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80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信息工程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

PC中控系统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12日

信息工程系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

PC中控系统

51单片机,光电隔离器,电磁继电器,MAX232芯片,

PC通过MAX232串口模块给51单片机发送指令,实现单片机对继电器开关的控制。

字数4546

图纸7张

第一周:

熟悉课题选择课题

第二周:

课题设计方案答辩

第三周:

搭建硬件电路

第四周:

软件部分的设计

第五周:

综合仿真调试

第六周:

设计总结PPT答辩,完成设计报告

【1】张新.陈跃琴.51单片机应用开发25例-基于Proteus仿真.北京:

电力电子工业出版社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丁明亮、唐前辉.51单片机应用设计与仿真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王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5月12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

PC中控系统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12日

信息工程系单片机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本文介绍了PC中控系统设计的具体过程,以及各个元器件的参数设定。

PC中控系统是pc对51单片机发送指令,再由51单片机控制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小系统。

串口通信部分用了一个max232芯片,用来将PC发送过来的模拟型号处理成数字型号后反送给51单片机。

51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加了一个光电隔离器,以隔绝继电器对51单片机的干扰。

 

关键词:

51单片机,MAX232芯片,光电隔离器,继电器

目录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6

1.1PC中控系统的背景介绍6

总体设计6

2.2PC中控系统的设计思路6

2.2.1PC中控系统的工作流程6

2.2.2中控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6

2.2.3PC和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信方式7

详细设计8

3.3PC中控系统的硬件设计8

3.3.1硬件系统模块划分8

3.3.2硬件系统的电路图8

3.3.3硬件模块基础---51单片机的串口模块9

3.3.4硬件模块基础---MAX2329

3.3.5硬件模块基础---光电隔离器9

3.3.6硬件基础---继电器9

3.4PC中控系统的软件设计9

3.4.1软件模块划分和流程设计9

3.4.2软件综合10

3.5PC中控系统的仿真与总结11

总结14

参考文献16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1.1PC中控系统的背景介绍

PC中控系统是指使用PC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核心,用户在PC设进行相应的操作时,现场的51单片机会根据PC的相应操作完成相应的动作。

本次课题是应用一个PC通过串口向现场端的51单片机应用系统发送不同的控制命令,以控制1个继电器打开和关闭的实例。

总体设计

2.2PC中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2.2.1PC中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PC中控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1所示。

 

2.2.2中控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设计PC中控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PC和51单片机应用系统采用何种通道进行数据交互;

2.PC和51单片机的数据包采用和组织方式;

3.51单片机使用何种方式对继电器进行驱动;

4.需要设计合适的单片机软件;

2.2.3PC和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信方式

在51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常常需要在单片机和单片机之间、单片机和PC之间,以及单片机和其他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数据交互被称为51单片机的数据通信。

51单片机的数据通信方式按照数据格式可以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按照信号媒介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按照硬件通信协议可分为RS-232、RS-485、CAN和I²C等。

 

1.串行和并行的通信方式

1.串行通信方式是指51单片机将数据以bit为单位进行传输。

创星通信一般使用51单片机内置的串口模块,常见的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等。

2.并行通信方式是指51单片机将数据以Byte为单位景星传输。

并行通信一般外扩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单元来进行数据交换,如双口PAM、CPLD等。

在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实际数据通信中,常常采用并-串行结合的方式,在这种通信方式中,51单片机和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并行的,而通信模块和通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串行的,如CAN、以太网络接口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既有并行通信方式的数据交换简单的优点,又有串行通信方式的通信没接设计简单的优点。

2.有线通信凡是和无线通信方式

1.有线通信方式是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介来传输数据的方式,常用的媒介是各种屏蔽双绞线。

2.无线通信方式是和有线通信方式相对的,它使用电磁波信号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详细设计

3.3PC中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硬件系统模块划分

PC中控系统模块划分如图1.2所示,由51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其各个部分详细说明如下

 

图1.2PC中控系统的硬件模块

1.51单片机:

PC中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器。

2.继电器控制模块:

对继电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的模块。

3.串行数据通信模块:

51单片机和PC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道。

3.3.2硬件系统的电路图

PC中控系统的硬件电路图如图1.3所示,51单片机使用一片MAX232通过一个COMPIM接口和PC进行数据交互,其1.7引脚通过光电隔离器驱动了一个12V的继电器。

 

图1.3PC中控系统的硬件电路

3.3.3硬件模块基础---51单片机的串口模块

51单片机的串口模块是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数据通信基础,是内置最少的一个串行接口模块,可以通过外部引脚TXD。

RXD和其他处理器进行串行的数据交换。

3.3.4硬件模块基础---MAX232

MAX232是美信公司出产的最常见的RS-232C通信接口芯片,其通常用于和PC或者多个处理器直接的中、短距离的通信。

3.3.5硬件模块基础---光电隔离器

光电隔离器是51单片机系统中最常用的避免外界干扰的器件,同时也常常用于驱动小功率的外围器件,其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着把光信号传输到接收侧后再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光信号的传送不需要共地,因此可以将两侧的低信号隔离,从而杜绝了干扰信号通过信号地的传输,应用此种工作原理制造的器件称为光电隔离器/光耦器件。

它是一种以中间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将发光器件和光检测器封装在器件内部,当输入端被加上电信号后发光器件发光信号,而光检测器接收到光信号后,会产生电信号从输出端输出,从而实现“电-光-电”的转换。

 

3.3.6硬件基础---继电器

在某些51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需要使用I/O引脚来控制一些大电流设备的启动或者停止。

此时就需要使用继电器作为中间节食,是单片机的I/O引脚来控制继电器的通/断,然后再用继电器来控制这些设备的启动或者停止。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由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组成,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其实质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应用系统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等作用。

3.4PC中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3.4.1软件模块划分和流程设计

PC中控系统的软件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4PC中控系统的软件流程

3.4.2软件综合

PC中控系统的软件综合代码如例1.1所示。

PC中控系统在Serial中断服务子函数中对接收到的PC命令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是关闭继电器命令则闭合继电器。

【1.1】PC中控系统的应用代码。

#include

#defineON0

#defineOFF1

sbitRelay=P2^7;//继电器控制引脚

//初始化串口

voidInitUART(void)

{

TMOD=0x20;//9600bps

SCON=0x50;

TH1=0xFD;

TL1=TH1;

PCON=0x00;

EA=1;

ES=1;

TR1=1;

}

//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

voidSend(unsignedcharx)

{

SBUF=x;

while(TI==0);

TI=0;

}

voidSerial(void)interrupt4using0

{

unsignedchartemp;

if(RI==1)//接收数据

{

RI=0;

temp=SBUF;

if(temp==0x01)//如果是打开继电器

{

Relay=ON;//打开继电器

Send(0x01);//反馈继电器状态信息

}

elseif(temp==0x02)//如果是关闭继电器

{

Relay=OFF;

Send(0x02);//反馈继电器状态

}

else

{

Send(0x03);//无动作

}

}

}

main()

{

InitUART();

Relay=OFF;//继电器断开

while

(1)

{

}

}

3.5PC中控系统的仿真与总结

1.COMPIM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1.5所示

图1.5COMPIM属性设置对话框

2.Proteus中的虚拟终端

Proteus中的虚拟终端以及其参数设置如图1.6所示,在仿真过程中用他来模拟PC来给串口发送命令。

 

图1.6虚拟终端的模型

图1.6虚拟终端的属性设置对话框

 

 

总结

此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并不是很难,前期通过书本了解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之后很顺利的做出了设计方案,并建立起了电路模型。

之后是编写软件,在编写过程中因为对软件的认识不足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通过老师的知道和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成功解决。

在电路仿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波折,通过反复的检查、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老师的指导,顺利的解决了问题,并成功完成了电路仿真。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51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Proteus常用元件;熟悉了Proteus中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Proteus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使用Keil与Proteus进行联合调试等等,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课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

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张新.陈跃琴.51单片机应用开发25例-基于Proteus仿真.北京:

电力电子工业出版社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丁明亮、唐前辉.51单片机应用设计与仿真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王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张靖武.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北京:

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

【6】夏路易.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北京: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7】Atmel公司.Atmel8051MicrosoftrollerHardwareManul.2005

【8】周立功.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践.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