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887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docx

注安考试重点整理安全生产技术

通用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术

1.金属切削机床和砂轮机操作常见事故有哪些?

答:

(1)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

(2)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3)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4)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5)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6)防护网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7)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

(8)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2.机械加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

(1)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2)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

(3)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联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

(4)安全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至运转部件的距离,按GB8196、GB8197执行;

(5)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3.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主要有哪些?

答:

(1)防护罩(隔离外露的旋转部件)/防护网(防止人体通过);

(2)防护挡板:

隔离磨屑、切屑和冷却润滑液,避免其飞溅伤人;

(3)防护栏杆:

防工作台往复运动时伤人;

(4)保险装置和控制装置。

4.砂轮机的使用规定主要有哪些?

答:

(1)禁止侧面磨削;

(2)不准正面操作;(3)不准共同操作。

5.使用手锯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答:

使用手锯时,锯条必须调紧适度,非作业时时要放松,以防在使用时锯条突然暴断伤人。

6.木工作业场所必须做到哪"三清"?

答:

(1)木工作业场所必须清刨花、清木屑、清碎木;

(2)刨花、木屑、碎木必须自产自清、日产日清、活完场清。

7.焊工在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1)防止飞溅金属造成灼伤和火灾;

(2)防止电弧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3)防止某些有害气体中毒;(4)在焊接压力容器时,要防止焊接发生爆炸;(5)高空作业时,要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6)注意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8.什么是焊接作业"十不焊"?

答:

(1)不是焊工不焊;

(2)要害部位和重要场所;(3)不了解周围情况不焊;(4)不了解焊接物内部情况不焊;(5)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焊;(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隔音的部位不焊;(7)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不焊;(8)焊接部位旁有易燃易爆品不焊;(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作业不焊;(10)禁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焊。

9.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可带电灭火的器材是哪几种?

答:

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和干粉灭火器。

10.什么叫安全电压?

通过人身的安全电流是多少?

答:

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有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其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等)不发生任何损害时,该电压称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最高不超过42伏。

通过人体的直流安全电流不超过50mA,交流安全电流不超过10mA。

11.消除静电的主要措施什么?

答:

接地。

12.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电流的大小,人体电阻,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电压的高低,电流的途径,人体状况。

13.什么叫短路?

短路有什么危害?

答:

短路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大地,在未通过负载或电阻很小的情况下相碰,造成电气回路中电流大量增加的现象。

短路电流使短路处甚至使整个电路过热,引起导线的绝缘层燃烧,并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14.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

(1)使用有缺陷的电气设备,触及带电的破旧电线,触及未接地的电气设备及裸露线,开头,保险等;

(2)无保护性的地线或地线质量不良;(3)非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电器维修;(4)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便携式灯具;(5)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

15.可燃物质发生化学性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答:

(1)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

(2);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存在火源。

16.易然易爆作业场所如何控制火源?

答:

(1)禁止明火(包括吸烟);

(2)防止静电积聚(引起静电火花);(3)防止摩擦、撞击(引起火花);(4)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引起电火花等。

17.消除或减低爆炸威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

(2)安装泄压装置;(3)尽量把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设置在露天或敞开、半敞开式的建筑物内;(4)保证可能发生爆炸的厂房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等。

18.什么是压力容器?

答: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19.什么是压力管道?

答: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20.什么是起重机械?

答: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21.什么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答: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22.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答:

(1)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定有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持证操作;

(2)吊运前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起重机驾驶人员要

做到"十不吊"。

23.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哪些?

答:

(1)吊装作业必须分工明确,按照《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2)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

(3)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工作时,其悬臂所能涉及的工作区域内禁止站人;使用起重电磁铁的起重机,在划定的区域内禁止有人;

(4)禁止大风或雨、雪、雾天气起吊;

(5)夜间作业要保证照明度。

24.什么是起重作业"十不吊"?

答:

(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时不吊;(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7)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8)被吊物棱角处与捆绑钢绳间未加衬垫时不吊;(9)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10)容器内装的物品过满时不吊。

25.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有哪些?

答:

(1)锅炉爆炸事故(超压爆炸、严重缺水导致的爆炸、锅炉缺陷导致的爆炸等);

(2)缺水事故: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线时,造成炉管爆破;或突然上水造成锅炉爆炸;(3)满水事故: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允许水位,造成水击;(4)汽水共腾:

水面发生剧烈波动,造成蒸汽带水和水击事故;(5)炉管爆炸:

由于水处理不良引起炉管结垢或腐蚀,或锅炉缺水造成炉管爆炸;(6)水击事故:

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化,造成管道等损坏;(7)炉膛爆炸:

炉膛内可燃气体或煤粉浓度达到爆炸浓度限,遇明火造成炉膛爆炸;(8)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锅炉尾部沉积的可燃物质重新着火燃烧。

26.锅炉的主要安全附件有哪些?

答:

(1)安全阀;

(2)压力表;(3)水位计;(4)温度计;(5)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6)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连锁保护装置;(7)锅炉熄火保护装置;(8)排污阀或放水装置;(9)防爆门;(10)锅炉自动控制装置。

28.场(厂)内机动车辆按结构形式分哪三种?

答:

(1)汽车类;

(2)轨道式搬运车类;(3)工程建筑车类。

29.压力容器按设计压力分哪四个等级?

答:

(1)低压容器P=0.1~1.6Mpa;

(2)中压容器P=1.6~10Mpa;

(3)高压容器P=10~100Mpa;(4)超高压容器P>100Mpa。

30.电梯按结构形式分哪几类?

答:

(1)垂直提升电梯;

(2)自动扶梯;(3)自动人行道。

31.客运架空索道分哪两种?

答:

(1)循环式客运架空索道;

(2)往复式客运架空索道。

32.特种设备在什么情况下应报废?

答: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33.什么是安全人机工程?

答:

运用人机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34.人机系统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

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的人机系统。

35.产生疲劳的原因有哪些?

答:

超过生理负荷的激烈动作和持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作业环境不良、机器设计不当、单调乏味的工作、不良的精神因素、肌体状况不良以及长期劳逸安排不当等生理、心理因素及管理方面的因素等。

36.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答:

(1)卷入和挤伤,即两旋转件之间或旋转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运动将人体某一部分卷入或挤伤;

(2)碰撞和撞击,如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台或滑枕等执行件撞击人体,高速旋转的工具、工件及碎片等几种人体,起重作业中起吊物的坠落伤人或人从高层建筑上坠落伤亡;(3)接触伤害,即人体某一部分接触到运动或静止机械的尖角、冷觉、锐边、粗糙表面等发生的划伤或割伤的机械伤害和接触到过冷过热及绝缘不良的导电体而发生冻伤、烫伤及触电等伤害事故。

37.生产性粉尘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2)金属的研磨、切削;(3)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和岩石的钻孔、鲍勃和破碎等;(4)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的原料加工;

(5)皮毛、纺织物等原料的处理;(6)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7)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尘以及沉寂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38.治理生产性粉尘的工程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

(1)改革工艺过程;

(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

39.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2)局部排气罩;(3)排出气体的净化。

40.作业场所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答:

噪声、振动、辐射和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

41.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有哪些?

答:

(1)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

(2)扰乱铁路运输调度机构、运输指挥部门及车站、列车的正常秩序;(3)毁坏铁路线路、站台等设施、设备以及路基、护坡、排水沟和防护林木、护坡草坪;(4)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遗弃障碍物;(5)击打列车;(6)擅自移动线路上的机车车辆,或者擅自开启列车车门;(7)拆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和安全标志的;(8)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或者在未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铁路线路上通过;(9)在未设置行人通道的铁路桥梁上、隧道内通行;(10)翻越、损毁、移动铁路线路两侧防护围墙、栅栏或者其他防护设施和标桩;(11)开启、关闭列车中货车阀、盖及破坏施封状态;(12)开启列车中集装箱箱门、破坏箱体、盖、阀及施封状态;(13)松动、解开、移动列车中货物装载加固材料和加固装置;(14)钻车、扒车、跳车;(15)从列车上抛扔杂物;(16)非法出售或收购铁路器材(17)其他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42.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相互关系如何?

答:

(1)人,包括驾驶人、行人和乘客;

(2)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相关设施;(4)环境,包括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象条件。

在四要素中,人的因素是音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驾驶人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者及操作者,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

四要素协调运作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4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哪些方面?

答:

(1)交通标志;

(2)交通标线;(3)护栏;(4)隔离栅;(5)照明设施;(6)视线

诱导标;(7)防眩设施。

44.水运交通事故分为那几类?

答:

(1)碰撞事故;

(2)搁浅事故;(3)触礁事故;(4)触损事故;(5)浪损事故;(6)火灾、爆炸事故;(7)风灾事故;(8)自沉事故;(9)其他事故。

45.建筑施工行业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型有哪些?

答:

(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3)触电事故;(4)机械伤害;(5)坍塌。

46.如何预防高处坠落事故?

答:

(1)脚手架搭设要符合标准;

(2)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3)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等防护措施;(4)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5)高处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6)六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7)无法架设防护措施时,采用安全带。

47.钢丝绳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是什么?

答:

(1)使用检验合格的钢丝绳,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必要时在使用前要做受力计算,不得使用报废的钢丝绳;

(3)坚持每个作业班次对钢丝绳进行检查;

(4)使用中,避免两钢丝绳的交叉、叠压受力,防止打结、扭曲、过度弯曲和划磨;

(5)减少钢丝绳弯折次数,尽量避免反向弯折;

(6)不在不洁净的地方拖拉钢丝绳,以防外界因素对钢丝绳的磨损、腐蚀,使其性能降低;

(7)保持钢丝绳表面的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加强对钢丝绳的保养和维护。

48.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主要危险特征有哪些?

答:

指具有爆炸、易然、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有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49.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类型有哪些?

答:

闪燃、着火和自燃。

50.什么是闪燃?

答:

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等)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51.什么是着火?

答:

可燃物质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遇到比其燃点高的点火源便开始燃烧,并在点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的现象。

52.什么是自燃?

答: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和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

53.什么是粉尘爆炸?

有什么特点?

答:

粉尘爆炸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固体微粒接触到火焰(明火)或电火花等点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其特点是燃烧速度、爆炸压力均比混合气体爆炸小;多数为不完全燃烧,所以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也相当多;可产生爆炸的粉尘颗粒非常小,可作为气溶胶状态分散悬浮在空气中,不产生下沉。

54.火灾和爆炸造成生产设施的破坏及人员伤亡的发展过程有什么区别?

答: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程度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的,往往仅在瞬间爆炸过程已经结束,并造成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