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798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docx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方法简答题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和假设②设计研究方案③实施研究并搜集资料④处理分析资料⑤检验假设并作出讨论 ⑥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研究。

2.问卷法有哪些优点?

①问卷内容客观统一②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③匿名性强,回答真实④样本大⑤研究间接化,相互作用效应小。

3.简述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

①构建理论体系②对各种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③发展和完善原有理论体系④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4.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之前,应对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其目的是什么?

①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收集、删除或补充有关结果②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分析及取得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③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形成典型的材料,发现某些规律。

5.实验研究有何特点?

①实验研究要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②实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③实验研究有严格的研究设计。

6.研究假设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有何作用?

①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加具体、范围更加限定。

②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设计具体的数据收集程序,去检验该假设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的关系的推测是否正确。

7.观察法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有何重要作用?

.①通过科学观察可以获得认识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

②观察研究是检验理论假设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

③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8.做好实验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①选择适当的设计,使处理效果成分显示出来。

②控制自变量③要考虑实验结果的可推论性。

9.定性分析有何特点?

①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②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③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有一定的弹性。

④定性分析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⑤定性分析的主观因素影响及对背景的敏感性。

10.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

探求科学规律。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

第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

第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使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

第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

第四,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12.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有何意义?

第一,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

第二,使观察、实验结果更客观真实。

第三,使观察、实验更为准确,定量化。

第四,使教育研究资料能有效地被记录、存储与重现。

第五,使教育技术研究数据处理手段发生根本变革。

13.说明量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量的研究方法对研究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的、先进的量的研究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描述教育技术现象与规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资料的效能;可以深入挖掘隐藏在复杂教育技术现象后面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按一般规律,学科发展越完善、越深入,定量研究(数量化)的成分就越多,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发展是学科成熟的表现,是其科学化的表现。

14.说明量的研究的基本程序。

量的研究历程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①选择与定义问题。

②执行研究的程序。

③数据分析。

④结果探究与结论。

15.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有:

(一)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二)研究者的角色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三)研究过程注重描述性资料的收集;(四)研究的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是归纳法的运用;(五)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六)整体性与全局性。

16.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拟定计划,叙述研究的问题及与研究有关的资料来源与形态。

(2)制定策略,指明以何种途径去搜集、处理和分析资料。

(3)做出预算,列出经济成本的预算。

(4)明确进度,说明本研究计划所需要的时间进度。

17.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课题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课题选择的重要意义:

①课题选择是研究战略的起点;②课题选择是创造性想象力的表现。

18.说出检索的步骤。

①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②选择检索工具与检索手段。

③确定检索方法与检索主题词。

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记录。

⑤获取原始文献。

19.科学观察的特征有哪些?

科学观察的特征有:

(1)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感知活动;

(2)科学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就是说人们对发生的情景不加控制,不加干扰。

(3)科学观察包含有理解或从理性上领会的意思。

20.观察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有何作用?

首先,科学的观察是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渠道。

其次,观察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

21.科学观察的有哪些主要步骤?

22.观察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

23.结构化观察有何特点?

24.实地研究有哪些基本步骤?

25.实地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26.简述教育技术研究调查的内容范围。

27.简述调查研究法的优点和缺点。

28.调查表有哪些基本特点?

29.访谈研究法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30.问卷调查有哪些特点?

31.测验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32.测验在研究中应用于哪些方面?

33.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4.实验手段有何功能?

35.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他们各具备什么功能?

36.比较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

37.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8.建构理论研究模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9.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哪些?

40.行动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41.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

42.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43.试提出几个适合运用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44.研究数据、资料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45.研究数据、资料质量审核的内容有哪些?

46.研究数据、资料质量审核的方法有哪些?

47.数据资料的剔除应注意什么?

48.统计分析有何作用?

49.利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50.归纳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1.完全归纳法有何特点?

52.用简单枚举归纳法进行合理推导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53.归纳法有何局限性?

54.简述演绎法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55.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区别是什么?

56.说明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57.综合可分为哪几类?

58.分析与综合是何关系?

59.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哪些?

60.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61.教育技术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是什么?

62.撰写教育技术研究报告和论文有哪些步骤?

63.研究论文的结构分哪几部分?

各种类型的研究论文都有自己的习惯写法,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结构部分,这就是:

题目、摘要、导言、正文、结论和参考资料。

参考答案

1.2.

3.4.5.6.7

8.

9.

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一次完整的观察,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确定观察的目的和选定观察的对象;

(2)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观察工具,设计、印制观察记录表等;(3)进入观察场所,获得观察对象的信赖;(4)进行观察并做记录;(5)整理观察结果;(6)分析资料并撰写观察报告。

22.观察法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认识方法,但不是惟一的认识方法。

观察法既有其十分明显的优点,又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我们应将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扬长补短,相辅相成,充分发挥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的优点是:

(1)直接性。

由于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客观事物直接接触,中间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观察到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具有真实可靠性,是第一手资料。

(2)情境性。

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实施的,对被观察者不产生作用与影响,即无外来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会产生反应性副作用,能获得生动朴素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及时性。

观察及时,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

(4)纵贯性。

对被观察对象可以做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跟踪观察,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动态演变可以进行分析。

(5)普适性。

观察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适用,而且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

观察法的局限性是:

  

(1)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观察法适宜于对外部现象及事物外部联系的研究,而不适宜于对内部核心问题及事物内部联系的研究。

另外,对有些较为隐蔽的事物也不大好用观察法,如研究青少年的网上不良活动问题就不好用观察法。

 

(2)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

人的感觉器官本身有不精确性。

人的感官都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很难直接观察,所以观察往往难以精确化。

人的观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背景与理论框架,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往往带有各自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化。

  ③受观察范围的限制。

观察涉及对象的有限性,特别是在同一时期内观察对象是不多的,这种小样本,不适用于大面积研究。

 (4)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由于缺乏控制,因变量在无关变量之中,没有纯化和凸现,从而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

23.结构化观察的特点是:

第一,有特定的观察内容 包括:

(1)学习行为信息

(2)学习成就信息(3)心理生理信息。

第二,采用专门的观察方法。

包括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1)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第三,有限制的观察范围第四,可量化的观察记录方式

24.首先不带假设,进入现场,开始做初始的观察,从中发现出暂时的一般性结论,从这些结论中,研究者发现哪些应当做进一步的观察,而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又导致结论的修正。

在对反复观察所得结果进行归纳与推理后,形成结论,产生理论,修正结论。

25.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实验研究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在:

  

(1)研究范畴。

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和实验研究都属于量的研究的范畴,而实地研究却属于质的研究的范畴。

  

(2)资料采集。

在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和实验研究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基本上是数据,而在实地研究中采集的观察资料则基本上是文字与图片。

  (3)研究重点。

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与实验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用变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力图寻找世界中存在的模式与规律;而实地研究则用丰富的细节描述来探索事物发生的社会环境和事物所传递的社会意义。

26.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内容。

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教学资源使用的过程与方法。

学校支持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设备条件。

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情况。

27.优点:

①适用性广②效率高、范围广③形式灵活,手段多样④自然真实、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除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①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发现A、B两现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通常难以断定。

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常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由于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

在某些情况下,被调查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偏见,而调查者却难以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的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8.调查表的基本特点:

①调查范围较广,调查对象多是某一教育群体或某一地区教育现状。

  ②偏重于事实资料的搜集,包括某教育群体的概况、发展现状等基本数据资料。

③由被调查群体有关承办人依据实际情况填写,具有可靠性。

④调查表简明,便于统计。

29.访谈研究法的优点:

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缺点:

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

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30.问卷调查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调查对象是经过思考之后才对问卷做出反应的。

这有助于获得真实、准确的资料。

但是,往往由于被试发现了某些属于敏感性的问题而加以回避,从而导致拒答或回答不真实,这就会造成问卷回收率下降,或者资料可靠性下降而研究者又无法做进一步的追踪,单从回收的答卷上又无法判断答案的真伪,使回收的问卷失去了价值。

(2)问卷调查适应于大样本或小样本的情况。

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情况不同,访问调查必须面对面地提出问题,收集口述材料。

由于人力、财力的原因,调查的样本数不可能太多,调查的地域不可能太广。

而问卷调查是依赖调查对象自我填答,问卷可以通过邮寄分发,也可以面对面分发,因此样本数可多可少,据情况不同,某些课题可仅选数十人做问卷调查,某些课题样本可多达数千以至过万人。

(3)有利于获得定量资料。

问卷调查不仅能取得数量标志的数量资料,还可以获得有关属性、品质、态度为标志的计数资料。

这些资料都能通过统计处理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使结果更为客观、真实、系统、科学,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水平。

31.在使用测验的过程中,主试应注意以几点;第一,做好测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测验手册,特别是指导语和准备测验所需材料。

第二,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

D般应为被试日常工作或学习的环境,如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测验,同时应尽力排除一切干扰。

第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指导语和标准时限进行测验,如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改变。

第四,与被试建立良好的信任与人际关系,取得被试的合作,保证测验的效果。

32.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测验的应用非常广泛。

测验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搜集资料。

采用测验可以得到大量有关被试能力、性格、与群体的关系方面的资料,有助于发现问题,探讨规律;②建立和检验假说。

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测验结果,提出和检验理论;③实验分组。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经常用测验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等组化的要求。

33.由于实验可以人为地控制有关条件,因此,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1)它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所遇不到的情况,从而扩大研究的范围。

(2)它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因素分离出来,以便于分析某一特定因素的效果。

(3)它便于测量,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

(4)它可以重复验证。

34.

(1)刺激手段。

这是指实验者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设计、控制媒体的各种因素,包括媒体的内容构成、媒体的种类、媒体的组织、媒体的演播方式等方面,对实验对象产生不同的刺激作用,从而观察、测量实验对象的行为和心理上的反应,以探索其规律。

(2)观察手段。

这是指实验者借助广角摄影、带遥控变焦镜头的电视录像、电影摄影、电视特技等手段进行重点跟踪观察、非临场遥控观察、多场面对比观察、搜索性观察等。

这样可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3)记录、存贮与重现手段。

这是指借助照相、录像、摄像记录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的行为变化过程。

行为存在的环境条件,行为的各种表现形态,行为在时间上的演变,行为在空间上的分布等等。

并把资料分别以照片、幻灯片、电影片、录像片、录音带、计算机磁盘、CD-ROM光盘等方式存贮起来。

(4)信息处理与分析手段。

这是指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由此可见,实验过程就是实验者借助实验手段操纵控制实验因素、刺激和作用于实验对象,并通过实验手段测量和记录实验对象对实验因素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实验者通过对反应的分析获取信息。

35.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通常可分如下几种类型的实验。

(一)判断性实验 这是通过实验,判断某一种现象是否存在,某一种关系是否成立,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着重探讨研究对象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结构。

这类实验就是为了解决“有没有”、“是不是”一类的问题,它往往肯定一种事实,从而引起产生一种新的观念,通常是在典型或极端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二)对比性实验 这是通过实验对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群体进行差异性比较。

这种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通过某种实验步骤,以确定实验因素对实验组的影响。

(三)析因性实验 这是通过实验探讨影响某一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起主要的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这类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或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是未知的、待寻找的。

36.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都是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频、视频等记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但是它们具体的分析处理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文献分析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内容分析则是直接对单个样本作技术性处理,将其内容分解为若干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做出定量的统计描述。

37.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使用理论研究法,主要作用在于:

①构建理论体系;②对各种教育技术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③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技术论体系;④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38.建构自己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形成风格。

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立足于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搜集完备准确的有关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②合理确定理论分析的着眼点;③确定概念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④保证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⑤对形成的理论体系进行检验;⑥拟定理论研究的论文写作提纲。

39.发生学方法;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历史逻辑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40.行动研究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别表现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情境、研究的主体、研究的应用者、研究的过程、问题的解决、结论的推论、研究的效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的方法等十个方面:

①研究的目的――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②研究的情境――当事人实践工作情境。

③研究的主体――实践工作者。

④研究的应用者――行动研究者。

⑤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⑥问题的解决――立即应用性。

⑦结果的推论――情境特定性。

⑧研究的效益――解决问题与促发个人专业成长。

⑨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⑩研究的方法――兼用量与质方法,偏向质性研究。

41.它与实验研究有着明显的差别:

实验研究侧重于认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检验假设、发展理论的目的。

当然,它已经通过对实践的主动的、有控制的变革来达到认识的目的。

行动研究侧重于实践,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无助于理论的形成。

前者是正规性的,后者常常被看作是“非正规性”的。

它们在研究目的、问题的产生。

假设的形成、取样、统计分析和结果的应用上有诸多的不同。

42.①行动研究有利于学校的教学改革。

②行动研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③行动研究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

④行动研究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

⑤可以给师范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案例。

⑥行动研究克服了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43.①行动研究应用于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研究。

②行动研究应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

③行动研究应用于基于网络化条件下综合学习课程的研究。

④行动研究应用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44.①通过数据、资料整理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

②通过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取得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③通过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形成典型性的材料,发现某些规律。

45.研究数据资料的质量审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研究的总体看,应检查达到研究目的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数据是否收集齐备。

包括问卷或量表是否全部回收,实验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数据是否全部收集,某?

D方面的数据数量是否达到标准,如果问卷未全部回收或数量有遗漏,应查明原因并尽量补。

达不到一定的回收率或实验样本不够,某些研究将会被视为无效。

二是对被试个体的资料、数据的审核,检查每一个被试的资料、数据有无缺失或遗漏,有无前后矛盾之处,结果登记中有无错行、错号等差误。

46.研究结果的质量审核的方法有两种;计量审核和逻辑审核。

计量审核即核查研究数据资料中各项计量资料。

逻辑审核方法是指检查研究数据、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于逻辑,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47.按照上述两种方法对研究数据、资料进行质量审核,对于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资料和数据,应深入调查,追究其原因,尽量加以纠正。

如果无法纠正,在不影响抽样效果,保证研究数据资料的一定的有效率(一般规定为80%以上,某些研究要求95%以上)的基础上,应对这些错误结果予以剔除。

应该注意的是,研究数据资料的质量审核的正确性与研究者的水平,经验以及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如果不能确定某些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就应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或熟悉该方面情况的其他研究者审核,切忌凭主观臆测进行判断。

48.目前,统计分析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首先,统计分析可以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的形式化的描述。

例如,某班语文测验后知道某一学生的成绩为85分,大约是较优秀的成绩。

如果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分。

这样就可知该学生高于平均分数2个标准差,其成绩高于全班86.4%的学生。

可见,统计分析可以使问题分析清晰而准确。

其次,统计分析是进行解释和科学预测的重要方法。

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性,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如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这就是对教育技术现象的解释。

研究者根据数据、统计资料,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可对教育技术现象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估计和判断,使研究者发现直觉难以悟察的规律,这就是科学的预测。

对教育技术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是教育技术学的目的,而这必须借助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才能完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树立这样的观念:

借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不是降低了研究的严格性,而是用更严格的方法保持研究的严格性,使我们更接近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49.其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数据的录入。

将数据以电子表格的方式输人到SPSS中,也可以从其他可转换的数据文件中读出数据。

数据录入的工作分两个步骤,一是定义变量,二是录入变量值。

第二,数据的预分析。

在原始数据录入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如数据分组、排序、分布图、平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掌握数据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情况,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性,也为确定应采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提供依据。

第三,统计分析。

按研究的要求和数据的情况确定统计分析方法,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四,统计结果可视化。

在统计过程进行完后,SPSS会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表,其中包含了统计处理产生的整套数据。

为了能更形象地呈现数据,需要利用SPSS提供的图形生成工具将所得数据可视化。

如前所述,SPSS提供了许多图形来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使用时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研究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第五,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数据结果生成完之后,则可将它以SPSS自带的数据格式进行存贮,同时也可利用SPSS的输出功能以常见的数据格式进行输出,以供其他系统使用。

50.①整理事实性认识材料;②对材料做出概括性的结论;③从特殊结论推向一般性结论。

51.完全归纳法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的结论没有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结论中下判断的对象完全等同于前提的集合。

完全归纳法是一种必然性的推断方法。

第二,完全归纳法要求完全枚举出一类事物中的所有因子,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