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4149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鹤岗三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鹤岗市第三中学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条形码在答题卡上贴好;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

以下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每题2分,共30题,60分。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D.西北方

4.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根据我国日历显示的信息,回答5~6题。

 

5.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

A.127°EB.131°EC.120°ED.135°E

6.有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并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并向北移动

7.地震发生时,当地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

A.只有前后、左右摇晃B.只有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8~9题。

8.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9.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11.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2.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3.下图所示环流系统中,由人类活动形成和违背热力学原理的环流分别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14.下列四幅图中,其所示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海陆分布使气压带的分布变得非常复杂。

据此回答15~16题。

15.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6.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②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的 

③气压带的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④高气压带易成云致雨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17.下列气候类型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的是(  )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9.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

A.生长边界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D.海洋边界

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据此,回答20~21题。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hPa)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20.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冷气团

21.主要由该类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是(  )

A.台风B.梅雨

C.寒潮D.伏旱

读“某大洋局部图”,回答22~23题。

22.若AB线是30°纬线,则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对应的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23.若AB线是30°纬线,则可能形成著名渔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4.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属于寒流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25~26题。

25.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26.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寒流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D.暖流

28.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带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B处阴影部分的自然带是(  )

A.高山植物区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30.图中A处阴影部分的自然带为(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2)乙点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此时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  )

A.等于1/2B.等于3/4

C.小于1/2D.大于3/4

32.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___(A:

①—②—③—④ B:

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34.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以寒暖流区分:

AC和BD为________,CE为________________。

(2)如该图代表太平洋,以下字母代表洋流的名称:

CE为________,BD为________,AC为________,AC和CE交汇处为著名的________渔场,FH附近为________渔场。

(3)如该图所示为大西洋的洋流,GI为________,CE为________,CE和AC交汇处为著名的________渔场。

35.读下面的“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M图是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_。

该气候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鹤岗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地理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