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185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docx

典型材料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

认真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关工委典型材料

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载体,是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多年来,我们青冈县关工委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紧紧依靠党政领导,配合政法有关部门,遵照“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强化教育,注重服务;临界干预,重点预防”的原则,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认真抓在手上,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15年,全县社区和村屯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率达96.6%,全县中小学多年来一直保持零犯罪。

一、抓根本,凝心聚力打基础

首先是形成创建合力。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政法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综合治理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县综治委和关工委还联合下发了《活动方案》,由县委领导牵头,主持召开了创建工作协调会,对各相关部门明确了工作任务。

又专门召开了有各乡镇党群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司法助理、派出所长以及街道和社区领导、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

要求各级党委务必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当成一件责无旁贷的大事来抓。

从乡镇到村屯、从社区到学校,层层建立了领导组织,从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的工作网络。

其次是搞好调查摸底。

经调查,在全县51.4万人口中,共有14至18岁的未成年人18,679人,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6%。

各级关工组织到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和社区,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并逐一登记造册。

从中发现困境、闲散和劣迹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还召开了有公安局关工委、教育关工委及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的联席会,共同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特点及规律。

从我县情况看,其犯罪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家庭教育不严;二是法制观念淡漠;三是社会不良影响。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真研究了对策,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是强化思想教育。

我们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普法教育和道德养成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青冈三中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与创建文明班级相结合。

要求教师要依法从教、文明从教,还自编了《安全教育教材》,建立了学生的学习与管理制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和心理健康课,实施了对“问题学生”的导师负责制,帮助孩子们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他人、遵纪守法、团结向上的思想意识,使他们每天都在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快乐成长。

县城内的四个街道关工委,针对青少年的实际,配合党政群团组织加大了对未成人的帮助与教育。

靖城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有40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参加的法律知识讲座。

西城街道办和关工委则以失足青少年、闲散未成年人、服刑人员子女为重点,开展了“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制做了法制教育图版,散发法制宣传单,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案说法,对青少年进行鲜活的法制教育。

二、抓关爱,满怀深情送温暖

在狠抓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努力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尤其是以“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人员为重点,主动与教育、民政、妇联、慈善等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协调,采取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为落榜学生解难题,为特困群体送温暖,为孤残孩子解烦忧。

第一,亲情关怀制度化。

为确保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工作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

各中小学都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

如党员教师帮扶工作制度、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校园综合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应急制度、教师与监护人联系制度等。

为确保留守生健康成长,还组织监护人与学校签订了责任书。

学校要求老师对弱势群体家访面达到100%,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弥补了因亲情缺失和关爱不到位给未成年人性格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生活解困多元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在城乡各级党政、各系统及民政部门、县妇联、团县委、教育部门的齐心努力下,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部门筹集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个人捐赠一点的方式共集资1,656.2万元,对24,145名特困学生实施了救助。

县民政局不仅把全县1,200多名孤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每年还程度不同地发给他们500—1,000元的特殊补贴,而且,在许多重大节日或青少年有特殊困难的时候,他们都大力资助。

城乡各级关工组织也积极配合党政对孤困和留守儿童开展了力所能及的救助活动。

使孩子们免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饱尝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昌盛乡南岗村五屯的未成年人王贺,16岁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干点农活。

他整天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

村关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贵林发现这种情况后,经调查了解到,他家四口人,除了王贺之外,不是病就是残。

祖母宿庆芝70多岁,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母亲王桂云先天性小儿麻痹,父亲也有残疾。

家中的三间土平房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漏。

全家只能在亲友及村民的帮助下,靠种仅有的十几亩地维持生活。

本来王贺辍学后,想到外地闯荡闯荡,但又苦于没有门路。

于是,村关工领导小组主动向党支部和村委会汇报了王贺家的处境,村支部和村委会把救助特困和帮助未成年人排忧解难纳入日程。

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为他家解决了三口人的低保补助。

王贵林又把王贺安排到亲属的家具厂干活。

工资已由入厂初期的1,300元涨到现在的2,700元,使王贺一家人真正从一愁莫展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第三,学习帮助人文化。

全县各中小学非常注重各种人文关爱活动的开展。

他们通过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缓解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开展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明辨是非与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自救保护本领。

与此同时,还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了“手拉手”结对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都有一个能说心理话、能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地方,尽量消除父母远离后形成的孤独感。

为了提高“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关工委配合党政在全系统开展了党员教师帮扶活动,先后使200多名成绩落后生赶上了大队伍。

东城街道办事处先后与百余名“五老”文艺爱好者和百余名街道干部、学生代表举办文艺演出10余场,促进了老少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举办了两场家庭教育报告会,邀请心理咨询师、感恩励志专家为千余名学生及家长做感恩励志报告。

他们还把关工工作的触角向私立业余学校延伸,在朗训少儿英语学校开展了在为学生补习好英语课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的尝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四,心理疏导个性化。

全县各中小学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初步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以开座谈会、家访、个别谈心、打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咨询。

使孩子们逐步学会了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树立了追求目标的信心、饱尝了融入集体的喜悦,养成了宽恕他人的美德。

为了努力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各学校还一改以往那种“以考试论英雄、以分数排座次”的评价方式,探索了“学习成绩与特长展示相结合、充分肯定学生们点滴进步”的新模式。

使各班级的“每周一星”评比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了成长进步的决心和勇气。

第五,安全呵护法制化。

县公安局关工委密切配合各科所队,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切入点,以专项打击、专项整顿、网格化治安管理模式的试点为载体,强力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确保青少年的人身安全。

一是对校车进行了专项整顿。

严格排查所有的校车,坚决杜绝“黑车”、“病车”上路。

与此同时,对超员、超速、违停等违章驾驶问题也进行严肃的整治。

二是认真开展警校共建工作。

为确保学校的治安稳定,城镇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警务室,指派民警长期驻校,专门负责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是加大了校园周边秩序的维护。

坚持“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取缔了不规范的台球室、电子游戏厅和黑网吧;收缴并销毁了充斥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图书;取缔了容留男女生混居的出租房屋,并对业主进行了训诫。

四是对校园周边及重点路段进行巡逻守护。

从而,有效地遏止了校园内外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消除了各种危害学生安全的治安隐患。

三、抓矫正,锲而不舍促转化

在构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毕竟还有极个别的青少年,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走上了歧途。

但我们各级组织绝没有对他们弃之不管,而是千方百计地挽救他们。

第一,落实帮教,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关工委与政法、教育、民政等部门一起,成立了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组,形成了社区、家庭、学校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为帮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全面掌握失足青少年的情况。

加强动态信息的采集,仅2016年上半年就采集违法青少年动态信息180余条,使帮教工作更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第三,强化感化教育,做好挽救工作。

执法办案单位和监管部门积极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宣传讲解政策、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耐心说服教育,缓解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执法部门的关心与挽救。

第四,执行“两包三落实”措施。

城乡各派出所把对失足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与创建“平安家庭”活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治安调解员、治安巡逻员和楼长信息员的作用,对辖区内的违法青少年实行包思想转化、包引导就业,落实帮教组织、帮教措施、帮教目标,使帮教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在帮教工作中,坚持了“三个做到”,即:

一旦发现违法青少年组织或参与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时,及时予以制止并和其家长联系;一旦发现有团伙违法犯罪的,立刻劝阻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一旦发现有人教唆、胁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马上向公安机关反映。

从而,大大净化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也消除了被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诱因。

与此同时,农村乡镇、城镇四个街道的关工组织及“五老”也认真配合司法部门采取了规范化管理、个性化矫治、灵活性帮教的工作模式,大力强化了对被矫正人员的帮教工作。

昌盛乡南岗村七屯青年张文志因盗窃被判刑。

2011年刑满释放后,面对家庭债台高筑、生活困难的现实,致使他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

村关工领导小组知道情况后,由小组长陈凤玉到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运作,为他家争取到了两个人的低保补助;又安排“五老”甄万才对他进行帮教,教育他勇于克服困难、重新做人;同时,关工领导小组还和村里联系,尽量为他爸爸多安排一些农活,以便多些收入;随后,关工领导小组又介绍他到外地打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

诚挚地关爱,使张文志深受感触,他逢人就说:

“是关工领导小组的领导挽救了我”。

他深情地表示,今后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东城和西城街道关工委认真配合司法部门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周见其人、月闻其声”的管理办法,实施了对被矫正人员从学习到生活、从行踪到交往全方位的帮教,大力规范被矫正人员的举止言行,强化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

他们做到每周组织被矫正人员到办事处学一次政治、从事一次公益活动、汇报一次思想。

每当发现他们有进步的时候都热情鼓励;每当察觉他们有不足的时候就耐心指导,使被矫正人员每时每刻都饱尝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体贴和温暖。

由于方方面面的合力工作,悉心关爱,使帮教的失足青少年无一重新犯罪,有7名失足青少年又回到了学校,走进了课堂。

(弘利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