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95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纲要

一、填空

1.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P2)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

弗洛伊德。

(P4)

3.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

(P5)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人是:

马斯洛。

(P5)

5.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为:

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

(P17)

6.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桑代克,他提出了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P32)

7.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P33)

8.当代美国认知说的代表人物是: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提倡者。

(P36-38)

9.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

(P41)

10.奥苏伯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这两条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P41)

11.奥苏伯尔在《学校学习》中提出的动机类型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分别是:

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P54)

12.动机期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托尔曼和勒温。

(P59)

13.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P61)

14.维纳将成败归因理论从三个维度划分为: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P62,表3-2看一下)

15.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五个基本环节。

(P70)

16.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感知规律主要有:

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率、对比率。

(P73)

17.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或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

(P78)

18.根据记忆时间长短不同,可以把时间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不同系统。

(P79)

19.学生的解题过程包含四个环节,分别是:

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

(P85)

20.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P87,是否会出简答题?

21.动作技能的形成具有以下特征:

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的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运动图式的形成、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P87-88,是否会出简答题?

22.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P94)

2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和调控。

(P96)

24.记忆编码策略很多,主要有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编织知识网络、描绘事物形象、群集策略、画内容框架图。

(P100-104,记忆并理解,可能会出根据举例判断所属策略的题)

25.创造的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验证阶段。

(P129)

26.影响大学生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顾着、迁移影响、原型启发。

(P133-135)

27.“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

(P147)

28.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的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P152)

29.社会学习论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P154)

30.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过矫正、防范协约、强化暂停、表征性奖励。

(P165)

31.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吸引、互补吸引、仪表吸引、人格吸引。

(P206)

32.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P215)

33.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制定了“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智力,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是“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P249)

34.当智商达到130以上时,其智力水平为超常,占总人口的2.275%;110—129时,为偏高;90—109时,为中常,占总人口的49.714%;70—89时,为偏低;69以下时,为低常。

(P250)

35.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P252)

36.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P254,其心理特征大概看一下有个印象)

37.常用的气质鉴别方法有观察法、条件发射测定法、测验法。

(P255)

38.性格的结构是由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四个方面组成。

(P260)

二、简答

1.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是怎样的?

(P9-P10)

答: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道德的裁判、知识的拥有者自居,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扮演着“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角色;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扮演着“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看教师个人的素质及其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演员”的角色;在现代教育中,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应该是看全体学生的表现和发展状况,所以,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先知先觉的“先生”,是“教书匠”;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研究者”,尤其是高校教师,更应成为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12-P13)

答:

⑴威信效应:

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同样的内容,由于宣讲者的威信不同,因此宣讲的效果也不同。

⑵名片效应:

“名片”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⑶“自己人”效应:

如果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存在若干相似之处,就会有“自己人”的感觉,相对较易接受教育者所论述的观点。

⑷好感效应:

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存有好感,就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以上四个方面说明,要使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3.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P14-P16)

答:

⑴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作为教师,下面四项智力必须达到较高的要求:

a.敏锐的观察力

b.准确的记忆力

c.丰富的想象力

d.优良的思维品质

⑵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除了要有上述基本的一般能力外,还应满足下列教育能力。

a.教学设计能力,除了掌握教材,教师还应善于应用教育和教学的理论,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b.言语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两方面。

c.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

d.因材施教能力。

e.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f.自我教育能力。

g.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边学习,边总结,边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h.教育机智,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特别是在意外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

4.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P31)

答:

大学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⑴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⑵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要阅读大量的课外参考书,并且撰写论文需要自己确定研究选题;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

5.?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P40)(笔记没记全,不知问题问的是什么)

答:

⑴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⑵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P44-P45)

答:

⑴知识观

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⑵学生观

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原有的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教学应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⑶学习观

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向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方式。

7.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曲线。

(P56-57)

答:

略。

8.动机期望理论的基本内涵。

(P59)

答:

动机期望理论来源于早期的认知论,其代表人物为托尔曼和勒温。

他们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和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

弗洛姆提出了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公式,即: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当效价与期望值中有一个低时,激励力量就低。

这个理论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实践意义。

(略,P60看看,理解。

9.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P64)

答:

⑴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⑶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⑷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⑸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⑹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0.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

(P72-74)

答:

⑴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提高感性的知识:

a.实物直观,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b.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是指通过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景象而提供感性材料的方式。

c.言语直观,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要领会的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⑵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教学,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感知效果,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感知规律主要有:

a.强度律,是指相对强度。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中,太高太低都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的板书字迹、直观教具大小要适当,教室的光线也要适合学生的学习。

b.差异律,即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知觉规律,差别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使得感知对象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c.活动律,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中方面应多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d.组合律,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感知,教师的板书应力求布局合理、顺序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e.对比律,凡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11.什么是“变式”?

(P77)

答: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2.知识遗忘的过程、特点与原因。

(P82)

答:

⑴知识遗忘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中首创用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的材料,以学习成颂后相隔时间作为横坐标,以重新学习比初学达到同样记忆水平所节省的时间百分比为纵坐标,构成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保持曲线,它表明,在遗忘过程中发生的量变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即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很多,随后,下降的趋势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和数量都有所减少,最后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

⑵知识遗忘的特点。

艾宾浩斯、里德和泰勒的研究表明知识遗忘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遗忘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现象;其次,机械学习的材料和具体事实若无及时复习,其遗忘迅速且量大,而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则不易遗忘。

⑶知识遗忘的原因。

a.衰退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b.干扰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的缘故。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同化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d.动机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也称为压抑理论。

13.如何进行有效复习才能促进大学生巩固知识?

(P84)

答:

⑴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当天学的课程一定要当天复习,这样可以缓解大规模的遗忘,节省学习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时间和次数的适宜

复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分配,是记忆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适当的“过度学习”很重要。

⑶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如果适当变换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益,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14.学习迁移的涵义及性质分类。

(P118-119)

答:

学习迁延(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15.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P120-122)

答:

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学习要想取得重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痛苦的过程。

这种理论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⑵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要素,尤其是隐含在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相同要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⑶经验概括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概括。

这一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不同内容中所隐含的共同原理揭示出来,并使学生充分内化,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灵活有效地学习。

⑷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学习者“顿悟”突然发现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认为只有学习者发现一种学习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已掌握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新的学习之中,迁移才能发生。

这个理论启示教师,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表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隐含在深层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于其他的学习情境中。

⑸认知结构说,由奥苏贝尔提出,强调的是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

他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分别是:

认知结构的概括性、可辨别性和巩固性。

16.什么是创造与创造性?

(P128)

答: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而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而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17.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P131)

答:

⑴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⑵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⑶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⑷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8.品德的概念。

(P146)

答:

品德也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体的道德面貌,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19.社会学习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P154)

答:

社会学习论的基本观点是:

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

20.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

(P157-162)

答:

个体品德的形成是包含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将社会环境和教育情境所提供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力行逐步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

⑴态度定势的形成。

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作用较为明显。

态度定势对人的心态乃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有其两面性:

积极与消极,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

⑵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其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因素:

了解道德规范和进行道德评价。

⑶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认识鉴别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

学校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⑷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

对于教师来说,在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经验的同时,应利用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有意识地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并且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这样就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

⑸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个体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诱惑,需要进行道德抉择和行为调节,这就是道德意志的体现。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与锻炼,主要方式有:

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意志特征采取相应的锻炼措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⑹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支配的对待他人、社会乃至自身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观念的外观,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由于个体之间道德行为上的差异,从教育的角度对不同的学生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使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技能,训练道德行为规范。

2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结构。

(P169)

答:

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从内容到形式是有几个方面。

⑴从结构形式上,自我意识表现为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自我体验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自豪、责任、优越、成就等层次;自我调控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调节与控制、自己等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与控制等,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卫、自律、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教育等层次。

⑵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⑶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理想自我是指个人的追求目标;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在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及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2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P171-175)(大概看看)

答: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

⑷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23.大学生怎样全面认识自我?

(P180-182)

答:

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由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己,因此,认识自我有一定的难度,大学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认识自我。

⑴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标题的具体内容大概看看)

⑵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

⑶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⑷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己。

⑸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24.什么是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

(P188)

答: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

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活动效率的下降的现象,代表人是心理学家达谢尔。

25.什么是去个性化?

(P189)

答:

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26.什么是从众?

(P192)

答:

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27.什么是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

(P199)

答: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集体规范是指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

28.什么是集体凝聚力?

(P200)

答:

具体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

29.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P211-212)

答:

⑴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先入为主而产生的良好第一印象,会以定势效应作用于主体,将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

⑵主动交往。

人际交往的成功与人的主动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多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以后的交往相对来说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⑶移情。

移情是指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共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移情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

30.判断一个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其标准是什么?

(P217-218)

答:

大学生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具有一定知识层面的特殊群体,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如下八条。

⑴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⑵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⑶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⑷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⑸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⑹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⑻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31.大学生常见的矛盾冲突有哪些?

(P220)

答:

当代大学生由于没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