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1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复习题.docx

动物生理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D)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2.为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应选择的生理学研究水平是(A)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  D器官和系统水平 

3.下列各生理功能活动的研究中,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是(B)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射 

4.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5.内环境中最活跃的分子是(B)

A组织液 B血浆 C细胞外液 D脑脊液 

6.内环境的稳态(D)

A是指细胞内部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B是指细胞内外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C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D是保持细胞正常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7.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

A快速而精确  B 固定而持久 C缓慢而弥散 D 灵敏而短暂

8.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C)

A迅速,短暂而准确B 快速,高效而固定 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低效而广泛 

二、名词解释

1.内环境:

多细胞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2.反射:

指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一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

1.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D)

A膜蛋白的多少 B 膜蛋白的种类 C膜上的水通道D脂质分子层

2.葡萄糖通过一般细胞膜的方式是(B)

A单纯扩散  B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C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运输   

3.细胞膜内外保持Na+和K+的不均匀分布是由于(D)

A 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Na+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4.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C)

A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C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和受体介导式入胞

5.Ca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是(D)

A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C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    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6.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C)

A 糖类 B 脂类  C蛋白质  D胺类 

7.细胞膜外液K+的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C)

A 膜电位负值减小 BK+电导加大 C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D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8.增加细胞外液的K+浓度后,静息电位将(B)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9.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时,静息电位将(B)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10.细胞膜内负电位由静息电位水平进一步加大的过程称为(B)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超射 

11.细胞膜内负电位从静息电位水平减小的过程称为(A)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超射 E  极化

12.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值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C)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超射 

13.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

ANa+  BCl-  CK+  DCa2+ 

14.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C)

ANa+  BCl-  CK+  DCa2+ 

15.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A)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16.神经-肌肉头后膜上产生的能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的电反应是(C)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突触后电位

17.细胞兴奋过程中,Na+ 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A)

A各自的平衡电位 B细胞的阈电位 CNa+-K+泵的活动程度 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18.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C)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19.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囊泡释放递质时,其主要媒介作用并直接导致递质释放的是(D)

A神经末梢Na+的内流  B 神经末梢K+的内流  C 神经末梢Cl-的内流 D神经末梢Ca2+的内流 

二、名词解释

1.协助扩散:

非脂溶性和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在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和生物电的产生下具有重要作用。

2.兴奋性:

初指活的细胞或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的能力,后发现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兴奋的共同表现,因而定义为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3.静息电位: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在一般细胞内表现为内负外正的直流电位,它是可兴奋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基础。

4.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短暂及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是可兴奋细胞的共同内在表现。

5.绝对不应期:

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在这段时间内无论多大的刺激都不能使之再兴奋。

这使连续出现的动作电位不会发生融合重叠。

6.阈电位:

细胞去极化达到刚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水平,是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内在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7.局部兴奋:

组织活细胞接受易阈下刺激时,少量通道开放。

少量内流造成去极化和电刺激本身形成的去极化型电紧张电位叠加起来,在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出现轻度的达不到阈电位水平的去极化。

8.终板电位:

在神经肌接头处,当神经冲动传来使神经末梢内大量囊泡释防乙酰胆碱,后者与终板膜上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跨膜电流,从而在终瓣膜上形成局部电流性质的去极化电位,此即终板电位。

9.单纯扩散:

是指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

单纯扩散的多少取决于膜两侧该脂溶性物质的浓度差及其通过细胞膜的难易程度。

浓度差决定着物质能否扩散、扩散方向及扩散速率。

三、问答题

1.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

机制何在?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将经历一系列的有次序的变化,然后恢复正常。

在神经细胞其兴奋性要经历四个时相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 兴奋性为零,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兴奋,此时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已进入失活状态而不再开放;

(2)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较正常时低,只有用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仅部分失活的Na+通道开始恢复;(3)超常期 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可以引起兴奋,此时大部分失活的Na+通道已经恢复,且因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故较正常时容易兴奋;(4)低常期 兴奋性又低于正常,只有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相当于正后电位,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远。

2.简述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其机制。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由于局部膜去极化的影响,引起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促进Ach递质释放。

Ach扩散至终板膜,与N-Ach门控通道亚单位结合,通道开放,允许 Na+、K+跨膜流动,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随之该电位以电紧张性方式扩布,引起与之相邻的普通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电压门控Na+通道而爆发动作电位。

3.在人工制备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上,从电刺激神经到引起肌肉收缩的整个过程中依次发生了那些生理活动?

1、兴奋(AP)的产生;2、AP的传导;3、AP传递;4肌肉的收缩。

4.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改变?

为什么?

答:

 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可使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减小。

这是由于膜两侧的K+浓度差减小,使细胞K+外流减少,静息电位向新的、较低的平衡电位移动的结果。

细胞外液中K+浓度的轻度增加,可使膜电位下降、靠近阈电位,所以神经纤维较容易爆发动作电位;但由于此时电压门控Na+通道的通透性较正常静息电位时低,加上膜电位下降减少了Na+内流的驱动力,故动作电位的幅度将减小,上升速率将减慢。

当细胞外液K+浓度过高时,膜电位进一步下降,可导致电压门控Na+通道失活,使组织兴奋性降到零。

这时,任何强大的剌激都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递质存在于轴末梢内小而清亮透明的突触小泡中(A)

A 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 血管活性肠肽 

2.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兴奋-分泌藕联的藕联因子是(C)

ANa+   BK+  CCa+  DMg2+ 

3.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C)

A 电压门控K+通道 B 电压门控Na+通道 C电压门控Ca2+通道 D化学门控Na+通道

4.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递至末梢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D)

A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B末梢膜电位的水平 C末梢内线粒体的数量 D进入末梢内Ca2+的量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

A 即突触后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B 经一中间神经元的介导而产生 C 由突触后膜K+电导增加而产生  D可随突触前递质释放量增加而加大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B)

A 由突触末梢释放递质减少而产生 B 使突触后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 C 由突触后膜Na+电导增加而产生  D一种去极化抑制的突触后电位

7.神经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D)

A 树突 B 胞体   C 轴丘  D 轴突始段 

8.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D)

A 进入突出末梢的Ca2+的量减小  B 突出末梢释放递质减小C 抑制一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D 抑制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9.下列有关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描述,正确的是(B)

A 双向传布 B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 不衰减性传递 D不易疲劳

10.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神经系统内凡与受体结合的物质都是神经递质 B 其功能是调节突触传递速率 C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末梢均释放一种递质 D递质作用于受体产生效应后很快被消除

11.脑内多巴胺最主要的产生部位是(C)

A 脊髓 B 低位脑干 C 中脑黑质 D 纹状体 

12.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方式是(D)

A 神经元兴奋  B 神经纤维传到冲动 C 突触传递  D 反射

13.下列有关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指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B 数量很多,但不是无限 C 一旦形成,形式较为固定 D建立须经大脑皮层的参与

1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D)

A 呼吸道粘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引起咳嗽 B 异物轻触眼角膜引起眨眼动作 C 叩击髌骨下方骨四头肌腱而引起小腿前伸 D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

15.关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 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 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级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16.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是(B)

A 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的感觉  B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 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  D  激发大脑皮层的传出神经冲动

17.慢波睡眠有利于(D)

A 脑内蛋白质合成 B 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C 促进精力的恢复   D  促进身体和体力恢复

18.下列有关肌紧张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由快速牵张肌腱而引起  B 感受器是肌梭  C 人类以屈肌肌紧张为主要表现  D 为单突触反射

19.下列有关脊休克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脊休克的现象由切断损伤刺激引起 B 脊休克现象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  C 所有脊休克症状均可恢复  D恢复后再次横断脊髓可重现脊休克现

20.脊休克现象的产生和恢复,说明(D)

A 脊髓具有完成各种感觉,运动和反射活动的完备能力  B 脊髓本身无任何功能,仅为中枢传出的最后通路  C  切断脊髓功能完全丧失,以后的恢复由高位中枢代偿所致

D  脊髓可完成某些简单反射,但正常时受高位中枢调控 

21.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B)

A 脊休克  B  去大脑僵直  C 昏睡不醒 D 站立不稳   

22.出现大脑僵直是由于(C)

A 切断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B 切断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C 切断了网状结构和皮层运动区及纹状体之间的联系  D 切断了网状结构和小脑之间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

1.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

它使局部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而容易爆发动作电位,因而对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具有易化作用。

2.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它使局部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而不易爆发动作电位,因而对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具有抑制作用。

3.突触后抑制:

突触传递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制,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引起的抑制。

它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当与兴奋性突触传递相配合时,可对不同神经元的活动起协调和调整的作用。

 

4.非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的一种初级神经活动。

其数量有限,反射弧与反射活动较为固定。

它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种系发展中形成的,能使人和动物初步适应环境,对于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5.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其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能消退。

它是人和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按照所处的生活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的,使人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得到高度完善,并具有预见性。

6.特异性投射系统:

主要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并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感觉传导通路。

丘脑联络核在结构上也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可归入该系统。

该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发出的、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感觉传导通路。

由于这一通路在结构上失去了特异感觉传导的专一性,因而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8.脊休克:

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的一段时间内,横断水平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其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脊休克并非由损伤刺激所引起,而是由于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而产生。

9.去大脑僵直:

动物在去除大脑,如在上、下丘间横断中脑后所表现出的抗重力肌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人和动物多以伸肌紧张亢进为主,常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硬挺。

常提示病变已严重侵犯脑干,为预后不良的现象。

10.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

能否产生消退抑制,取决于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刚刚形成的条件反射容易消退,十分巩固的条件反射则很难产生消退抑制。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错误应及时纠正,坏的行为习惯也应及早克服。

11.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三、问答题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形成机制是: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提高后膜对Na+ 、K+,尤其对Na+通透性,Na+内流导致膜去极化,提高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形成机制是: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降低了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

2.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一个神经元与多个神经末稍构成许多突触,这些突触中有的产生EPSP,有的产生IPSP。

因此,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与否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

当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突触后电位经过时间和空间总和后,如是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到达阈电位水平时,便引发轴突始段发生动作电位。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有何不同?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食物和性反射等。

他的建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它使人和动物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变化,对个体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

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而形成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需由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无限,可建立也可消退。

它使人和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对机体生存意义重大。

4.试比较特异性投射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1)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从联络核发出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纤维,也具有特定的投射关系,所以将该投射途径也归于特异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感觉传导的纤维上行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并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髓板内核群,然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途径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其纤维进入大脑皮层后反复分支,广泛终止于各层细胞。

它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特征,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正常情况下,由于有特异和非特异两个感觉投射系统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和配合,才使大脑皮层既能处于觉醒状态,又能产生各特定的感觉。

.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何区别?

  两系统区别归纳如下: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接收冲动

传入神经元接替数目

丘脑换元部位

传递途径

投射部位

 

相互关系

 

生理作用

 

接受各种特定感觉冲动

感觉接替核,联络核

有专一传导途径

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为非特异性传入冲动的来源

产生特定感觉,触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接受脑干上行激动系统冲动

髓板内核群

无专一传导途径

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为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基础

 

易化大脑皮层活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觉醒状态

5.睡眠有哪两种时相?

在不同时相的表现如何?

各有何生理意义?

(1)慢波睡眠:

意识逐步丧失,血压略降,心率、呼吸减慢,瞳孔缩小,体温和代谢率均下降,尿量减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促进生长,体力恢复。

(2)异相睡眠: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脑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

表现出3个特征①低电压,快频脑波②颈部肌肉张力松弛以及脊髓反射被抑制,此时运动系统受到很强抑制③频繁出现快速的眼球运动。

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加快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学习记忆。

6.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1)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2)腱反射是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常表现为一次牵拉刺激后迅速出现肌肉的收缩和肢体或关节的运动。

腱反射的潜伏期很短,约0.7ms,只够一次突触接替的时间延搁,因而是单突触反射。

(3)肌紧张是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阻止肌肉被拉长,并且是同一肌肉的不同运动单位进行交替性的收缩,而不是同步收缩,故通常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而是在于维持躯体的姿势,是最基本的姿势反射。

肌紧张的中枢突触接替可能不止一个,而是多突触反射。

 

7.何谓脊休克?

主要表现是什么?

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什么?

答:

①脊休克指的是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②脊休克主要表现有:

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积聚等③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所致。

8.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将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反射性伸肌紧张性亢进,即去大脑僵直现象。

其原因是,由于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中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区域对抑制区的作用,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使易化作用占有明显的优势,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第三章   感觉器官

 二、名词解释

1. 感受器:

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是神经系统完成某些特定的感觉分析功能或完成某些反射活动的第一环节。

2. 适应:

当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其相应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已开始逐渐下降的现象。

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种感受器,前者有利于接受新异刺激,后者有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状态进行监测。

3. 近点:

眼作充分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眼前物体与眼之间的距离。

其大小可用以判断晶状体弹性好坏或眼的调节能力大小,近点越小,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眼的调节能力越大。

4.基底膜:

上皮细胞下面特化的细胞外基质,由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等构成的网状结构。

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三、问答题

1.网膜两种感光细胞有何特点?

答:

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

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

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

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不变存在汇聚现象。

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

四、论述题 

1.中耳有何生理功能?

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

中耳总的功能是使声波在传导过程中,由振幅大、压强小的气体传导变为振幅小、亚强大的液体传导,但频率不变,其作用原理为:

(一)鼓膜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利于将声波如实地传递给听小骨。

鼓膜振动面积是前庭窗膜面积的17.2倍,听骨链中杠杆长臂与短臂之比为1.3:

1。

这样中耳传递过程中增压效应为17.2*1.3=22.4倍。

(二)当声强过大时,可反射性引起鼓膜张肌和镫骨收缩,使鼓膜紧张,各听小骨之间连接紧密,导致听骨链传递振动的幅度减小,阻力加大,阻止较强的声波振动传到内耳,其保护耳蜗的作用。

(三)咽鼓管可调节鼓室内压力,使之与大气压保持平衡,以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态和振动性能,保证了不失真地将是波通过中耳传向内耳。

第四章   血液

一、选择题

17.ABO血型系统凝集原特异性的决定簇是(B)

A 脂蛋白 B 寡糖链 C  糖原 D 糖蛋白 

18.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可能是(C)

A  O型    B  A型   CB型  DAB型 

19.某人血浆中含有抗A, 抗B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可能是(A)

AO型  BB型  CAB型  DA型 

20.需要紧急输血时主要考虑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是供血者的(A)

A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B 血清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   C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D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二、名词解释

1.血型:

根据血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