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848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1 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1金属键金属晶体教案苏教版选修3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晶体模型和金属键的本质

2.认识金属键与金属物理性质的辨证关系

3.能正确分析金属键的强弱

4.结合问题讨论并深化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

5.认识合金及其广泛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金属键的概念及金属的物理性质

【引入】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什么组成了我们的世界呢?

学生回答:

物质

讲述:

对!

我们的自然世界是有物质组成的,翻开我们的化学课本的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不论冬天美丽的雪花,公路上漂亮的汽车。

包括你自己的身体都是有这些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构成的。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占周期表中大多数的金属。

【板书】§3-1-1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

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展示】几种金属的应用的图片,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

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1、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

2、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

金属单质中金属原子之间怎样结合的?

【板书】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二、金属键

【动画演示并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

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组成粒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离子通过吸引自由电子联系在一起,形成金属晶体.经典的金属键理论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金属原子则“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之中。

 金属键的形象说法:

“失去电子的金属离子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

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板书】1.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金属键: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

3、成键特征:

自由电子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无方向性、饱和性

【板书】三、金属键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金属键理论来解释金属的特性?

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1.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强调】:

金属受热后,金属晶体中离子的振动加剧,阻碍着自由电子的运动。

所以温度升高导电性下降。

2.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3.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

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4、金属晶体结构具有金属光泽和颜色

由于自由电子可吸收所有频率的光,然后很快释放出各种频率的光,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具有银白色或钢灰色光泽。

而某些金属(如铜、金、铯、铅等)由于较易吸收某些频率的光而呈现较为特殊的颜色。

当金属成粉末状时,金属晶体的晶面取向杂乱、晶格排列不规则,吸收可见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成黑色。

【问题解决】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设问】我们知道,不同的金属在某些性质方面,如密度、硬度、熔点等又表现出很大差别。

有的金属软如蜡,有的硬如钢;有的金属熔点低,有的熔点高,金属的这些性质与金属键有没有关系?

【投影】课本P29表3-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表中的数据,总结影响金属键的因素。

【板书】四。

金属的熔、沸点、硬度与金属键的关系

1.原子化热:

1mol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

【讲解】金属键无方向性,无固定的键能,金属键的强弱和自由电子的多少有关,也和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等其它许多因素有关,很复杂.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原子化热等来衡量.金属原子化热是指1mol金属变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热量.金属原子化热数值小时,其熔点低,质地软;反之,则熔点高,硬度大.

【板书】2、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原子半径、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一般: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说明】:

不同的金属在某些性质方面,如密度、硬度、熔点等又表现出很大差别。

这与金属原子本身、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

【问题解决】3、试比较下列金属熔点的高低和硬度大小。

(1)NaMgAl

(2)LiNaKRbCs(3)KCa

4、为什么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

【课堂小结】结构性质

金属键

金属内部的特殊结构金属的物理共性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原子化热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金属阳离子半径、自由电子数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

【课后阅读材料】

1.超导体——一类急待开发的材料

一般说来,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汞的很差)。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昂内斯在研究低温条件下汞的导电性能时,发现当温度降到约4K(即—269、)时汞的电阻“奇异”般地降为零,表现出超导电性。

后又发现还有几种金属也有这种性质,人们将具有超导性的物质叫做超导体。

2.金属的物理性质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或原子)排列很紧密,使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性质。

(1)状态:

通常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体。

(2)金属光泽:

多数金属具有光泽。

但除Mg、Al、Cu、Au在粉末状态有光泽外,其他金属在块状时才表现出来。

(3)易导电、导热:

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

(5)熔点及硬度:

由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跟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强弱决定。

金属除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

①颜色: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有少数金属具有颜色。

如Au金黄色Cu紫红色Cs银白略带金色。

②密度:

与原子半径、原子相对质量、晶体质点排列的紧密程度有关。

最重的为锇(Os)铂(Pt)最轻的为锂(Li)

③熔点:

最高的为钨(W),最低的为汞(Hg),Cs,为28.4℃ Ca为30℃

④硬度:

最硬的金属为铬(Cr),最软的金属为钾(K),钠(Na),铯(Cs)等,可用小刀切割。

⑤导电性:

导电性能强的为银(Ag),金(Au),铜(Cu)等。

导电性能差的为汞(Hg)

⑥延展性:

延展性最好的为金(Au),Al

【课后练习】

1.下列叙述中,可以肯定是一种主族金属元素的是

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一种金属B.熔点低于100℃的一种金属

C.次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D.除最外层,原子的其他电子层电子数目均达饱和的一种金属

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金属晶体结构无关的是

A.导电性B.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延展性D.硬度

4.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中有能量传递,可以用此来解释的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硬度

5.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A.易导电B.易导热C.有延展性D.易锈蚀

6.试比较下列金属熔点的高低,并解释之。

(1)Na、Mg、Al

(2)Li、Na、K、Rb、Cs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认识金属晶体基本结构

【引入】展示:

雪花、石英、食盐、铝的晶体结构图,

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阅读】课本P30化学史话:

人类对晶体结构的认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

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二、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2、有固定的熔沸点

3、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三、晶体的分类(依据:

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作用)

分为:

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混合晶体。

【板书】§3-1-2金属晶体

一、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结构

【展示】钠晶体的堆积方式,讲解晶胞的概念。

【板书】1、晶胞:

金属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讲解】晶体的结构是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的。

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如同砖块与墙的关系。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是有一定规律的。

【展示】金属晶体的原子平面堆积模型

(a)非密置层    (b)密置层

【设问】哪种排列方式圆球周围剩余空隙最小?

【投影并讲解】金属晶体中离子是以紧密堆积的形式存在的.下面的刚性球模型来讨论堆积方式.

  在一个层中,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一个球与周围6个球相切,在中心的周围形成6个凹位,将其算为第一层.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1,3,5位(若对准2,4,6位,其情形是一样的).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可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第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球,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即ABAB堆积方式,形成六方紧密堆积,配位数12(同层6,上下各3).此种六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另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2,4,6位,不同于AB两层的位置,这是C层.第四层再排A,于是形成ABCABC三层一个周期.得到面心立方堆积,配位数12.

 

 

这两种堆积都是最紧密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05%.

  还有一种空间利用率稍低的堆积方式,立方体心堆积:

立方体8个顶点上的球互不相切,但均与体心位置上的球相切.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为68.02%

【板书】2.金属晶体的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

(1)六方堆积.如镁、锌、钛等

(2))面心立方堆积。

如金、银、铜、铝等

(3)体心立方堆积。

如钠、钾、铬、钨

(4)简单立方堆积。

如钋等

二、金属晶体中晶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