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466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docx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

庄子第一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

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庄子敏锐地发现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只是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是“逍遥游”。

而其最终的目的便是进入“无己”的境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建构的。

〔关键词〕逍遥游自由无己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所反映的逍遥观念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中心旨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

“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生主可养,形可忘而德充,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无不可游也,无非游也。

”〔1〕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庄子之志也,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阅世熟则思远害,求道高则入虚无。

以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

而徒以有我之故,遂有功名,是生利害,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

齐物论之丧我,养生之缘督,人间世之无用,德充符之忘形,大宗师之人与天一,应帝王之游于无有,皆本诸此,实为书之纲领,故首发之,所谓部如一篇,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2〕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

”〔3〕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

“从结构关系看,‘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由此构成了一

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

”〔4〕

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首表现于《逍遥游》,《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

”〔5〕

笔者认为,庄子的“无几”就是要摆脱束缚,不受限制,到达物我合一的自由精神境界。

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探析:

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

“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6〕。

也就是说,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无待”。

这种“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

“‘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

《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

”〔7〕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逍遥之游也。

逍遥,谓自由自在。

游,谓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须先以达观之大智,解除小智之拘束。

小智之拘束为何?

谓从个己观察一切,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

达观之大智为何?

谓从大道观察一切,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

“小智不及大智”,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此其大旨也。

〔8〕

笔者认为,此三者虽各有侧重,但无功、无名都是为了最终的无己,这才是庄子理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玄同彼我”就是处理好主体自我与外界万事万物的关系,也即是正确对待物我关系,做到物我齐一。

物我齐一就是“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

事物的变化规律是“道”,顺应了事物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达到逍遥之境。

因此,“玄同彼我”既是达到逍遥的一种方法又是逍遥的一种状态。

二.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

“玄同彼我”必须取消物我界限,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把外物形器看作是逍遥的障碍:

 夫道无方也,无物也,寂然冥运而无形器之累。

惟至人体之而无我。

无我则无心,无心则不物于物,而放于自得之场,而游乎混茫之庭。

其所以为逍遥也。

至于鲲鹏潜则在于北,飞则徙于南,上以九万,息以六月。

蜩鸠则飞不过榆枋,而不至则控于地,此皆有方有物也。

有方有物则造化之所制,阴阳之所拘,不免形器之累,岂得谓之逍遥乎?

郭象谓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任,逍遥一也,是知物之外守而未为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

〔9〕

从《庄子》一书中可以看出,若想达到“无己”的境界,需要“化”。

所谓“化”就要打破各种界限和分析,让精神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翱翔。

《齐物论》记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称之为“物化”: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在现实中,庄周与梦蝶是不同的,是有分际的。

但庄子幻想自由的精神应当打破这种分际,可以使庄

周“化”为梦蝶,使梦蝶“化”为庄周。

这样“我”就可以化为非我,“化”为非我,“化”为其他东西,从而使“我”的精神彻底摆脱这个小小的血肉之躯的“我”的限制,进入无限自由之域。

这也可以说是庄子的一个关于自由的美梦。

因为如果能“化”,有限的“我”就可以“与物无始无终”,成为无限世界的一部分,进入永恒与不朽。

者也可以说,“我”是在不断的“化”中实现了永恒的不化。

《阳则》篇说“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常与物化,则不受时间的限制,精神便突破了此在的历史性与有限性,成为成为永恒与绝对的存在。

在《庄子》一书中,同样要关注“解,放”对无己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

《庄子》书中有“悬解”、“天放”、“解其桎梏”,主要也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解放。

虽然庄子看到当时社会上“殊死者相枕也,绗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但他所谓“解”与“放”却无关乎解除人间实际存在的这些桎梏,他只是要求人们解除自己心中的桎梏,从而以“安时而处顺”的态度适应人间实际存在的桎梏,只求得一个心理上的自我解放。

《养生主》篇说: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大宗师》篇说: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而不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世上,不论处境如何,不论遭遇到什么不幸,得也好,失也

好,都能安然处之,不为之哀,也不为之乐。

这样,他的精神,他的灵魂,就从被倒悬的状态解放了下来。

之所以要“解”是为了“放”,只有从根本上“解”了之后才能“放”。

庄子说:

“一而不党,命曰天

放”(《马蹄》);“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庚桑楚》)。

这里所谓“道”、“德”,完全不是我们今天所谓道德,而是指人天生的自然的本性。

所谓“天放”,也就是任着天然的本性,彻底的自由解放。

人只有“无己”,取消自身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才可以“物物而不物于物”,才可以逍遥,但世人大多拘泥于形器,无法“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从物我关系角度探讨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特点,强调取消自我是物我齐一的关键:

 乘天地之正,郭象以为“即是顺万物之性”,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

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

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

〔10〕所以,正确处理物我关系就是要使主体不为外物所羁绊,取消物我对立,使万物处于一种自由兴发的自然状态。

这种“玄同彼我”的状态就是“无己”状态。

郭象云:

无己,故顺物,顺物而至矣。

〔11〕

“顺物”就是取消物我对立的紧张关系。

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也把那种不受限于物欲之人称为“至人”:

至人知道,内冥诸心,而泯绝于寄,故曰无己。

〔12〕

三.玄同彼我,方外之游

在庄子文中,这种无己的思想则更多的体现在一个“游”字上。

《庄子》书中,“游”往往并非是实质性的行走。

庄子常说要“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游无朕”(《应帝王》)等等。

然而所谓“游于无穷”,或者在“无”或“无穷中”进行实质性的“游”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既不能想象庄子会在“空无”中“游”,也不能想象他能“游”遍“无穷”之域。

因此,所谓“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如果按字面照实理解,便是没有意义的命题。

庄子所说的“游”,通常都是指精神上、心灵上的“游”,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

如“游心于淡”(《应帝王》)。

那么,这种精神与心灵之游的意义究竟何在?

它究竟是要从什么地方“游”出来,又要“游”到那里去?

首先,庄子的“游”是要脱离仁义道德而“游”。

《大宗师》说: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

“尧何以资女?

”意而子曰“尧谓我:

女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

“而悉来为轵?

夫尧既已女以是非矣。

女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可见,庄子认为仁义道德好比刑罚,是加在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刑罚,人一旦被套上“仁义”的枷锁就“游”不起来了。

因此,要想“游”首先要摆脱仁义道德的枷锁。

其次,是摆脱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的,这个目的在庄子看来就是对“游”的限制。

所以,《逍遥游》提出“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逍遥游。

其三,是要舍弃智谋事任而“游”。

“游”就是无所事事,既不劳力,也不劳心。

不需要花费体力,更不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应帝王》)

其四,是要远离人类社会而“游”。

《大宗师》篇借仲尼之口评价子桑、梦之反、子琴张等人说: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外内不相及。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理想中的“游”显然就是这种“方外之游”。

其五,是要摆脱“我”而“游”。

要像《齐物论》中南子基那样,进入“今者吾丧我”的境界,也即《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的境界。

总之,所谓“游”精神就是要让精神不受仁义是非的道德束缚,摆脱世俗功利目的之限制,超出社会制度的控制,突破人们的也包括自己的常识与习惯思维方式的局限。

因此,这种“游”的理想,实际上乃是对于现存的一切知识、价值、制度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否定和批判。

王正如前文所述,对于“至人无己”,郭象注曰:

“无己,故顺物,顺物而至矣。

”〔13〕顺物就是“无待”,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郭象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曰:

  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

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

故大鹏之能高,斥晏鸟之能下,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

不为而自能,所以为正也。

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

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

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遥也。

〔14〕“无己”层面的逍遥主要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外的世界的关系。

当“至人”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即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时,这时主体便达到了“逍遥”。

成玄英疏曰:

  言无待圣人,虚怀体道,故能乘两仪之正理,顺万物之自然,御六气以逍遥,混群灵以变化。

苟无物而不顺,亦何往而不通哉!

明彻于无穷,将于何而有待者也!

〔15〕成玄英和郭象的观点一致,都把主体与外物的关系看作是能否达到“无己”逍遥的标志。

这种“顺万物之自然”、“混群灵以变化”和“苟无物而不顺”的“通”就是打通物我界限,进入“无己”逍遥。

所以,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至人都可以作到全身保性,使自己不受伤害:

  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庄子·齐物论》)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庄子·至乐》)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庄子·达生》)

总之,“至人无己”就是主体自我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是一种不为物欲所限制的状态。

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自由,也就是精神上的“逍遥游”,在主观上追求精神的奋飞超脱,“登天游雾”。

既然社会政治、道德理性、名

利观念等等对人性都是一种束缚和累赘,那就应当从精神上将它们统统破除掉。

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无己的自由观,在几千年里对整个民族,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观念形态产生了极大的渗透力。

这种精神是不可忽略的.在人类执着追求自身行为自由的今天,庄子的无己自由观再一次发出了人文精神的强音,关于庄子无己自由观所展示的人文意义,将有待于人们共同去探索。

参考书目:

〔1〕〔6〕王夫之.庄子解〔A〕.重刊船山遗书〔M〕.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刻本.1,1.

〔2〕〔M〕.北京:

国家图书馆藏线装刻本.1,14-15.

〔3〕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序)〔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4〕张涅.庄子解读———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M〕.济南:

齐鲁书社,2003.44.

〔8〕陈天启.庄子浅说〔M〕.台北:

中华书局,1978.1.

〔5〕〔7〕〔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

三联书店,2001.350,351,351

〔11〕〔13〕〔14〕〔15〕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

孝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61.21,21,20,20,

〔9〕〔12〕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一)〔M〕.上海:

上海商务印书馆年影印上海涵芬楼本,1923.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