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93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 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docx

08无止境的循环强迫症与厌食症

08无止境的循环:

强迫症&厌食症

——强迫症患者在进行强迫行为时,她自己觉得这样的行为是荒谬的、不应该的,但她无法控制,以致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扰。

Ø强迫症

拒学背后的原因,与焦虑有很大的关系;个性内向又有强迫性特质的孩子尤其容易发生。

其实小学时期开始出现强迫症的比例并非少数,只是大部分孩子在学校时,总能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让行为影响学习表现。

曾经碰过一个强迫症的小女孩小欣(化名),当她第一次就诊前,已经在家里闹了好一段时间,所谓闹,就是不愿意上学。

她跟父母诉说学校有多么糟糕,她所说的糟糕,是来自于学校的脏。

妈妈回忆起,小欣第一次跟妈妈提到学校很脏,是因为她看到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用手擦拭鼻涕后,随即将桌子上面刷刷来回划了两下,她心想:

天啊!

这么脏的东西竟然就在桌子上,而且这个男生会在桌子下面刷,一定也曾经在其她桌子上刷过,那每张桌子都可能在她的鼻涕!

还有,她也担心,除了这位男生,班上其她同学是不是也可能把鼻涕弄得到处都是。

Ø情绪蔓延,不可收拾,

害怕肮脏的情绪在小欣心里蔓延开来。

原本只是看到同学用手擦鼻涕弄到桌子上,她害怕桌子上的脏东西会让她感染疾病;渐渐延伸到不只鼻涕、不止桌子,椅子也可能被污染,同学讲话时的口水也可能不小心喷到桌椅、或是书本,她的身体或四肢如果碰到同学的桌椅和书本,同样也有可能沾到同学的口水、鼻涕甚至是汗水。

提到汗水,更让她害怕的连球都不敢打,因为一打球都会出汗,球上面会有同学的汗,她再碰球,一定会碰到同学的汗,……她甚至觉得,根本不需要碰到任何人,她身上、手上或其她地方已经沾满了同学的分泌物如汗、鼻涕、口水,简直脏死了!

更夸张的是,有时在教堂上课,她会突然间从位子上站起来,不顾众人奇异的眼光,就这么站着上课。

原来她担心刚才下课时很多同学去上厕所,她们的尿尿或便便恐怕会没有处理干净,裤子上若沾了尿尿、便便,椅子就会被污染,想到这儿,她就不敢坐在椅子上了。

这种,这种害怕肮脏的情况越演越烈,试想,当你处在一个充满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或是汗水、口水、鼻涕等分泌物的环境时,怎么待得下去?

所以她坚持不肯到学校。

不上学背后的原因,是她担心学校这么肮脏,她害怕被感染而生病。

小欣是个聪明伶俐、能言善道的小女生,有超龄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很清楚的表达自己所有的担心害怕。

这种担心害怕是她无法忍受的,她也知道不去上学对自己并非好事,可是当她想到上学就要面对这么肮脏、这么恶劣的环境时,她宁可不要到学校去。

当她身处学校时,这种焦虑带给她很大的挫折感。

实际上回到家里,小欣也同样要面对这个焦虑。

只要是从学校穿回家的衣服,她一定在进门前的一刹那把衣服脱光光,然后火速冲到房间。

书包只能丢在走廊,绝对不允许书包进入屋内。

如果书包不小心跨越了屋子,那可惨了!

她可能会发飙,责怪妈妈让脏东西进到屋子里。

凡是跟学校有关的任何东西,统统只能留在玄关,不得跨越界限。

不只如此,她回到家也不愿意写功课,因为写功课一定要打开课本,但是课本曾经被她带到学校,在教室里粘来粘去,那有多么肮脏啊!

所以她的回家作业经常没有完成;而她一进家门就把衣服脱光光的行径,也让父母抓狂,因为她已经四年级了,不是小小孩了。

此外,她洗澡时间超长,必须从头到脚彻底洗干净。

只要她认定是脏的东西,在进入自己的生活空间之前,无论能洗或不能洗的东西,她一定要把所有的脏东西通通洗掉。

小欣洗过书包、笔、铅笔盒;她曾经拿过湿毛巾洗(擦拭)课本,把课本洗破。

小欣因为害怕学校肮脏会传染疾病,造成她无比的焦虑,为了减缓焦虑,她只有不断的清洗。

对于交作业本,小欣也有恐惧感。

她觉得老师把她的作业本和其她同学的作业本叠在一起,会互相黏来黏去,她要如何确认同学的本子绝对没有沾到口水或是鼻涕?

老师了解她的疑虑后,也愿意配合,特别把她的本子单独放一边,不跟其她同学的本子叠在一起,但这样还是不行,因为老师会用改过其他本子的笔来改她的作业本,那样还是很脏,所以她宁可不交功课被老师骂,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业本交出去给老师改,联络簿也不交给老师签。

这种情形对一个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影响实在很大,她自己、老师、以及家长都陷入极大的困扰。

最后她干脆不去上学了,对她来说,躲在家里不出门,是解决焦虑不安最好的方法。

小欣的问题已经延伸了一段时间,跟妈妈冲突不断。

一般家长在孩子出现状况时,总会先想办法自己解决,这是必然的。

初期可能会用劝说、吓唬、惩罚等方式,到最后实在无计可施,不知该如何是好时,才来就医。

小欣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试着了解小欣对焦虑的忍受度:

“如果你愿意多忍受一点点担心或焦虑,或许你还是可以进入学校学习”

小欣回说:

“我不管,我不在乎,那些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小欣需要药物的介入,帮她减缓强迫性的思考及合格并焦虑不安的症状。

Ø千奇百怪的强迫行为

小伟(化名)是个四年级发病的强迫症小男孩,他的症状是害怕手脏,经常无法克制的不断洗手。

因学校校园很大,许多教室前面都设有洗手台,小伟经常从A栋的一楼洗到二楼,再逛到C栋的五楼……,只要听到任何老师喊他:

“你是哪一班的小朋友?

”,他就会快速离开,再换到别的楼继续洗。

每天找不同的洗手台洗手,已经变成小伟的例行公事。

强迫症孩子不一定会拒学,可是很多时候,孩子如果没办法处理焦虑,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欣,她觉得自己处在很肮脏的环境而无法忍受,可能会逃避学校。

大部分孩子都要先学会克服不安、焦虑的情绪,这是第一步。

有些孩子担心自己会破坏别人的东西,心里惴惴不安。

阿哲(化名)就是这样的例子。

他因为担心自己会弄坏别人的东西,在学校里,他不断的要求别人告诉他,东西不是他破坏的。

如果看到某位同学的铅笔盒破了,他马上问同学:

“你的铅笔盒是不是我弄坏的?

”,同学不理他,或轻轻带过敷衍他都不行,一定要亲耳听到同学回应他:

“不是,我的铅笔盒不是你弄破的。

”,他才肯罢休。

这种行为自然会造成人际上的困扰,有些同学不愿意配合,或嫌他烦不愿回应他,使他无法处理焦虑情绪,他可能就会选择不上学。

已进青春期的小茹(化名),她的强迫症状是担心自己如果没有把衣服穿好,或是扣子不小心爆开来,别人会看见她的身体。

如果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碰到她的裙子,裙子可能会掉下来;如果太用力扣扣子,扣子也可能会掉落,衣服就会被扯开,她的身体就会暴露出来,被别人看见,这就她会觉得很丢脸。

而避免丢脸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出门。

所以她不只不愿上学,也不愿意出门。

当他待在家里时,一定要紧闭门窗,把自己牢牢的关在屋内;因为她担心万一露出身体,那该怎么办?

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很辛苦,他没办法预期哪一个行为可能造成自己的尴尬,她没办法处理自己这部分的焦虑。

如此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自然无法上学。

小茜(化名)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小女生,她的症状是不断地重复问爸爸妈妈:

“你们有没有拔我的头发?

”、“你们是不是拔我的头发?

”、“你们为什么要拔我的头发?

”……爸妈只好一再解释:

我们没有拔你的头发,你的头发还好好的啊!

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怎么可能会拔你的头发?

小茜的问题造成家人很大的困扰,因为她问的很认真,如果家人不回答或不理会她,她就会嚎啕大哭!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

强迫症又称为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最主要的症状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强迫性的意念(obsession)。

个案会出现反复、持续性的想法,或者一些冲动、印象,造成明显的焦虑与痛苦。

这些反复性的想法,譬如小茜一直出现“父母亲拔她头发”的想法;阿哲出现的冲动性意念,是他会去破坏别人的东西。

还有一些孩子出现的可能是影像。

有个孩子很担心自己会推妈妈、打妈妈,这些影像甚至会一直出现在他脑海里;孩子知道这是不可以、不可能的,但他无法控制,一直担心自己的冲动想法是真实的,于是做出必须一再确认的重复性行为。

第二部分是,不只局限于现实生活,有时会产生超现实的问题。

譬如,有些个案会过度焦虑,担心自己生病,担心自己的病毒会传染给别人,担心自己的东西会掉,……事实上这种担心使患者赶到非常不舒服,而想尽办法忽视或压抑,可是最终总是徒劳无功。

有时越压抑反而想的越多。

出现于强迫症个案脑子里的想法或影像,实际上是个案自己的想法,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所不同。

精神分裂症的个案诉说自己产生的超现实想法,是由外界植入的,属于插入性思维;而强迫症患者很清楚知道是自己脑海里的一些想法或现象,不是别人给他的,可是这样的想法让他一直有挥之不去的感觉。

强迫性行为一定是受到强迫性的想法所影响,但强迫性的想法有时不一定会付诸行为,而只是在脑袋里一直想、一直想。

有个孩子出现的强迫性想法是,当他外出回到家里后,必须确认刚刚走过所有街道的画面,要把每个画面都想清楚,这条街道上出现了什么东西,那条街上有哪些店家,是不是每样东西都在正确的位置上,……他可能出去二十分钟,回来却要花两个小时回忆并且确认每个画面的细节;如果出去的时间越长,他想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后来就决定不再出门了,因为光想这种画面就几乎要了他的命!

实在很辛苦!

Ø自我冲突造成困难

上述这个孩子的方式是属于心智上的活动,也就是在脑海里不断的重复思想,而有许多强迫性行为是受到强迫性思考的驱动,使得患者必须要借由强迫性的行为来减少焦虑与不安。

譬如,患者会担心门没关好,必须重复开门、关门的动作,检查门是否关好了,如果不这么做,患者便会感到十分焦虑,脑子里一直绕着:

“我刚刚是不是没有把门关好?

”,实际上在过程中,患者会十分清楚的知道门已经关好了,但他必须重复做、一再确认……,这些想法和行为都会让患者产生极大的不舒服感。

需要特别理清的是,有些人虽然有某种强烈强迫性的个性,但当他在从事强迫的行为,或是有某种重复性的想法及坚持时,他的情绪正是正向的,这个重复性的想法与他的认知是协调一致的,所以他在做这些重复动作时,他其实是愉悦的;这种情况心理学称之为自我协调(egosyntonic)。

譬如,形容某些人有洁癖,意思是他比较爱整洁、爱干净,我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摆整齐、要保持干净”是对的事,当他做到这些事情时并不会感到困扰、不安,个人功能没有受损(impairment),也未影响生活。

可是强迫症患者在进行强迫行为时,他自己觉得这样子的行为是荒谬的、不恰当的,但他无法控制,这种情形称为自我冲突(egodystonic);也就是说,他的期望及想法,跟他的行为是冲突的,以致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扰。

强迫症属于焦虑症里比较严重的一种。

临床治疗倾向于先投以抗抑郁药物,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再加上抗焦虑药物,以减缓患者强烈的不安与焦虑。

由于强迫症与脑部神经传导的血清素有很大关系,所以药物反应对某些孩子来说效果不错,服药后多半症状减轻,焦虑不安的症状减轻后,接下来才能和个案谈其他问题。

当症状严重时,如果单纯靠心理治疗,不论是行为治疗或者是深度分析式的心理治疗,多半不易进行;只有当症状减缓,个案能够忍受焦虑时,再进行以上的心理治疗,效果才能突显出来。

当孩子焦虑不安时,我们会教导孩子和自己喊停,这是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首先提醒个案观察自己的行为,若他的行为已经超过某个程度,便要试着喊停。

譬如,当个案已经洗手了一分钟,他可以跟着自己说:

“我已经洗手洗了一分钟了,我的手不可能是脏的,全是我的强迫症在作怪,我必须练习停下来。

”类似方法可以提升个案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

另外,在行为治疗上宜用渐进法,如系统脱敏的方式。

举例而言,若患者怕蛇,可先让他看到蛇的图片,或是让他拿笔画出一条蛇,再慢慢进入让个案看电视上面会动的蛇,抓一条蛇放在笼子里,或到动物园一起去看被关起来的蛇,接下来才进一步去找一条比较安全的蛇,放在个案面前……。

也就是从他最不怕的画面开始,渐渐的让他暴露在他所害怕的环境里。

当然,操作此法前必需事先与个案沟通清楚,让他有心理准备,因为他必须学着去忍受不安、害怕的感觉。

此外,处理强迫症个案,一定要讨论的就是药物治疗。

强迫症基本上是跟脑部血清素的分泌有绝对关系,使用抗抑郁药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增加患者体内血青素的含量。

强迫症孩子在用药之后,症状改善的比例相当高。

但抗抑郁药物从开始服用到发生作用,通常需要一点时间,有时可能得耐心等待一、两个月。

在临床上常常碰到的困难是,父母在等待抗抑郁药物发生作用期间,可能因为等待过久没见到什么效果而换另一个医生,实际上这对治疗强迫症来说并非有利。

一旦有明显的强迫症状时,在接受治疗之前,心里要先吃个秤砣铁了心,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发展是缓慢的,给予自己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当会看到不错的效果。

Ø厌食症

Ø拒学与厌食症

“爸爸最喜欢的是姐姐,妈妈最疼的是弟弟,而我,不管学业表现的有多优秀,就是家里那一个没人疼爱的小孩”

小文(化名)的父母从来没有想到,从小最不用操心的老二,家族中学业表现最杰出的好女孩,会用厌食这样激烈的方式,向父母表达她的无力感,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那一年她17岁,高三。

而这种长期的无价值感,仿佛从小文有记忆起就一直如影随形。

印象中父母亲总是为了家计吵吵闹闹,母亲总在跟父亲吵架后,对着小文哭诉自己的辛苦、父亲的不体贴,天晓得小文多么想分担母亲的一切,“等我长大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不要让她这么辛苦……”,她暗自在心中这样自我期许。

她总是很贴心的隐藏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在家中扮演完美女儿的角色。

功课总是名列前茅的她,也让父母亲在其他亲友面前很有面子。

这样一直努力的小文,在家中确有着疏离和孤单的感觉:

姐姐是上班族,有自己的朋友圈,下班回家进房间倒头就睡;身为老幺的弟弟是个没什么烦恼、可以自得其乐的乐天派。

每当小文出现负面的情绪,没有人可以倾吐及商量时,她总是甩甩头告诉自己:

“这种小事干嘛要去麻烦别人……,压下来就没事了,反正也没有人会懂……”

Ø尝试各种减肥妙方

上高中后,原本没有特别在意外表的小文,发现班上女同学开始研究起化妆、打扮,还有减肥。

下课及午休时,同学们讨论着网络上的正妹、电视上的明星,以及她们如何变成纸片人的过程。

“你看,这份医院减肥食谱,听说三天就能瘦三公斤……”、“隔壁班那个号称我们学校校花的女生啊,听说她初中超胖的,比现在胖十公斤呐……,隔壁班的说她现在吃超少的,中午只吃一个苹果,不然就不吃……”,小文总是安静的在旁边听着。

163公分、55公斤的她,一边翻阅着同学的杂志,一边惊讶于杂志里那些漂亮女生毫无赘肉的身材,跟她一样身高的女星,原来只有45公斤,还希望自己更瘦一些。

在同学压力及媒体认为瘦才是美的推波助澜下,小文跟着班上同学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

学校课业越来越重,小文制服下的体型也越来越瘦。

她开始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用餐,因为她只吃很少量的低卡路里食物(水煮的蔬菜和苹果、所有食物过水去油),食物总在口中咀嚼近百下后才肯下咽,她严格控制吃下的热量,一天量两次以上的体重,看着体重计上数字持续下降,让她对于控制体重这件事越来越执着。

小文靠着意志力让自己饿肚子,饥饿感让她整天脑子里萦绕的都是食物及食谱,以往上课总是很专注的她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听课,体力越来越虚弱。

原本是班上前三名的她课业也开始退步,表现大不如前,到学校上课成为体力上沉重的负担。

“我不是不想上学,而是我的体力根本没办法支撑到上完一整天的课,没办法上课让我觉得自己好糟糕,怕跟不上考试进度,但是脑子里想的就是继续瘦下去……”

她心不在焉,闷闷不乐,身体仿佛开始抗议似的出现晕眩、持续便秘和胃痛,走一下路就觉得很喘,而且全身的大关节都会疼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生理期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小文总是用稀疏的头发掩盖极为凹陷的脸庞,等到父母亲发现她不对劲时,163公分的她,体重只剩下33公斤。

已经骨瘦如柴的小文仍坚持自己的肚子及大腿还是太胖,一定要继续她的减肥计划。

父母恳求、命令、妥协、利诱,用尽所有办法要她多吃一点,一概被她拒绝。

原本不认为小文生病的父母,既害怕又无助,担心自己的女儿再这样下去会活活把自己饿死。

家人在半强迫的状况下带她至医院住院,经检查发现小文有低血压、低体温、心率不整、电解质不平衡、腹胀及无月经等因厌食引起的生理问题,医生也发现小文在住院中会有拒绝进食、不愿意让体重增加、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形,因而会诊精神科医师,诊断为厌食症,后续转至精神科病房继续治疗。

Ø厌食症的发生常起于青春期

医学文献显示,厌食症好发于年轻女性,发病年纪约在14-18岁左右。

厌食症的核心诊断特征是个案对身体形象认知的扭曲,以及因为对变胖的极度恐惧而狂热追求苗条。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厌食症的诊断准则包括:

1、拒绝维持就该年龄和身高应有的最低正常体重,即体重下降导致低于预期体重百分之八十五以下;或在成长期不能增加预期应增加的体重,使低于预期体重百分之八十五以下。

2、即使体重已经过轻,仍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肥胖。

3、对自己的体重、身材之经验方式有障碍,体重、身材对自我评价有不当的影响,或否认目前过低体重的严重性。

4、在初经已经开始的女性病人发生于无月经症,意思是连续三个月经期无月经,

亚型:

限制型:

病人在厌食症发作期间,未规则出现暴食或清除行为(即自我催吐,或是滥用泻药、利尿药)

暴食/清除型:

病人在厌食症发作期间,经常出现暴食及清除行为。

很少有症状和厌食症一样可怕和令人挫折,表面上,解决方法似乎很简单,只要吃东西、增加体重,治疗就完成了。

但是就像小文一样,她严格控制所有的营养补充,当周遭的人要她吃东西,她就越加反抗。

她的身体越来越憔悴,别人看了都觉得丑,但她仍嫌自己太胖。

她已经被体重计上的数字操纵,而看不见镜子里那个瘦得所剩无几的自己。

治疗厌食症会碰到困难,如同小文的状况,厌食症患者通常没有治疗的动机。

“我也不知道那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那时候像中邪一样,为了那个荒谬的数字,我差点赔偿自己的生命!

康复后的小文笑笑的在门诊回顾当初住院治疗时对于体重的执着,而这是一年后的事了。

厌食症的住院治疗重点在于稳定身体状况、平衡营养、心理治疗及家庭访谈,而非只强调体重的增加,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了特定的治疗环境,先帮助小文进食及增加体重,藉由和小文一起拟定少量多餐的饮食计划,在执行时与她讨论对进食的焦虑,来协助克服对于失控的恐惧。

即使如此,小文的高坚持度仍在住院时让工作人员吃尽苦头,住院前三天,她除了拒绝进食外,也拒绝说话,直到医疗团队向她表达主要治疗目标是处理情绪困扰,而非只单纯和父母一起强迫小文增加体重后,小文才愿意开始和专家团队及家人共同制定出院目标及努力方向。

随着体重逐渐恢复,配合药物治疗,小文慢慢的可以在医疗团队的鼓励下开始讨论她的感受,一起探索拒绝食物对她的意义。

在心理治疗的一次疗程中,她开始领悟到原来她长期都在压抑自己的感受,一直都在扮演让母亲开心的角色,她害怕如果她不这样做,家里就没有人会爱她、真正接纳她。

如此渴望得到爱和关心的她,到后来却用极端的厌食行为来让父母亲注意到自己,让他们听她说话,家庭访谈的过程,也从一开始父母激烈的互相指责对方失职,使得小文生病,到后来有了一致的共识:

治疗重点并不在于改变小文,而是接受小文现在的痛苦,一起合作来改变她们和小文的关系。

Ø让孩子安心表达内在情绪

青少年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探索自我,并开始建立认同。

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必须逐渐学习独立,这也意味着青少年要和生活中的重要成员保持关系,同时转变这些关系,以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父母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抱持开放的态度,让孩子能安心表达情绪上的需求;温暖而坚定的适度放手,让孩子能追求自主的发展。

不过度保护,也不害怕孩子个别化的必经过程对家庭可能带来的改变。

小文的治疗,让她和家人开始有了转变。

小文开始确信自己是被关心的,不需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需要用厌食来做为引起注意的方式,她的体重持续增加到符合她的年龄与身高的正常范围,父母亲的一致态度让她明瞭,她不需要试图去当母亲的代言人来改变家庭关系,只需要真实的做自己。

小文重新回到学校后,更清楚她的功课是除了课业上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去发掘那个有力量的自己。

小结:

●强迫症基本上与脑部血清素的分泌有关,所以治疗时会投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使用抗抑郁药物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患者体内血清素的含量,强迫症孩子在用药之后,症状改善的比例相当高。

但抗抑郁药从开始使用到发生作用通常需要一点时间,有时可能得耐心等待一两个月。

●很少有症状像厌食症一样可怕和令人挫折。

表面上似乎只要吃东西、增加体重,治疗就完成了。

实际上患者已被体重计上的数字操纵,治疗上碰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患者通常没有治疗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