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464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docx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目录

一、棉铃虫1

二、红蜘蛛2

三、玉米螟3

四、叶蝉4

五、小麦皮蓟马5

六、玉米蚜6

七、地老虎7

(1)小地老虎7

(2)黄地老虎8

(3)大地老虎8

(4)白边地老虎8

(5)警纹地老虎8

八、春尺蠖10

九、马铃薯叶甲10

各类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一、棉铃虫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棉铃实夜蛾,棉铃虫是茄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为害嫩茎、叶和芽。

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

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0—38mm,灰褐色。

前翅具褐色环状纹及肾形纹,肾纹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

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卵约0.5mm,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卵散产。

老熟幼虫体长30一42mm,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红褐乃至黑紫色,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

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

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

体表布满小刺,其底座较大。

蛹长17—21mm,黄褐色。

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

2.生活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新疆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

第一代卵最早在5月中旬出现,多产于番茄、豌豆等作物上,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产卵盛期,7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

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化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产第四代卵,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

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2~3天开始产卵,卵散产于番茄的嫩梢、嫩叶、茎上,每头雌虫产卵1000~3000粒,产卵期7~13天。

卵发育历期因温度不同而不同,15℃时6~14天;20℃时5~9天;25℃时4天;30℃时2天。

初孵幼虫仅能将嫩叶尖及小蕾啃食成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蛀害蕾、花、果,一头幼虫可为害3~5个果。

幼虫具假死和自残性。

幼虫有6龄,发育历期20℃时25天,25℃时22天,30℃时17天。

老熟幼虫入土3~9厘米深筑土室化蛹,蛹发育历期20℃时28天,25℃时18天,28℃时13.6天,30℃时9.6天。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

初夏气温稳定在20℃和5厘米地温稳定在23℃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

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

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

在北方以湿度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更显著,当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为害较重;当降雨量在2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则为害严重。

但雨水过多,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并会提高蛹的死亡率。

此外,暴雨可冲刷棉铃虫卵,亦有抑制作用。

成虫需取食蜜源植物作为补充营养,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等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最严重的世代。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

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

3龄后幼虫蛀入果内,喷药无效,此时可用泥封堵蛀孔。

②生物防治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Bt乳剂、HD-l苏芸金杆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病而死亡,连续喷2次,防效最佳。

③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杨柳枝诱杀成虫。

④药剂防治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

一般在番茄第一穗果长到鸡蛋大时开始用药,每周1次,连续防治3~4次。

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

二、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学名玉米叶螨,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

主要有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三种。

玉米红蜘蛛是多食性害虫,以成、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失绿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为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干枯,籽粒秕瘦,造成减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1.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42~0.51毫米,宽0.26~0.33毫米,体卵圆形。

体色一般为深红色或锈红色。

体躯的两侧各有一倒“山”字形黑褐色斑纹,从头胸部开端起延伸至腹部后端,此斑有时可分为前后两块,前一块略大。

腹部末端圆钝。

雄成螨体长0.37~0.42毫米,宽0.21~0.23毫米,比雌螨小。

体呈菱形,头胸部前端近圆形,腹部末端尖削。

体色为绿色、黄绿色或橙红色。

卵圆球形,直径0.13毫米。

初产时无色透明,渐变为淡黄至深黄色。

孵化前呈微红色。

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

体长约0.15毫米,宽0.12毫米,足3对。

若螨长约0.21毫米,宽0.15毫米,体色变深、微红。

足4对。

体侧出现明显的块状斑。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0~20代(由北向南逐增),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即开始大量繁殖。

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作物出苗后陆续向田间迁移,每雌产卵50~110粒,多产于叶背。

卵期2~13天。

幼螨和若螨发育历期5~11天,成螨寿命19~29天。

可孤雌生殖,其后代多为雄性。

幼螨和前若螨不甚活动。

后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

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

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

朱砂叶螨发育起点温度为7.7~8.8℃,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

但温度达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

天敌有30多种。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深翻土地,将螨虫翻入深层土中,可减轻为害。

2)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减少朱砂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降低虫源基数,防止其转入田间。

3)避免与豆类、花生等作物间作,阻止其相互转移为害。

(2)、化学防治。

可选药剂红尼诺、螨危、螨早早、阿维菌素。

轮换使用防治2~3次,重点防治玉米中下部叶片的背面。

玉米封行后,可用烟雾机施用专性杀螨剂,可克服人力和机力无法进地施药和人员易发生中毒事故的问题。

三、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俗名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也为害高粱和谷子等作物。

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1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两条波纹桥两翅,褐色两斑前翅中),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可取食卵壳,受惊吐丝下垂。

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2、发生规律

在黄河以北一年可发生1-3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

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

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

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抽雄前防治。

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⑶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四、叶蝉

叶蝉,同翅目叶蝉科昆虫的通称。

玉米上危害的多是大青叶蝉。

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汁液。

玉米和高粱被害叶面有细小白斑,叶尖枯卷,幼苗严重受害时,叶片发黄卷曲,甚至枯死。

1.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7~8毫米,雌成虫9~10毫米。

头橙黄色,头顶有1对多边形黑斑;前胸背板黄色,上有三角形绿斑。

前翅革质绿色微带青蓝,端部色淡近半透明;前翅反面、后翅和腹背均黑色,腹部两侧和腹面橙黄色。

足黄白至橙黄色,跗节3节。

卵长卵圆形,微弯曲,一端较尖,长约1.6毫米,乳白至黄白色。

若虫与成虫相似,共5龄。

初龄灰白色;2龄淡灰微带黄绿色;3龄灰黄绿色,胸腹背面有4条褐色纵纹,出现翅芽;4、5龄同3龄,老熟时体长6~8毫米。

2.发生规律

北方年发生3代,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

4月孵化,在杂草、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若虫期30~50天,第l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

各代发生期大体为:

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

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

成虫有趋光性,夏季颇强,晚秋不明显,可能是低温所致。

成虫、若虫日夜均可活动取食,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叶柄、主脉、枝条等组织内,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产卵6~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齐,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

每雌可产卵30~70粒,非越冬卵期9~15天,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

前期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及杂草等植物,至9、10月农作物陆续收割、杂草枯萎,则集中于秋菜、冬麦等绿色植物上为害,10月中旬第3代成虫陆续转移到果树、林木上为害并产卵于枝条内,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

3.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清除秋冬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减少越冬成虫。

(2)、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用艾美乐防治。

五、小麦皮蓟马

小麦皮蓟马又称小麦管蓟马,属缨翅目、皮蓟马科,是一种麦田新害虫。

据有关资料介绍,小麦皮蓟马在新疆、宁夏、俄罗斯发生较普遍,

1.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5-2.1mm,黑褐色,触角8节,头部近长方形,翅两队,翅缘有缨毛,前足腿节粗壮,腹部10节,腹部末端延长成尾管。

卵:

初产白色,以后变成淡黄色,长椭圆形,一头较尖。

若虫:

若虫共5龄,初孵淡黄色,后变成橙红至鲜红色,无翅,具黑色触角及尾管。

蛹:

前蛹和伪蛹比若虫稍短,为淡红色,着生白色绒毛。

2.发生规律

小麦皮蓟马一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麦根麦茬等处土下10cm左右越冬,日平均气温8℃时(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小麦起身-拔节期)在土中及麦茬内化蛹,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羽化为成虫。

羽化的惩处飞到小麦植株上,集中在上部叶片内侧、叶舌、叶鞘内吸食汁液,并入侵尚未抽出的麦穗进行为害。

5月上旬(小麦抽穗期)在刚抽出的麦穗上产卵,每雌产卵量20粒左右,卵期约7天。

主要产在小穗基部及两护颖尖端内侧,麦穗上下两头的小穗上一般不产卵。

卵经5-7天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小麦扬花期-灌浆期)卵孵化出橙黄色至鲜红色若虫,钻入小麦颖壳内吸食汁液,此时,搓开麦穗可看到橙黄色和鲜红色若虫及黑色成虫。

6月上旬(小麦腊熟期-收割期),由于生长条件恶化,一部分若虫从麦穗内爬出入土钻入地下裂缝,一部分钻入麦茬丛中或叶鞘中,一部分随收割的小麦进入麦场内越夏越冬,来年继续危害。

3.防治措施

(1)、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

(2)、适时早播。

在不影响产量情况下实施早播,或种植早熟品种。

(3)、小麦收获以后及时进行深耕,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麦场周围杂草,破环其越冬场所。

(4)、分两个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1)小麦孕穗期,大量蓟马迁飞到麦穗上为害产卵,是防治成虫的有利时期;

(2)小麦扬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虫的有利时期。

无论防治成虫还是若虫,可用啶虫咪防治。

六、玉米蚜

玉米蚜俗称“腻虫”、“蚁虫”,刺吸式害虫,属同翅目,蚜科。

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年份危害加重。

1.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2,5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灰绿色,腹管前各节有暗色侧斑。

触角6节,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

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

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

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

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

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

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

触角6节比身体短。

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

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

卵椭圆形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约10余代,以成、若蚜在麦类及禾本科杂草心叶里越冬。

次年开始活动,先在麦类心叶处繁殖为害。

当麦类开始黄熟便陆续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玉米、高粱等作物上。

在春玉米上,未抽雄前多群集心叶刺吸,孕穗打苞时群集剑叶正反面为害,在扬花期气温较适宜时,蚜量可迅速增加,因此防治适期应在抽雄前为宜。

当进入乳熟期后,能产生有翅迁移蚜,形成第二次迁飞高峰,向麦苗和附近向阳处杂草上转移,繁殖l~2代后越冬。

旬平均气温23℃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如玉米又值抽雄扬花期间,最适于玉米蚜的繁殖。

玉米蚜的大发生主要受玉米品种抗性以及气候条件影响。

高温、干旱有利于玉米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大雨对玉米蚜存活不利。

玉米品种间抗蚜性差异明显。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

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②抽雄前防治。

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七、地老虎

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

又名切根虫、夜盗虫。

俗称地蚕。

多食性作物害虫。

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黄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白边地老虎(Euxoa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E.exclamationis)等尤为重要。

均以幼虫为害。

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

1.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褐色,有肾状纹、环状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2个尖端向内的黑色楔状纹相对。

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黑褐色,体长37~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小地老虎色颗粒状小突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1对臀棘。

世界性分布。

在中国遍及各地,但以南方旱作及丘陵旱地发生较重;北方则以沿海、沿湖、沿河、低洼内涝地及水浇地发生较重。

南岭以南可终年繁殖;由南向北年发生代数递减,如广西南宁7代,江西南昌5代,北京4代,黑龙江2代。

(2)黄地老虎

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前翅黄褐色,肾状纹的外方无黑色楔状纹。

卵半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以后渐现淡红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32~45毫米,淡黄褐色;腹部背面的4个毛片大小相近。

蛹体长16~19毫米,红褐色。

新疆年发生2~3代。

(3)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规则的黑斑。

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

蛹体长23~29毫米,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

分布也较普遍,并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以长江流域地区为害较重。

中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

(4)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边。

地老虎卵半圆球形,直径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头部黄褐色有明显“八”字纹。

蛹体长18~20毫米,黄褐色,腹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全年发生1代。

(5)警纹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置似惊叹号。

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

老熟幼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黑褐色条纹。

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末有臀棘1对。

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西藏一带,并常与黄地老虎混合发生。

在新疆每年可发生2代。

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以第1代发生为害严重,春播作物受害最烈。

2..发生规律

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因虫种而不同。

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对黑光灯均有趋性;对糖酒醋液的趋性以小地老虎最强;黄地老虎则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作为补充营养。

卵多产在土表、植物幼嫩茎叶上和枯草根际处,散产或堆产。

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

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有自残现象。

  地老虎的越冬习性较复杂。

黄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下筑土室越冬。

白边地老虎则以胚胎发育晚期而滞育的卵越冬。

大地老虎以3~6龄幼虫在表土或草丛中越夏和越冬。

小地老虎越冬受温度因子限制:

1月份0℃(北纬33°附近)等温线以北不能越冬;以南地区可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而在四川则成虫、幼虫和蛹都可越冬。

3.防治措施

(1)配制糖醋液诱杀成虫。

糖醋液配制方法:

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

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菜苗定植前,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若卖菜、小旋花、百稽、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然后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4)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在清出杂草的时候,把田梗阳面土层铲掉3公分左右,可以有效降低化蛹地老虎量。

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

胡萝卜

(5)清晨在被害苗株的周围,找到潜伏的幼虫,每天捉拿,坚持10-15天。

   

(6)配制毒饵,播种后即在行间或株间进行撒施。

毒饵配制方法:

①豆饼(麦麸)毒饵:

豆饼(麦麸)20-25公斤,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农药可用清水稀释后喷入搅拌,以豆饼(麦麸)粉湿润为好,然后按每亩用量4-5公斤撒入幼苗周围。

②青草毒饵:

青草切碎,每50公斤加入农药0.3-0.5公斤,拌匀后成小堆状撒在幼苗周围,每亩用毒草20公斤。

油渣,炒香后用90%敌百虫拌匀,洒在幼苗周围可以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多种地下害虫。

   

八、春尺蠖

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昆虫。

春尺蠖又名杨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

1..形态特征

成虫:

是典型的性二型昆虫,雌蛾体长9~16mm,灰褐色,无翅,腹部各节背面具棕黑色横行刺列。

雄蛾体长10~14mm,翅展29~39mm,腹部背面也有棕黑色横列刺列。

卵:

长1mm,椭圆形,初灰绿色,后转为黄褐色,孵化前变为黑紫色,卵壳上具刻纹,并有珍珠光泽,多由数十粒至百余粒形成卵块。

末龄幼虫:

体长约35mm。

体色常随寄主植物略有变化,食桑的色较深,呈黄绿色至墨绿色。

蛹:

长8~18mm,棕褐色,臀棘刺状,其末端分为2叉。

2.发生规律

春尺蠖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周围10~30厘米探的土层中越夏和冬,翌年3月中旬地表解冻时,成虫开始羽牝出土并交尾产卵。

3月下旬见卵,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

先期成熟的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陆续下树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

预蛹期6天左右,蛹期长达10个月之久。

成虫一般在傍晚羽化,早期羽化的雄成虫无飞翔能力,羽化后即在树干周围寻找枯枝落叶或树干裂缝疤痕处隐蔽。

进入正常羽化期后,成虫飞翔能力增强。

3.防治方法

(1)及时翻耕树干四周的土壤,杀灭在土中越夏或越冬的蛹。

(2)阻杀成虫,利用成虫羽化出土后沿树干向上爬产卵的习性,把小麦或玉米等秸秆切成30~40cm长,捆扎在桑树主干四周厚约5~8cm,诱集成虫钻入产卵,每日打开捕杀成虫,并在卵尚未孵化前把草束集中烧掉。

也可用废报纸绕树干围成倒喇叭口状,把成虫阻于其内,每天早晨捕杀一次。

(3)喷洒生物制剂BT。

九、马铃薯叶甲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

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

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中国外检对象。

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1.形态特征

成虫:

马铃薯甲虫体长9-11.5mm,宽6-7mm。

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红黄色,有光泽。

鞘翅色稍淡,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带5条。

幼虫:

1、2龄幼虫暗褐色,由3龄开始逐渐变鲜黄色、粉红色或橙黄色。

背方显著隆起。

卵:

长卵圆形,长1.5-1.8mm,淡黄色至深枯黄色。

蛹:

离蛹,椭圆形,长9-12mm,橘黄色或淡红色。

2.发生规律

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

越冬成虫潜伏的深度为20-60cm。

4-5月,当越冬处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出土,在植物上取食、交尾。

卵以卵块状产于叶背面,卵粒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每卵块含卵12-80粒,卵期5-7天,幼虫期16-34天,因环境条件而异。

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

幼虫4龄,15-34天。

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

幼虫在深5-15cm的土中化蛹。

蛹期10-24天。

1年可发生1-3代,有时多达4代。

发育1代需要30-70天。

3.防治措施

(1)秋翻冬灌:

破坏马铃薯甲虫的越冬场所,可显著降低成虫越冬虫口基数,防止其扩散蔓延

(2)轮作倒茬:

在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区域,实行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倒茬,中断其食物链,达到逐步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3)人工捕杀:

利用马铃薯甲虫的假死性和早春成虫出土零星不齐、迁移活动性较弱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