头围值也随之下降。

研究发现,面宽值的减小,与颧弓处软组织厚度下降有一定关系。

其次,随年龄增长,人的颏下脂肪组织会变厚,从而使面部拉长。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李咏兰解释说,上了年纪后,南方汉族人两眼内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即两眼距离更近了。

测量数值显示,60岁以上组男性的两眼内角间距离比20~39岁组减少了1.0mm,而女性的这一数值则减少了0.6mm。

这是因为,黄种人的眼内角处有一个小小的皮褶,叫作“蒙古褶”,蒙古褶的出现率会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眼距缩短。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人鼻子的宽度则会增加,这与鼻翼的形态变化有关。

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男性、女性的嘴唇厚度会明显变薄,例如,男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1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6mm;女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4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3mm。

其原因在于,上了年纪后,嘴唇会往口腔里缩,所以一些老年人的上嘴唇特别薄。

由于老年人的嘴唇变薄,鼻和口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中就变长了。

“另外,我们根据对南方汉族人的研究也证实,成年人的耳朵会越来越长,宽度也会增加。

例如,60岁以上组男性耳朵长度为67.1mm,与20~39岁组相比增加了5.1mm;宽度为32.1mm,增加了1.6mm。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郑连斌说,长期以来,在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即年龄越大耳朵越长,这次从学术角度得到了印证。

年龄增长,我们的耳朵为何会越来越长呢?

郑连斌表示,其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成年后人耳还在继续缓慢生长,二是耳的皮肤下垂造成的。

但究竟是哪种原因,还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选自《科技生活》2013年3月25日第11期,文章有删节)

文本思路:

汉族人体制密码被破译→郑连斌教授及其课题组进行的精细调查研究→汉族人在体质方面的总体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南方汉族人头、额、面以及五官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

1.统观全文,请分点概括“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哪些“体质密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文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引用,解题时须抓住“研究发现”“研究显示”等关键字眼,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条概括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①在人的“长相”中有些细节“南北有别”“长幼不同”。

②汉族人“双眼皮”率高,鼻翼突度中等,发黑、眼褐、肤黄、头圆,多为中腿型。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成人的头、额、面的宽度都在减小。

④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2.科研报告的价值取决于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与报告本身的严密性,请结合文章,从这两方面各举一例分析本文如何体现其科研价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测量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

①调查样本数量大。

调查对象数量多,分布广,包括30000余名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中,在当地世居三代、身体健康的“典型”汉族人。

②调查对象典型。

课题组刻意避开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以方言特征作大致分类的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中选择调查对象,保证数据的“典型”性;并分省份、年龄组、86项指标及25项遗传指标进行测量、调查,分类合理。

③数据测量准确。

运用马丁尺、弯角规、直角规等测量工具进行数据测量。

(2)报告中,数据使用精确,材料紧扣观点,语言表达严密。

①数据使用精确。

如在呈现“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时,数据引用精确到0.1mm。

②材料紧扣观点。

如在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男性、女性的嘴唇厚度会明显变薄”观点后,作者进而引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说明,再就原因进行分析。

有理有据。

③语言表达严密。

如“约25000个汉族人”“近1万人”中运用了“约”“近”等副词。

3.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建成后,这些数据将有哪些实用价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探究。

【答案】①在科学研究中有实用价值。

通过为汉族人建立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记录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汉族人的体质信息,为医学、遗传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实用价值。

通过对汉族人在不同年龄段的长相研究,及不同人群的体型特点的研究,可为美容美发业、服装设计业提供借鉴,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不同人群的美容美发方案及服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

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

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120千克。

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1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

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

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

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

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

大约600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

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

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

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

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

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得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

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

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

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变小。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

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

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

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

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

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

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

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

在当时,巴拿马海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

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

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

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

对人类社会来说,“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

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

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

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

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文本思路:

大象之“大”→大象在岛屿上进化为“矮象”→“矮象”出现的原因→“硕鼠”出现的原因→人类文化进化的“岛屿原则”

1.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象,成年时身高还不到l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因此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

B.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以及其他许多岛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大量矮象化石推断出来的。

C.大象身体庞大有利于保护自己,因为当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D.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

E.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

【答案】BC

【解析】A.“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错误,它实质上还是一种象。

D.“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错误,如通常,象在岛屿上会变小,啮齿动物在岛屿上会变大。

E.选项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一定”的说法太绝对,不准确。

2.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