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907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docx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一个鸡蛋的质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

A.60g、8mm、0.5sB.10g、80μm、5s

C.60g、80μm、0.5sD.10g、8mm、5s

2.学完质量和密度后,部分同学在生活生产中还是对这两者混淆不清,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密度是

,表示

水的质量为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和密度都减小一半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3.两支相同的烧杯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衡量标尺已经调水平的天平上,静止时如图所示,则(  )

A.甲杯内液体质量较大B.两杯内液体密度相等

C.乙杯内液体质量较小D.乙杯内液体密度较大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C.当

时,成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下列光学元件在常规使用过程中能成等大虚像的是(  )

A.平面镜B.近视镜C.远视镜D.放大镜

6.下列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

B.透镜成的像是实像,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C.海市蜃楼是光通过折射成的物体的虚像

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7.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

C.

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

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9.2020年6月21日下午14:

36,合肥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

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

C.

筷子弯“折”

D.

雨后彩虹

10.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1.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C.深夜,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物理课堂上,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

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共运动了14s,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1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4m/sB.3.75m/sC.4m/sD.4.5m/s

二、填空题

13.白酒的“度数”是指20

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

一瓶标有“600ml/45度”的白酒质量为____g,密度为____g/cm3。

(ρ酒精=0.8g/cm3)

14.2018年11月16日,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通过投票,正式让保存在位于______的国际计量局总部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改用普朗克常数(符号是h)作为新标准替代,二者无缝连接。

按照这个新标准一个大苹果的质量约为200×______kg。

15.疫情期间,要求大家进入公共场合时,戴口罩量体温。

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

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透过弧形玻璃面能看到水银柱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16.学习光的折射时,老师让我们用盛水的玻璃杯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如图所示,在白纸上写两个字母“B”(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正面观察到位于下方的字母发生了变化,让白纸前后移动,出现图丙和图丁现象,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出现图丙现象时,保持白纸位置不动,让玻璃杯向右侧移动,发现像______(选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图丁下方字母“B”成的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7.某湖泊深度为1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2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_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18.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A.冰棒上粘着“白粉”;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C.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D.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

这四种物态变化过程均放热的是______。

(填写对应的字母)

19.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七支总冠军球队.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通过________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20.给下面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_____;

(2)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1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是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姚明蜡像,蜡像是按照与真人1∶1的比例制作而成。

姚明的质量为130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取ρ人=1.0×103kg/m3,若蜡像是实心的,已知ρ蜡=0.9×103kg/m3。

求:

(1)姚明的体积为多少?

(2)姚明蜡像的质量约为多少?

(不计篮球、衣服及鞋子的质量)

22.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2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旗杆.请画出旗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_______)

将平面镜远离旗杆,旗杆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举行升旗仪式时,旗子沿旗杆匀速上升,此时旗子的像相对旗子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初春或深秋,农作物常遭受霜冻。

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

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

(2)由短文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空气湿润和______。

(3)为了验证

(2)中的猜想,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中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

你认为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______。

25.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同学合作估测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两人选取长为510m的长铁轨,小明站在铁轨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亮站在铁轨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敲击声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26.放假了,小胖和爸爸决定乘高铁去上海旅游,而家乡没有高铁,于是小胖通过网络查到距禄劝最近的高铁站在昆明,通过网上查询可知有三趟从昆明南到上海虹桥的火车,时刻运行表如下表,小胖和爸爸先驱车从高速到昆明南,上高速一段时间后,小胖观察到路边立有图示的标志牌,此时的时间是08:

5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当小胖赶到昆明南时:

(1)应选择哪次火车?

(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车次

到昆明南

站时间

从昆明南站

发车时间

到上海虹

桥站时间

里程

G1378

08:

52

08:

58

18:

18

2352km

G1372

09:

38

09:

45

20:

54

G1374

10:

13

10:

18

22:

18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6N,所用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一张纸的厚度为0.08mm,即为80μm;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所以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0.5s。

故选C。

2.B

解析:

B

A.水的密度是

,表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故A错误;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根据

可知,密度也减半,故B正确;

C.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则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变大,故C错误;

D.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从地球带到太空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D

天平是等臂杠杆,游码示数为零,则

由于甲杯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由

可知乙杯内液体密度较大。

故选D。

4.D

解析:

D

A.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故A错误;

B.当物距等于5cm时,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当物距等于25cm时,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此时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A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

B.近视镜是凹透镜,根据凹透镜成像的特点,不能成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远视镜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能成等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C

A.面镜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只有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故A错误;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放大镜是凸透镜,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放大镜不是只能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实像,也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B

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洒出的是小水珠,而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光通过它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看到常常拖着彩虹尾巴,是因为白光经过水珠折射后,分成各种彩色的光,这种现象也叫光的色散。

故选B。

8.A

解析:

A

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海市蜃楼是因为光在不均匀大气中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鸟巢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9.A

解析:

A

日环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

A.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利用了透镜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解析:

A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放进冰箱后,在低温环境下,里面的水先凝固,拿出来后吸热熔化形成的,故A正确;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人体皮肤周围的热量导致的,故B错误;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户外气温低,为了避免温度计破损,选择凝固点低的酒精温度计,故C错误;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罐壁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1.B

解析:

B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上物理课时,听到室外传来的唢呐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解析:

A

【详解】

物体前2s运动的路程

物体后12s运动的时间

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3.091

解析:

0.91

[1]由题意可知45度酒,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为45mL,所以6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为

600mL白酒中所含酒精的质量为

600mL白酒中所含水的质量为

白酒的质量为

[2]白酒的密度为

14.法国巴黎10-3

解析:

法国巴黎10-3

[1]人们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国际千克原器,存放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中,故填法国巴黎。

[2]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1g=10-3kg,故填10-3。

15.凝固虚

解析:

凝固虚

[1]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最终形成超细纤维,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经凝固形成超细纤维。

[2]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有透过弧形玻璃面能看到水银柱的虚像。

16.凸透镜保持不动实

解析:

凸透镜保持不动实

[1]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字母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次物距不同。

[2]图丙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u小于f,保持白纸位置不动,让玻璃杯向右侧移动,u始终小于f,故像不动。

[3]图丁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根据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图丁下方字母“B”成的是实像。

17.不变虚像

解析:

不变虚像

[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无人机距离湖面26m,根据平面镜成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可知,无人机的像距离湖面26m。

[2][3]无人机在湖面成像大小跟无人机的大小有关,跟无人机到湖面的距离没有关系。

所以当它下降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无人机通过湖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18.ABC

解析:

ABC

A.冰棒上粘着“白粉”,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

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符合题意;

C.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外壁液化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符合题意;

D.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冰棒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9.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解析:

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1)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球员耳中的;

(2)此处喝彩声使球员们士气大振,不影响球员们打球,故不属于噪声;(3)“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20.mmm/s【详解】

(1)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46cm=1846mm

(2)2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解析:

mmm/s

【详解】

(1)[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18.46cm=184.6mm

(2)[2]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三、解答题

21.

(1)0.13m3;

(2)117kg

解:

(1)姚明的体积为

(2)因为真人与蜡像的比例为1∶1,则蜡像的体积与姚明真人体积相同

蜡像的质量为

m蜡=ρ蜡V蜡=0.9×103kg/m3×0.13m3=117kg

答:

(1)姚明的体积为0.13m3;

(2)姚明蜡像的质量约为117kg。

22.

由图示知,其中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另一条是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作图如下:

23.

不变静止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旗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分析解答;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作旗杆顶A点关于平面镜对称点A′,A′即为A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物像等大,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将平面镜远离旗杆,旗杆的像大小不变;举行升旗仪式时,旗子沿旗杆匀速上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旗子的像也以相同速度沿旗杆匀速上升,旗子的像相对旗子没有位置变化,因此此时旗子的像相对旗子是静止的.

【点睛】

此题考查平面镜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4.水蒸气0℃以下的气温能冰块放到不锈钢杯子里,由于冰块温度低,通过执传递,导致杯底温度降低,杯底周围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底凝华成为霜附在杯底

(1)[1]水蒸气遇冷凝华成为霜;

(2)[2]霜形成有两个条件:

空气湿润和0℃以下的冷气温;

(3)[3]4]冰块放到不锈钢杯子里,冰块温度低,由于热传递,导致杯底温度降低,杯底周围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底凝华成为霜附在杯底。

25.

(1)1.5s;

(2)0.1s;(3)5100m/s

(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1.5s

(2)敲击声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

t铁=t空-Δt=1.5s-1.4s=0.1s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v铁=

=5100m/s

答:

(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1.5s;

(2)敲击声在钢铁中传播的时间是0.1s;

(3)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

26.

(1)G1374;

(2)196km/h

【详解】

(1)到达昆明南需要的时间为

此时的时间是08:

51,到达昆明南的时间为9:

45,应选择G1374次火车。

(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答:

(1)应选择G1374次火车;

(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196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