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6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一学业水平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我们最近一周所学的物理内容是

A.静力学B.牛顿运动定律C.静电场D.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最近一周所学的物理内容是静电场,故选C.

2.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

A.N/CB.N/JC.J/CD.C/N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故选A.

3.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

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A.不断减小B.不断增加C.始终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性电荷互相排斥,则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远离q1,则q2受到的库仑力逐渐减小,故选A.

4.如图所示是点电荷Q的电场线分布,A、B是某一电场线上的两点,则

A.Q带负电荷

B.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C.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

D.正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电势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电场线的分布可知,Q带负电荷,选项A正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正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电势能,选项BD错误;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的大小,可知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选项C错误。

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A、B为电场中两点,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的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EA<EBB.EA>EB

C.EA=EB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的大小,可知A点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即EA<EB,故选A。

6.下列电学元器件属于电容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是电容器;B是电池;C是灯泡;D是验电器;故选A.

7.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恒定

B.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减小

C.能储存电荷,但不能储存电能

D.两个彼此绝缘又靠近的导体可视为电容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是变化的,选项A错误;在放电过程中,电容的大小是有电容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发生变化,故选项B错误;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量也就是可以储存电能,故选项C错误;两个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体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故选项D正确。

考点:

电容器、电容

名师点睛:

首先要知道电容器的构成:

由两块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演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电容器;电容是指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极板之间电势差的比值,是反应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器两个过程是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

8.一个电容器,带了电量Q后,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若它带的电量减少

,则

A.电容为原来的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

B.电容为原来2倍,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

C.电容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是原来的

D.电容不变,两极板间电压为原来的2倍

【答案】C

【解析】

可知,电容由自身决定。

当电量减少时,电容不变;由

可知,当电量变为

时,电压变为原来的

综上分析,C正确。

9.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图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A、B两点场强大小不同,方向相同;B图中,A、B两点场强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图中,A、B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D图中,A、B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故选C.

10.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和引入电场线的科学家分别是

A.法拉第、库仑B.库仑、奥斯特

C.法拉第、法拉第D.法拉第、卡文迪许

【答案】C

【解析】

【详解】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和引入电场线的科学家都是:

法拉第;故选C.

11.半径为R的两个较大金属球放在绝缘桌面上,若两球都带等量同种电荷Q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1,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Q与-Q时静电力为F2,则

A.F1>F2B.F1

【答案】B

【解析】

半径为R的两个较大的金属球固定在绝缘桌面上,两球不能看成点电荷,因带同种电荷,导致电量间距大于带异种电荷的间距,根据库仑定律

,可知,它们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有:

F1<F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应明确当两球心相距较近时,两球不能看成点电荷,不能直接运用库仑定律解答,注意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理解点电荷的含义.

12.小华在学校小店花了6元钱购买了一本物理参考书,发现其中一道习题给出四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为如下四个选项,你认为其中带电荷量合理的是

A.Q1=6.2×10-18CB.Q2=6.4×10-18C

C.Q3=6.6×10-18CD.Q4=6.8×10-18C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据此可正确解答;

【详解】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因此该带电量为电子电量

的整数倍,将四个选项中的电量除以电子电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由选项可知只有B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是基础的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情况,平时要注意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如图所示,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其做功和电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做负功、电势能增加B.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C.做负功、电势能减小D.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的方向大致向左,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选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看成点电荷

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球体间的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用公式F=k

计算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D

【解析】

【详解】点电荷不是客观存在的,是理想模型;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则点电荷不一定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选项AB错误,D正确;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选项C错误;

1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容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电容器有两个极板,电路符号用两个平行线代表.故A正确.

B、B表示电池,长的线表示电池的正极,短的线表示电池的负极.故B错误.

C、表示电阻,故C错误.

D、A是电流的单位:

安培,表示电流表.故D错误.

故选A

16.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塑料梳子和头发都会带电,这是因为

A.摩擦创造了电荷B.静电感应创造了电荷

C.电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D.质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塑料梳子梳头时,塑料梳子和头发之间通过摩擦的方式起电,起电的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C正确,A、B、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了起电的方式和起电的实质

1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沿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区域,不计重力,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A.方向不变,速度增大B.方向不变,速度减小

C.方向向上,速度不变D.方向向下,速度不变

【答案】A

【解析】

由于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同,而粒子运动方向和电场力方向相同,所以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18.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的粒子流,分离成如图所示的三束,关于三束粒子流带电情况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

C.a带正电,c带负电,b不带电

D.a带负电,c带正电,b不带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况可知,a受力向左,b受力向右,c不受电场力;可知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故选B.

二、实验与填空题

19.在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有图示实验,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恰与带正电的物体B等高而处于静止状态,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A.若仅减小A的电量,θ将保持不变

B.若仅减小B的电量,θ将保持不变

C.改变B的电量,上下移动B的位置,使θ不变,则A受到的库仑力不变

D.改变B的电量,左右移动B的位置,使θ不变,则A受到的库仑力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库仑定律

可知,若仅减小A的电量,则AB之间的库仑力减小,则θ将减小,选项A错误;若仅减小B的电量,则AB之间的库仑力减小,则θ将减小,选项B错误;改变B的电量,上下移动B的位置,使θ不变,则B对A的库仑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则A受到的库仑力要改变,选项C错误;改变B的电量,左右移动B的位置,使θ不变,则A受到的库仑力方向不变,则A受到的库仑力不变,选项D正确。

20.取一个铜质小球置于圆形玻璃器皿中心,将蓖麻油和头发碎屑置于玻璃器皿内拌匀。

用起电机使铜球带电时,铜球周围的头发碎屑会呈现如图所示的发散状图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

B.发散状的黑线是电场线

C.带电铜球周围存在着电场

D.只在发散状的黑线处存在着电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场可以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线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故AB错误;电场是电荷或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只要有电荷,就一定有电场,故C正确。

发散状的黑线,能描述出电场的分布,没有黑线处,也存在电场的,故D错误;

21.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箔片张开,而B上的箔片闭合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当导体A、B放在带正电的附近时,由于电荷周围有电场存在,从而导体A、B处于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重新分布,从而使物体带电;

【详解】A、金属导体处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导体B的右端要感应出正电荷,在导体A的左端会出现负电荷,所以导体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后,把A和B分开,A带负电,B带正电,金属箔还是张开,故AB正确;

C、先把C移走,A、B电荷恢复原状,A、B两端都不带电,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不会张开,故C错误;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此时A、B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与B上的电荷重新中和,A上的金属箔片闭合,B上的金属箔片也闭合,故D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物体静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导体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

三、计算与论述题

22.如图所示,P为某静电场中的一点。

若在P点放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A,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

问:

(1)P点电场强度E为多大?

(2)将点电荷A换成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B且仍置于P点,则B所受的电场力为多大?

(3)若P点不放任何电荷,则此时P处的电场强度又为多大?

【答案】

(1)

(2)

(3)

【解析】

【分析】

大小由场强的定义式

求出电场强度,根据

求出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因试探电荷电量的改变而改变;

【详解】

(1)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知P点场强为:

,方向水平向右;

(2)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变形得到:

,由于场强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条件无关,故放入2q的点电荷时,其电场力大小为:

(3)场强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条件无关,当P点不放任何电荷,P点场强不变,仍为

,方向水平向右。

【点睛】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是电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关键要掌握其定义式和方向特征。

23.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带有相等的电荷量,要求它们之间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等于1N,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则每个电荷的电荷量是多少?

等于电子电荷量的多少倍?

【答案】1×10-5C 6.25×1013倍

【解析】

【详解】根据库仑定律可得:

所以:

因电子的电量为e=1.6×10-19 C

则每个电荷量是电子电量的倍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