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90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docx

化工厂应急预案样版

应急预案编号:

xxxxx-xx-2014

应急预案版本号:

2014-Ⅱ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

颁布实施日期:

2014年月日

发布令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编制的《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经预案评审专家评审,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满足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需求,现批准发布《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各级人员应认真执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落实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在本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其可能引发的次生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各项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总经理(签名):

发布日期:

2011年月日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方针,规范本单位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确保员工生命及企业财产安全,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

《关于修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安监应急〔2014〕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转发关于修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东安办〔2014〕44号)

《某某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注意:

应检查上述引用的法规时限有效性,应以最新发布为准。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应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从较小的紧急事件到可能对周边单位、人员有健康和安全影响的事故。

适用于本单位的企业一级应急响应和企业二级应急响应(企业应急响应级别分类详见5.1.1、5.1.2)。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依据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而编制。

(1)综合应急预案:

规定本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是指公司内部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本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如下图所示:

 

本预案能够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及上级预案《某某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衔接。

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当厂区发生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时,依照本预案积极救援,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放在应急工作的第一位。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厂区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预案作出快速反应,迅速在厂区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尽最大可能控制事态发展。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切实做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及本预案的基础管理工作,单位总经理要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宣传;落实应急职责,配置并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建立及相邻企业的应急联动机制。

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迅速、有效地作出应急响应。

2危险性分析

2.1公司概况

2.1.1基本情况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某某镇某某村。

成立于xxxx年x月,经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号:

xxxxx,注册资本xxxx万元(港币),法定代表人姓名:

xxx,是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为xxxxx、xxxx、聚酯树脂清漆xxxx、xxxx,年生产量xxxx。

本公司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有生产车间、溶剂仓库、写字楼、宿舍、配电室、泡沫泵房等。

公司职工人数xx人,其中技术人员xx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xx人。

本公司生产规模:

xxxxxt/a、xxxxxxt/a、xxxxxt/a、xxxxt/a。

生产车间用于生产产品;溶剂仓库用于存放危险化学品原料和成品,危险化学品原料的最大储量为xxt、成品的最大储存量为xt。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原料和产品及储存量(见表2-1、表2-2)。

表2-1日常库存原料数量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性状

危规号

UN号

火险

类别

存放点

日常最大储存量/t

1

xxx

液体

xx

xx

甲类

溶剂仓库

xx

2

xxx

液体

xx

xx

甲类

溶剂仓库

xx

3

xx

液体

xxx0

xx

甲类

溶剂仓库

xx

4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5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6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7

液体

乙类

溶剂仓库

8

液体

乙类

溶剂仓库

9

液体

溶剂仓库

10

液体

乙类

溶剂仓库

11

液体

丙类

溶剂仓库

12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表2-2日常库存产品数量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性状

危规号

UN号

火险

类别

存放点

最大储存量/t

1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2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3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4

液体

甲类

溶剂仓库

合计:

溶剂仓库内危险化学品原料的最大储存量为xxt,成品的最大储存量为xt。

(2)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1)油漆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工艺说明:

生产xx时,分别将xx、有机溶剂、粉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投入分散机进行预分散混合,混合后送至三辊机研磨,再进行调色、过滤,最后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即得到成品。

其生产过程主要是溶解混合的物理过程,整个操作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属于危险工艺。

2)清漆、稀释剂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说明:

xx、稀释剂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包括称量配料、混合、分散、检验、过滤、包装等主要生产操作阶段,生产不是连续的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大部分作业主要靠人工操作,不属于危险工艺。

(3)工艺设备

表2-3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

安装位置

备注

1

2

生产车间

防爆

2

12

生产车间

防爆

3

9

生产车间

防爆

4

1

生产车间

防爆

5

2

生产车间

防爆

6

3

生产车间

防爆

7

2

生产车间

防爆

2.1.2平面布置及周边情况

(1)平面布置

以下应按工厂实际描述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某某镇xx村,整个厂区设置有非燃烧体围墙及外界隔离,公司厂区设有一个出入口,出入口位于厂区的东南面,及工业区道路相接。

出入口设有两个门,小门为人流出入口,大门为物流出入口。

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有生产车间、溶剂仓库、配电室、泡沫泵房、写字楼、宿舍等。

生产车间位于厂区西南侧,面积均为xcxm2,用于生产xx,xxx,xxxx,为甲类火灾危险性场所。

溶剂仓库位于厂区中部,建筑面积为xxxxm2,分为三个防火分区,用于储存产品、原料等,为甲类火灾危险性场所。

公司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件4:

图二: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

(2)周边情况注:

周边情况描述以工厂实际为准

西南面围墙外为正和厂宿舍,及本公司生产车间、溶剂仓库的距离均大于25m。

南面围墙外为正和车间,及本公司生产车间间的距离为12m。

东南面围墙外是工业区道路。

北面围墙外为配电房、废电信房。

本公司周围50m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和建筑保护物,无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和场所。

周边情况(详见附件4:

图一:

东莞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四至图)

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及事故类型

本单位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易燃易爆、中毒窒息等危险性,物质、蒸气具有一定毒害性。

根据事故发生过程、性质、机理,经危险有害性辨识、风险评估,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危险物料泄漏等。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以下场所为本企业危险源:

表2-4危险源分布及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序号

危险场所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

生产车间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泄漏

2

溶剂仓库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泄漏

2.2.2危险有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2.2.2.1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本公司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燃爆特性、毒害性分析情况如下:

表2-5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原料的危险特性

序号

产品/原料名称

闪点(℃)

爆炸极限(V%)

引燃温度(℃)

危险货物类别

火灾分类

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1

甲类

以下描述以实际为准

以下描述以实际为准

2

甲类

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3

甲类

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4

甲类

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5

甲类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和喉咙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易燃,其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及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6

甲类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痛、腹泻等。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易燃,其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及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7

甲类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易燃,其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及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8

甲类

树脂的热解产物有毒,吸入高浓度蒸汽会中毒。

易燃液体,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9

甲类

主要危害为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其表现形式为瘙痒性红斑、丘疹、疱疹、湿疹性皮炎等。

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粉体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10

乙类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高浓度的二甲苯蒸气甚至造成肺水肿而死亡。

易燃,其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及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11

乙类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以生接触性皮炎。

易燃,其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及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12

乙类

蒸气和液体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其蒸气能及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13

乙类

蒸气和液体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危险性取决于所用添加剂,如树脂的溶剂苯乙烯和催化剂有机过氧化物。

苯乙烯闪点31℃。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在火场高温下能聚合放热,使容器爆破。

14

乙类

吸入高浓度蒸气会中毒。

遇火种、高温易引燃;接触氧化剂剧烈反应。

15

丙类

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及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2.2.2易燃液体泄漏危险分析

易燃液体的泄漏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易燃液体蒸气的泄漏,如投料、分散、研磨、包装过程的危险化学品挥发等。

另一种是易燃液体泄漏,如设备泄漏、包装破损、投料泄漏,以及超灌溢出、码放超高坍塌泄漏等。

泄漏的易燃液体会沿着地面或设备设施流向低洼处,同时吸收周围热量,挥发形成蒸气,因其较空气稍重,又会沿地面扩散,极易在非防爆区域或防爆等级较低的场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2.2.3火灾、爆炸分析

本单位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主要为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易燃液体的蒸气及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若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从2.2.2.1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单位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遇明火、高热、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其蒸气及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其蒸气及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在生产、储存上述易燃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存在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

下面从形成火灾、爆炸的因素进行分析:

(1)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易燃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温度越高,其蒸发量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本单位生产油漆的过程中投料、分散、研磨、包装等过程中不是在密闭的容器中操作,物料会直接挥发到生产车间的空间中,另外,如果设备密封不严、设备部件破损、误操作也可能造成液体泄漏或蒸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本单位在投料、分散、包装、装卸车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等原因可能造成易燃液体泄漏;

3)储存易燃液体的容器质量缺陷、密封不严、破损可能造成液体泄漏或蒸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在搬运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野蛮装卸,可能使包装破损导致液体泄漏;

5)如果生产车间、溶剂仓库通风不良,易燃液体的蒸气不断积聚,最后可能达到爆炸极限浓度。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设备泄漏、跑料都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6)废气废液中含有易燃易爆残留物。

(2)着火源分析

1)动火作业是设备设施安装、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作业方式,若违章动火或防护措施不当,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作业现场吸烟。

在防火防爆区吸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管理;

3)车辆排烟喷火。

汽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的,在排出的尾气中可能夹带火星、火焰,这种火星、火焰有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烧或爆炸;

4)电气设备产生的点火源

如果电气设备选用不当,不能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电火花、电弧,进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或检修过程中,因安装不当或操作不慎,有可能造成过载、短路而出现高温表面或产生电火花,或者发生电气火灾,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违章用电,以及其它原因(如老鼠窜入开关室、配电箱造成短路等),也可能产生电火花、电气火灾等火源;

5)静电放电

由于本公司液体原料、产品电阻率高,液体在设备内流动时会因及外壁磨擦而产生静电:

在投料、分散缸中搅拌、搬运过程中磨擦亦能产生静电;如果静电接地夹接触不良、损坏或搅拌操作时未使用静电接地夹,导致静电导除不良,有可能因静电积聚而产生静电火花,可引燃易燃液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6)雷击

防雷设施不齐全或未按规定检测和维护,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出现故障时有可能导致在雷雨天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机械磨擦和撞击火花

金属工具、鞋钉等金属器件,相互之间磨擦或敲打设备,也有可能产生火花。

2.2.2.4中毒、窒息危险分析

毒性危害是指人体吸入或吸收了有毒物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上述危害的物质就称为毒物。

从物质的特性分析和依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相应规定,本单位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原料和产品主要为轻度危害,短时间接触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长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蒸气,会使人中毒。

本单位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生产车间、溶剂仓库等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场所,存在以下现象就有可能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1)危险化学品物料泄漏。

(2)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标。

(3)环境通风不良。

(4)操作人员缺乏泄漏物料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面的知识;

(5)操作人员不清楚泄漏物料的种类,应急处置不当。

(6)未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7)防护用品选型不当或使用不当。

(8)在有毒场所作业时无人监护等。

2.2.2.5触电危险分析

触电主要是指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人体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甚至导致死亡。

电伤主要是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透入皮肤等伤害,两类伤害可能同时发生,不过绝大多数电气伤害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中造成触电的原因主要是人体触碰带电体,触碰带电体绝缘损坏处、薄弱点,触碰平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该处漏电,造成外壳带电),均可能造成设备跳闸或人体触电伤害。

本单位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中使用到分散机、砂磨机、三辊机等用电设备,以及配电设备及其他用电系统,都是可能造成人体触电伤害的危险源。

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巡视、维护、检修工作中,由于技术措施不当,安全保护措施失效,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误入带电间格、设备缺陷、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人员过失或其他偶然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人体触碰带电体,引发设备事故或人体触电伤害事故。

2.2.3重大危险源辨识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本单位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如下:

化学品名称、总量及公式。

经辨识,本单位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2.4风险分析

根据本单位生产中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设施的布置情况,选取使用量、储存量比较大的乙酸乙酯作为生产车间、溶剂仓库的代表性物质,对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析,确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的影响范围。

表2-6风险分析及影响范围以下以实际为准,由评价报告摘录

单元

生产车间

溶剂仓库

代表性物质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物质系数

16

16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F3XMF)

104.3

108.5

暴露半径(m)(R-F&EIX0.84X0.3)

26.7

27.8

暴露面积(m2)(S=πR2)

2238.5

2426.7

安全措施总补偿系数C=C1×C2×C3

0.842

0.842

补偿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F3XMF)

87.8

91.4

补偿后暴露半径(m)(R-F&EIX0.84X0.3)

22.5

23.4

补偿后暴露面积(m2)(S=πR2)

1589.6

1719.3

火灾爆炸危险等级

较轻

较轻

从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可知,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车间、溶剂仓库的暴露半径分别为22.5m、23.4m,根据本公司的平面布置情况,甲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影响到溶剂仓库及厂外的正和厂车间,溶剂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影响生产车间。

因此,公司内的生产、储存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公司厂内设施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影响到相邻的正和厂车间。

由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都相当严重,因此,必须严格安全管理措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应急组织体系构成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部)、支持保障机构(各应急救援小组)和信息管理机构(安全主任)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依照职责、程序和相关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

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如下图:

 

图3-1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

3.1.2应急组织形式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xxx

成员:

xx(行政经理)、xx(主要负责人)、xx(安全主任)、xx(安全管理人员)、xx(开发部主管)、xx(生产部主管)。

(2)应急救援小组:

消防抢险组、通讯救护组、警戒疏散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