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840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docx

家校共育论文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

篇一

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在当前社会,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以后能够赚钱就可以,对于孩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家长不在乎,这种情况下更不会进行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模式在这样的家庭很难开展。

二、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上文中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当前家校共育新模式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加强宣传,转变家长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提升学生水平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观念,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会到家校共育模式对学生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第二,学校需要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班主任物色文化水平较高、言行举止有号召力且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学校出面牵头,在这些家长队伍中大力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优势作用,让这些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到家校共育新模式的内容。

通过这些家长再传递给其他家长家校共育的信息,使每位家长都能够逐渐接受家校共育这一新模式,都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培训班,为家长和老师充电,如通过专题讲座、班主任培训课等形式,讲授家校共育模式的内容和作用,以便更好的宣传家校共育模式。

第三,多角度沟通,多方面掌握学生信息。

家校共育新模式强调的是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共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二者之间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多角度沟通。

如可以创办《家教专刊》,给每位学生家长印发,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

或者通过信件以及短信平台的方式实现和家长的沟通。

可通过这一方法,向家长倡议,对学生安全、环保、教育等方面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建立统一教育战线,共同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计划有目的的家访活动,也是实现家校共育新模式必不可少的途径。

老师可以重点上门进行家访,并在此过程中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庭教育方法。

与此同时,学校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其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效的调整学校教育。

三、结束语

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的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在分析家校共育新模式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这一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更好推动这一模式的开展。

篇二

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摘要: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既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前提。

xx市南环小学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巧妙开发合力资源,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创办家长、学生、社会满意的特色学校。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的成果,只有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才能探索出培育孩子最正确的模式。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出发,探索适合培育孩子的模式。

关键词:

体验式家庭教育沙龙互动新模式“展光”教育

一、体验式家长教育活动

20xx年9月,xx市南环小学启动“体验式家长活动”。

“体验式家长活动”是让家长用自身的行为、语言、思想,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各种因素,经过感知、理解、领悟、操作、交流进而生成反思的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达到提高家长对自身角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自身用正确的观念、行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和谐共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依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主题活动,帮助家长在参与中感悟、提高教育方法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不同。

但是,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

于是,学校依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按班级选择不同的活动课程,把家长活动课程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但相互间又密切关联。

一年级:

家庭教育的前提――亲子沟通。

有了良好的沟通方式,家庭系统才有改变的可能,责任传承、学习成长、生命教育才有望顺利进行。

二年级:

家庭教育的基石――家庭系统。

家庭内部和谐,系统运行平衡,亲子沟通才会有效,责任传承、学习成长、生命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三年级:

家庭教育的难点――情绪管理。

和孩子有效沟通,家庭系统就会和谐,责任传承、学习成长、生命教育可以很好地予以实施。

四年级:

家庭教育的核心――责任传承。

负责任的人,都具有一定的成长能力,都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善待其他生命。

五年级:

家庭教育的目标――学习成长。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和主动行为,获得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

六年级:

家庭教育的基础――珍爱生命。

本活动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家庭成员珍爱生命,焕发生命活力,感恩社会,奉献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2.从家长行为中寻找基点,促进家长在游戏中领悟身教重于言教的必要

有学者说:

孩子不是在教育中长大的,而是看着家长长大的。

可见家长的行为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镜子。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自己却屡屡闯红灯;在自己家保持清洁卫生,在学校、公共场所却随手丢掉垃圾,那么家长和教师的说教将是苍白无力的。

据此,我们在一次家长体验活动中,开展了“撕纸”活动。

为了避免家长的思想负担,活动前教师没有做任何暗示,只强调:

“这是一个游戏,规则很简单,按我说的去做就可。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撕掉右下角,再对折撕掉右下角……’”在展示作品时,家长们看到了个性差异与创新性,体验到了专心倾听的重要,独立操作的重要。

有部分家长每次将撕下的纸屑丢在地板上,当教师用照相机拍照他们丢弃在地上的纸屑时,家长们立刻觉察并羞愧万分。

有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

“身教重于言教啊!

谢谢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还有的说:

“教师无声的教育改变了我几十年的陋习。

”发自肺腑的领悟,成为家长以身作则的新起点。

3.创设平等、共识的体验氛围,营造积极、生动的体验环境

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一方有居高临下的意识就会产生交流的尴尬。

在体验式活动中,老师既是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共同的感悟者,与家长是平等、和谐、互相沟通和融合的关系。

如在游戏“击鼓传花”中,大家围圈而坐,首先在形式上形成了平等。

游戏中,教师与家长随机的自我介绍,营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

参与游戏的几位教师活动前结合家长的表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不同的案例,在活动中悄然引导,很快就将大家心灵的距离拉近,在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中让家长有所感受和体悟。

4.平等的感悟交流,是活动升华的平台

每次活动,家长都有很多感触,畅谈交流是分享,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

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轻松的氛围给大家带来畅所欲言的机会。

家长、老师通过实践与反思,形成了更多的共识,凝聚力在增强,家校合作更融洽。

随着家长对体验式活动的认可,我们确立了目标及课程流程:

(1)进入环节――破冰

[目标]营造体验场,使家长的身心走进课堂,为后续环节打基础。

(2)重点环节――感受

[目标]提出问题,展示现状,检视自身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促家长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引起心灵的震荡。

(3)核心环节――应对

[目标]建立科学理念,学习应对技能,丰富亲子关系技巧。

(4)检验环节――评估

[目标]检验家长对本次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巩固环节――作业

[目标]家长学习、使用课程理念处理日常亲子关系,提高子女教育的效能。

(6)交流环节――分享

[目标]家长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子女教育效能。

活动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xx晚报》给予报道,三位老师的活动课在省家庭教育观摩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二、家庭教育沙龙活动

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沙龙”活动,是家教活动的一个创新举措,传授了科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凸显了家里的行为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大影响。

  活动一开始,老师便抛出以下问题让家长们共同发言讨论: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幼苗,幼苗要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如果你的孩子就是这棵幼苗,你希望把他培养成什么样?

要让孩子成为你希望的那样,需要什么条件?

于是,家长们踊跃发言:

幼苗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肥沃的土地,细心呵护成长的人……

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爱心,有责任,乐观,健康,活泼,快乐,自强自立,诚实,博学多才的人……

老师说,希望孩子有这些特征,那么你作为家长,有没有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些特征?

父母是孩子的根,家长的自我觉醒是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

在沙龙活动中,老师抛出了四个命题案例,由在场的家长分四组讨论:

案例一:

一8岁男孩很顽皮。

一天,他与同学打架回到家,大哭不止……

家长们讨论:

1.安抚情绪;2.询问原因;3.学会包容;4.自我保护……

老师说,故事里的男主人公是这样处理的:

先问孩子,你这么委屈,需要老爸怎么帮你?

孩子说,老爸,你要帮我把他杀了,你带砖头去帮我砸他。

老爸说,好。

于是老爸上楼拿了一袋衣服下来。

孩子问,我让你去拿砖头砸他,你怎么拿了衣服?

于是老爸跟孩子说,我们明天去杀他,去砸他。

这样,有可能就伤了他,警察叔叔就会来家将我们带去坐牢……所以我们要多带些衣服。

于是,孩子便说,其实也不能全怪他,是我先推他……父子的沟通中,孩子的气消了,事明了……

案例二:

孩子上学后,写作业很拖拉,你经常要陪他到很晚……

家长们与老师共同讨论:

1.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制订学习和生活时间表,承担未完成作业的后果,商量做作业的时间。

2.是否作业多,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

3.作业难,没有兴趣……

案例三: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你发现孩子很粗心,总是错很多……

家长们与老师共同讨论:

1.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家长只签字。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让他独立面对;2.孩子不能出错吗?

出了错就一定要头B穑课颐且宽容孩子;3.家长和孩子共同检查比赛,多鼓励;4.先复习,再做作业;5.鼓励孩子多读题;6.先鼓励对的,再指出错的,孩子更能从心里接受;7.家长假装不懂,让孩子教自己。

给孩子成就感,体现孩子的价值。

案例四:

孩子喜欢玩电脑,对学习没兴趣……

家长与老师共同讨论:

1.家长做榜样。

自己不玩游戏,不玩手机;2.多做户外运动;3.亲子多沟通,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参加社会活动,做义工等等;4.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通过活动,家长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向:

接纳和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需求,民主平等地沟通,欣赏和鼓励孩子。

三、“三加一”互动新模式

我们利用家长会、开学典礼、毕业仪式等,各组织一场家庭教育讲座。

讲座采用“三加一”互动新模式,即由三名家长与一名专家主讲。

每位家长利用10-15分钟时间,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最后由专家就其中涉及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5分钟的点评和分析。

讲座主题为“家庭教育大讲堂――构建’三加一’互动新模式”――教子有方。

讲座主要内容包括:

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等。

组织“三加一”互动模式讲座,为家长们创造碰撞科学教子思维、交流家庭教育技能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提高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

四、试水“展光”教育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做到在家在校表现一致,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校试水了家校合作新模式――“展光”教育,1860名师生、1800个家庭全程参与。

我校和从事习惯训练研究多年的展光老师合作,将展光好习惯训练课程引进校园。

该课程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限时书写为手段,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品质为核心目标。

开设课程在二至六年级,训练时间全校统一,日不间断。

课程特色:

1.微视频的形式;2.针对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3.与所学教材同步;4.采取遵循书写速度差异设置内容显示时间;5.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6.训练注意力的同时实现语数外知识的复习巩固、书写质量的提高、记忆力提升、审题能力提高;7.学生评比模式简单有效;8.设计了家校结合的精简习惯培养方式方法――3+1学习法。

学校为此特别加强了家校沟通,以增强育人效果。

小学生个体习惯养成的主要实施者是家庭。

学校举办了相应的家长学校培训,从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众多家庭受益。

学生刘春旭的家长说:

“我们很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与家庭一起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参加培训以前,我也知道好习惯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也找不到好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会了引导孩子保持好习惯的方法,这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我们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已经在多次的探索中品尝到了甜果,有效凝聚了家校合作的力量。

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家庭教育活动内容、方式,让在家校和谐培育下的孩子犹如春天,充满生机与希望。

篇三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摘要:

从古至今,家庭、学校教育虽不分家。

但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家庭、学校教育分离现象依然存在。

本文将从家校共育现状,分析产生原因,再提出几点肤浅的家校共育策略。

关键词:

了解现状;分析原因;策略探究;家校共育

古语云: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足见"规矩"之重要。

如果把"规矩"运用到我们小学班级管理中,就是我们的《班级公约》、《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果"规矩"运用到家庭教育,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准则与方法。

如果家庭、学校把这些"规矩"整合,共同育人,就会达到育人"方圆"。

然而,事与愿违,这些"规矩"在现实中的整合处境依然尴尬。

1.教育现实,了解现状

不遵守"规矩"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共同点。

课堂上,他们讲小话,开小差,扰乱课堂秩序;课外生活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说脏话、无礼貌;人际交往中,他们不愿与人交流,用暴力手段解决纠纷。

在家中,他们娇生惯养,是家里的小霸王。

不听家长的话,打游戏,甚至与家长反目成仇。

学校、家庭的"规矩"对他们用处不大,甚至毫无用处。

这样既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又破坏着家庭的幸福。

2.立足现状,分析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不守"规矩"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

家庭、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1缺乏家校共育,二者孤军奋战。

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古已有之,《三字经》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能说明了家校共育的重要。

现实中,教育孩子基本是教师和家长孤军奋战。

这样就割断学校、家庭有针对性的共同教育,也就暴露了上述弊端。

2.2家校共育收效甚微。

家校共育之所以效果不好,那是因为:

第一,家校联系的内容狭窄,频率较低。

家校联系是为了共同把孩子教育好使孩子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目前家长、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均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双方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其他方面如品德、身体、性格、兴趣方面交流则很少。

教师与家长片面强则会导致孩子的片面发展。

第二,家校共育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

体现在:

其一,"以人为本"使得家长、老师只能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

其二,家校联系方式单一,一般在家长会、老师的电话中进行,没有发挥好网络、通讯工具的作用。

2.3家校共育缺乏长期性、连续性。

教育学生遵循"规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所以,教师、家长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然而,在现实中的家校共育,家长和教师往往一时热情,不能长期坚持。

另外教师、家长往往是针对具体事件进行劝阻、批评教育,没有及时和预见性,因此,缺少针对性。

所以,家校共育的效率不高。

3.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3.1唤醒家校共育意识。

所谓的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

家校共育怎样发挥呢?

(1)专家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作为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应该聘请专家为教师、家长灌输家校共育的意识,知道家校共育的作用。

(2)学校引导。

当然,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班主任老师应该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

要以家长会为核心、以家访为补充,引导家长参与到我们学校管理中共育孩子。

(3)社会需要。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频率日渐提升。

如轰动中国的"马加爵"事件,用家校共育来说,家长、老师要是能够及早发现他的问题:

情绪压抑,以自我为中心。

双方及时制定对策,让他的情绪释放,让他扭曲的人生观得以纠正。

那么马加爵的犯罪是否会避免呢?

3.2重视家校共育技巧

3.2.1家校共育内容广泛。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家校共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

所以,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只注重学生的智育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为家校共育涉及内容广泛。

3.2.2家校共育,形式多样。

过去经济落后,家校联系一般以走访的形式进行;再加之交通不便导致沟通不及时,给家校联系带来诸多不便,一定程度限制了家校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通业、网络的崛起,为我家校共育提供了方便。

教师和家长可以相互走访,家长可以深入学校参与学校管理、提意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利用通讯设备反馈信息。

3.2.3家校共育,善于沟通。

家校共育的效果是否良好,更取决于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而功半"。

(1)交流的双向性。

这要求家长与教师要保持双向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2)语言的得体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得体的语言会让沟通增添别样的色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家校沟通语言要亲切、自然、大方、简练,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3)信息的及时性。

信息及时才能及时纠正,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一发不可收。

这就好比青少年犯罪一样,在没犯罪之前有效的控制,可以控制。

一旦犯罪才教育,那也只能是去牢狱中教育、反思。

因而,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向对方反馈信息。

3.2.4家校共育,因材施教。

俗话说,"一娘养九子,九子不一般"。

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生活中很难看到两个绝对相同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有个性的人。

家校要因人而异。

因为教育是一种"根雕",只能顺其自然,而不是"泥塑",任家长或老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

所以,家长和教师只有行之有效的进行家校联系,及时制定适合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育人方案,一起努力才能获得孩子的成才。

3.3培养家校共育习惯。

前文原因分析中指出:

家校共育收效甚微。

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家校共育没有长期性。

即家校共育没有培养为一种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所以我们生活中应该时时有家校共育、处处有家校共育、事事有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M].1981,(11).

[2]陈建强.今没,家校如何合作[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6).

[3]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N].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

[4]杨敏.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软件电子版2014,(15).

篇四

家校共育共谱新章

摘要:

家校共育是目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就家校共育,不可忽视;寻找切入点,家校共育;宣传教育思想,达成共识;探索创新,共奏乐意方面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教育;家庭;学校;联合

案例: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所带班级是一年级2班,由于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他们完全没有课堂纪律的意识,尽管我再三强调,情况还是不尽人意,其中就有一个名叫潘晨的孩子始终不能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很好动,我毫不客气的批评了他,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在第四周的星期一,我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在会上,我指出了平时特别好动、好玩的几个孩子的名字,其中就有潘晨,当时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对。

但会后,潘晨的妈妈(我县二中的一名老师)留下来,她对我讲了潘晨幼儿园的老师,说因为过于严厉,使孩子一点都不喜欢学习,但其它方面又挺好,尤其是动手能力强,这次潘晨听了我点了他的名后,都差点哭了,她怕孩子也像幼儿园那样子不喜欢学习。

又说孩子对鼓励特别敏感,并讲了几件相关的事。

在这位家长走了之后,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是啊,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从家长处得到的信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根据潘晨妈妈对他的评价,我也调整了我的教育方法,将潘晨请到教研室,告诉他:

你是一个好孩子,有很多的优点,但上课是我们学知识的时候,如果不讲纪律,不仅学不到知识还会影响别人。

潘晨认真的听完后点点头,他告诉我他一定会改的,还和我拍手约定。

后来,他还对我说,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后,妈妈也相信他一定能做到,说时一脸的自信。

事实证明,在以后的课堂上,他虽然做的不是最好,但较之以前却有了很大的进步。

案例反思:

一、家校共育,不可忽视

家长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资源,经常被我们忽略,一年级正是初步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大好时机,虽然我们常在学校里这样那样要求学生,但似乎总忽略了家长的作用。

而很多家长也有一种错觉,一说起学习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就好像是学校老师的事,其实孩子的成长总要受到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

我注意到,平时行为受到家长关注,耐心的照顾,品德受到家长严格要求的学生,到了学校也是一个文明懂礼、品学兼优的孩子,而在家中当“小皇帝”的孩子到了学校也是骄横无礼,爱欺侮别的学生。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