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39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x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B标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我公司拟投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第B合同段,即K220+000-K265+000,长54.654km,长链1188.8m。

二、主要工程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拆除结构物

1

钢筋砼结构物

M3

86.3

2

砼结构物

M3

739.4

3

木结构物

M3

180.9

路基路面

1

路基挖土方

m3

635457

2

路基挖石方

m3

230608

3

路基利用填土方

m3

579705

4

路基利用填石方

m3

171624

5

台背锥坡回填

m3

51070.1

6

路基换填砂卵石碎石

m3

17078

7

土工格栅

M2

25794

8

渗沟

m

1196

9

清理滑坡体

m3

1205

10

SNS防护网

M2

2380

11

M10及M7.5浆砌片石

m3

82954.2

12

C20砼及C15片石砼

m3

1979.5

13

级配砂砾底基层

391300

14

水泥稳定基层及砂砾基层

333579

15

砂砾防冻层

142426

16

透层

333065

17

细料式改性沥青砼面层

335573

18

泥结碎石路面

490

19

C15片石砼路肩

m3

4460

20

防水粘结层

2508

桥梁、涵洞

1

预应力空心板中小桥

17

2

钢筋砼盖板涵

m

1090

3

钢筋

t

304.1

4

开挖土石方

m3

4147.5

5

钻孔桩Φ150mm

m

90

6

下部现浇砼

m3

4280.9

7

上部结构砼

m3

766.74

8

钢铰线

t

13.02

9

M7.5浆砌石

m3

5065.3

10

GYZ250×41mm圆形支座

192

11

GYZF4250×43mm圆形支座

152

12

异性钢单缝式50型

m

103

13

异性钢单缝式80型

m

15.6

绿化环保

1

移植草垫

11166

2

高山松

2744

三、主要技术标准

主线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6.5m,行车道宽6.0m,设计速度20km/h。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Ⅱ级。

主线路面类型:

沥青砼.

四、沿线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地质

本标段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地带。

最高点标高为5866m个别高差达2500米,总体地势中部高。

沿线个别地段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涎流冰、积雪、冻胀、翻浆等现象。

(二)、水文、气候

1、水文

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沿线河沟及湖水,其流量、流速、水位等受大气降水和融雪、花柄等控制。

沿线地表水、地下水对砼及钢筋无腐蚀性。

2、气候

本段属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降水分布不匀,日温差较大,年温差较小、旱雨季节分明,空气稀薄,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多为夜雨。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干旱多风,低温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度。

(三)、地质条件

本区地层属拉萨区比如地区地层,按其不同成因类型主要有冰渍、冲洪积、坡残积、崩积、崩坡积和泥石流堆积等。

本项目沿线不良地质及灾害分布如下:

1、K221+260~K234+580段,崩塌及边坡坍滑9处,740米。

2、K231+600~K243+670段,涎溜冰7处,1033米。

3、L3K2+745~L3K2+795段滑坡,50米。

4、拉丁拉山路段冬季雪害严重。

5、俄德拉山、巴里塞山和拉丁拉山路段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公路主要病害为冻胀和翻浆。

五、交通、水、电、动力供应及建筑材料

(一)、交通

沿线有路网发达,交通条件较好,多数路段可利用已有公路,仅局部路段需对原道路进行加宽改造。

保通便道采用:

砂砾铺设路基宽4.5m,路面宽3.5m厚0.12m,并配备人员进行养护;对于不能满足行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增加警示标志,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施工便道:

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修筑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运输需要。

(二)、施工用水电:

沿线江河较多,工程用水可就近取用,采用水车拉水至蓄水池。

路线经过地区有1万伏或3.5万伏动力线,但桥涵处需自备发电机组,作临时停电时备用。

(三)、筑路材料

沿线块片石料源丰富,分布不匀,部分路段较为缺乏,路面用碎石需施工单位自采,外购材料从拉萨或成都购买。

1、块、片石

在K236+700右侧80米、K243+370右侧10米及K254+150右侧10米取片块石;

2、砂砾石、砂、碎石

在K236+900右侧70米及K243+500右侧10米有砂砾石、砂、碎石

料场。

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西藏省道303线洛隆至边坝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补遗文件和与其相关文件、资料;

3、现行国家公路路基路面及桥涵施工规范;

4、本公司历年公路施工经验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企业机械、设备、材料等。

(二)、编制原则

1、试验先行、科学管理原则

首先对路基及路面施工做试验段,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并检验效果和质量;确定路基及路面施工碾压遍数及各项参数,为路基及路面大面积展开施工创造条件。

2、以人为本、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原则

按照多用机械少用人的思路,并结合本合同段施工季节的特点,加大机械设备投入,改善和创造生产及劳动保护条件。

3、绿色环保、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的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关于环保的法令法规,接受环保监测单位的指导和监督,保护好环境。

4、精耕细作,质量第一的原则

认真贯彻“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工程特点和质量、进度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创精品,争一流。

(三)、统筹规划,全面安排

遵循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规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充分发挥人、材、物、机的作用。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根据本标段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工程数量、质量、安全、环保、工期等因素,我公司拟组建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二室。

根据B合同段工程数量,拟分7个作业区段进行施工,每区段依据工序流水作业,确保施工均衡、连续,人、料、机合理配置。

本标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如下: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计划合约部

工地试验室

设备物资部

财务部

质安环保部

综合办公室

工程技术部

 

涵洞作业队

桥梁作业队

路基作业队

路面作业队

路基防护作业队

排水沟作业队

挡土墙护肩作业队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授权的项目代表,实施项目管理,负责全面履行合同。

二、主要成员的职责

项目经理:

代表公司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控制施工全过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主持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总工:

负责本工程中重大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管理和质量目标管理。

三、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技术部:

负责工程技术准备,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规范施工。

质安环保部:

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查、目标制度落实等,负责施工中的环保和道路保通。

设备物资部:

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物资采购等。

计划财务部:

负责工程预结算、进度、成本控制及合同管理等,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经济核算、资金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工地试验室:

负责检测、试验、申报资料等的实施。

综合办公室:

负责对外协调综合治理和后勤保障。

第三节工程管理目标

工程达到国家现行质量验收标准。

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一、质量目标:

交工验收质量评定等级达到合格标准,且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90分。

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达到优良标准。

二、工期目标:

计划开竣工:

2013年9月~2015年8月,计算工期为24个月完成(2013年10月31日~2014年4月30日、2014年10月31日~2015年4月30日冬休,小计365天),共计730个日历天。

预计实际正常施工时间为365天。

三、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杜绝重伤死亡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下,安全防护率100%;无高原缺氧、冻害伤亡事故。

四、绿色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切实做好环保工作。

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无破坏绿地植被、湿地、表土和伤害野生动物事件发生。

五、水土保持目标:

无污染河道、湖泊,乡镇、民宅水质水源事件发生。

六、综合治理目标:

尊重地方民族生活和民族风情,无民族纠纷事件发生。

七、文明工地目标:

树样板工程,创文明工地。

第四节人机动员及进入施工现场的方法

遵循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规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充分发挥人、材、物、机的作用。

我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先期人员、设备、机具将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业主要求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立即进入施工现场。

做好基本生活及必要的生产设施建设。

测量组尽快开展线路的接桩、验线和路线复测、布桩工作。

开工前15日内,路基专业施工队伍、桥涵施工队伍及施工机械全部到位。

第五节总体进度计划

一、施工工序、工艺流程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施工原则按:

先试验后开工、先环保后施工、先保通后拆挖、先地下后地上、先特殊后一般、先主体后附属。

二、施工进度计划

节点工期计划:

施工准备:

2013年9月1日~2013年9月15日;2014年4月15日~2014年4月30日;2015年4月15日~2015年4月30日;

砼拌合站建站工作:

2013年9月10日~2013年9月30日;

路基土方:

2013年9月16日~2013年10月31日;2014年5月1日~2014年9月10日;

涵洞:

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31日;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1日

桥梁工程:

2013年9月20日~2013年10月31日;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1日(其中桥梁基础施工2013年9月20日至2013年10月31日;桥梁预制2013年9月30日至2013年10月31日完成8榀,2013年10月31日张拉6榀;桥梁预制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完成剩余的42榀,2014年5月20日张拉5榀,2014年6月1日张拉6榀,2014年6月12日张拉6榀,2014年6月22日张拉6榀,2014年7月3日张拉6榀,2014年7月15日张拉6榀,2014年7月25日张拉6榀,2014年8月10日张拉7榀,);墩柱、桥台及盖梁垫石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8月15日;梁安装2014年8月16日至2014年8月31日;桥面系及附属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5日;

排水沟及边沟:

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31日;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25日;

水稳站建站工作:

2014年5月10日~2014年5月30日;

底基层:

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10日;

硬化路肩:

2014年5月10日~2014年10月30日;

水泥稳定层:

2014年6月1日~2014年10月10日;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25日;

沥青拌合站建站工作:

2014年5月15日~2014年6月20日;

沥青路面:

2014年6月22日~2014年10月20日;2015年5月20日~2015年8月12日;

路基防护、挡土墙、护肩墙:

2014年5月1日~2014年10月31日;2015年5月1日~2015年8月15日;

修整及验收:

2015年6月1日~2015年8月30日

进度计划安排详见:

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三:

工程管理曲线,附表四: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第六节资源需求计划

一、主要劳动力、材料供应及机械设备

(一)、主要劳动力

本工程拟投入七个施工作业队,施工总平均人数为:

396人,高峰期施工人数达:

675人。

具体详见:

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二)、材料供应

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按照业主的要求使用大型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并将按照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定货采购。

工程中所使用的钢材,计划使用成都生产的合格钢材。

油料在当地采购。

(三)、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1、机械设备组织

充分利用我单位机械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强化组合施工要素,配备现代化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形成以路基路面施工为主的机械化施工队,做好设备的维修及保养,配足常用易损配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利用率。

2、机具设备配置计划见附表九

3、机具设备保证

项目部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队设专职设备管理员。

负责机械设备管理、调配、考评及设备保养、维修等日常工作。

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4、教育培训及要求:

在工程施工前,应与沿线通讯光缆管理部门联系,取得这些设施的确切位置,施工中避免损坏光缆及管道。

施工中,应教育与培训各类设备的驾驶人员遵守交通规则,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

二、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配备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E20-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JTGE30-200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第七节临时设施布置和建设

一、工程项目施工基地布设

我公司拟在K243+500左侧设置项目部、试验室,沥青拌合站,生活区与办公区分开设置,占地面积约19亩,总建筑面积不少于2342平方米;在K216+100左侧及K236+900右侧各设置一水稳站、砼拌合站、盖板预制场及临舍,占地面积约15亩;在K233+370古姓同中桥、L3K3+778嘴村中桥、K225+200如西小桥、K230+545亚东卡小桥、K247+038巴里中波4号小桥上游高处各建一预制场及临舍,中桥征地面积分别为2100㎡,小桥征地面积为1000㎡。

营地内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水箱和灭火器。

二、临时设施设置原则

按照方便施工,利于项目管理、维护高原环境的原则,专业施工队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工程任务分布情况,在线路各布点附近搭建彩钢夹芯板房,以方便施工。

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防灾、环保要求达标。

临时施工道路及取料场等使用完后,尽可能的恢复原貌和植被。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五:

临时占地计划表见附表七。

第八节资金使用计划

1、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由具有丰富高原公路施工经验、懂技术、善管理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关键岗位职务,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实行项目经理部下属作业队两级管理,最大限度地压缩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减少非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开支。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的成本核算、支出审核及相关问题的决策和监督。

3、对各个施工工序依据施工进度和工程目标,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制订科学的劳力使用计划和调配计划,使各工序间密切配合。

4、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材料设备的订货。

防止因物资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停工、窝工和超计划采购造成的积压浪费现象。

5、合理安排材料设备的运输。

超前制定材料设备的运输计划,按工期、工序安排好材料设备的到货时间,确保材料设备一次到位,避免二次运输造成的额外支出。

6、制订严格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线路行车安全和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安全。

7、有预见性的超前制订自然灾害预防和抢修方案,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或使其降低到最低限度。

8、精心组织施工,搞好交叉作业,防止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的浪费。

详见附表八:

合同用款估算表。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

一、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有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核、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

(一)、导线复测:

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道路施工,相邻导线点通视。

(二)、中线复测: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每隔直线20m、曲线10m测放一中桩,包括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

(三)、核对及增设水准点:

使用设计单位设计的水准点之前仔细校核,水准点闭合差为±30√L,为方便路基施工,应每200m增设水准点,增设水准点应与原设计水准点闭合。

(四)、路基放样:

1、根据设计图纸及原有地面标高定出各路线中桩的路基边缘、路堤坡角等具体位置,定出路基轮廓;

2、对于深挖高填地段,每挖深5m或填高3层应补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3、按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标明取土场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机械施工中,设置牢固而明显的填挖土方标志和车辆行驶方向标志。

4、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所有的标志,特别是原始控制点,如实记录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5、路基超高以路中心为旋转轴,旋转至设计超高值,弯道外侧路肩横坡不变,当设计超高值小于内侧土路肩横坡时,土路肩的横坡不变。

6、路基加宽渐变方式采用线性渐变。

二、路基施工

路基工程填筑前,预设试验段,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一)挖方路堑的施工:

1、路堑开挖前作好截水沟,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

2、土方的开挖不论其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自上而下向前开挖。

遇有软石方时采用免爆方式进行开挖,硬石方采用浅孔爆破。

3、土方路堑的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分为:

横挖法:

以路堑夯实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当运距较远时,宜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也可用推土机。

若弃土或以挖作填超过推土机的经济运距时,可由推土机推土堆积,再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

纵挖法:

沿路堑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导挖掘前进,在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坡度较陡时,采用推土机作业,每铲挖地段的长度要满足次铲切达到满载的要求,在分层纵挖挖掘长度超过100m时,用铲运机作业。

所有排水沟渠宜由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1.5,顶面设不小于2%的横坡,其高度不宜大于3m。

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整平、压实至规范要求的密实度。

(二)填方路堤的施工

1、路基施工前使用推土机清除表土、草皮等,土方回填达到原地面标高,做压实处理,清表厚度30cm。

2、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碾压,分层填筑厚度以试验段所确定的填筑厚度为准,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

3、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宽于该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4、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原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向上填起,每填一层,均匀碾压,经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5、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时,在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不小于2米,向内做4%的坡度。

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6、采用同一性质的土填筑时,连续厚度不小于50厘米,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0.1m,一般将透水性好的土放在透水性差的土上面。

7、路床顶部预留至少30cm,采用稳定性良好的土填筑,并压实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8、路基的整平使用推土机或铲车粗平,然后再使用平地机精平,配合洒水车,压路机进行压实。

9、相邻两路段的弃方根据情况使用轮式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调运至借方路段。

(三)特殊路基的施工:

1、低填浅挖路基处理

K233+620~K253+288段7处,L3K00+240~L3K08+445段14处,共计1998米。

采用挖除换填,挖深0.3~0.75米,换填透水性砂砾石。

并保证其压实度不小于96%。

必要时在路基两侧边沟下增设渗沟拦阻地下水和汇集的地表水,避免路床受水长期浸泡而软化路基。

2、桥台背过渡段处理

(1)、采用砂砾石或碎砾石分层填筑,达到96%的压实度。

与路堤填方坡面应开挖宽度不小于1.0米的台阶,使新老填方紧密结合。

(2)、渗水土选用路基挖方中的碎石屑或粘粒含量小于15%的碎石土、砂类土。

(3)、带锥坡的桥台,锥坡填心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3、半填半挖路基处理

(1)、按陡坡路堤处理原则开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格栅应伸入挖方区不小于4.0米,路床范围应换填砂砾石或碎砾石,利用边沟下设置的碎砾石盲沟顺纵向排水。

(2)、纵向填挖交界路基:

填方区设置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0米,按陡坡路堤处理原则开挖台阶、铺设土工格栅;格栅应伸入挖方区不小于4.0米,伸入填方区不小于15.0米。

(3)、土工格栅上下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路床、路堤范围的粒径要求,在距格栅层8厘米内的填料粒径不得大于6cm。

具体铺设见图号:

C3-10。

4、崩塌及边坡坍滑路基处理

(1)、K221+260~K233+860段有6处为崩塌及边坡坍滑路基,长度520米,处理措施:

清方+设置M7.5浆砌片石路堑挡墙。

(2)、K221+260~K234+580段有3处为右侧崩塌路基,长度220米,处理措施:

设置主动防护网。

主动防护网系统以柔性钢绳网系统防护堑坡节理发育密集或路堑外侧陡崖发育有崩塌落石的段落,用于防止落石、飞石的发生。

其纵横交错的直径16纵、横向支撑绳与4.5m×4.5m或2.5m×4.5m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连接,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4.5m或2.5m×4.5m网格内铺设一张或两张4m×4m或4m×2m的D0/08/300型钢绳网,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接并进行预张拉,该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危岩体的稳定性,并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0/2.2/50型格栅网,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安装方法:

a、对坡面防护区内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理或局部加固;

b、放线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c、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