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80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docx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

最新精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东欧各国仿效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C、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承认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63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设立了专门热线,以确保危急时刻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能够迅速沟通,同年,两国同意禁止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

以下对美苏这些做法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

②缓和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③动摇了美苏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④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A、②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曾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这些话表明()

A、苏联为维护和平,愿与美国真诚合作

B、苏联要争取世界的绝对霸主地位

C、苏联要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要与美国合作,震慑战争犯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

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

……赤色分子,冒牌货和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

”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B、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是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守势”

C、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D、美取攻势,苏取“守势”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

这表明美苏()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美苏军备竞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备竞赛

B、核武器是美苏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

C、美苏军备竞赛始于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尼克松期间采取的对外政策与杜鲁门政策的最大不同是()

A、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B、对苏采取“缓和”战略

C、美在争霸中全面收缩

D、美苏争夺重点在欧洲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影响有?

()

①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②美、苏停止核军备竞赛?

③美、苏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 ?

④美苏围绕核武器的研制和运载工具进行新一轮竞争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危机期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立场远比赫鲁晓夫强硬,他曾建议苏联对美实施报复性核打击,他的强硬立场与苏联力求控制危机的想法不相符合。

”这场“危机”()

A、推动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触发了二战后东亚大规模局部战争

C、使古巴核大国地位得到承认

D、在美苏妥协后用谈判方式得以化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

”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时间的不断更替

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国际关系的变革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C、柏林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苏美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

材料中“它”()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积极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分裂

D、积极谋求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是在

A、1987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答案】:

【解析】: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

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

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

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

材料二中布什为什么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

""

【答案】: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式予以瓜分。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

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

如:

(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

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4月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7年)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1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

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

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

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

……这几年,戴高乐将军当政,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

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

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关于中法建交问题(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并归纳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戴高乐总统的措施与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81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

1982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中止。

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

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年7月,历经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各拥有1600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

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载:

“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

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

”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

“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

“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

”“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

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

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

张文先生总结认为:

“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

二战后,德、奥和意大利有约2000万难民,是饱受战火浩劫的欧洲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并安置的。

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欧洲的难民问题在国内积极倡导立法,美国历史上第一步难民法《1948年战争难民法》最终制定。

其将在战后因种族、宗教或政治观点将受到政治迫害或害怕受到政治迫害、不能或不愿回国的人列为接纳难民。

在1950年的难民法修正案中,将流亡美国的波兰难民,捷克斯洛伐克以外的其它东欧国家的难民也纳入安置范围。

并规定: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完成,向将会有力推进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难民发放500个签证”。

从1946年到1994年,美国共接纳了2471628人次的难民,其中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占了95%左右。

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接纳大量逃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成为了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

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

出于反共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难民法》,有选择地允入难民。

——摘编自李晓岗《难民政策与冷战外交》等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依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难民政策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

此外,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

由于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所以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

当日本人最后被迫交出他们的占领地时,他们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动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

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

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

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

“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

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

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

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

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根据材料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最使美国担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戴高乐不仅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而且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欧洲人的欧洲”。

所谓“欧洲人的欧洲”,其寓意异常清晰,就是要在欧洲建设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

严格地说,美国并不反对欧洲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毕竟是美国可依托的力量。

当然,前提是欧洲建设的任何一个步骤和目标都应该纳入以美国为领导的“大西洋体系”中。

但这却是与戴高乐主义不相容的。

在戴高乐主义关于“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里,不仅排斥美国,而且也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

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

——摘编自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战后初期英法友好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戴高乐的“欧洲人的欧洲”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随之引发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严重的战争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l962年10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召集其主要顾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商讨对策。

l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1962年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

剑拔弩张之际,一些国家呼吁美苏冷静下来。

同时美苏进行着秘密外交谈判,苏联得到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导弹的承诺。

1962年10月28日,苏联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

——刘金质:

《冷战史(1945—1991)》

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应对古巴导弹危机的措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

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6月27日,杜鲁门宣称:

“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

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XX百科

材料二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

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

“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

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

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

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

产生了什么结果?

""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