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81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docx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五之教育心理学

来源:

万学海文考研

  一、填空题

  1.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一般把解决问题分为

(1)问题表征、

(2)设计解题计划、(3)、(4)几个过程。

  2.奥苏伯尔把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称为____。

  3.费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

(1)、

(2)、(3)、(4)、(5)。

  5.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强化”指。

  4.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

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

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1)学习方法;

(2)学习动机;(3)学习习惯;(4)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5.外语课教完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尤其是语音的标准和连贯。

此种检查主要测验的学习结果是。

(1)言语信息;

(2)发音方法;(3)动作技能;(4)语言辨别技能。

  6.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

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1)认知失调;

(2)经典条件反射;(3)效果律;(4)社会学习论。

  三、名词解释

  1.认知策略

  2.终结性评价

  3.教学设计

  4.需要层次论

  5.纵向迁移

  四、简答题

  1.简述动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

  2.有人说知识的测量比较容易,能力的测量比较困难,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3.早期学习理论行为派与认知派在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的看法上有哪些根本分歧?

  4.根据媒体报道,电视剧《还珠格格》上演以后,有小孩模仿小燕子,从楼上往下跳。

按班杜拉视为学习论,这种学习属于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

据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可以消除媒体展示的“榜样”行为(此处是小燕子的行为)的不良影响,你能提出适当建议?

  5.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应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执行解题计划,监控

  2.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3.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

  4.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5.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的无条件刺激

  二、选择题

  1.

(1)2.(4)3.⑶4.(4)5.(3)6.(3)

  三、名词解释

  1.认知策略:

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

教学设计的环节之一,是在对教学进行修正与补救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的最终评价。

  3.教学设计:

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系统计划教学的各种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的,包括目标设置、教材开发、测量评价、工具开发和教学策略的开发等。

狭义的教学设计指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

  4.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

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满足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

  5.纵向迁移:

加涅区分的一种迁移类型,指已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在新的、需要产生新概念或原理的情境中的运用。

  四、简答题

  1.简述动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

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

原因如下:

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

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故不易遗忘。

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而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2.有人说知识的测量比较容易,能力的测量比较困难,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测量知识时要求学生表现的行为是说出,写出,这些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到,易于测量。

能力习得后的行为,往往不易观察到,尤其是比较高级的策略,其习得的行为标准是学习者在学习、记忆、思维或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应用了认知策略并提高了学习、思维或解决问题的效率。

然而学习、记忆、思维或解决问题过程是内潜的,不能直接观察,所以其测量比一般智慧技能和言语信息的测量困难。

知识易测,能力难测的依据是知识能力习得后的行为标准。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如果能力主要指策略性知识,那么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早期学习理论行为派与认知派在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的看法上有哪些根本分歧?

  答:

行为派把学习简单地看作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形成,强调多次重复的练习和强化等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认知派认为学习是头脑内部的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头脑中原有观念内容的相互作用。

  4.根据媒体报道,电视剧《还珠格格》上演以后,有小孩模仿小燕子,从楼上往下跳。

按班杜拉视为学习论,这种学习属于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

据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可以消除媒体展示的“榜样”行为(此处是小燕子的行为)的不良影响,你能提出适当建议?

  答:

属于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小燕子)的行为而习得了一定行为。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要消除这一行为,需要电视剧制作者向观众展示小燕子表现出上述行为的后果,如被摔成重伤,痛苦不已等。

  5.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应的区别。

  答:

经典条件反射是刺激替代,即用条件刺激替代无条件刺激而与反应形成联系。

操作条件反应是反应替代,即某一反应逐渐与某一刺激形成联系,从而排斥其他反应与该刺激形成联系。

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在反应之前出现,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在反应之后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