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58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案北师大版

第16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春天的故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历史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国民经济仍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2)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路线: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

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意义

(1)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

(2)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农村改革

(1)原因

①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②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内容:

把集体土地承包到农户,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

(3)影响

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2.城市改革

(1)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

(2)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内容

①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增强了活力。

②所有制:

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2.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3.意义

(1)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调节作用。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史料一 如果说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人治”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和“个人魅力”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总之,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

——(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

史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

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何正斌《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

 

(1)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改革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说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总体趋势。

 

(1)史料一强调“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职能在转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

(2)史料二阐述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1)变化:

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向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2)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趋势: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4)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以家国情怀感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各自的改革重点。

【提示】 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进行的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

(3)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新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蚌埠二模)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

”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

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流毒。

这表明当时(  )

A.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

B.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

C.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D [根据材料“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流毒”可知,经济体制改革的战鼓已经敲响,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故选D项。

]

2.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

在此,中共中央(  )

A.剖析了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

B.阐明了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

C.认可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根据材料“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可知,题干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度肯定,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乡镇企业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而不是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故排除C项。

]

3.(2019·太原二模)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反映出(  )

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B [通过题干中1993年中央1号文件与1984年中央1号文件相关内容的对比可知有两点变化。

第一,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第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时间上有所延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没有发生质变,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故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没有提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故排除D项。

]

4.(2019·南通一模)1991年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缩小企业的指令性生产计划,逐步把部分指令性生产计划改成国家合同订货的形式,做到以销定产。

这一决定(  )

A.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B.助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

C.响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D.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B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199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的管理,这一决定有助于推动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故选B项;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故排除A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故排除C项;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是在1992年之后,故排除D项。

]

宽广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创办经济特区。

(2)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2.含义:

“特”指国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3.特点

资金

以吸引外资为主

经营形式

“三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产品销售

以外销为主

经济活动

以市场调节为主

4.意义

(1)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

(2)“三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3)深圳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深圳速度”。

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的区别

经济特区的“特”是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

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城市

(1)设立:

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政策

①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对外商实行优惠政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②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外向型的工业区。

2.沿海经济开放区

(1)设立:

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形成沿海开放地带。

(2)意义:

对促进开放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内地的开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浦东的开放和开发

(1)时间:

1990年。

(2)意义:

浦东成为上海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的新兴基地,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标志:

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对外开放的进程

史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史料二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

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

(2)根据史料二,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1)史料一说明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2)史料二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1)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

(1)“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掀起了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

指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5)多层次:

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6)宽领域:

是指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以家国情怀感悟雄安新区的“新格局”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深圳和浦东,雄安新区的定位有何不同。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而雄安新区则是定位于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答案:

深圳的定位主要是对外开放功能,浦东的定位是综合改革和金融功能。

雄安是新兴产业创新的功能,绿色新城,发展的是绿色、高精尖的产业,这种产业对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没有影响,同时也是对原有传统产业的替代。

 雄安新区的设立体现出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1)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将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

(2)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

雄安新区的设立,将为破解“大城市病”、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提供新路径。

(3)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

雄安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要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天津和平区一模)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

这一口号(  )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

C.是提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D.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实干的精神

D [材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形象地说明了时间和效率在生产当中的作用,珍惜时间、追求效率的价值观念已经形成,这体现了经济特区的实干精神,故选D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特区的实干精神,而非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故排除B项;经济特区主要是政策、管理方式特殊而非提倡走资本主义道路,故排除C项。

]

2.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这反映出我国(  )

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

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

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

D [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与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的相关内容,故A、B两项错误;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是在21世纪初,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主要内容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D项正确。

]

3.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这标志着(  )

A.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现

B.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重大战略步骤出台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 [材料“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说明了1990年,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准备开发开放浦东地区,故选B项;我国的经济技术开放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故排除A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故排除D项。

]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知识点

卷别

命题角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2019全国Ⅰ卷·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2019全国Ⅱ卷·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8全国Ⅲ卷·31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016全国Ⅲ卷·3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7全国Ⅰ卷·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6全国Ⅱ卷·40

对外开放后中国走向世界

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高考集中考查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而且体现了关注民生、关注“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结合他国的对外政策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及与全球化的呼应。

2.从考查形式看,命题往往从中外对比联系与模块联系的角度入手,并且大部分在31题进行考查,少量涉及非选择题。

复习备考时应注意挖掘新的角度进行练习。

3.从命题方向看,未来高考可能会把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历程放到整个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9·全国Ⅱ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这些政策(  )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A [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林还牧,举办集体企业,这些政策使得农村比较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社队企业属于集体企业,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开始实施和推广,C项“完善了”的说法错误,故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

]

练点2:

改革开放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2018·全国Ⅲ卷·31)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

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

输业

商、饮、

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A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还原情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通过还原历史情景考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练点2

巧妙切入

以1982年和1988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的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分析表格中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动,认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7·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

“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C [根据材料时间“1990年”和“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提出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

]

练点4: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2016·全国Ⅲ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3

以史为鉴

以罗斯福新政为案例,为经济体制改革助力

思想引领

解放思想,打破思想认识的束缚,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练点4

对比发现

不同时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体制的不同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

这一规定(  )

A.进一步突破了农村原有经济体制

B.反映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D.体现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A [“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