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02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1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3

第三节结论及建议…………………………………………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6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7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9

第一节建设地点…………………………………………9

第二节建设条件…………………………………………9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2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13

第一节道路工程…………………………………………13

第二节排水工程…………………………………………21

第三节照明工程…………………………………………26

第四节景观绿化工程……………………………………28

第六章环境评价及保护……………………………………29

第一节环境评价的范围………………………………29

第二节环保目标及评价标准……………………………29

第三节主要污染源………………………………………30

第四节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32

第五节节能措施…………………………………………32

第七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34

第八章项目的招投标………………………………………35

第一节项目组织与建设管理……………………………35

第二节项目的招投标……………………………………36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

第一节投资估算…………………………………………39

第二节资金筹措…………………………………………41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42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XX县XX镇城区道路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单位简介:

XX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是负责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规划、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负责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政府工作部门。

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调控政策,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等重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搞好中心城镇功能分区、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引导和促进全县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和乡镇经济协调发展;负责汇总和分析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进行全市宏观经济的预测、监测,研究提出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和价格等重要经济手段的政策建议。

研究和制订产业政策,引导和协调产业政策的实施;提出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做好社会项目的核准、登记与跟踪服务;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安排市财政性建设资金和建设项目,审核县财力基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研、初步设计及工程概预算,并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参与管理国家、省和县财政拨款建设项目,争取利用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参与管理全市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研究建立政府投资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研究提出全市利用外资的发展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负责协调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做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与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建议;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研究拟定全市投融资、计划、价格等方面体制改革方案或实施办法;负责对所属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检查监督,协同有关部门监管其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推进全市国民经济信息化,搞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协助市领导办理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有关事项;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改制工作,负责开发区、保税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负责全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对策的研究,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改革提供建议和咨询;做好国防动员委员会交办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

三.项目拟建地点

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道路工程:

全长约965.902m,规划控制红线宽24m。

2.配套雨水、污水、照明、绿化、消防等工程。

五.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值

1

道路等级

城市Ⅲ级次干道

2

道路全长

m

965.902

3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0

4

红线宽

m

24

5

交通等级

6

横断面型式

m

4.5+7.5+7.5+4.5

7

路面种类

水泥混凝土路面

8

设计荷载

道路标准:

BZZ-100

9

线

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

m

150

10

设超高圆曲线半径

m

40

11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50

12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13

线

最大纵坡

7%

14

最小坡长

m

85

15

凸形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16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17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35

18

地震设防

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地震动峰加速值为0.05g

19

设计年限

20

六.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本项目是城镇基础公用工程。

项目总投资1458.49万元,资金来源:

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解决。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定额;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公路路基设计规划》(JTGD30-2004);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4);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14.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6.建设单位与海南海协建设项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

八.研究范围

研究工作的范围包括: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项目的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

第三节结论及建议

九.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对XX县XX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主城区交通路网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对加快XX县XX镇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XX镇人民生活提供的更为便利的条件;有利于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省的投资发展方向,符合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项目建设规模选择合适,建设条件具备,工程建设方案基本可行。

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

一十.问题及建议

1.项目建设涉及范围及部门广、投资额较大,建议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协调配合各方面,使项目尽早实施,尽早产生效益。

2.应切实做好与外部供水、供电、道路等工程的衔接,以保证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需要。

3.拟建场地无地质勘探报告,在下一阶段设计时应予以补充,可能对管道基础、地基处理和施工方法有所影响,费用会有所调整。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XX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西部。

北纬18°56′~19°29′,东经109°02′~109°42′。

东与琼中县毗邻,南与乐东县交界,西与昌江县接壤,北抵儋州市。

全境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68公里,面积2117平方公里。

人口约18万人。

黎族占总人口55.7%,其他11个民族共占44.3%。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3.6人。

辖11个乡镇,9个国营农场,辖地90.74万亩。

县政府驻XX镇汽车站每日有班车往返海口、通什、东方、琼中等市县,XX镇至儋州市南丰的水上运输线长40公里,每日有客货船往返。

海南省委、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支持“三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结合海南实际,可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海南中小城镇建设,特别是中心城镇的建设。

作为地处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和水源保护地的XX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XX镇位于海南省环岛西线城镇发展主轴带中,距高速公路7公里,有铁路线从中穿过,南距昌江16公里,北距儋州50公里,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选址于XX镇区东部3公里处,牙邦二级公路由西向东从中间穿过,东距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约15公里,离海南省海榆西线公路仅3公里,粤海铁路就在其西边2公里处通过,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好项目,而目前该基地内仅有一条牙邦二级公路通过,不能满足基地的交通需求,本道路建设项目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十一.项目建设是XX县XX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XX镇位于海南省环岛西线城镇发展主轴带中,距高速公路7公里,有铁路线从中穿过,南距昌江16公里,北距儋州50公里,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而基地内部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项目的建设是对基地内部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有利于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农林产业基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XX镇经济发展。

一十二.项目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好项目,而目前该基地内仅有一条牙邦二级公路通过,不能满足基地的交通需求,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量和车流量的交通需求,项目的建设对交通条件进行改善,既能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又能方便基地的对外交流,有利于当地农民创收,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一十三.项目的建设是加快海南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海南省委XX镇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在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支持“三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城镇形象的提升和城镇品位的提高,对加快海南中小城镇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符合海南省投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了城镇道路功能,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第三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十四.地理位置

XX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偏西,它座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东邻琼中、南接乐东、西连昌江、北抵儋州;总面积为2117.73平方公里,折合317万亩。

XX县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南部鹦歌岭1812米,是全县最高峰。

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水能蕴藏量达3.84万千瓦。

XX镇位于海南省环岛西线城镇发展主轴带中,距高速公路7公里,有铁路线从中穿过,南距昌江16公里,北距儋州50公里,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本项目位于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

一十五.自然条件

XX县境内山岭重叠,除西北部为低丘、台地之外,其它部分为山地高丘,地形复杂,气候地域差异较大。

XX县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充足,热量丰富,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全县年日照时数多在2000小时以上,日照率为45—47%,全县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最高气温23.4℃(大岭农场),年平均最低气温21.9℃(南开乡),干湿季分明,春旱、冬旱几乎年年有。

风向及降水: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在5—11月出现,主要集中在8—9月,风力一般为6—7级,降风最大为12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高山阻挡作用,台风危害比本岛其它地区要小,县境内大部分地区降雨量1800—2400毫米,仅有XX、荣邦、金波等地在1400—1600毫米之间,全县的年平均降雨量是1725毫米。

雨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90%,8—10月是全年降雨量高峰期;11月—翌年4月为旱季,仅占年降雨量的10—15%。

一十六.地形、地貌

XX县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屹立于县界上的鹦歌岭海拔高度1812米,为全县最高峰。

地貌类型主要是山、丘和谷地,东南部山地,山脉走向不一,坡度大,河谷交错,山间谷地多,有利于发展林、牧、副和水电业;中部丘陵盆地,坡度缓,且与低山相间,大小盆地分布,其中上层深厚,静风湿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西北部临近岛西海岸,地势平坦,台地连片,适宜种植粮、油作物生产。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势较平坦。

一十七.工程地质与地震

XX县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海南中古代花岗岩隆起构造的西北部。

中古代时期,海南的中、南部发生过强烈的隆起构造运动,形成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隆起构造,到新生代,这一运动减弱。

近年,XX县一带的断块差异运动水平很低,相对稳定区,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记载,亦没有震害记录。

在1973年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全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中XX县处于无震区范围内。

项目拟建地尚未进行钻探工作,根据已建部分道路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软路基等需要处理的地质条件,对于本项目地址勘察报告,需加紧进行,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确切依据。

一十八.公共设施条件

XX县XX镇目前供水、供电、供气、通讯设施基本配套,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

一十九.施工条件

本项目位于XX县(XX)农林产业基地,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较完善,完全具备施工用水、电、材料运输等条件,三大建筑材料基本可在市内或岛内购到,项目施工条件良好。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二十.项目建设规模

拟建的规划中心路全长约965.902m,规划控制红线宽24m,设计车行速度为30km/h,双向六车道。

二十一.项目建设内容

1.道路工程

道路全长965.902m,起点坐标为X=140407.666、Y=71138.782;终点坐标为X=141194.122、Y=70778.792。

2.其它工程

无障碍设计、交通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

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配套工程。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第一节道路工程

一.工程设计原则

1.依据规划,掌握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范,项目设计与XX县路网规划有机结合,要充分体现项目的使用功能。

2.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处理好本项目与已建成道路的相互关系,项目的建设应与未来XX县的的整体结构相结合,并对远期建设的发展留有余地。

根据自然条件,尽量减少工程量,尽可能采用能就近取材的原材料。

3.道路设计在满足道路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的技术指标,以保证道路应具有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4.道路平面线形与城市道路下管网、绿化、环境等统筹考虑,并符合道路相应的技术指标。

5.道路平面设计根据城市现状与沿线建筑物合理地设置交叉路口、出入口的位置等。

6.注重道路绿化、道路照明等设施建设水平,从而全面提升道路总体形象。

7.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8.制订详细地施工计划,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9.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注意施工中尽量不造成和减少造成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提供好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二.编制依据

1.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定额;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公路路基设计规划》(JTGD30-2004);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4);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14.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6.建设单位与海南海协建设项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

三.设计标准及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执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值

1

道路等级

城市Ⅲ级次干道

2

道路全长

m

965.902

3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0

4

红线宽

m

24

5

交通等级

6

横断面型式

m

4.5+7.5+7.5+4.5

7

路面种类

水泥混凝土路面

8

设计荷载

道路标准:

BZZ-100

9

线

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

m

150

10

设超高圆曲线半径

m

40

11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50

12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13

线

最大纵坡

7%

14

最小坡长

m

85

15

凸形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16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17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35

18

地震设防

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地震动峰加速值为0.05g

19

设计年限

20

四.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走向以《XX县(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包括道路起终点、中线座标及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交叉口红线控制范围及视距等规划要素。

道路起点为二横路,经过三横路及规划一路,终点与规划二路相交,道路全长965.902m,道路控制红线宽度为24m,起点座标(海南平面坐标第)X=140407.666、Y=71138.782;终点座标为X=141194.122、Y=70778.792。

道路全线设置三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均为200m。

在平面设计中根据区域范围内建成或拟建道路的位置,综合考虑区域交通,将建设范围内的交叉口等附属设施统一考虑布设。

五.道路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沿线地势平缓,高差变化小,现状路面坡度平缓,标高的确定主要依据规划标高,缺乏规划标高控制的地方,结合片区景观规划、道路两侧用地、防洪等综合考虑,纵断面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结合地形及两侧用地规划,尽量减少填挖方量,节省工程造价;

2.满足道路排水及防、排洪要求;

3.满足道路本身相应的技术标准;

4.充分满足两侧景观要求;

5.满足敷设各种地下管线的要求;

6.以已建成相交道路的路面标高为依据,综合考虑已建道路衔接为原则;

本次设计路段现状地形变化较大,中间高,两头低,最低处标高为120.026米,最高处标高为150.63米,最大高差为30.604米。

由于XX(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路网纵向标高及场地的土方填挖平衡,已在《XX(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里面统一考虑,故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按照《详规》确定的标高进行设计。

另本处设计道路为场区道路,为双向4车道,没有规划非机动车道位置,《详规》中的竖向标高也没有考虑非机动道的坡度及坡长限制问题,故本次设计仅考虑机动车的坡度及坡长限制问题。

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

相交道路的规划标高及地块规划标高。

道路纵断面的技术指标如下:

道路纵坡的技术指标:

路线全长(米):

965.902

纵坡段数(个):

5

平均坡长(米):

193.180

直坡段全长(米):

738.883

直坡段占全长(%):

76.497

曲线段全长(米):

227.019

曲线段占全长(%):

23.503

最小坡长(米)150.00

最大坡长(米):

250.005

最小纵坡(%):

0.561

最大纵坡(%):

5.800

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米):

900.000

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米):

800.000

最小竖曲线长度(米):

44.668

六.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XX(XX)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现有道路两侧用地情况,本次道路设计横断面为:

1、环路(一期)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为:

人行道4.5m+行车道15m+人行道4.5m=24。

2、为了满足道路横向排水的需要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向外侧1.5%的横坡,人行道向内-1.5%的横坡。

道路横断面图如下:

七.平纵面组合设计

路线设计注重平、纵面的合理组合,是汽车能均速行驶,满足环保要求,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充分考虑驾驶员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注重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注重平纵面合成坡度的合理组合,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避免凸形竖曲线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平曲线的起终点或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

避免在直线上的纵面线形出现频繁的起伏,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形,以保持线形较好的连续性和良好的视线诱导作用。

八.道路路面设计

(一)路面结构比选

路面结构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另一种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各有利弊,比较见下表:

结构类型

优点

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

⑴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好。

⑵使用寿命长,其设计使用年限长达30年。

⑶前期养护工作量、费用均较少。

⑷其路面色泽鲜明,能见度好,有利于夜间行车。

⑸材料来源广泛。

⑴路面接缝多,行车振动大,噪音高,行车舒适度较差。

⑵易出现断裂、破碎、错台等,且修复困难。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的工作量大,且影响交通。

⑶开放交通迟。

沥青混凝土路面

⑴路面平整度好,无接缝,行车振动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