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7302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指导书.docx

《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指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指导书.docx

作业指导书

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第1合同段

 

钻孔桩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第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十一月

钻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1.1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参考资料)、第1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公路工程国内招投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上、下册)》、(交公路发【2003】94号);

1.2《329国道改建工程第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七册;

1.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1.4控制导线测量成果;

1.5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中对本项目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年度施工计划要求;

1.6国家(交通部)现行设计及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验收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等

国家标准

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J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

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行业标准

JTJ041-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TGA01-2002公路工程标准体系

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CJJ2-9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9-85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6有关国家、地方及集团公司政策、法律、法规等:

1、《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汇编》;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

3、《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导则》;

4、《浙江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

5、《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浙江省市政工程协会翻印DBJ01-56-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设部建城【2002】221号);

7、《中铁十局集团公司安全重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中铁十局【2006】124号文)。

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2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

为确保钻孔桩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规范过程施工控制,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集团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所有的钻孔桩基础。

2.3其它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钻孔桩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2.3.1设备、人员进场后必须立即清点登记,并及时报验,办理临时暂住、保险备案等相关手续;

2.3.2操作人员、质检安检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2.3.3对特殊工序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验证。

2.3.4严格执行工作程序、监理程序及相关操作规程;

2.3.5严格过程控制,施工记录(包括文字、影音资料)、检查报验资料内容必须全面、真实、规范、完整,满足施工规范及监理要求;

2.3.6本工序完成后资料须及时收集、整理并归档,并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2.3.7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情况发生变化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再确认。

3工程概况

3.1工程数量

本工程钻孔桩分不情况为A匝道桥0#墩~10#墩直径1200mm钻孔桩42根,B匝道桥1#墩~17#墩直径1200mm钻孔桩62根,C匝道桥0#墩~12#墩直径1200mm钻孔桩50根,D匝道桥16#墩~29#墩直径1200mm钻孔桩58根,梅山连接线拼宽桥直径1000mm钻孔桩20根,直径1200mm钻孔桩5根,直径1500mm钻孔桩10根,下穿通道工程直径800mm钻孔桩380根,直径1200mm钻孔桩62根,全线合计689根。

4施工准备

4.1责任人员和责任分工

1、工程总负责:

潘宏均,负责设备、人员进场安排,为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第一负责人,合理调配、使用资金,确保现场运转正常;

2、施工生产总负责:

吴礼虎,负责现场总体施工管理工作。

组织现场施工、进行总体部署,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重点、难点。

组织有关人员共同总结施工经验;

3、现场施工负责人:

钱程,负责现场生产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安排日常施工及技术值班工作,按照施工方案合理调配、使用各种生产资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负责物资的采购、供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组织物资进场,确保现场物资供应及时、充足,且不能造成浪费;

4、技术负责人:

娄智明,负责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编制、会审,督促落实技术交底、测量复核、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总结等工作,协助召开各种质量、安全及进度分析会议,监督落实原始施工纪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协调与指挥部、设计院、工程地质勘察院、勘察测绘研究院及监理单位之间的技术工作衔接,确保现场施工、技术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5、搅拌站、机械设备及电力负责人:

刘杰,负责供应质量合格的砼及现场电力等协调工作;

6、工程部:

秦先斌,协助技术负责人、分管领导督促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加强过程控制、工序控制;督促落实现场实际成本的测算、监控工作;

7、质检负责人:

周治国,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工作,落实“三检”制度,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最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保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有效受控状态,组织开展各项岗前教育培训工作,并按公司要求做好纪录;

8、安全负责人:

毛佩强,负责日常施工安全,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及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对人员、设备的安全操作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并按公司要求做好纪录;

9、施工测量负责人:

黄亮,负责测量定位及复核工作,并对钻孔孔深进行测量监控,准确测出每一种地层的标高、尺寸,做好测量资料的整理工作;

10、试验负责人:

宇志远,负责现场试验工作,做好砼配合比设计;做好原材料检测试验、钢筋、砼试件等试验工作;把好原材料进场关、砼质量关;控制泥浆各项指标,对各地层的土样进行取样试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比重;

11、施工队长:

本工地陆地钻机施工队长倪德明,钢筋班班长沈浩,每个钻机队负责人要担负起所管钻机的日常钻进工作,钢筋班班长要担负起钻孔桩钢筋笼制作安装工作,具体落实项目部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各项要求,加强工人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落实劳务承包合同中的履约责任;

12、其他技术人员:

现场技术主管孙坤江及其他技术人员,具体落实完成现场各项施工技术工作,及时做好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安排技术测量、值班、试验等工作,掌握地质变化情况,及时收集所有技术资料,并归纳整理;

13、资料员:

陈芳芹,做好日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做好调度工作。

14、钻孔作业班:

每钻机机长1人,其他操作工人3人,听从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负责桩基成孔、砼灌注等工作;

15、钢筋作业班:

班长1人,电焊工4人,钢筋工8人,听从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负责钢筋笼制作、安装等工作,包括技术交底中要求的安装检测管、其它检测仪器设备等。

4.2技术准备

开工前做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测量定位及复核工作,岗前技术、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4.3电力布置

1、根据总体规划布置,本项目总需要安装315KVA变压器6台,具体布置见《施工用电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供电高压电源等级为10KV,施工设备用电电压380V,生活区及办公用电为220V,从地方高压电网接入,设置3处高压引入,每处另配2台200kw柴油发电机为备用电源。

施工用电采用砼电线杆场延施工便道拉通,荡距35m,需架力电力干线2.3km。

采用三相五线制,TN-S接零系统。

2、结合现场情况及施工工艺选择,各高压引入位置及型号如下:

一工区在距离C匝道桥4#墩7.4m,偏离C匝道设计线23.8m处,主要供搅拌站、钢筋加工场、民工生活区及梅山连接线拼宽桥、C匝道桥0~5#墩、D匝道桥21~29#墩桥梁施工,变压器为两台315KVA。

二工区设置在距离D匝道桥17#墩23.8m,偏离D匝道设计线56.9m处。

主要供D匝道桥15-21#墩,C匝道6~13#墩、通道K0+600~K0+910施工,变压器为两台315KVA。

三工区设置在距离改路大榭路口终点22m处,主要供A匝道桥,B匝道桥、通道K0+390~K0+600施工,变压器为两台315KVA。

4.4便道布置

本标段所处位置为既有道路周围,主要将现有五叉路口平面交通改建为立体交通,临时道路主要分为环岛保通施工及桥梁路基便道。

桥梁施工便道拟修建在桥梁投影外侧,便道设计宽度4m,每个承台位置填筑施工平台,路基便道主要设计在道路行车道外侧,作为路基的土石方运输通道。

4.5施工用水

钻孔桩钻孔用水采用就近河沟水源。

4.6施工放样及复测

4.6.1贯通测量

由项目部测量组组织对墩位中心线进行一次贯通测量,放出墩位中心线,再放出各墩桩位,通过设计给出的尺寸进行拉钢尺复核,确保整个桥位布置的精确。

4.6.2施工放样

在钻机摆放就位前,对所打桩位进行精确放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桩位进行复核检查,即根据桩位间距离及与中桩间距离进行复核,并由测量组通知测量监理复测,复测结果合格后,既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6.3十字护桩埋设

精确放好桩位后,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监控下进行桩位的十字护桩埋设,以精确桩位为中心,正交埋设4根护桩,护桩可采用木桩或钢筋桩,埋设深度不小于1m,当埋设深度无法达到时,采用挖坑,用砼包裹的方法进行保护,护桩露出地面高度为30~50cm(高出护筒口10~20cm),护桩埋设位置应不影响钻机及钻孔、下钢筋笼、砼灌注等各道工序施工,且距护筒距离不大于5m。

待护筒埋设好后沿护桩拉十字线并在护筒上做好标记,现场技术人员将护桩及护筒标记处距中桩距离记录,在钻孔过程中及下钢筋笼前、后进行检查恢复中线。

4.7开钻前的准备工作

4.7.1钻机摆放

钻机进场到位后,安质部应及时将钻机及操作人员向监理部门报检,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钻机型号、主卷扬机功率、泥浆泵大小等进行登记检查,同时对该钻机钻头大小、重量及护筒结构尺寸检查,不符合该钻孔桩施工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或调整。

根据粗放的桩位摆放钻机,钻机摆放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下进行,钻机摆放位置应不影响钢筋笼下放及砼灌注,且钻机摆放尽量选择硬土处,当土质松软时,应填筑一层厚度不小于30cm宕渣或在枕木下方铺两层沙袋,防止钻机钻进过程中下沉或倾斜。

同时钻机摆放处地面必须平整。

4.7.2护筒制作与埋设

以精确桩位为中心,以护筒外半径为半径在地面开挖出埋护筒坑,开挖深度不小于50cm,用钻机提起锤头轻放在坑中心,再把护筒放入挖好的坑内,用十字护桩恢复护筒中心,待对位准确后,用锤头将护筒压入土中至要求深度,压入时应让锤头落在护筒上口对称点位慢慢压入。

压入后护筒顶距地面高度30~40cm。

护筒埋设完后现场技术人员对护筒中心进行检查,将护桩十字线恢复,检查桩中心至护筒边距离,如不能大于桩径或只比桩径大不到5cm,都应该重新埋设护筒,同时检查每根护桩距中线距离,检查护桩是否移动,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以上检查合格后将护桩线引至护筒上。

钻机精确定位后,检查钻机平整度、钢丝绳中心。

测量人员测出护筒标高,并填写开孔前施工放样资料报请监理复测,同时将钻孔深度等交底交予施工队伍。

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7.3泥浆循环系统

桩位放样完成后,进行施工场地的规划和平整(亦可在桩位贯通测量完成后就进行),根据实测桩位在桩位附近挖掘泥浆池、沉淀池。

泥浆池按每个墩位挖掘一个,挖掘体积根据现场条件控制,挖掘位置(根据本工程桩基分布)在一个墩位的两个承台中间为宜,特殊情况也可在墩位边上进行挖掘,泥浆池用作冲击钻施工中泥浆循环用;沉淀池一般两个墩位共用一个,挖掘位置尽量布控在两个墩位之间,挖掘体积越大越好,沉淀池是将孔内浮出的渣在孔外沉淀,再把充分沉淀的泥浆循环到泥浆池里,由泥浆泵打入孔底。

钢护筒、泥浆池、沉淀池构成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循环平面示意图见下图:

4.7.4泥浆准备

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造浆用的粘土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注:

(1)地下水位高或其流速大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

(2)地质状态较好,孔径或孔深较小的取低限,反之取高限。

开钻前,准备足够数量的泥浆,保证钻孔工作的顺利进行。

5钻孔

当以上所有工作完成后即可以进行开钻,开始钻进时,进尺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内倒入粘土块,再放入钻头倒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

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应捞取浆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详细交代本班组钻进情况,及下一班组需要注意的事项。

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孔内的水头高度,一般不低于护筒出浆口20cm,并要防止扳手等金属工具或其它弃物掉入孔内,以免损坏钻机钻头。

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升降钻头要平稳,不得碰撞护筒或孔壁。

钻进过程中定时检查泥浆指标,泥浆如有损耗、漏失,及时补充。

遇土层变化,可适当调整泥浆指标。

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机移位情况,如有倾斜或位移,及时纠正,同时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钻机的易耗件,钢丝绳随时检查,一旦出现断丝,应立即给予更换;钻机摩擦片要随时检查,一旦出现异样也应立即给予更换;天轮地轮要定时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检修;在钻进卵石层过程中,随时检查锤牙,看是否磨损,及时加焊,保证钻孔直径,焊完锤牙后应慢速钻进并上下扫孔,待上下通畅后正常钻进。

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钢丝绳中心是否对中,并检查钢丝绳钻进过程中的转动情况,防止出现偏孔、梅花孔,随时检查护筒及周围土体是否出现下沉等现象,一旦出现下沉应立即停钻,提出钻头,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水电供应,一旦出现断电等突发事件,应立即采用千斤顶或吊车等将锤头提离孔底2~3m,在钻进卵石层时应随时控制泥浆比重(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3左右),防止泥浆比重过大钻孔出现梅花孔或是难以钻进的现象,或过小而造成塌孔。

当钻孔接近设计标高后,应放慢钻进速度,并随时进行孔深测量,同时对全孔上下进行扫孔,当达到设计孔深后,对成孔的孔深等进行精确测量(将测绳提出,用钢尺进行精确标定),确定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作业。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钻孔过程中全过程监控,每天记录孔深、泥浆比重等数据4次,真实填写钻孔记录,不得涂改,将来直接以现场施工记录作为竣工资料。

6清孔

当冲孔至设计标高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清孔。

采用正循环泥浆渐进法清孔,施工程序如下:

(1)将泥浆泵射浆管插入孔底,射入拌制好的泥浆。

泥浆性能指标为:

比重1.25~1.4,粘度20~22Pa.s,含砂量小于4%,胶体率大于98%,PH值大于6.5。

射入的泥浆带着残留的钻渣,经护筒口反复循环多次,并用泥沙分离器进行分离,直至将残留的钻渣清除干净。

如有部分不能清除干净的,再向孔内投入少量粘土,用钻头小冲程冲砸2~3小时,再进行循浆清孔,直至沉渣厚度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标准要求。

(2)钻渣清除干净后,继续循浆,并加入清水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清孔完成后的泥浆性能指标为:

比重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量小于2%,胶体率大于98%。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清孔完成后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3)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坍孔。

7成孔检测

7.1孔径检测

孔径检测采用笼式探孔器入孔检测,探孔器器用Ф22钢筋制作,外径等于钻孔桩设计孔径,长度7.2米。

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使笼的中心与孔的中心及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放入孔中,上下通畅无阻至孔底,表明孔径符合要求。

7.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测锤检测。

7.3泥浆比重及含砂率、泥浆粘度测量

分别采用泥浆比重称、含砂率测量器及粘度计测量。

8钢筋骨架的制作与起吊安装

8.1钢筋骨架的制作

桩基钢筋笼采用在经过地基处理的钢筋棚内集中制作,桩基钢筋笼宜采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遵照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

钢筋进场后立即进行原材料取样试验和连接(电弧焊或机械连接)试验,试验合格后该批钢筋方可使用。

否则进行二次试验,二次试验仍不合格,则禁止使用。

为提高钢筋笼安装效率,钢筋笼主筋接长一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骨架可分段焊接或机械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50%,且接头间距须大于600mm及35d(d为钢筋直径),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焊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箍筋与主筋需点焊牢固,按照施工实际桩长决定钢筋的下料,依照桩的长短并结合钢筋下料尺寸(充分考虑加强箍筋加工剩余料、主筋配筋剩余料的利用,降低材料损耗)来确定分段制作的长度。

钢筋保护层定位钢筋按图纸要求每两米设置一组,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筋四周。

单节钢筋笼上主筋采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布置需满足规范要求,套筒连接接头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平整,接头处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护。

钢筋笼加工时每两节主筋须先对接好再在胎架上焊接加强箍筋,并做好对接标记(以一根主筋上涂红油漆标记),再依次进行下一节加工,加工好的钢筋笼须按墩位、桩号、节段进行严格编号,避免混乱,造成下钢筋笼时对接不上;采用双面焊接搭接时要保证焊接的搭接长度,焊缝的焊接质量要满足相应的规范技术要求。

制作好后的钢筋骨架必须平整垫放。

在清孔过程中应充分做好钢筋笼安装的准备工作:

分段钢筋笼要运至现场,检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声测管是否定好位,吊车、小型施工机具、辅助材料、劳动力是否全部到位,一旦清孔工作完成后,须立即开始安装。

钢筋笼加工制作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及时消除存在的问题,保证分段钢筋笼质量优良,禁止对制作好的成品返工。

同时分段钢筋笼质量优良能有效保证吊放时段间连接顺利。

8.2钢筋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骨架采用平板运输车运输,汽车吊吊装。

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顶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下部三分之一点处,第一吊点采用扁担下设4个分点起吊(4个吊点分别设在同一加劲(强)箍的对称位置,但箍环要扣在主筋上)。

起吊时,先两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地面后,第二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一吊点,随着第一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二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二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

慢慢将骨架移至孔口,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将钢筋笼中心与孔中心对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当骨架下降到第一吊点附近的加劲(强)筋接近孔口时,用事先加工好的型钢等穿过加劲(强)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在孔口护筒两侧型钢下方分别支垫枕木,不得将型钢直接支承在护筒口。

此时用同样方法吊来第二骨架(钢筋笼由第一、二、……,按顺序起吊),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采用直螺纹进行连接。

连接时,人工轻轻转动钢筋笼,使每根钢筋与制作时对应连接,采用扭力扳手扳动套筒慢慢将对应两根钢筋连接到一起,每根钢筋对接空隙不得大于5mm,且两根钢筋插入套筒的深度一致,当到位后套筒依然松动或强力后还是无法达到要求,则采用电焊将套筒两端与钢筋点焊加强。

接头完成,稍提骨架,抽去临时支托,将骨架徐徐下降入孔。

采用上述同样方法将全部钢筋笼连接入孔,使全部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钢筋笼底放到孔底)。

8.3声测管安装

声测管使用φ57mm无缝钢管,管壁厚3mm,钳压式连接,成品长度为3m、6m、9m定尺,便于配长。

使用前随机抽取一组进行密水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钻孔桩均安装声测管,进行超声波检测。

安装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均匀布置。

钢筋笼吊放安装前声测管不得固定死,且每节段钢筋笼长度与声测管长度应保持一致,便于起吊安装。

钢筋笼起吊时应严格按规范操作,不得采取一端起吊的施工方法,造成钢筋笼变形,且极易造成声测管弯折、破裂,应采取双挂钩同时起吊的施工方法,一挂钩吊在钢筋笼端头,一挂钩吊在钢筋笼2/3位置,同时起吊到一定高度时,下放中部挂钩使钢筋笼慢慢竖直。

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声测管每个丝扣连接位置都必须拧紧检查,并用胶带包扎紧以防漏水,同时检查管身在起吊过程中是否发生弯折、破裂,如有损伤则须立即更换。

钢筋笼下落过程中每2m用铁丝将声测管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

每节钢筋笼下落到位后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保证内外水压一致,防止声测管上浮或破坏。

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立即将顶部与护筒固定,确保顶部位置居中,并防止钢筋骨架上浮。

用封盖将声测管上口盖严,防止堵管。

钢筋笼下落安装时间要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下落安装时间。

8.4钢筋笼检查

每套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在下钢筋笼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安质部门应对钢筋笼进行严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外形尺寸、声测管有无破损、连接情况及钢筋长度、间距等,并在入孔前填写检查记录报请监理复查。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安质部门在钢筋笼安装入孔的全过程中旁站监控,检查声测管、钢筋连接及声测管灌水等情况。

钢筋笼在入孔完成后必须要对声测管进行通长探深,是否贯通,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解决,必要时将钢筋笼重新吊起检查。

9导管安装

灌注水下砼采用导管法。

导管为内径286mm、壁厚>5mm、丝口接口的厂制成品导管。

每套导管在使用前均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等试验,保证导管不漏水。

每套导管总长应大于最大桩长的1.2倍,作为备用。

导管顶部设漏斗、储料斗。

储料斗储放灌注首批混凝土必须的储量。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导管安装,导管安装前根据实测孔深计算出导管总长度(导管下口距孔底40cm),根据导管总长配出所需导管,在由下至上对导管进行编号,并做好记录,以便在灌注过程中随时检查复核拆管数量。

导管在安装过程中根据编号由底到上逐根安装,每一节在安装时必须放置橡胶垫圈,对有问题的及时更换,并连接紧密,不得漏水。

导管安装完后,立即接上泥浆管进行翻浆。

导管安装过程中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全过程监控、纪录。

10灌注水下砼

10.1砼灌注前的现场准备

下导管翻浆后检查孔内泥浆性能及含砂率等,再次核对钢筋骨架标高、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孔深、沉淀厚度、孔壁有无塌坍现象等,不满足要求时,要经处理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始灌注砼。

当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且孔内泥浆上下均匀,即可开始进行砼灌注工作。

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立即填写砼灌注令,报请监理检查,检查合格后立即通知试验室、搅拌站开始砼生产。

导管翻浆结束后要注意导管内泥浆内压的宣泄,上下提动导管,逐步消除内外压力差。

迅速做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止坍孔和泥浆沉淀过厚。

10.2后盘(搅拌站)准备工作及砼质量控制

现场准备工作开始的同时,后盘准备工作同步进行:

搅拌站在生产砼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砼施工配合比施工,试验人员全程盯防搅拌站,随时注意搅拌站砂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