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07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 全 心 理 学第4章.docx

安全心理学第4章

第四章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大量的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据统计,法国电力公司在l990年提出的安全分析最终研究报告中指出,70%~80%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日本劳动省1983年对制造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表明,85687起歇工4天以上的事故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占92.4%。

美国矿山调查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矿山事故总数的85%。

我国煤矿中的“三违”现象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它是典型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此可见,人对于安全的主导作用,贯穿于企业安全的所有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内在心理、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研究人的行为,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就可能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达到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一节人的行为概述

一、行为的实质

关于人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般人的行为是泛指人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的行为是决定事故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重要因素。

因此,探索行为的实质有利于改变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关于行为的实质,是不同的心理学派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Psychology)认为,行为是由刺激所引起外部可观察到的反应。

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可简单归结为刺激(S)反应(R)模式。

近代“彻底的行为主义”者则把一切心理活动均视为行为。

如斯金纳(B.F.Skinner)还把行为区分为S型(应答性行为)和R型(操作性行为),前者是指由一个特殊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或情境所激起的反应,后者是指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外部刺激或情境下发生反应。

在此基础上,工业心理学家梅耶(R.F.Maier)提出下列模式:

S(刺激或情境)O(有机体)R(行为—反应)A(行为完成)

他认为,刺激或情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生产环境中,诸如光线、声音、温度等等,乃至班组同事或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可以形成刺激,刺激被人所感知,便成了情境。

有机体所指的是个体由于遗传和后天条件获得的个体的独特性、个性发展的成熟度、学习过的技术和知识、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等。

反应或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语言、表情;情绪、思考等。

行为完成包括改变情境、生存活动、逃避危险、灾害及他人的攻击等。

梅耶认为,相同的行为(例如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劳动热情、工作散慢),可来自不同的刺激。

如劳动用工制度、工资报酬和奖金、生产管理、个人因素等。

因此,必须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相同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例如;家庭纠纷对职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可有:

①作白日梦,脱离实际,终日沉溺于幻想之中;②忽略安全措施,易出工伤事故;③不注意产品的质和量,生产效率下降;④作为一种摆脱,拼命地工作;⑤对管理人员的批评过于敏感及采取不合作态度;⑥心情忧郁、烦闷、易和同事争吵。

梅耶推而论之,认为相同的管理措施也会使职工产生许多不同的行为。

解决的办法是提供咨询服务,上下沟通,帮助职工解决情绪上和适应上的问题。

德国心理学家莱文(K.Lewin)否定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刺激——反应模式,提出心理学的场理论。

认为人就是一个场,“包括这个人和他的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LSP)”,行为是由这个场决定的。

基本模式为:

上式表明,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根据莱文学说,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便产生一种心理紧张状态,称为被激励状态,这时人就会采取某种行为,以达到他的目的。

当目的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状态便解除了,随后又会有新的需要,激励人去进行达到新的目的的行为,如图4-1所示。

 

图4-1莱文的需要与激励模式

日本的鹤田根据莱文的模式,又提出了事故发生模式:

则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人的行为实质就是人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外在的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人类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二、人的行为个体差异和共同特征

(一)人的行为个体差异

相同的行为可来自不同的原因,相同的刺激或情境却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差异。

造成行为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1.遗传因素

人的体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种族、亲代遗传的影响,如身高、身体尺寸、体格、体力等,虽也受环境因素(如营养、锻炼)的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较大。

体力和人体尺寸的差异与人的安全行为,在某些场合下往往会表现出来。

如在发生异常事件时,值班者若是一个力气较小的女性,她虽然已觉察到危险,但因体力不够,扳不动制动闸,就无法阻止事态恶化。

又如人的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俗话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主要是指人的气质。

人的气质虽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改变,但与其它个性心理特征比较,气质则更难改变。

如一个“慢性子”的人,一辈子可能也不会改变。

由于气质使人的心理活动及外部表现都打上个人烙印,因此,气质的差异也必然带来行为个体差异。

再如人的智力除受后天境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遗传影响,智力受遗传因素影响因人而异,少者占30%(即影响该人智商高低的因素30%来自遗传),多者达90%。

因此,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行为,往往是很难改变。

2.环境因素

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

家庭对人的行为有明显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儿童时期,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有的行为的发育、成长、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如一些破碎家庭给儿童心灵带来的创伤,常使儿童成长后有异常的行为,如残忍、厌世、轻生等。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础,是人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如若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夫妻不和或经常陷入严重的家庭纠纷,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不安全行为,常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

学校、班级的风气、教师的态度和作风,青少年时代的同学和朋友,对人的性格、态度的发展和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此外,人所受的教育不同,知识水平高低,对危险的预知和觉察能力也有不同,因此,也导致在安全行为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3)工作环境和社会经历。

工作环境对人的习惯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人的习惯性行为含带有其职业特点。

社会经历(包括工作经验)不同,常给人的行为带来差异。

如与本工种直接有关的经验不同,常使人在处理异常事件时做出不同反应。

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常为避免和领导争论而隐藏自己的观点。

(4)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如美国鼓励人才流动,工人一向以跳槽为荣,工人在退休前都曾在许多工厂干过。

而日本却重视终身制,将企业或工厂视为“家族”,转到另一家企业或工厂,则视为“背叛”行为。

3.心理因素

主要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虽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但具体到个体而言,却往往表现出种种不同特征,因而造成个体行为的不同。

再者,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不同,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不同,便构成了个体不同的特征。

因而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给行为带来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

4.生理因素

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使得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差异。

一些需要通过辨别颜色确定信号的工种,如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等,若对某种颜色色盲或色弱是危险的。

又如手是人操纵机器的主要部位,手的大小与操作装置、安全装置的设计密切相关。

若个别人手比一般人群的手过大或过小,在某些情况下,常是关系到个别人的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因素。

此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在从事某种作业时,亦可能会出现事故。

如高血压患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有癫痫、癔病和皮肤对汽油过敏者不宜从事接触汽油作业。

由于每个人的上述因素各异,因此,人的行为(包括安全行为)也必然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个体差异的特点。

(二)人的行为共同特征

人的行为在个体之间尽管千差万别,但存在着一些共同行为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结果,人的行为共同的特征至少有:

自发行为(自动自发而不是被动地被外力引发的行为);有原因的行为(有一定原因产生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行为);持久性行为(在目标没有达到之前,行为有时可能改变方式,但不会终止);可改变的行为(经学习或训练而改变的行为)。

下面主要讨论与安全有关的人的行为共同的特征。

1.人的空间行为(humanproximics)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有“个人空间”的行为特征,这个空间是以自己的躯体为中心,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当此空间受到侵犯时,会有回避、尴尬、狼狈等反应,有时会引起不快、口角和争斗。

“个人空间”有关的距离有以下四种

(1)亲密距离。

指与他人躯体密切接近的距离,此距离有两种,一种是接近状态,指亲密者之间的爱抚、安慰、保护、接触、交流的距离。

此时身体可以接触或接近。

二是正常状态(15~45cm),头、脚互不相碰,但手能相握或抚触对方。

(2)个人距离。

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弹性距离。

此距离也有两种,一是接近状态(45~75cm),是亲密者允许对方进入而不发生为难、躲避的距离。

但非亲密者进入此距离时有强烈的反应。

二是正常距离(75~100cm),是两人相对而立,指尖刚能接触的距离。

(3)社会距离。

指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表现的距离。

接近状态为120~210cm,通常为一起工作的距离。

正常状态为210~360cm,正式会谈、礼仪等多按此距离进行。

(4)公众距离。

指演说、演出等公众场合的距离。

其接近状态为360~750cm,正常状态在7.5m以上。

此外,人的空间行为还包括独处的个人空间行为。

例如,从事紧张操作和脑力劳动时,都喜欢独处而不喜欢外界干扰。

否则,注意力会分散,不但效率不高,有时还会发生差错或事故。

2.侧重行为

人体的构造是完美的,通过胸骨和脊柱中线的矢状面,人体形态左右对称。

但就内脏而言,心脏稍偏左,肝脏偏右,右肺由上、中、下三叶构成,左肺只有上、下两叶。

因此右半身比左半身重。

运动时由于呼吸加剧,由三叶构成的右肺比左肺扩张历害。

右侧的肋骨也比左侧高,使本来就偏右的肝脏更加右移,因而重心越来越倾向右边。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为了平衡,人常以右脚为支柱,造成身体微微右弯,所以习惯使用右手。

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侧构造完全相同的半球构成,因为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是左半球,左半球支配右侧,所以大多数人的惯用侧是右侧。

侧重行为还表现在楼梯的选择上。

日本的应用心理学家藤泽伸介在一个建筑物的T形楼梯(左右楼梯距离相等,都能到达同一地点)作观察,发现上楼梯的人,左转弯者占66%,向右转弯者只占34%。

而性别、是否带物品、物品持于何侧、哪只脚先迈步等都不是选择左右方向的决定因素。

他认为,心脏位于左侧,为了保护心脏,同时右用手的人的人习惯用有力的右手向外保持平衡,所以常用左手扶着楼梯(或左边靠向建筑物,心理上有所依托)向上走;此外,右用手者右脚有力,表现在步行形态上就是左侧通行。

所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左侧通行对人来说,都是稳定的、理想的。

因此,左侧通行的楼梯在生灾害(如火灾)时,对人的躲避行为是有稗益的。

3.捷径反应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往往表现出捷径反应,即为了少消耗能量又能取得最大效果而采用最短距离行为。

例如伸手取物,往往是直线伸向物品,穿越空地往往走对角线等。

但捷径反应有时并不能减少能量消耗,而仅是一种心理因素而已。

如同时可以从天桥或地道穿越马路,即使二者消耗的能量差不多,但多数人宁愿走地道。

乘公共汽车,宁愿挤在门口,由于人群拥挤消耗能量增多,而不愿进入车箱中部人少处。

这都是心理上的捷径反应,实际上并不能节省能量。

4.躲避行为

当发生灾害和事故时,人们都有一些共同的避难行动,这些行动特征构成了躲避行为。

如发生恐慌的人为了谋求自身的安全,会争先恐后地谋求少数逃离机会,但有高度责任感和组织训练有素的人,会挺身而出,指挥惊惶失措的群众,面对异常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沿进来的方向返回,奔向出入口等,是发生灾害和事故躲避行为的显著特征。

如对火灾躲避行为的特征是:

(1)以最短路线奔向出入口。

(2)向火烟伸延的方向逃离。

(3)选择障碍物最少的路线走。

(4)顺着墙向亮处走。

(5)按左转弯的方向走。

(6)沿进来的方向返回。

(7)随着人流走。

(8)沿走惯的道路和出口走。

(9)向着地面方向走(高楼向下,地下室向上)。

对于飞来的物体打击,心理学家曾作过试验,对前方飞来的物体打击,约有80%的人会发生躲避行为,有20%的人末作反应或躲避不及。

其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躲避方向的特点

躲避方向

物体飞来方向

合计

由左前方

由正前方

由右前方

左侧%

躲避不及%

右侧%

合计%

左/右侧比率

19.0

3.0

11.3

33.3

1.68

15.6

10.4

7.3

33.3

7.3

16.1

7.3

9.9

33.3

1.62

50.7

20.7

28.6

100

1.77

由表4-1可见,躲避方向的左右侧比率虽很低,但向左躲避为向右躲避的1.8倍。

对正前方的飞来物,比率却高至2.14倍,即向左侧躲避的人为向右侧的两倍以上。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惯用右侧,右手、右脚较强劲,因此向左侧躲避的倾向就较明显。

但对上方有危险物落下时,实验研究指出,有41%的人只是由于条件反射采取一些防御姿势。

如抱住头部、或上身向后仰想接住落下物或弯下腰等。

有42%的人不采取任何防御措施,只是僵直地呆立不动(不采取措施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只有17%的人离开危险物落下地区,向后方或二侧闪开,并以向后躲避者居多。

由此可见,人对于自头顶上方落下的危险物的躲避行为,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在工厂和建筑工地,被上方落下的物体(如机械零件、钢筋等)撞击死的事故屡见不鲜。

因此,在一些作业场所(如建筑工地、钢铁和化工企业等),头戴安全帽是最低限度的安全措施。

如果突然出现落下物,必须采取行动,那怕只偏离落下点半步也可。

其次,就是尽量缩小与危险物接触的表面积,采取身体蜷曲的姿势,千万不可用伸手去企图接住落下物。

5.从众行为

人遇到突然事件时,许多人往往难以判断事态和采取行动。

因而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周围相同遭遇者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的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同步行为。

女性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突然事件时,往往采取与男性同步行为。

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从众行为倾向强,表现为被动、服从权威等。

有人作过试验,当行进时突然前方飞来危险物体时,如前方两人同时向一侧躲避,跟随者会不自觉向同侧躲避。

当前方两人向不同侧躲避时,第三人往往随第二人同侧躲避。

6.非语言交流(non-verbalcommunication)

靠姿势及表情而不用语言传递意愿的行为称为非语言交流(也称体态交流)。

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除了语言、文字、音乐、艺术之外,还可以用表情和姿势来表达,这也是一种行为。

有人指出,人脸可以做出约25万种不同表情,人体可以作出约1000多种姿势。

因此,可根据人的表情和姿势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

在生产中也广泛使用非语言交流,如火车司机和副司机为确认信号呼唤应答所用的手势,桥式类型起重机或臂架式起重机在吊运物品时,指挥人员常用的手势信号、旗语信号和哨笛信号,都属于非语言的行为。

在航运、地勤人员导航、铁道等交通部门广泛使用的通讯信号标志,工厂的安全标志,从广义上来说,也属于非语言交流行为的范畴。

三、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分析

(一)情绪水平失调

产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人的情绪水平失调。

关于情绪的研究已有50余年的历史。

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组成,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

并给出了锥形模型,它的八个扇面表示八种基本情绪:

狂喜、悲痛、警惕、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

一定情绪水平的维持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利完成,过于激动和紧张的情绪水平失调就会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会使人情绪激动。

这种情绪激动外表现是表情动作,内部则使心脏、血管、呼吸、内分泌腺等发生生理变化。

这时,人的意识范围变窄,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我克制能力。

近代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枢分布有两种情绪中枢,即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快乐中枢反映积极兴奋的刺激,能调动人体内部器官释放潜能。

但激动情绪也会使某些机能下降,产生不安全行为。

如重要的节假日前夕,往往事故增多,而且常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痛苦中枢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消极抑制刺激,使各器官活力下降。

过高或过低的情绪激动水平,使人的动作准确度仅在50%以内,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自控。

情绪既然影响行为,这就要求一定的行为要与—定的情绪水平相匹配。

不同性质的劳动要求不同的情绪水平,如从事脑力劳动时,就要求相对较低的情绪水平。

情绪激动水平的高低是外界刺激引起的。

因此,改变外界刺激可以改变情绪的倾向和水平。

从组织管理上和个体主观上若能注意创造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并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由情绪水平失调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二)个性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显然,一些个性有缺陷的人,如思想保守、容易激动、胆小怕事、大胆冒失、固执己见、自私自利、自由散漫、缺乏自信等等,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别是在出现危险情况时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分配工作时,在关键岗位上最好不要安排个性有缺陷的人单独工作,这些人应该在有人指导下一起劳动。

个性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指对人和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态度可定义为在某种情况以一种特定方式表现的倾向。

在此定义下心理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言行是否一致?

想的和做的是否一样?

态度和意念、行为意图及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态度就是一个人对某事、某人或工作满意不满意。

意念是把一个物体、一个人或情况(不论真假)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的想法,如认为一个防护罩会起妨碍作用。

行为意图是如果将来出现某种情况时,一个人准备如何做的打算,如高处作业时应该想到使用安全带。

行为是指实际行动,如告诉工人应该戴安全帽并实际监督他戴上安全帽。

2.动机的影响

动机是用来说明人们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

心理学家已指出了不同的动机理论,特别是劳动中的动机,由于动机不同可能对安全产生不同的效果。

(1)经济动力。

这种理论认为一旦工作计划确定以后,人们的工作动力是金钱。

按照这种观点,人的工作动力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有些计件工资的工人,为了提高产量;多得报酬而发生事故的例子以及个人承包的汽车司机由于超时劳动或违章多载客而造成事故是屡见不鲜的。

(2)社会动力。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力不是金钱而是社会需要。

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

对于有一定危险但社会必需的工作,只有具有这种动力的人才能承担。

(3)自我实现动力。

即“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在工作中有自我成长的要求。

工作的动机是逐步提高的,其最终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就。

为了实现这一动机,就会考虑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离开了安全,就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就。

(4)综合动力。

现代动机理论努力把各种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结合起来,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动机有差别,而且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有差别。

对人的鼓励需要尽可能与每个人的情况相结合,这个理论还认识到人的系统要比早期所假定的系统复杂的多,其中期望得到报酬在动机中占重要地位,因为一个人在决定做任何事时,总是想达到最大的个人所得,不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

如果人们了解到得要费很大努力才能增加报酬或增加的报酬实际上与付出的劳动无关时,这时人的行为就不会受到报酬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工作动力也会受到影响,当出现危险情况时,这种人主动去排除危险的可能性不大。

但当他们认为消徐危险的重要意义时,也可能会积极参加。

综上所述,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靠和良好的个性、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动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在工作中应该依靠这些人作为生产骨干去帮助有缺陷的工人来共同维护生产的安全。

(三)人的行为的退化

人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的行为。

由于人行为有灵敏性和灵活性,人易受许多能影响人行为的因素的影响。

与机器不同,人的行为在比较宽的环境条件下会出现一种缓慢而微妙的减退,但要完全损坏是比较少的。

人的行为在出现下列情况时会减退:

1.劳动时间太长而产生疲劳。

2.由于干扰了每天的生活节律,在不能有效地发挥体能作用的时间内劳动。

3.失去完成任务的动力

4.缺乏鼓励,结果激励下降。

5.在包括体力和心理的矛盾、威胁条件下工作,或在威胁人体的自我平衡或应付机能的条件下劳动而产生应激反应。

(四)人的注意力问题

在调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伤亡事故的影响时,往往要探究人的注意力问题。

“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不注意”等造成的事故屋见不鲜。

但是发生事故时不能把原因简单地归咎于某人的不注意,许多情况下除非玩忽职守者,并非人们故意制造不注意,谁都不会自始至终地集中注意力。

不注意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意识形态的结果,不是原因。

单纯提倡注意安全是不够的,虽然是必要的。

仅靠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作为搞好安全工作的主要杠杆则是一种非科学的精神主义安全管理法。

有关注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

第二节人的行为失误

一、人的行为失误概述

1.人失误的概念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许多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安全生产中研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不安全行为本身的概念还有许多争议,也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

青岛贤司曾指出,从发生事故的结果来看广确实已经造成了伤害事故的行为是不安全的,或者说,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然而,如何在事故发生之前判断人的行为是否是不安全行为,则往往很困难。

人们只能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总结

归纳出某些类型的行为是不安全行为,供安全工作人员参考。

与工业安全领域长期使用的术语“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在现代安全研究中采用了术语“人失误(HumanError)”。

按系统安全的观点,人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素,当人作用于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失误。

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类似,人失误这一名词的含义也比较含蓄而模糊。

现在对人失误的定义很多,对其含义加以解释。

其中比较著名的论述有两种。

(1)皮特(Peters)定义人失误为,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要求的或希望的标准,它导致不希望的时间拖延,困难,问题、麻烦、误动作,意外事件或事故。

(2)里格比(Rigby)认为,所谓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超出了某种可接受的界限。

换言之,人失误是指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之间的偏差,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系统带来不良约影响。

根据这种定义,斯文(Swain)等人指出,人失误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规定的可接受的界限不恰当造成的人失误以及由于人的不恰当的行为引起的人失误。

综合上面两种论述,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关于人失误的性质,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约翰逊关于人失误问题做了如下的论述:

(1)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可以测定失误率。

(2)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防止人失误较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

(3)关于人失误的许多定义是不明确的,甚至是有争议的

(4)某一级别人员的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人员的职责方面的缺陷。

(5)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

(6)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人失误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