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902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docx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山东大学人才培养之探索与思考

展涛

内容提要:

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社会公众的批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中国的大学管理者和学者在进行着怎样的探索?

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使命〞的位置上,明确提出了“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和“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并构建起“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

本文的主体局部曾以“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为题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引言:

本科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在中国大学被社会关注的众多热点之中,本科教学评估是其中的一个。

2005年10月下旬我们接受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对山东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次评估专家组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任组长,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任副组长,专家组成员来自国内十几所大学。

评估给我们带来的触动是非常深刻的,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乃至学校的全面开展产生了积极而且将是长远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问题,直面挑战。

尽管我们原来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认识,但对问题的把握远没有做到准确和全面。

通过迎接评估阶段的“自评〞过程和专家组的检查,使我们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就山东大学而言,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在观念上,对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开展中的地位和目标尚未形成全校的高度共识;在制度上,教学工作的标准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在培养模式上,我们综合型和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在本科学生培养中尚未充分发挥和表达;在资源配置上,多校区办学模式带来的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尚未找到理想的方案;在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尚未提炼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因而教学获奖成果不突出。

这其中,资源配置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是专家组给我们明确指出的。

可以说,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问题我们从没有象现在这样有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又成为我们推进今后教学改革的根底。

二是总结经验,明晰思路。

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认真总结学校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的过程,在自我总结和专家组评估意见的根底上,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这其中,本文的核心局部就是我们在总结学校工作的根底上形成的,也是我代表学校向专家组汇报的主要内容。

这些鲜明的理念,特别是“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大体系〞等,都受到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增强了实现这样目标的自信。

同时,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明确,那就是要探索如何在一所规模大,学科综合,校园分散的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出具有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重点又非常详尽地表达在我们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的构建和内容上。

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改革。

我们是在一边“自评〞中一边不断完善制度和推进改革的,又在专家组评估意见的根底上明确了今后的整改重点。

本科评估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又根据这个标准和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标准〞,制定了“本科专业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制定了教师和学院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

制定制度的过程又是我们深化改革的过程,因为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探索纳入到制度建设的体系之中,用制度建设推进改革与创新。

例如,我们把对教师资格的新要求和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纳入“教学工作标准〞之中,把在开放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第二校园经历〕,在研究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在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主辅修和双学位〕等方面的探索纳入教务处和学院教学日常工作标准和职责之中,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山东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四是树立自信,担承使命。

迎接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发现问题和感受压力的过程,是我们自我剖析和反思总结的过程,又是我们树立自信的过程。

经过评估以后,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的共识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们获得的自信心也是前所未有的。

原因是,我们把问题找准了,我们把思路和目标理清了,我们对自己优势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本科评估对于山东大学来讲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工作,对学校未来几年的开展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我们知道现在对本科评估有许多的议论,也有不少批评,认为存在“走过场〞的东西和“形式〞的东西。

我们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把本科评估看作是总结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机遇,评估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推动。

我们也有些老师抱怨,说太繁琐,工作量太大,但这些主要是因为我们原来的管理不够标准,不够细致造成的。

而且,真正的实力表达绝不在热闹的场面和形式,我们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没有这样的形式也同样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我们非常有信心,对下次的评估我们无须做多少准备,因为制度的完善使得评估的一切都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局部了。

尽管如此,我们的本科评估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良,可以做得更好。

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一是建立不同层次大学的不同评价标准,例如应该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标准;二是建立和启动本科教学的专业评估,这样的评估结果更具有可比拟性,评估的方式也可以简化,而且专业评估应该成为本科评估的重点;三是评估结果不以简单的得分上下公布,而是按照成绩公布,同时把现在的成绩层次再增加一些〔如A,B,C,D,E〕,同一层次中不再分名次。

这样可以减轻排名给高校带来的过分压力,也减少大学对分数细微差异的过分关注;四是尽量简化评估中的程序和环节,明确要求学校不要搞任何形式上的东西。

事实上,接受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今天的大学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同时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这样公开透明的评估,也可以使社会更清楚地了解大学开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了解大学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和取得的进步,使大学自觉地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一.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

2005年的教师节里温家宝总理再一次亲切接见看望了教师代表,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

今天的中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大学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这些关注中多是批评,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

社会公众的批评多集中在学生的人格和素质上,大学生正在失去那些曾经拥有的耀眼“光环〞;来自企业界等人才需求方的批评集中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大学生们远没有所期待的那样“好用〞;科学家的批评那么集中在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上,“会考试〞被称为中国大学生的特长,而缺少个性和创造力被称为大学生的“通病〞。

钱学森先生甚至说,: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开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创造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作为校长,面对这些批评时的心情是压抑和沉重的,尽管有时也有委屈和无奈。

这种关注说明了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挑战,说明了大学在中国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说明了大学所背负的期待和压力。

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

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失缺了什么?

是创造能力?

是实践能力?

是以社会责任心为核心的人格培育?

在社会的关注中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直面挑战,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负责任的答复。

其实,中国大学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最大的比拟优势在学生,特别是本科生。

尽管我们的根底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资源是优秀的,甚至可以说,优秀生源是中国大学的第一优势。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我们的管理队伍,我们的综合科研水平等其他方面,如果和国外优秀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明显。

中国的大学生有很多自己的优势,知识根底厚实,学习刻苦,勤于钻研。

就山东大学而言,我们每年的新本科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他们不是没有创造的天性,不是没有激情,不是没有进取心,入学后他们甚至以罕见的刻苦用功而“知名〞,我相信他们和哈佛、耶鲁那些世界名校的新生站在一起时毫不逊色。

但是我们不得不成认,假设干年之后,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如果他们再和那些世界名校的学生站在一起时,他们不再那样充满自信,我也对他们不再那样充满自信,至少整体上是如此。

这样的现实更让我们这些大学的管理者,我们的大学教师感到责任重大。

在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问题上,在大学生的培养问题上,面对挑战和压力的首先是我们的校长和教师。

我们必须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推进改革,而这其中教育理念的创新最为重要。

二.让我们的理念率先一流

一流大学是今天中国的“热词〞之一,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大师,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的背后似乎都是一流的投入。

其实,有一个“一流〞是无须投入即可获得的,而且这个“一流〞又可以说是所有一流的根底,那就是一流的教育理念,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理念。

让我们在理念的层面上分析一下,造成人才培养中那些问题存在的因素是什么呢?

我们不再重复经常谈论的投入缺乏,我们也不再重复时常抱怨的社会环境急躁,我们把批评的目光放在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上,看一看以下几对“矛盾〞与“不适应〞:

1.大学与社会:

大学“以我为中心〞还是社会需要为导向?

大学“以我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制度依然明显而顽固地存在着,这就造成了大学开展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

大学的开展也不能以社会市场需求作为唯一的导向,大学要效劳于社会的开展,还要引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造。

山东大学把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使命确立为:

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效劳社会开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大学培养人才应该着眼于三个方面:

面向社会市场需求,适应科技开展需要,引领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

而这其中社会需求决定着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开展方向,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的,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要直接进入社会竞争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职业和志向如何。

因此,毫无疑问,社会竞争力是人才质量的直接检验。

2.大学、教师与学生:

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与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成才模式的多样化,学校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成长为中心?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我们官方文件和我们自己口头表述的常用观念,但其实我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

关爱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满足学生向学校提出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远远不止如此。

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改革的方向。

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方式都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我们找不到一种简单的模式,找不到一种最正确的模式。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充足的营养,以让我们的学生有自由舒展的空间和时机。

按照这样的观念去审视自己,我们发现,我们教学的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革命性的改变,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中几乎到处都是整齐划一。

这样的模式不是激发和呵护学生的创造天性,而是照着整齐划一的模式,朝着整齐划一的方向去“塑造〞学生。

学生是不能“塑造〞,只能“培育〞的,“塑造〞的过程往往就是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天性的过程。

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不断激发和小心地呵护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天性,经常地审视我们的制度和工作,以免在不经意间成为学生创造天性的“杀手〞,因为创造能力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3.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

相对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与相对滞后的人格培育体系,如何协调一致?

知识学习重在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而人格培育重在确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舒展个性,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开展。

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相为促进,应为一体。

人的全面开展是大学教育的终极追求,而我们大学的今天应该代表着社会的明天和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希望之所在,是人类理想之所在。

因此,缺少人格培育的教育是残缺的大学教育。

人格培育是大学不可或缺的责任,这一责任由大学教师,管理者和学生自己共同承当。

尽管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知识学习体系是比拟完整的,相比之下,人格培育体系是模糊而漂浮的。

健全的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内涵是什么?

核心是什么?

大学的人格培育应该如何来实现?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三.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我们分析中国大学生的优势和缺乏的时候,一个自然而重要的问题就摆在面前:

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是创造性,是实用性,还是健全人格?

毫无疑问,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历史、不同特色的大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认为,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实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时代特征。

不同的时代大学在社会开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没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使这所大学落伍于时代。

而今天中国大学在中国社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描述,即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

这样的地位决定了今天中国的大学应该融入社会开展之中,站在时代的前列,而不是远离社会或者是简单的批评者和旁观者。

二是代表大学的价值追求。

也就是说,它应该代表了大学终极的价值追求和目标。

我们比拟多的看到了社会的需求和压力,但是我们同时还要坚守的信念就是,大学代表着人类和社会的未来,大学的崇高追求是引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开展。

三是表达鲜明的大学特色。

也就是一所大学的历史形成的特色,以及正在着力打造的特色,包括文化,学风,学科,甚至地域特色等。

山东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三: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她永恒的使命感;规模宏大、学科综合和合校之后实质性融合的迅速实现,孕育着她巨大的开展潜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理念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激发出她的勃勃生机和希望。

按照这样的考虑,山东大学把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

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即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开展的人才。

培育民族和社会的中坚,这个目标高度概括了山东大学在今天这个时代所承当的使命与责任。

在这里我们没有使用“精英〞这个词,因为“中坚〞是脊梁,是栋梁,这样的目标凸显了山东大学“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校风和品格。

另一方面,不把“精英〞作为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降低我们的标准,其实在山东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中不乏被誉为“精英〞的人才,但是,精英是极少数,是远离民众和高高在上的,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少数几个精英,而是千千万万优秀的人才。

每年,当我们为一万四千名山东大学毕业生壮行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他们中的多数也许不会被誉为精英,但是无论在哪里,也无论位置的上下,他们都可以担当重任,擎起一片天空,而这正是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

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是:

社会责任心与国际视野;个性与人格;竞争力与创造力。

简单地说,就是竞争力与全面开展。

四.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当我们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开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在大学开展中的地位。

我们的理念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天职;

--大学开展,教学为先,学生为先;

--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

山东大学把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肯定会获得很多的赞誉。

但问题是,如何让这些观念不仅仅是一些口号呢?

在山东大学的开展中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些举措来确保“第一〞和“为先〞的。

1.战略规划:

山东大学要成为一所特别重视本科教育的研究型大学。

保持相对高数量、高比例和高水平的本科生教育,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使之成为山东大学鲜明的特色。

具体地讲,保持每年招收1万名本科生,4500名左右研究生,形成4万本科(其中济南总校3万左右),1.5万研究生的总体格局。

威海分校坚持本科教育为主体,开展目标是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大学。

这样的战略选择基于三点考虑:

责任、优势、机遇。

责任,来自国家和地方需要,来自社会需要,来自学生成长的需要,因为本科阶段是一个年轻人专业开展的启蒙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形成,对一个人未来几十年的开展至关重要;优势,就是山东大学多年形成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的传统和优势,就是优秀本科生源的独特优势。

我们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或者说是一所处于初级阶段的研究型大学,它的标志是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比拟强,但单位实力或竞争力还不够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优势就凸现出来。

也就是说,保持相对数量较多的本科生和相对数量较少的研究生,我们可以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都处在高水平和高平台上,相反,如果我们过分追求研究生数量增加,那么会丧失优势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机遇,就是在不少大学,特别是国内优秀大学减少本科生数量和增加研究生数量的情况下,保持较高数量和较高比例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占据有利格局、形成优势特色的机遇。

为国家社会,为国内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乃至为世界培养和输送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是山东大学的使命与奉献。

2.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

相对于科研投入而言,教学投入是“无风险投入〞。

科研投入遵循突出重点,竞争鼓励的原那么,而教学投入遵循全面推进,鼓励竞争的原那么,也就是说保持总体协调开展。

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优先确保教学楼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网络建设,运动场所建设,学生公寓与生活设施建设,确保教学专项和教师培训进修专项。

一句话,教学优先,学生优先。

3.教师业绩考核:

教师必须承当本科教学工作;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聘中本科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建立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相结合的教师考核制度,学生成为评教主体。

4.管理效劳:

在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践“人才培养是第一使命〞和“教学优先、学生优先〞的管理理念,效劳学生,效劳学者,效劳学术。

当我们提出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的目标时,经常被问及,最优秀是什么和山东大学有没有资格和实力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

我的答复是,没有最优秀的简单标准,我们也没有必要和可能去提出一个数量化的标准。

“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实力,是一种信心。

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舍我其谁?

如果说标准,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就是标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标准。

如果说评价,那应该由社会去评价,由未来去评价。

五.知识学习体系建设

我们把学生的大学教育分为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这其中知识学习体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它的构建和实施由教师、管理人员、教学工作支撑效劳人员共同承当。

在山东大学,知识学习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以下八个主要的环节:

1.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

教师是大学的灵魂,今天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一个承受重负的职业,教学、科研和繁重的社会工作集于一身。

就教学而言,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方法和人格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优秀的学术素养和水平;现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独特的人格魅力。

而这样三点,那一点做得好都非常不容易。

比方教育方式和方法,我几次在学生中调研,学生批评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研究性和实践性〞,问题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胜任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我们的老师要学习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要营造研究型学习的环境,要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

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久远的和深刻的,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我们把工作集中于三个方面:

1〕制定?

山东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标准?

明确教学工作职责与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当然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明确在?

标准?

中。

2〕加强教师培训。

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我们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以教师“海外研修经历〞,“国内进修经历〞和“社会实践工作经历〞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方案。

例如,我们每年支持出国研修一年的青年教师在150名左右,应用学科的青年教师那么以博士后等形式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获得实践工作经历。

3〕严格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

评估是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没有考核评估制度,?

标准?

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我们的教师评估制度是以?

标准?

中的要求形成标准的,又是以学生和专家评估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这其中学生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主体。

2.专业建设——本科教育的核心平台。

这里有三个关键问题:

专业设置原那么;专业水平标准;水平评估。

我们的专业设置除了着眼于社会需求、科技开展需要、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之外,还充分考虑山东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

例如,近年来我们新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等新专业。

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明确的本科专业水平标准,包括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中,把培养方案、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研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等单项改革集成于一体,这样,专业建设重点就由多个单项建设转向专业整体建设。

标准是建设的方向,是评估的依据,而评估的结果又是学校资源配置的杠杆。

3.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

重点是根本条件建设和教育方式创新。

近几年我们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本科生实验室条件建设,使得学生实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我们同时大力推进实验环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例如,在医学领域,我们把重点放在加强根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实习环节,严格执行临床教师工作标准,建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探索学生提前进入临床实习、根底知识学习与临床实习的紧密结合,引进志愿者“标准病人〞帮助学生提高临床技能。

对工科,我们注重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注重实验室平台建设,注重设计性、创新性和集成性实验工程,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同时,我们注重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立起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两支队伍。

4.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教育——山东大学的优势与潜力。

这是所有综合型大学的共同优势。

我们在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也可以说潜力巨大。

主要方式有:

开设面向全校的通选课程,如民族精神和文学修养,使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优势在本科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出来;鼓励推动跨学院培养本科生,如新设一批复合交叉专业,双学位,主辅修,宽口径培养,暑期学校等,其中文史哲综合班,外语与法学,医学七年制学生培养等都有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暑期学校〞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获得实践训练的时机。

另外,我们还允许优秀保送研究生选择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允许学生通过考试转专业,为学生跨学院选课创造条件。

这些举措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机和开展空间。

5.研究环境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课题。

研究型大学有着独特的科研优势,这种优势表达在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大学的研究条件上,特别是实验室条件上。

研究型大学有条件也有责任让本科学生在研究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本科生融入到科研环境中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山东大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制度和鼓励机制,让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向高年级本科生开放,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们的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让四年级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其中完成毕业论文课题,我们的医学、化学和材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不少学生参与完成了一些前沿性的科研工程。

非实验学科的本科学生那么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来培育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学科集成性创新设计和创业设计。

这项工作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