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12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docx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

部编教材语文中考模拟卷(七)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120分(含卷面书写3分),共二大题,21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卷面书写3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一、阅读(51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1.在保尔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中,朱赫来、冬妮娅和达雅分别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请根据名著内容概括。

(4分)

2.同样作为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虎妞和简爱的形象有诸多不同之处。

请结合具体内容,从她们的不同之处探究两位作者的用意。

(提示:

可从情节、人物、主题、创作背景等四个角度考虑。

)(6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北京,南京

侯发山

⑴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⑵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

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

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

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

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⑶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

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⑷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

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

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

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⑸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

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

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⑹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⑺北京?

还是南京?

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⑻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

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

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⑼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

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

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

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

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

他们也没回来过。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

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

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

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

⑽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

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

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

女儿是旅游结的婚。

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

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

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

⑾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

老歪觉得都必须去!

可是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

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

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⑿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是同一天时间!

⒀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

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⒁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

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

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

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⒂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

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3期)

◆小说·情节

3.请仿照示例,按照心理线索来梳理本文情节。

(3分)

【示例】《我的叔叔于勒》按“期待→破灭”的心理线索来梳理。

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一家的希望破灭了。

于勒发了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

作答:

《北京南京》按照“

(1)”的心理线索来梳理。

(3)

(2)

◆小说·语言

4.文章⑿自然段横线处作者先使用的“原来”一词,后觉不妥,换成了“居然”一词。

请你从情节前后衔接的逻辑角度说明“原来”一词不妥的原因。

(3分)

◆小说·写法

5.“巧合”是小说中的常见手法。

请找出小说中的巧合之处,分析其在塑造人物上的作用。

(3分)

知识卡片:

巧合:

即若干小概率事件一起发生,指恰好吻合;正巧一致。

也是文艺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巧合的关键是一个“巧”字,“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

“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小说·主题

6.这篇小说和《我的叔叔于勒》都涉及到“亲情”,请结合本文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言行,阐述你对“亲情”的思考。

(6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9分)

训练语感

叶圣陶

前面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这意思就是:

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

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玄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回不说“言外”而说“言内”。

这就是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

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

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

我们固然不能说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做到这样,可是我们可以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

读者若不能透切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

所以,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切地了解语言文字人手。

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是最基本的。

基本没有弄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

 

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

这是不错的。

但是在许多少年仿佛有这样一种见解:

翻查字典辞典只是国文课预习的事情,其他功课内就用不到,自动地阅读文艺作品当然更无需那样了。

这种见解不免错误。

产生这个错误不是没有原由的。

其一,除了国文教师以外,所有辅导少年的人都不曾督促少年去利用字典辞典。

其二,现在还没有一种适于少年用的比较完善的字典和辞典。

虽然有这些原由,但是从原则上说,无论什么人都该把字典辞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

字典辞典即使还不完善,能利用总比不利用好。

  

不过字典辞典的解释,无非取比照的或是说明的办法,究竟和原字原辞不会十分贴合。

例如“踌躇”,解作“犹豫”,就是比照的办法;“情操”,解作“最复杂的感情,其发作由于精神的作用,就是爱美和尊重真理的感情”,就是说明的办法。

完全不了解什么叫做“踌躇”,什么叫做“情操”的人看了这样的解释,自然能有所了解。

但是在文章中间,该用“踌躇”的地方不能换上“犹豫”,该用“情操”的地方也不能拿说明的解释语去替代,可见从意义上、情味上说,原字原辞和字典辞典的解释必然多少有点距离。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吧。

“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 

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

“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

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

”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委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

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

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

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文字上去。

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文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版)

7.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

(3分)

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两个途径。

引入讨论的话题:

鉴赏文艺要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8.文文不理解《十五从军征》中“中庭生旅谷①,井②上生旅葵③”两句为何写出了荒凉之感、悲伤之情。

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向他作出解释。

(3分)

【诗歌注释】①旅谷:

野生的谷子。

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②井:

这里指井台。

③旅葵:

野生的葵菜。

9.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最初登载于1937年的《新少年》,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你觉得本文适合中学生阅读吗?

请你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从内容、语言的角度具体阐述理由。

(3分)

(四)古诗阅读(4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请给上面诗歌空缺处选择正确的排序选项,并根据知识卡片说明理由。

(4分)

①青山郭外斜②把酒话桑麻

绿树村边合④开轩面场圃

A.

②④①B.

①④②C.④①

②D.④②

知识卡片:

(1)律诗一般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2)律诗一般要求全诗的偶数句押平声韵,中途不能换韵。

(3)律诗四联之间一般在内容和情感上有“起承转合”的关系。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赠黎、安二生序

【北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

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

“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

“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

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

,而不知同乎俗。

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⑤止于笑乎?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

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

同年:

同一年进士及第的人;

里:

同乡;

道:

圣人之道,指儒家学说;④迂阔:

不切合实际;

庸讵:

岂,难道.

11.阅读时,文文对文中出现的“患”字的意思产生了疑惑,老师给了他两个带有“患”字的课内句子帮助她理解。

请你帮助他将“患”字词意相同的句子组合在一起。

(2分)

A.患为笑于里之人B.则其患若此

C.无冻馁之患也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第一组:

▲第二组:

▲(填序号)

12.阅读时,文文又发现文中某处缺字,于是他又向老师求教。

老师给了他一张知识卡片和三个备选字,请你根据知识卡片,帮助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阐述理由。

(3分)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知识卡片:

赠序,即临别赠言。

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

往往言辞恳切,态度谦逊,意味深长。

A.敬B.辱C.谨

13.通读全文之后,文文将《送东阳马生序》与《赠黎、安二生序》进行对比阅读。

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表格。

(5分)

赠序题目

《送东阳马生序》

《赠黎、安二生序》

背景

马生将归见其亲

▲(填原文)(1分)

内容

先叙述自己求学之勤与求学之艰,后阐述自己的写作目的

先叙述黎生求言以解乡人之惑的经过,后阐述自己对“迂阔”的理解

目的

鼓励后学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努力

▲(2分)

劝勉技巧

▲(2分)

14.文文对末句“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产生疑惑:

这篇赠序是写给黎、安二生的,为什么要在末句提到苏轼呢?

请你帮他解惑。

(3分)

 

二、活动(66分)

衢州城市展览馆正举行“衢州历史与文化”的展览,4月21日早上,你(华华)和好友——振华中学九

(2)班的文文,一起前往参观。

【历史人文厅】

来到历史人文厅,首先看到的就是衢州的古城墙。

作为有着有六千多年文明史、一千八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古代州级城池——衢州府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府城墙。

15.下面是一段关于衢州古城墙的介绍。

文文说:

“我要学语文老师抹去一些字词考考你。

”你觉得很有趣,愉快地做了起来。

(给下面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衢州古城墙是一座体现明清时期传统建筑风格的大型防yù

(1)建筑。

原为土墙,大约在唐以后才开始以砖石筑墙。

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攻打衢州,兵临大南门外,双方对峙

(2)(A.shìB.zhì)数日,未能破城。

足见衢州城防gùruòjīntāng(3)。

16.看了介绍后,你们就穿过虚拟的浮石门进入了展厅。

不过城楼匾额上的“浮石门”三个大字散失了。

要知道浮石门可是出入衢城的主通道,显示着城池的威严!

你决定从A.B.C三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最适合的复原在城门上,并向文文说明理由。

(2分)

ABC

 

【互动体验厅】

互动体验厅有专门的学生厅,你和文文选择了学生厅参加体验。

17.厅内有一个版块是“诗情画意赞衢州”,你和文文刚好可以使用学习过的古诗文完成下面互动任务。

(8分)

衢人赵抃是北宋的铁面御史,为官清正。

花甲之年任职蜀地时改变了川蜀官员的奢靡之风。

下列哪项最适合点评此事?

(▲)(1分)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成语“一琴一鹤”中借“琴”和“鹤”象征了赵抃为官清廉。

古代诗文中也常用象征,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两句借“梅”象征了坚贞不渝的精神;庄子《北冥有鱼》的“水击三千里,▲”借“鲲鹏”象征人类超越自身的精神。

(3分)

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

在春意盎然的府山公园、鹿鸣山公园,你可以流连于花景:

▲;你可以醉心于鸟意:

▲。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2分)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

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衢州将致力于打造一个“谋闭而不兴”、“▲”、“▲”的最有礼城市。

(《大道之行也》)(2分)

18.在学生厅的留言区内,许多同学都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

你们兴致勃勃地翻看着,发现了下面这则留言看上去写得很好,其实在标点、语句、文化知识上各有一处错误。

于是,你们就动手修改起来了。

(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卷上。

)(3分)

作为一名衢州人,参观完城市展示馆后,我更了解这座城市了。

原来,衢州历史悠久,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原来,衢州底蕴深厚,象棋圣地就在烂柯山;原来,衢州美丽宜居,刚刚荣膺了“国际花园城市”。

八方游客到来后一定会赞叹“江南忆,最忆是衢州啊”!

【有礼衢州人】

19.参观过程中,你的好友文文突然发现他的黑色钱包不见了。

他抱歉地对你说:

“不好意思,请你吃午饭的三十六元钱没了。

你能帮我写一则寻物启事吗?

”你愉快地接受了求助。

(请把寻物启事写在答题卷上。

)(5分)

20.写好后,文文先行离开张贴寻物启事去了。

参观结束离开时,你在展览馆大厅发现了一则招领启事,你一边阅读一边感慨:

“这不就是文文丢失的钱包吗?

果然是有礼的衢州人啊!

”出了展览馆,你马上打电话文文,给他读了一遍招领启事。

(请把招领启事写在答题卷上。

)(5分)

【我当代言人】

21.你在电话中还对文文说:

“这次参观使我真正了解了我们大衢州,我要写篇宣传稿向全球游客宣传我们大衢州,让他们也爱上我们大衢州!

”文文鼓励你马上就写,还给了你以下建议:

宣传文稿要使用客观的数据、图表等,提升宣传材料的可信度;可以有诗情画意的描述,也可以有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更容易打动观者的心;如果编写几句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宣传效果会加倍;字数也不用太多,不少于500字即可。

 

回家后,作为语文老师的父亲也热情鼓励了你,给你提供了资料,并且指导你要拟个精彩的题目吸引读者;而且,作为衢州人,宣传衢州时要有真情实感,可不能让游客朋友们觉得空洞无物呢!

听了他们的建议后,你对写好这份宣传稿的信心更足了,马上就动笔开始创作了。

(请把你创作的宣传稿写在答题卷上。

)(40分)

资料: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西端。

下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

2017年户籍人口257.81万人。

衢州旅游资源丰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称。

境内有江郎山、烂柯山、龙游石窟等150多处景点;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成为国家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016年11月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

衢州全市森林覆盖率71.5%;全市出境水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100%,连续4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90%,市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人均公园绿地13.24平方米,是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12月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

 

看着自己写好的宣传稿,你心中涌起了更多的自豪之情。

在日记上,你写道:

这真是值得纪念的、有意义的一天!

 

答案

一、阅读(51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1.(4分)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他引领保尔走上革命道路;冬妮亚是保尔的初恋,让保尔更向精神、原则、理念皈依靠拢;达雅照顾保尔并鼓励他创作,使他真正战胜自我,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2.(6分)答案: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

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种种不幸的一切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她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视作朋友,与她坦诚相见。

从简爱身上,表现力当今新女性的形象:

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而虎妞的反抗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为了祥子反抗自己的家庭。

另一方面她的反抗目的是自私的,方式是畸形的。

她心计重,想控制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祥子要的是自食其力,她希望祥子能够安静的呆在家里靠租车赚钱。

她的反抗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她介入祥子的生活,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

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所以简爱更受欢迎,而虎妞不被认可。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3.(3分)

(1)期待——失望

(2)住在北京的儿子和住在南京的女儿同时邀请老歪去自己那里;老歪既期待去北京看儿子,又期待去南京看女儿(3)儿子女儿分别寄来了同一天去往南京和北京的火车票,老歪似乎明白了儿女并不真心希望他去,失望地决定哪里都不去。

4.(3分)“原来”一词有恍然大悟之意,从上文看,老人沉浸在即将前往的喜悦中,此处应该用“居然”表达“意外”之意比较合适;另外后文最后还揭示了车票的真实来处,此处老人才真正“恍然大悟”,(12)段处老人还没明白真正意思,只是意外。

5.(3分)文中有两处巧合,一是儿子和女儿几乎同时打电话老歪邀请他前往北京和南京,二是同一天寄来了同一天出发前往北京和南京的车票;从这些巧合可以看出老歪的儿子和女儿并不是真心邀请他前往,而是互相推诿,足见他们的虚伪与冷漠。

6.(6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每一层级表述有欠缺的酌情扣1分。

第一层级,要结合两篇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对“亲情”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理解,既有批评又有思考。

(5-6分)

【示例】本文中的儿子和女儿表面上邀请父亲前往自己生活的城市,实际上却是希望父亲去打扰对方的生活而不是打扰自己的生活,所以儿子寄出了南京的车票,女儿寄出了北京的车票;由此可见,他们对父子、父女之情和兄妹之情的漠视。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也是如此,为了金钱,可以期盼于勒,视之为全家的救世主,也可以痛斥其为流氓。

两篇小说的作者都借此表达了对扭曲的亲情观的批判。

但同时两篇小说中的“老歪”和“若瑟夫”又是很珍视父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