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238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真题及答案

LT

A.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采用错误工作方法导致的困境

B.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服务对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的困境

C.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学历水平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导致的困境

D.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对两种以上共存价值观难以抉择导致的困境

答案:

D

10、齐奶奶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常常忘记吃饭,有一次还差点走失,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齐奶奶肚子在家非常不安全,但是齐奶奶家人白天无法陪护。

从安全防护优先的角度出发,小王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马上将齐奶奶送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B.让齐奶奶自己决定是否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C.与齐奶奶家人商量,将其送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D.邀请齐奶奶参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讲座

答案:

A

11、社会工作者小李在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时首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服务方案,及时跟进,按需调整工作计划,上述小李的做法遵循社会工作伦理基本原则的是()

A.最小伤害

B.隐私保密

C.自由平等

D.差别平等

答案:

D

12、社会工作者小吴在社区开展服务时主动向案主介绍服务的相关信息告知接受服务过程中应有的权利义务,上述小吴的做法体现社会工作者需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的是()

A.隐私保密

B.知情同意

C.文化敏感性

D.自决

答案:

C

13、小明参加数学建模小组,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小明十分开心,上述活动满足了小明的()

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答案:

D

14、小明家在地震中受伤,他和他的母亲被送到不同医院救治,父母不在身边,小明当前必须满足的中介需要是()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经济上的安全

C.无害的自然环境

D.安全的住房

答案:

A

15、张老伯经常对儿子说:

“我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张老伯的话语隐喻的是老年人的()优于年轻人。

A.液态智力

B.结晶智力

C.长期记忆

D.短期记忆

答案:

C

16、张大爷丧偶多年,几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

张大爷的女儿长期独自照顾他,近来感到力不从心。

社会工作得知后,拟从“家庭思维”的视角出发,为该家庭提供服务,其适宜的做法是()

A.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采访张大爷

B.邀请张大爷女儿参加照顾者支持小组

C.联系专业康复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服务

D.动员张大爷入住养老机构,让女儿去探访

答案:

A

17、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小丁第一次独立做老年人小组工作,心里没底,向督导者张老师请教。

张老师给了小丁一些建议。

下列建议中,正确的是()

A.根据老年人的节奏调整小组进度

B.老人参加小组一定要征得家人同意

C.为每位老人配备一名志愿者,以确保其安全

D.确保老年人在小组内能够任意表达对其他组员的看法

答案:

D

18、许大爷在养老院住了6年,近期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原来乐呵呵的许大爷变得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对社会工作中小关说自己活不了多久,治疗也没用了,想放弃治疗。

此时,为了帮助许大爷,小关适当的做法是()

A.与医生沟通其治疗方案

B.与其社区建立联系

C.鼓励其接受现实保持希望

D.帮助其做出院前的心理准备

答案:

D

19、社会工作者小林到老伴刚去世的张奶奶家探访,碰到张奶奶正与女儿聊天,聊天过程中,张奶奶表示要修改之前和老伴一起订的遗嘱,还要尽快将老伴留下的字画分给孩子们···张奶奶女儿还悄悄对社会工作者说,她收拾房间时,在张奶奶的枕头下发现不少安眠药。

针对上述情况,小林首先要做的是()

A.请亲朋好友陪伴张奶奶

B.对张奶奶进行哀伤辅导

C.对张奶奶进行自杀风险评估

D.请法律志愿者协助张奶奶修改遗嘱

答案:

B

20、某妇女发展中心为帮助贫困山区妇女脱贫。

协助她们成立了合作社,一起销售农副产品,并未她们提供电子商务培训。

上述工作()

A.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

B.满足了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C.既没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没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D.既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答案:

C

21、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首先需要与服务对象()

A.制定计划

B.签订协议

C.共同评估

D.建立关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和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确定和服务对象之间开展专业服务,就需要签订服务协议,在协议里面,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2、社会工作者说,张阿姨,您刚才谈到母亲过世后,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您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发生了矛盾,您还担心接下来父亲的照顾问题,那么您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

上述这段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A.同理

B.摘要

C.澄清

D.对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技巧之引导性技巧。

对于服务对象较为笼统和宽泛的话题,社工需要收窄和明确问题。

本题社工的提问“您最想谈什么”即将宽泛的话题缩小。

23、在个案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会使用对质技巧来调整服务对象对某些事,某些人的认知,下列回应中,属于对质技巧的是()

A.你这样的行为表现和我们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

B.你父亲对你的关心,你现在根本没有感受到

C.你说你不生老公的气,可你好几天都不理他

D.你家庭的情况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在于此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之影响性技巧。

常见的对质在于言行不一致,前后不一等。

C项言行不一致,社工需要对于服务对象说话的质量进项确定和把控,因此需要对质技巧。

24、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老刘寻求帮助。

老刘说,你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挺不容易的,说明你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很了不起。

上述情景中,社会工作者老刘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A.形象性技巧中的同理

B.引领性技巧中的摘要

C.支持性技巧中的鼓励

D.支持性技巧中的忠告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察个案工作之支持性技巧,社工在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一边聆听,一边鼓励。

不断鼓励服务对象敞开心扉,解决思想问题。

25、社会工作者小李陪伴救助对象老王参加社会联谊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了老王最近面临的困难,并在活动结束后安抚了老王的情绪,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小李在本次活动中获取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A.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

C.自我陈述

D.定量评估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通过活动的参与,获取资料。

26、社会工作者小姜在某康复中心为精神障碍者家属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中,小姜向组员介绍精神康复知识与精神障碍者相处技巧,并向组员传授纾解照顾压力的方法,小姜主持的这个小组属于()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答案:

A

27、社会工作者小王为社区里的青少年举办了一个小组。

该小组旨在通过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创造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增强朋辈支持。

从小组的目标来看,最适合该小组的工作模式是()

A.治疗模式

B.社区目标模式

C.互动模式

D.社区行动模式

答案:

C

解析:

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强调组员与组员之间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彼此帮助,通过交流,增加经验,获得支持。

28、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养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携手共成长的亲子训练营,小组活动招募了社区中10对父子为小组成员。

在设计该小组方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

A.组员的特征

B.小组的目标

C.活动的安排

D.可支配资源

答案:

B

解析:

小组目标是维系小组组员和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题干中反映的问题在于亲子关系问题,父亲的参与程度不够,所以社工应优先考虑该小组的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活动,开展服务。

29、社会工作者小陈正在为社区志愿者开展提升演讲技巧的小组,在小组中,他发现有个组员心不在焉,经常离开小组去打电话,此时,小陈最适宜的做法是()

A.与其他组员讨论该组员的行为

B.在小组中再次讨论小组的规范

C.当众提醒该组员注意自己的行为

D.委婉的劝说该组员推出小组

答案:

B

解析:

小组规范由组员共同讨论,共同制定,起着维护小组正常开展的重要功能。

社工在面对组员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得背后议论组员。

社工可以依靠小组规范约束和再次重申等做法确保工作开展的有序性。

30、在小组讨论时,社会工作者认真聆听组员的发言,了解组员的感受和期望,并不时的复述组员讲过的话,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上述做法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A.积极回应

B.示范引导

C.自我表露

D.信息磋商

答案:

A

解析:

针对组员在小组中的发言,社工利用复述等技巧不断加强自身与服务对象的交流,积极回应组员的发言,确保小组的积极交流。

31、在一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小莫正分享他的故事,已经讲了大约10分钟。

组员小欢打断了他,“你讲的时间太长了,为什么你每次讲话都只想到你自己,从来不顾及我们的感受?

”小欢的话令小莫感到愕然,小组随即一片沉默。

此时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回应是()

A.小欢,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是否觉得你这样说话会伤害小莫呢?

B.小莫,对不起,小组是大家的,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不适合,你的分享时间有些长了。

C.谢谢小莫与我们分享!

对小欢的意见我们待会再讨论,下面,我们先听其他的组员的分享,好吗?

D.是的,这确实是这一段我们小组要注意的问题。

不过小环已经提出来了,小莫好像也已经意识到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技巧。

对于小组组员话题过多,发言太长时,社工需要及时限制。

因此本题考察限制的技巧。

32、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小组活动与各个工作阶段目标的匹配度。

小组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设计的活动是()

A.“破冰”游戏,引导组员相互熟悉,消除相互之间陌生感

B.“同心协力”活动,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C.“谁是我”活动,引导组员真诚回馈,获得更深的自我认识

D.“角色冲突”情景剧,引导组员学习容忍和化解冲突的办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的阶段。

小组后期社会工作者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再次将认知转变为行动,本题C项属于社工帮助组员获得性的认知。

AB属于小组开始阶段,D属于小组中期阶段。

33、在小组的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制定招募计划时应包括的内容是()

A.组员的来源

B.小组所需的费用

C.组员需解决的问题

D.机构的人力资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五大阶段之小组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社工首先需要招募组员。

34、针对某社区老年活动室存在日常管理松懈、使用率偏低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刘拟通过东苑居民参与来改变这种情况。

从社区工作的目标分类看,下列做法中,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A.增加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器材

B.调整老年活动室的开放时间

C.编制老年活动室活动课程表

D.提高值班志愿者的责任意识

答案:

D

35、某社会工作者主持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社区安保工作。

下列该社会工作者主持会议的做法中,适宜的是()

A.无论居民是否到齐,都要严格执行会议既定议程

B.严格控制每项议程的时间,对与会者意见做出迅速反应

C.会议讨论中一旦出现分歧,就采取投票表决作出决定

D.会议结束之前做简短总结,让居民看到会议的成效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主持会议的技巧,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每次会议结束之际,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摘要,以强化成果意识,让居民感受到社工工作的有效。

36、社会工作者小关针对社区“停车难”问题召开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讨论。

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关的做法属于()

A.探寻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