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的读后感.docx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漫话》的读后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1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局部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
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那么,把戏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
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典范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
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
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典范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典范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无视我们自身的典范作用,“倘假设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典范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
〞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防止,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
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
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
〞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
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2
在十六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前半期的英国,教育问题如同宗教和政治问题一样,被热烈而持久的讨论。
而青年时期的洛克就对科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
当时所有改革家都把社会有用性和贴切性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在上述背景下,洛克提出家庭式教育模式,他主张年轻人应具有强健身体、具备一定知识、才干且含有优雅态度,并能处理各种事务。
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
洛克深入浅出的描述其教育理念,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龄的老师而言,教育已成为亘古话题,而如今洛克的一些观点使我能重新诠释教育的意义。
一直以来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也深知教育的实施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开展是终身受益的事。
但谈及更细致的教育事项,却也缺乏凝练。
而约翰?
洛克认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应从小培养。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首先,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根底。
因而,重视孩子体育的开展也是开展教育的基石,更是孩子优秀品质形成的保障。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
同时,洛克讨论孩子的健康问题不是从“医生对于有病的,身体脆弱的儿童应该怎么办〞,而是父母对于原本健康的儿女,怎样在不借助药物的情况下去维护和改良它,并对父母们提出了详实的建议。
但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并未提出有关学校体育的具体内容,这同他主张的家庭式教育理论不无关系。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开展,家长追寻的更多的物质财富的积累,教育在家庭中的角色正在转弱,因而学校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质视作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在《教育漫话》中,他给予绅士的道德教育以极大的注意。
洛克认为: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局部目标是德行。
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教育学生,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同时借助洛克的德育手段,如典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
“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那么,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最后,智育是洛克绅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他认为,学问对于德行和智慧都有帮助,可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在洛克看来,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
“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借助洛克的理念,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智育,其一,让学生明晰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
这也表达了教育的实用主义。
其二,针对教师而言,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
但洛克对教学的原那么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
针对学生的优秀品行养成,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进行阐述。
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因而对学生的品行养成的督导过程中,我们不可盲目的惩罚,应该给学生一个理由,让他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惩罚他,应不应该惩罚他,决不能姑息迁就他。
给学生一个台阶,用我们的宽容与智慧扶持学生攀上成功之梯。
真正让学生明白“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
回忆全书,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3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根底。
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那么: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
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
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
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根底,否那么哪来健康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
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那么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
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
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
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
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这个学期,在班内宣布“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
我提出了条件:
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
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
这一天,有那么几次,我要忍不住批评学生时,会提醒全体同学:
“现在犯错误的学生赶紧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
〞这样的“无批评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开展与精神的成长。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辉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4
读了约翰。
洛克的《教育漫话》,我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感动和佩服。
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
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学习。
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比照现在的孩子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
太多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丧失了童年最珍贵的自由。
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无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眼睛近视?
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
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今年教育局发布的劳动实践纳入中小学素质评价中,既可以劳逸结合,又可以培养孩子的人生观。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局部目标是德行。
〞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约翰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策、典范、责骂、强迫等。
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典范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的我也曾屡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
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
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开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
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
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
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
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
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
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教育过程当中要充满对学生亲切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
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
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是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去研究、从而在原有的根底上创造出自己新的思路。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5
古语有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孩子们都是一张张崭新的纯真的白纸,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来启迪他们,让孩子们不管是思想还是身体都要健康成长。
我从约翰·洛克的这本经典名著《教育漫话》中得到了很多教育的新灵感,他将孩子们的教育分成了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这样的三个分类我们并不意外,可是这样的排序却别有深意。
洛克在书中首先谈到的是体育,实际谈的便是健康教育。
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很少会将体育排在第一位,在我们的思维里,教师的主要职责便是传授知识,至于体育,就适可而止了。
我接着读了下去,洛克的观点是“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他围绕着如何保持儿童的健康,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他将忍耐劳苦作为身体健康的标准。
其次,洛克所谈到的是德育,道德品质应该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然而,正如他所说的“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一局部目标的是德行〞,在我们的固化思维里,孩子们犯了错,我们会习惯性地为他们遮掩,总会认为他们还是孩子,长大就好了。
而洛克在书中所讲的,却完全相反,他认为我们应当在孩子们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教导他们,让他们从小便遵守规矩,服从理性,以免长大以后难于纠正。
在洛克先生的书中,他是将智育排在最末一位的,相比于品质,学问是最不重要的。
在这一局部里,他首先便提醒我们“应该竭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做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让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
孩子们假设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长期下去会磨灭他们的求知欲望,机械的学习是无用的。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把学习当做一种游戏、消遣,一种做了别的事情之后的奖励,而不是让孩子们把学习当做厌烦的事情。
读到这里,我不禁反思中国的教育,我们也会教导孩子要吃苦耐劳,可也只是口头上的教育。
“这节体育课上数学〞,在我们儿时便从我们的老师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如今我们又将同样的话说给我们的学生。
究其根本,是因为作为教师,我们总会有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想让孩子们一步登天。
体育活动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仿佛可有可无,我们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想问题,我们总是会忘记和无视体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应该反思和改正。
与此同时,父母们又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我接触的很多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
我的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我们也不指望他能做什么,只要他能好好读书就行了。
在家长们的眼中,所谓的读书便是“智育〞,而体育和德育很少被提出来。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在洛克书中十分简单易行的方法,却变得寸步难行。
不管是教师和家长总有一种思想,便是把孩子们培育成一个“能人〞,或者说一个“成功人士〞,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绅士〞。
洛克先生书中有许多话,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细致的揣摩。
《教育漫话》这本书语言不多,其间谈到的教育思想是进步的,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6
本书中篇谈的是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有几种观点我感悟很深。
一、早期教育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时候,是人的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之时,此时是对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的最正确时期,要让孩子习惯性地遵守纪律,服从纪律。
但我们今天的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任孩子妄为,对他们的行为不加管理与约束,致使长大后再想去矫正时会相当麻烦。
人们习惯性在水的源头播撒毒药,日后亲自喝到苦水时,却又感到不解。
园艺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时候就下很大的功夫对植物进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们喜爱的方向去开展,倘假设我们在树小的时候没有进行处理,待它长成粗枝大叶的,我们就无法把他培育成我们喜欢的模样。
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二、教育儿童要用理智克服欲望
节制欲望,是造就一个自满自得、幸福快乐的人的适宜途径。
人为什么会痛苦,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欲望时,你就会痛苦。
对孩子,从小就要克制他的欲望,要让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适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对于孩子要求的东西,我们要适当给予,比方孩子饿了,他如果只是说他饿了我们就要满足他的要求,如果他点名需要啤酒或面包时,就不能容许他,因为这是人的欲望的表现。
我们必须通过对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来控制儿童的欲望。
三、寻找适合父子的恰当距离。
孩子小的时候,是最适合建立威信的时候,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对孩子严格一些,让他对你产生敬畏之心。
长大了,我们反而应该越来越亲切地去对待他,像朋友一样,一起干活一起玩乐。
而现在的家庭的教育刚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百般溺爱,把孩子的各种坏习惯都培养起来了,长大了,又想把他们塑造成我们希望的样子,须不知小树苗已变成杂乱丛生、没有方向的大树,我们已经没有方法给它矫正了,因为我们错过了培育的最正确时期。
所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一定要尽早,而且还要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
四、尽可能不适用鞭挞。
虽然是一本古老的书,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卫,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遵循这一种自然的规律,任时代风起云涌,它自岿然不动。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7
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有关《教育漫话》真本书中的只言片语,一直没时机拜读这部作品。
今年,我有幸阅读了《教育漫话》一书,获益很多。
《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这本书所写的内容都是洛克建议他的绅士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标准绅士———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
书里所写的内容是约翰·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
《教育漫话》是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全书一共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个局部。
阅读之后不禁深深对这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产生佩服之情。
书中那些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去反思。
《教育漫话》书中那些主流的、进步的教育思想,还值得今天的我们去继续学习和探讨。
它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品行、理性、机智、优雅、礼貌等。
约翰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和个性,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开展终身受益的。
确实,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根底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的形成等。
读过之后,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哪些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一、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
〞这是《教育漫话》卷首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经典名言。
他在书中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
主张孩子在幼年时候起就应该锻炼身体,反对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要坚持让孩子们更多地去走进大自然,多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多活动,多游泳。
他提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因此,要让孩子从小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不适宜穿太多的衣服,头部和足部要保持凉爽;在饮食方面要清淡,多吃一些面食,少吃那些肉腻的食品,不要饮一些烈性饮料;另外,在运动、睡眠、呼吸清新空气等方面还有许多有详细的见解。
这些方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能够坚持让孩子们去做的,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又有多少家长愿意去让孩子做呢?
由于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多数对他们百依百顺,从不要求孩子去做什么。
二、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
《教育漫话》涉及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德育。
孩子除了有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质。
洛克先生指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局部目标是德行……惟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它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他在书中说,每一个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
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周围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很错误的,他们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却放纵不管,他们都认为现在孩子还小,他们犯了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不必过分去指责他们,责令孩子改正,孩子们长大自然就好了。
这种想法、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最危险的。
我们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让他们养成于遵守约束的习惯,免得以后养成错误的习惯的时候,再去纠正就困难了。
所以,在对孩子的德育培养过程中,家长、老师要做好典范示范的作用,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孩子生活在良好环境中。
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看到别人怎么做就喜欢去模仿,这点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
我们要随时随地用孩子身边发生的那些好的和坏的事情、正确的和错误的做法来教育他们,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是好或坏、是正确或错误,这样就能够正确的引导他们。
三、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问
《教育漫话》书中的文字表达随意,阅读起来就像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它不仅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也是当今一些学者所推崇的人类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8
约翰。
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世界教育名著。
洛克在第二页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当孩子在家里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再接受学校教育就有点困难。
洛克在书中谈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方面问题。
其中他最重视德行,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学得他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校对教学成绩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断,德育也不应无视,应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活动。
一个学生的德行假设出了问题,一生的幸福就毁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根底,“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那么不得其正;有所恐惧,那么不得其正;有所好乐,那么不得其正;有所忧患,那么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古代对品德教育更重视,不像现代教育这么功利化,考什么学什么,而是诗书礼乐等全面开展。
《教育漫话》中论述惩罚的文字不少。
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谈“罚〞色变,正当的惩罚也可能会被家长以体罚之名诉之媒体,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连篇累牍地报道,丝毫不虑及社会影响,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明哲保身谨言慎行,而有的学生日益肆无忌惮,不少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
过犹不及,体罚是惩罚的极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儿童所畏惧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给予的痛苦,那么鞭挞的好处并不多,因为痛苦消灭得很快,儿童对于它的记忆也会同时忘却。
但是我觉得有一种过失儿童是应受鞭笞的,儿童应受鞭笞的过失也只有这一种,这就是顽梗,或者对抗。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主张在可能范围内把鞭挞所给的羞辱作为惩罚的最大局部,不是痛苦。
惟有使他们由于做错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才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
〞
洛克主张慎用鞭挞,“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防止的。
因为这种惩罚的方法,除了使儿童对于使得自己遭受鞭挞或呵叱的错误行为发生一种羞耻与恐怖的心思以外,是决不能再有别的好处的〞,久而久之,“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
〞
“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了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
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教育要育心,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重点章节读了两遍,做了两千字的摘记。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