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025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3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三年级安全教育备课

 

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

上学路上保安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在上(放)学路上安全行走、安全乘车的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在日常出行和突发交通安全事件时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在日常出行和突发交通安全事件时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搜集小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2、学生准备:

上网或查阅报刊,搜集小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唱《上学歌》。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

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

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

(课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现在随着马路上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发受到了威胁。

如何才能做到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上学路上保安全》。

二、通过真实再现引发学生的重视

1、教师录音播放“警示台”内容:

大家听完这段话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交通安全事故给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真实再现,警钟长鸣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几个与我们小学生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教师出示课文的“真实再现”部分。

师:

想一想,这几个案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感想?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想法。

3、出示教师搜集的交通安全事故资料

师:

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关于交通安全事故的资料,请大家观看后交流感受和体会。

播放课件,展示更加丰富的相关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和体会。

4、出示学生搜集的交通安全事故资料

师:

你还从课外搜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师:

通过这些案例,你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学生谈后教师小结:

刚才的交通事故案例给我们惨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提高安全自护的意识,避免惨剧的再次发生。

第二课时

一、行动在线,情景模拟

1、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我们如何才能远离危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后交流:

(1)师:

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容易发生危险?

为什么?

(2)师:

上学、放学时,我们该如何安全的过马路?

为什么?

雨雪天要特别注意什么?

为什么?

(3)师:

乘校车和公共汽车上学、放学时,我们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课文提示的不同情况自主选择特定情境进行模拟演示,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并进一步探究缘由。

二、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教师投影出示图例,思考:

图中提示我们在上学、放学途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联系我们自身实际,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2、师:

什么是“马路陷阱”?

有哪些“马路陷阱”?

我们应该怎样防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补充。

三、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又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

一、教学内容:

安全标志要记牢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各种常用的安全标志,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二)行为目标:

在活动中体验安全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四、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布置学生注意生活中各种标志和设施。

教师:

搜集其他安全标志的资料,了解其特征和作用,搜集因为没有注意安全标志的提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的案例、图片辅助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讲故事,故事的大概是:

小南是某校三年级学生,三个月前,他发觉咽喉部疼痛,继而舌尖发生溃疡,吃东西很难受,到医院时,已是“舌癌晚期”。

小南特别喜欢吃学校附近小店里的小食品,甚至有时候一天三餐都吃。

医生推测,常吃这些三无食品很有可能是小南患上舌癌的诱发因素。

师:

大家听了刚才的真人真事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

刚才故事里讲的三无食品是小南得上癌症的罪魁祸首,谁知道什么是三无食品呢?

三无食品就是指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产日期、没有食品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

        

师:

大家见过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吗?

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QS标志。

师边说边出示QS标志。

师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平时多注意观察并记牢这些安全标志,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免除意外事故的伤害。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安全标志要记牢》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认识标志,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1、快乐识标志

师:

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课本中有关安全标志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整理一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梳理一下,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分小组交流整理,教师参与其中。

(2)小组汇报。

教师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形状、图案、色彩三方面进行分类识记,提高学生识记的效果。

(3)总结。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展示教师整理的安全标志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用知识树的方式记忆。

2、趣味识记大比拼

活动一:

每个学生从课本中的安全标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介绍其特征、作用,并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在组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二:

课件随机出示课本中的安全标志,学生抢答,谁第一个答出奖励一枚笑脸。

3、拓展延伸,识记更多安全标志

师:

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这些安全标志,课前老师还让大家搜集其他的有关安全标志的资料,你能把你搜集到的安全标志介绍给同学们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汇报。

师:

生活中还有许多安全标志,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并认识更多的安全标志,以便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动,保证自己的安全。

第二课时

一、做游戏帮助识记安全标志

教师出示路口、地下通道、高压线、加油站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给每一幅图配上一个合适的安全标志。

二、拓展延伸

1、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安全标志,知道了这些标志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竞赛

教师出示含有安全标志的生活情境图,把学生分成两组开展竞赛活动。

教师宣布竞赛规则: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供准备十道题,两组同学轮流回答,回答正确的得十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帮对方回答正确的也可以加十分。

出示图片,开始竞赛。

三、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说一说,师总结:

今后大家一定多注意观察并记牢安全标志,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课

一、教学内容:

卫生安全我做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日常卫生保健常识,树立关注卫生安全、关爱自我、珍爱生命的意识。

2、能力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之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及生活态度。

3、行为目标:

引导学生查找生活、学习中的不良卫生习惯,了解不良卫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及纠正不良卫生习惯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卫生习惯问题,重视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安全卫士的意识和主动防止相关卫生安全事故发生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卫生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

观察记录周围人的生活、学习习惯,调查家庭及其他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提供:

随地吐痰、不正确用眼等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

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什么?

学生说一说,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及怎样避免这些危害。

(边说边板书课题《卫生安全我做主》)。

(二)在活动中探究学习

活动一:

了解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危害,学习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常识。

1、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并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有哪些危害。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认真听,认真观察。

3、学生汇报:

(1)丁丁的牙齿出了什么问题?

(2)牙齿损坏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3)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4)生活中哪些行为会损坏牙齿?

(5)你还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4、教师小结:

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喜欢把铅笔等硬物放在嘴巴里咬着,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畸形。

这些都是不良的卫生习惯。

我们来听听牙博士的建议:

(教师播放课件)

(1)购买牙刷选择毛束少、软硬适中的保健牙刷。

牙膏的选择也应适当,氟化物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很适宜儿童。

牙刷、杯子要专人专用,以防口腔疾病的传播。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发现龋齿,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3)注意饮食卫生,睡觉前不要吃东西,尽量少食用蔗糖、果糖量较高的食物。

不要用牙咬核桃、酒瓶等坚硬的东西,以防牙齿受损,难以弥补。

活动二:

查找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并认识危害。

1、谈话:

生活中不少人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你们知道哪些呢?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找到的自己和周围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为他们改掉不良卫生习惯提出合理化建议。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1)说一说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其危害。

(2)改掉不良卫生习惯的合理化建议。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许多不良卫生习惯,并为改掉不良卫生习惯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归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教师出示)

现象1:

购买三无食品,吃零食,放学后就会有不少同学聚集路边摊前买东西吃。

建议:

抵住诱惑,不吃小摊上的食品。

教师说明原因:

路边摊的食品饱受废气、地沟油及小摊贩添加的有害物质摧残,吃了以后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购买食品时,应该学会看标签上的内容,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对三无产品要主动抵制并及时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

现象2:

不喜欢洗手,特别是冬天,水温很低,就更不愿意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了。

小手总是黑黑的、脏兮兮的,看到吃的东西伸手就抓,很不讲卫生。

建议: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保持手的清洁。

教师说明原因:

细菌可以通过手在我们吃食物的过程中进入嘴巴。

有些病菌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等,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到十几个小时,如果触摸到又没有洗手,不仅自己容易被传染,还会成为病毒的传播者,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病从口入。

现象3:

随地吐痰和擤鼻涕的纸乱扔。

建议:

口腔有痰后要将其吐到纸中,包好后扔到垃圾箱中,擤鼻涕的纸也要扔到垃圾箱中。

教师说明原因:

痰及鼻涕中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例如:

痰能传播白喉、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因此随地吐痰和乱扔擤鼻涕的纸是愚昧落后、影响他人健康的不良卫生习惯。

活动三:

案例辨析,了解不良的卫生行为及其危害。

1、谈话:

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偶尔出现的不良行为,他们不能称之为习惯,但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想一想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危害(教师播放课件:

丁丁在公交车上看书、饭后进行剧烈运动)。

2、学生观察思考。

3、学生汇报:

(1)丁丁在公交车上看书有什么危害?

(2)饭后进行剧烈活动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了上述两种行为对身体的伤害,下面我们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教师播放课件)

医生建议1:

“在运动的环境中看书、打游戏容易对眼睛产生疲劳,严重的情况会使人头晕眼花。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柯碧莲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许多公交车上都有移动电视,成年人适当地看一会儿影响不大,但对于13—18岁的青少年,眼睛仍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长此以往对眼睛会造成伤害。

医生建议2:

饭后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会适应性的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加,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会影响消化的正常进行,经常这样容易得病。

一般饭后应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在进行运动。

(三)总结本课所学树立安全卫生的意识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安全卫生都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

个人不卫生的行为不但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会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卫生意识和主动防止相关卫生安全事故发生的能力,关爱自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1、怎样注意牙齿卫生?

2、用眼卫生要注意哪些方面?

3、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样改掉不良的卫生习惯,更加关爱自己。

二、在活动中了解怎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一:

了解良好卫生习惯及其做法。

1、谈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想好之后,将你的好做法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1)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的方法有哪些?

4、教师小结:

小学生应养成的个人卫生习惯有:

(1)每天早晨先开窗通风;

(2)每天早晚刷牙,洗手洗脸,吃完的东西要漱口;(3)每天把垃圾放进分类垃圾箱;(4)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5)勤换衣服;(6)定期理发;(7)勤剪指甲;(8)经常洗澡……

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洗手:

(1)饭前便后应洗手;

(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

活动二:

好习惯行为常识抢答。

1、谈话:

下面我们做个好习惯行为常识抢答好吗?

看看谁对好习惯行为常识掌握得好。

抢答的规则是题目出现后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取得抢答权。

(1)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2)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

(3)每天应该刷牙几次?

什么时间刷?

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4)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

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5)怎样预防沙眼?

每人一条洗脸毛巾;不用脏手揉眼睛;保持手帕、毛巾、脸盆清洁;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6)怎样预防感冒?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不去病号家串门;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案例研讨

1、谈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做法存在哪些卫生问题、经常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教师投影出示课本图)

2、学生分析。

3、教师总结:

看来卫生问题无处不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好卫生安全的防护,如果忽略卫生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课

一、教学内容:

防止校园中的伤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学习在校园中自我保护和预防人为伤害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参与校园活动时提高安全意识,做到既不伤害同学,也不被同学伤害,更要避免自我伤害。

3、行为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增强珍重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学习在校园中自我保护和预防人为伤害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参与校园活动时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校园事故的资料,案例,知道学生在校园中遵守校园行为规则的视频。

学生准备:

整理小学生守则和班级、学校纪律中有关安全的条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真实案例:

(教师播放录音)

1、2001.3.6上午11时,江西省万载县某小学教学楼在爆炸中坍塌,4名教师和37名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事故中丧生。

2005.11.8一完小三年级学生李某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学楼三楼玩耍,他右腿跨在走廊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因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5.10.25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7.8.28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2、录音继续播放课本的真实再现中的两个案例。

3、师:

听了刚才的真实案例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一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二、学习校园活动时的安全知识:

师:

我们平时在校园里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概括:

在楼梯、走廊行走的安全问题、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时的安全问题、上实验课或手工课时的安全问题、上体育课的安全问题。

(教师边说边出示以上四点)

师:

下面我们逐一看看该如何注意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来更好的保护自己。

1、出示问题一:

在楼梯、走廊上行走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教师将学生汇报的结果总结后投影出示:

(1)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2)上下楼梯要有秩序。

(3)进出教室要按顺序。

(4)不要在教室门口拥挤。

(5)不要在教室或走廊奔跑。

(6)不要在楼梯口奔跑。

(7)在楼梯上不要拥挤、跑动。

(8)上学放学排好队,要有秩序地走。

2、出示问题二:

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时,有哪些危险动作我们不要去做呢?

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出示:

(1)互相用脚去勾对方的腿,将其摔倒,若摔重了,很容易伤着尾骨或后脑部。

还有点同学突然伸腿去绊正在走路或奔跑的同学,如若摔倒,很容易磕坏门牙和下颌。

(2)男同学在一起时,喜欢玩一些对抗性的游戏,一旦掌握不好,可能将对方摔倒。

(3)有些同学喜欢抽空椅子,以同学摔倒时的窘相为乐。

殊不知教室里不满桌椅,摔倒的同学容易磕在硬物角上造成严重伤害。

三、警示台

教师讲解“警示台”中的故事。

教师详细讲述事故的起因、伤亡情况、挽救措施、后果处理等内容,详见教师用书第55页。

四、天天提醒,警钟长鸣。

自学“天天提醒”的内容,思考更多的安全细节,把自己想到的校园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告诉同桌,给对方以温馨提示。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开启这节课的知识。

师:

谁能说说校园中有哪些人为伤害?

在楼梯、走廊行走时需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大家课间玩耍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二、学习校园活动时的安全知识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平时喜欢上的实验课和手工课存不存在危险因素呢?

学生自己思考,踊跃回答。

2、教师出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阅读,补充自己所想到底不周之处。

3、教师引导:

同学们体育课上常常生龙活虎。

那上体育课时,你们为避免意外伤害做好充分准备了吗?

同学们思考后畅所欲言。

4、教师出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阅读,补充自己所想到底不周之处。

5、老师总结手工课、体育课的注意事项。

三、讨论交流

避免伤害还需要同学们眼疾手快、机智灵敏,但是有时伤害是在所难免的。

自己受伤或看到同学受伤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四、拓展延伸

1、制作问题卡:

学习、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校园里的不安全因素。

2、制作建议卡:

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建议。

3、收集装订学生卡片。

五、总结

师: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校园安全知识,要想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最重要的师将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付诸行动并天天坚持。

 

第五课

一、教学内容:

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二、教育目标:

1.提高学生校外游戏的安全意识。

2.在校外参加游戏活动时,正确使用游戏器械,能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做危险地举动。

3.了解有些游戏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并能掌握避免伤害和危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校外游戏的安全意识,在校外参加游戏活动时,正确使用游戏器械,能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做危险地举动。

四、教学难点:

掌握避免伤害和危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学生校外意外伤害的案例,最好是图文并茂。

资料包括:

游戏中儿童安全隐患的案例,各种运动中意外伤害的案例,防暑、冻伤的小方法,避免危险的小方法,一些生活小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案例导入新课。

1、老师讲述小故事引入课题:

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与家人走失,你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

2、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真实再现: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隐患危险,并进行总结。

3、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难题和意外伤害事故。

如果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一下怎样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板书课题)

二、结合实际,深化认识

<一>、教师出示一组学生游戏的图片(在双杠上做危险动作、在人多拥挤的情况下玩单杠、在没有大人保护的情况下玩危险游戏以及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攀爬高的物体或攀岩)

1、让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幅图片进行讨论分析图中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存在哪些危险。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图中的做法是否有危险?

应该怎样做?

2、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还遇到过或见过哪些在游戏中发生的伤害事件?

师出示下列问题:

(1)跳绳时,我不小心用绳子把同学绊倒了,结果把她的脚踝扭伤了。

(2)有一次,同学和我打闹时弄折了我的胳膊。

(3)小明玩纸飞机,戳伤了同学的眼睛。

(4)同学一起玩轮滑、滑板时摔倒、扭伤。

学生进行讨论,师总结:

我们在做游戏时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做一些危险的举动,就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

教师出示“警示台”内容,让学生有整体的感知:

学生在游戏和运动时受伤的比例占全部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

3、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引出游戏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

多媒体出示:

如何安全使用游戏器械

(1)使用器械时,不要拥挤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不要在人多拥挤的地方玩耍。

(2)玩滑梯时,只能单向由上向下滑,千万不要反方向爬行。

在滑到终点时,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滑梯,谨防后面的人滑下来,发生踩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