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807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docx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

2020年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精选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整理了“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第一篇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技能目标:

  1,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

  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第二,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

  第二板块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平时的了解,孩子们平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第三板块是传递节日的快乐和祝福.让学生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相互赠送着自制的节日贺卡,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时间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10分钟

  中秋节知识竞赛

  主持竞赛

  参与知识竞赛

  根据前一阶段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知识竞赛,一来通过竞赛检查学生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程度,二来活跃气氛.

  约20分钟

  师生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中秋节

  1,策划,组织,指导

  2,古诗吟唱《但愿人长久》

  1,《我给月亮写封信》

  2,古诗吟诵《月亮组诗》

  3,古诗吟唱《静夜思》

  4,古筝《登月交辉》

  5,《口琴,器乐联奏-----月亮船》

  6,书法展示《月圆,人圆,梦圆》

  7,泥塑展示《奇特的月饼》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来歌月,颂月,庆祝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方面搭设平台,全面展示学生的才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并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约5分钟

  传递祝福,感受祝福

  活动小结

  1,品尝月饼

  2,赠送中秋贺卡

  品尝中秋特有的食品,了解月饼的品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过赠送自制的贺卡,向他人传递祝福的心意,再次感受节日的快乐.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

《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第三篇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

  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

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

李梓萌同学问我们:

“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

圣诞节为什么不放?

”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

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

  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尝月饼。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

  3、激发学生的探索--,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

  三、活动计划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

  四、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

  五、活动安排

  引入话题,确定主题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

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

--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

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

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

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

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

(喜欢)但你们对中秋有哪些了解?

又有怎样的体验呢?

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

  

(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

  (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

  (4)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等。

  (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

他们的价钱怎么样?

哪一种吃?

  (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

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7)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8)中秋只是汉族的节日吗?

别的民族过中秋吗?

  ……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

  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

  中秋的来

  历及传说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走近中秋》。

  2、办《走近中秋》手抄报。

(略)

  月饼的种

  类和制作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

  3、学习制作月饼。

开一个月饼品尝会。

(略)

  中秋习俗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

(略)

  中秋颂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

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略)

  【设计意图】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1、在组长带领下,通过网上搜索、调查年长的亲人、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工作。

  2、9月28日,我们带领20名学生(有6名非本组学生)来到月饼加工点,先进行了参观,学生情绪激昂,一边看一边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

月饼馅里会有什么?

还可以用什么作馅?

为什么做月饼的面发黄?

为什么和面要用油?

月饼图案的涵义?

为什么叫“五仁”?

……我们让学生先不要问,先观察,想不明白的再问阿姨。

在月饼加工点,我们还发现一个已有七十年历史的月饼模子,直径有十厘米,上面刻有微软雅黑字“天下太平”,学生反过来倒过去地看,许多问题又来了……

  学生亲自动手的时间到了,洗净手,挽起衣袖,在阿姨的指导下,每个人做得有模有样……

  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

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交流成果,活动反思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高中第四篇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