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5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案.docx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一、知识点梳理

1、轴对称

(1)轴对称的意义

(2)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3)轴对称的特征

(4)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成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画法

2、图形旋转

(1)图形旋转的意义

(2)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3)方格纸上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3、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对称、平移、旋转)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掌握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课时安排及分布情况:

本单元大约授课时间为4课时

五、本单元教材的内在联系、编排意图及教学建议

(一)内在联系:

对称、平移、旋转(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旋转图形(五年级下册)——函数的知识(初中的知识)

(二)编排意图:

1.借助生活经验和旧知,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3.通过大量的活动,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的变换。

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原认知。

2.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观察,通过比较,通过辨析,自主地探究对称与旋转。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方法得到对称图形与旋转图形的概念。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知识点梳理:

1、轴对称的意义和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3、成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画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为新知铺垫:

1.情境创设:

欣赏下面的图形(书P3)(课件演示)

2.提出问题:

找出上面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3.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找对的和找不对的两种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

并说一说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4.提升认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的性质。

1.创设情境:

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

2.提出问题:

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你是怎样判断的?

3.提出要求: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4.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5.提升认识: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三、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张上剪下来的?

请连线。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

1)创设情境,出示图形。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3)暴露资源,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4)组织研讨,说说画图的步骤。

5)提升认识,总结画图步骤: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板书:

找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板书:

数格)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板书:

描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

连线)

四、课堂练习。

1.P4(做一做)学生实践操作后展示。

2.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利用轴对称图形变换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P8

(1)

4.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

P8

(2)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找关键点

数格

描对称点

连线

课堂检测题:

1.填空:

1)在“木、民、口、对、晶”这几个黑体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2)将一张纸向右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一个“F”,再把它正面平铺,所得到的图形是()。

3)线段AB和线段CD关于直线ι成轴对称,点A和点C是对称点,点B和点()是对称点;线段AB长2cm,线段CD长()cm。

2.选择: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A、只有一条B、两条C、无数条D、至少有一条

2)下面是几家银行的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下面成轴对称图形的两个数字是()。

A、77B、52C、99D、69

3.画出下面成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出与下图成轴对称的图形。

教学层次:

第一层:

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

出示主题图。

提问: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2)看到这些图形,你能想起什么什么数学知识?

(调动学生相关的原有知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

监控: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3)你能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将这些图形分一分类吗?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

依据对称、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

2.借助分类,体会对称的价值。

(1)出示例1上面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对称的知识。

提问:

①这些图形又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③什么是对称?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请你给这些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第二层:

结合“松树”、“小草”图,理解相关的概念。

1.出示:

松树图、小草图。

提问:

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感知轴对称的概念。

3.抽象、概括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

第三层: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例2的教学

(1)学生自主地画出轴对称图形----小房子的另一部分。

思考: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你在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是怎么克服的?

(2)集体交流研讨。

提问:

①画图的步骤。

②画图中的简洁方法(确定关键点、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连线)

2.结合想象,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

P4做一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轴对称图形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借助对折,对图形进行轴对称变换,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

3.正确判断经过几次轴对称变换后的结果。

教学难点:

1.能借助对折,对图形进行轴对称变换,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

2.能借助对折,对图形进行轴对称变换,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

一、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二、完成做一做。

1.创设情境。

向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四次呢?

(P4)

2.创设情境:

用一张纸折,展开一次画一次。

3.提出问题:

展开后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若不动手剪,怎样判断?

4.组织研讨:

哪是开口的?

哪是突出的?

哪是连着的?

哪些是凹着的?

5.提升认识:

找准对称轴,看开口方向,凹凸点,和哪是连着的进行判断。

完成练习一

1题、二题、4题和5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3和例题4。

知识点梳理:

1、图形旋转的含义及旋转方向和度数。

2、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方格纸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

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梯、激流勇进、小火车。

提出问题: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提升认识: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激流勇进、小火车的直行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而摩天轮、空中飞椅、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

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旋转: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组织研讨: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旋转?

提升认识: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3、学习例题3:

1)创设情境:

出示钟表。

时钟指针的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

2)提出问题:

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

“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

3)暴露资源。

①监控:

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②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③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组织研讨。

5)提升认识:

什么是旋转?

(转的含义,即四要素:

谁转、绕的点、方向、度数)

2)创设情境:

出示风车,风车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提出问题:

说一说:

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

4)组织研讨:

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风车上的每个三角形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每个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每个顶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对应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与O点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等。

必要时,借助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

5)提升认识:

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1)对应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2)对应点与O点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90°。

3)练习:

下面图形分别是由那个图案旋转而成的?

(P6做一做1)

4.学习在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的画法(例题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根据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三角形AOB顺时针旋转90°,每条线段都应该旋转90°。

点A和对应点点A′到O的距离相等,点B和对应点点B′到O的距离相等。

2)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

3)小组合作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归纳画法:

1找出原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段上量(数)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原图形所找关键点的对应点;

3顺次连结所画出的对应点。

6)提高练习:

画出三角形AOB每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三、巩固练习:

1、如图:

等边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120°得三角形CB′A′,那么点A的对应点是();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B的对应角是();∠BCB′是()度。

2、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P6做一做2)

3.第9页第4题:

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板书设计:

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旋转后大小、形状不变;位置改变

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找关键点的对应点;

3顺次连结所画出的对应点。

课堂检测题:

1、填空:

图一中的三角形()时针旋转了()度;图二中的三角形()时针旋转了()度;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2、选择:

1)下面游戏属于旋转的是()。

A、踢毽子B、玩碰碰车

C、荡秋千D、捉迷藏

2)从3点15分到3点45分这段时间里,钟表的分针()。

A、旋转了120°B、旋转了180°

C、旋转了30°D、旋转了360°

3)下面现象中,既有平移又有旋转的是()。

A、转动的吊扇B、行驶中的车轮

C、放飞的风筝D、抛出的实心球

3、画出图中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每旋转90°后的图形。

C

4、按照规律画图。

1)

2)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欣赏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1页。

知识点梳理:

1、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2、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3、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

4、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应用平移、旋转、对称在方格纸上自己设计图案,欣赏图形变化创造出的美。

3.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图案是由什么变换得到的,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提出问题:

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暴露资源:

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组织研讨,说一说:

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提升认识:

※解释基本图案的含义:

在图形构成中,具有相同特征的图案叫做基本图案,也叫做基本图形。

2.观察图形,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

1)创设情境:

先让学生边观察

2)提出问题:

哪些是基本图形,怎样变换的?

3)搜集资源:

4)暴露资源,组织讨论,再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

图一是把基本图形旋转4次得到的;

图二和图三是由基本图形连续平移得到的;

图四是利用画对称图形得到的。

5)提升认识:

通过上面的观察,你有什么相对大家说的?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图形、建筑设计、艺术设计都是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得到的美丽图案。

欣赏图片。

4.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把“

”放在方格纸中,连续平移设计图案。

1)学生独立设计后,汇报设计思路。

2)小结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①选好基本图案;

②根据所选图案的特点,确定评议的格数;如果无格,就定好评议的距离;

③定好平移方向;

④依据平移的格数(或距离)、方向进行平移。

5.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1)学生独立设计后,汇报设计思路。

2)展示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提升认识:

利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

①选好基本图案;

②根据所选图案的特点,确定好旋转点;

③确定旋转角度;

④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6.运用对称设计图案。

1)想一想图四是如何利用对称进行设计的?

2)小结利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①选好基本图案;

②根据所选图案的特点,确定好对称轴;

③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第8页第3题:

下面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用卡纸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画出美丽的图案。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七、课堂测试题:

1.填空。

1)连续平移只改变了图形的()没有改变图形的()。

2)下图中,图一经过()得到图二,图二经过()得到图三,图三经过()得到图四。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2.选择。

1)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剪出如图所示的小洞后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A.B.C.D.

三、拓展如: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在中央点打孔并将它展开,展开后的图形是(  )。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1页。

知识点:

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

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1.让学生做第9页第5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2.完成P10(6)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

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二)尝试数学游戏内容: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五、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图片1

图片2

六、课堂检测题:

1.填空:

如果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是

,那么这组数字是()。

2.如图,由三角形ABC到三角形A′B′C′,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