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17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docx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申请指南

 

科学技术部

二○○九年五月

前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建立一批能够带动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的示范基地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平台,为全面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过程监测水平与控制能力和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本着“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结合”、“近期安排与长远部署结合”和“整体布局与分类实施结合”的原则,针对严重制约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立足技术的自主创新,强化产业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基本构建起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体系,有效保障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支撑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申请内容

本项目将着重对食品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有害物快速检测、危害评估方法和包装材料安全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集成,建立主要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建立一批能够带动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的示范基地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平台,为全面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过程监测水平与控制能力和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示范两个层面设立9个课题。

具体包括: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

1、食品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2、食品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4、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害物质控制技术研究

(二)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示范类课题

5、传统发酵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6、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7、即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8、食用油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9、食品冷链流通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三、申请管理

1、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负责项目实施的总体协调。

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

四、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经费9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4000万元,产业化示范类课题要求第一承担企业所在省科技厅或企业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2提供配套资金,配套资金5000万元。

五、实施年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六、申请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2、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属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审定盖章后,进行申报。

产业化示范类课题的申请单位必须以企业为主体。

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审定后,进行申报。

3、申报课题的企业应具备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

承担产业化示范课题任务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且经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排名2008年度相关产品销售额位于行业前20位且无不良企业行为;

(2)企业技术需求与课题目标一致;

(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

(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

(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具有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它条件;

(6)通过课题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4、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5、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

(二)申请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9年5月31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共性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近五年须有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的经验。

所有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

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

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申请单位资格声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地方配套或企业自筹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

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

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附电子版光盘一份。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课题申请指南》可从科技部网站()上直接下载。

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

2009年6月8日下午16:

00时整。

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

邮寄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

科技部农村中心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寄送地点: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565房间(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北京2143信箱。

邮编:

100045)。

8、联系人和电话: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马广鹏董文葛毅强

(010)6851184368529736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李树辉王学勤

(010)5888144058881481

八、课题管理

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

2、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

3、课题执行期间,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或执行期间课题承担单位性质改变的课题,科技部有权终止合同。

4、课题完成后,科技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

第二章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急需解决的基础问题,着重对食品加工与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开发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危害评估方法和包装材料安全评价等4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为我国食品工业安全控制技术产业化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1食品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研究内容

1、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调查

以低温食品冷链流通中涉及的鲜活畜禽、水产、果蔬食品为研究对象,针对原料生产、贮运加工和流通消费各环节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进行收集、分离和鉴定,最终系统建立各分离菌株的菌种库。

2、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及其数据库的构建

采用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法)指纹图谱技术、核糖体RNA基因克隆文库组成分析、荧光原位杂交、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现代食源性致病菌分类鉴别与分子分型技术,对分离到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鉴定至种、属及血清型水平,按照菌株来源、取样地点和时间、样品处理方式、检测鉴定方法、细菌种类特征等内容,结合相关食品冷链示范课题获得其他信息,建立各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子分型及鉴定数据库。

3、食源性致病菌毒力鉴定和菌膜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特异性基因、特异性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等方面,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的预测,并在细胞水平或动物模型水平对高毒菌株进行毒力的确认和鉴定;利用96孔板培养、结晶紫染色方法检测分离到的5类食源性致病,从中筛选菌膜形成较强的菌株;利用SSH(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高毒力及菌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中高表达基因或特异表达基因,在基因水平分析毒力、菌膜形成机理,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4、食源性疾病预警体系的初步构建与有效控制技术的建立

在食源性致病菌数据库及食源性致病菌毒力与菌膜形成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程度与流行病学信息,应用风险评估的最新成果,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与污染规律进行数学描述,基于细菌16-23SrDNA间区和表面多糖抗原基因簇等特异性区域,建立针对上述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快速筛查和鉴定方法,初步构建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体系,提出有效控制或杀灭各产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技术操作规范。

二、技术经济指标

1、分离鉴定食品冷链流通中涉及的鲜活畜禽、水产、果蔬食品中的重要致病菌100~200株,涵盖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杆6种等重要致病菌;建立我国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菌种库,数量达到2000株左右。

2、通过对菌种库的菌株来源、取样地点和时间、样品处理方式、检测鉴定方法、分类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数据库。

3、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分析和菌膜形成能力鉴定,从中筛选出高毒菌株和菌膜形成能力较强的菌株,并获得毒力和菌膜形成相关基因及其它因子。

4、利用信息学技术,结合上述菌种库和数据库,初步构建我国特大示范城市的主要食源性疾病的预警系统,基于细菌16-23SrDNA间区和表面多糖抗原基因簇等特异性区域,建立针对上述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快速筛查和鉴定方法,能够对上述五种重要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报;建立各致病微生物相应的有效控制技术操作规范与动力学模型5种。

5、发表论文10~1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培养研究生20~25名。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300万元。

课题2食品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研究内容

1、食品有害物的代谢规律研究

利用人体细胞构建相关模型,研究重要食品有害物(己烯雌酚、雌二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力学过程;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等技术(光谱、色谱、质谱及其联用系统等)研究食品中有害物代谢的过程,鉴定主要代谢物;研究主要代谢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2、食品有害物与代谢物的定量检测与危害评估技术研究

系统研究有害标示物在人体细胞生长不同阶段的定量检测技术,揭示其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动力学、组织浓度等的内在关系;选择若干种主要有害物及其代谢物,对其种类、特性、毒理学特性及污染水平等进行相关食品的危害评估,建立基于危害评估的风险预警技术体系。

3、食品有害物与代谢物的有效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食品化学性有害物(己烯雌酚、雌二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与其代谢物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力学过程,应用食品安全干预技术和保障技术,提出有效控制主要化学性有害物与代谢转化物污染的有效控制技术。

二、技术经济指标

1、分离和鉴定重要食品有害物(己烯雌酚、雌二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等)在人体细胞内的主要代谢物10~15个。

2、研究确定相关标示物5~8个。

3、完成3~5种主要食品危害物及其代谢物的危害性评估;提出有效控制主要化学性有害物与代谢转化物污染的技术操作规范5~8项。

4、发表论文15~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8篇,申请发明专利10~15项,培养研究生20~25人。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450万元。

课题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一、研究内容

1、食品中广泛存在和新出现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主要食品中广泛存在的和一些新出现的有害物质,研发成套适用的快速检测技术,重点研究吡虫啉、噻菌灵、磺隆类、有机膦除草剂、新型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甲巯咪唑、恩诺沙星、马杜霉素、氟苯尼考、棒曲霉毒素、玉米赤霉醇类等兽药和违禁药物残留,花生、坚果、奶及蛋制品中过敏原的快速检测技术,在酶联免疫、量子点标记、免疫化学发光、浅表面荧光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分子印迹仿生免疫分析技术等方面研发一批新型检测技术。

2、有害物质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主要食品中广泛存在的有害物质,利用通用抗体制备及特异性抗体共包被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多残留定量及定性检测技术,提高方法的检测效率和实用性。

3、快速检测新产品研制

开发出快速实用的试剂盒、试纸条、传感器等检测技术产品,开发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免疫亲和色谱柱等产品为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产品支撑。

4、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离子液体、特异性免疫吸附剂等建立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亚临界水萃取等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样品在线预富集技术。

同时开发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免疫亲和柱等产品。

二、技术经济指标

1、提供以酶联免疫、量子点荧光免疫、免疫化学发光、免疫芯片等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有害化合物的单残留及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15~20种。

2、研制农药和兽药残留、过敏原和重金属等新的重要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免疫亲和色谱柱等产品20种。

建立快速检测试剂盒或试纸条产品GMP生产线1~2条。

3、申报相关检测技术和产品专利10~15项

4、形成检测技术标准稿5~8项,制定技术规程4~5项

5、发表论文20~25篇,其中SCI收录8~10篇,培养研究生30~35人以上,培训技术人员20~30人。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450万元。

课题4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害物质控制技术研究

一、研究内容

1、纸制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的迁移规律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纸制包装容器中可能存在的原料中的污染物,造纸过程中添加的助剂残留,涂腊、荧光增白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污染,彩色颜料污染,成品纸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等的污染状况、以及污染物接触不同种类食品的迁移规律,并对重要的污染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建立重要污染物迁移模型,提出限量要求。

2、塑料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的迁移规律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塑料包装容器中可能存在的残留有毒单体、挥发性有机物、裂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表面的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回收料再利用时的污染物和添加的色素等物质的检测方法、迁移规律,并对重要的污染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建立塑料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质迁移溶出模型,提出安全限量要求。

3、陶瓷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的迁移规律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陶瓷包装容器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对食品造成的污染,研究陶瓷包装容器中重金属元素对不同种类食品的迁移溶出规律,并对陶瓷包装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安全限量要求。

4、金属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的迁移规律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金属包装材料金属离子,金属罐内壁的有机涂层中的化学污染物在罐头的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向内容物的迁移规律,建立金属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质迁移溶出模型,并对金属包装进行安全性评价。

二、技术经济指标

1、开发食品包装容器中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3~5种;

2、分别选择纸制包装容器、塑料包装容器、陶瓷包装容器、金属包装容器中6~8种潜在风险较大的有害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建立有害物质迁移模型,提出安全要求。

3、培养研究生10~15名,发表论文10~15篇,SCI收录3~5篇,制定技术规程2~3项。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300万元。

二、产业化示范

通过技术集成,重点对传统发酵食品、乳制品、即食食品和食用油的工业化生产加工,以及低温食品的冷链流通中有害物与品质的监测和有效控制技术进行产业化开发与示范,建立主要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建立一批能够带动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的示范基地,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过程监测水平与控制能力,保障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课题5传统发酵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危害物的分析与预测技术

针对量大面广的酱及酱油、腐乳、食醋、豆豉等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有毒微生物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胺、亚硝酸盐、氯丙醇、氨基甲酸乙酯和生物毒素等危害物,明确加工过程中有害物产生途径,揭示发酵过程中有害物的产生、积累、迁移和扩增规律,建立生产过程关键安全因素检测点,实现对生产过程中有关安全因素的快速识别检测。

2、传统发酵食品人工接种与控制发酵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发酵控制技术,采用人工接种控制发酵方式,从原料、菌种到成品,使各生产环节科学化、程序化,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全面提升低盐固态酿造酱油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原料利用率,使产品质量接近国际标准。

在腐乳、食醋、豆豉等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减少开放发酵所造成的有害微生物污染,采用优势菌培养干扰技术来控制微生物种类及相互之间的调控关系,实现传统发酵食品的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传统发酵食品生产效率及风味物质产生种类及数量的恒定化,实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形成整套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推广。

二、技术经济指标

1、明确3~5种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的生成途径,建立传统发酵食品有害物的控制技术3~5项;

2、针对2~3种传统发酵食品,建立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发酵控制技术和采用优势菌培养干扰技术控制微生物种类及相互之间的调控关系,及风味物质鉴定的标准。

3、建立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控制技术生产示范基地2~3个;

4、发表论文6~8篇,SCI收录3~5篇,申请专利10~15项,制定技术规程3~4项,培养研究生15~20人,培训技术人员30~40人次。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450万元,地方或企业配套经费不低于900万元。

课题6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乳制品中重要有害物残留控制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集成乳制品中含氮杂环类有机物、氯霉素、四环素及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新霉素、白霉素等大环内酯,嗯诺沙星等氟奎诺酮类兽药及其他有害物等残留检测技术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嗜冷菌及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发ELISA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免疫和仿生免疫传感器、浅表面荧光分析仪等技术产品,形成系列检测技术和规程,建立一套适用于快速筛查和企业开展乳制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推广实施,确保乳制品的安全。

2、奶制品良好生产规范及溯源体系的建立和示范

深入调查我国典型奶及其制品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建立和完善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兽药及添加剂使用规程;研究生鲜牛乳中致敏性青霉素降解物-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机制及加工过程对致敏性的影响,建立青霉素降解物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开发干酪制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系统,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1万吨干酪加工示范线,实现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理;开发在线牛奶成分分析仪,建立原奶成分远程在线分析技术体系,运输过程质量动态监控系统、原奶成分指纹图表等原奶质量控制体系,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奶牛安全生产溯源技术体系。

二、技术经济指标

1、开发乳及其制品中青霉素降解物等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产品4~6个,集成与示范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5~8项。

2、制定乳及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良好生产规范以及兽药、添加剂使用规程4~6个。

3、开发在线牛奶成分分析仪和原奶成分远程在线分析技术体系各1个,建立1套基于RFID的乳及其制品安全生产溯源技术系统。

4、开发干酪制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系统,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1万吨干酪加工示范线,实现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理。

5、发表论文2~3篇,申报专利5~8项,建立示范点2~3个,制定技术规程5~6项,培养研究生10~15人,培训技术人员30~40人次。

三、课题国拨经费

国拨经费400万元。

地方或企业配套经费不低于800万元。

课题7即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一、攻关内容

1、即食食品中化学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研究

建立油炸和膨化类即食食品中丙烯酰胺、5-羟基糠醛、油脂过氧化物、铝等化学危害物的检测方法,并形成系列检测技术和规程,建立一套适用于监控工业化生产过程的检测技术体系,并推广示范。

2、即食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油炸和膨化类即食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5-羟基糠醛、油脂过氧化物、铝等主要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变化规律,通过控制原料组成及物性、加工工艺、添加剂、包装等因素,建立即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3、即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信息系统开发与示范

分析油炸和膨化类即食食品加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建立包括原料、加工、包装、流通等各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