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970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docx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

石桥子地区数字测图计划设计书

1、任务概述

2012年期末测绘BG091班第2测量小组(以下简称第2小组)将进行为期四周的数字化地形图实习,第2小组在石桥子镇测量2幅1:

500地形图,根据实习要求,测图工程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为制订测图设计书,第二周期为实地测量,第三周期为整理资料,提交实验报告。

我小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老师给我们的任务。

2、测区概况

测区概况:

北邻沈阳,南依母城本溪,距沈阳43公里,距本溪21公里,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辖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

石桥子镇有人口18420余人,7个行政村,1个社区。

随着人们对“小城镇、大战略”认识的不断深化,开发区和石桥子镇政府都将发展小城北、中三个出入口;距丹东大东港210公里,距营口鲅鱼圈港200公里,距大连港360公里。

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30公里,现已开通74条国内外航线,通航城市55座,年运送旅客247.6万人次、货运6.1万吨。

本测区气候属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829毫米~2339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测区交通方便,石桥子镇已形成完善的现代化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沈丹铁路贯通区内,石桥子客货车站与东北铁路网和全国铁路网相连;304国道、沈丹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沈丹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南、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测区内植被覆盖密集,山上树木多在5~6米高,树林中灌木丛生,灌木高3~5米,这给控制选点和测绘地形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作业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大量清除障碍物的工作量。

3、测量的一般要求

3.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3.2作业依据

A、《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简称:

《规范》)。

B、《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简称:

《图式》)。

C、《基础信息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技术方案》(规划国土信息中心2000年修订);

D、《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E、《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F、《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本工程合同书。

H、本技术设计书。

4、已有成果资料

4.1测区内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图

由老师提供一幅石桥子镇的1:

10000数字化地形图,图件精度满足控制选点设计要求,可供踏勘和图上选点使用。

4.2测区内已有控制资料

石桥子测区有辽宁科技学院测量的已知点成果,老师可提供表点号。

5、控制测量方案

5.1平面控制测量

 

5.1.1测量方法

根据《规范》的技术要求,如测区确需加密等级控制点,我组采用全站仪的测量方法布设等级导线网。

加密点的点位布设、施测要求、精度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

除此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密点必须有两个以上通视方向;

b、布设加密控制点时,应尽量选择附近已有控制点作为重合点,并作检查,如果两者坐标值之差超过分米时,应及时向中队报告;

c、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时,线路长度、边长及边数应符合《规范》要求,线路超长时,应布设成结点网;

d、尽可能将点位布设在不易破坏、易于保存和土质坚固的地方;

5.1.2控制点编号

一、二级控制点的点号由等级代号、区镇代号和序号三部分组成。

其形式为ⅡAG034,Ⅱ为等级代号、AG为区镇代号、034为序号。

控制点的编号公式如下所示:

控制点等级(Ⅰ、Ⅱ)+区镇代号(AG)+序号(001、002……)

等级控制点的序号从测区相应等级已有控制点的最大号起,向后连续编排,同一片测区不应出现重号。

5.1.3控制点的埋设

一、二级控制点采用混凝土标石作为标志,在水泥地的地方可采用嵌入¢16mm的螺栓作为控制点标志;标志的形式应符合《深圳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的规定。

标石面点号注记要清晰,且字头朝北,道路上的导线点点号标志以平行于道路。

标石面按下图刻制。

5.2高程控制测量

一、二级控制点的高程,平坦地区应按四等水准要求施测;丘陵地区、房顶上一、二级导线点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边数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规定。

本测区的高程拟布设成四等水准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四等水准点利用一、二级导线点,不另埋石,编号利用原有平面控制点的编号,用三等以上水准点作为起算点。

四等水准观测的各项技术要求应严格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

作业前必须对参加作业的水准仪、水准标尺进行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和要求进行严格的检验。

水准仪的i角检查应随时进行,并记录,其i角不得大于20"。

水准测量观测采用电子记录程序,按路线依站序打印。

四等水准路线拟采用单程测量。

 

5.2.1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

不符值、闭合差限差(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

MW

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四等

±5

±10

±20√R

±20√L

±30√K

注:

表中R为区段或测段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K为已测测段长度,均以km为单位。

视线长度、高度的要求

项目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m)

每站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

(m)

仪器类型

视距(m)

四等

DS3

≤80

≤3.0

≤10.0

三丝能

读数

DS1

≤100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项目

等级

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的差(mm)

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的差(mm)

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

四等

3.0

5.0

5.0

四等水准网中水准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为15km,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路线长度为10km。

5.2.2三角高程测量

当一、二级控制点在丘陵地区或房顶上时,应采用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测定精度必须符合四等水准要求,相对于高程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0毫米。

光电测距高程导线应起闭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点上,其边长不大于500米,高程导线的总长应与四等水准长度要求相同,不大于15公里。

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程导线的测定,应采用测距精度不低于Ⅱ级精度,测角精度不低于2″级的全站仪。

测距往、返各一测回,并在每站读取气象元素数据,气温读至0.5℃,气压读至100(Pa)(或1mmHg)。

垂直角观测应采用觇牌为照准目标,按中丝法对向观测三测回。

垂直角测回差和指标差较差均不应大于7″。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40

(mm)(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以公里为单位)。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20

(mm)(L为路线总长,以公里为单位)。

2.仪器高、觇牌高在观测前后用检验过的小钢尺各量测一次,精确读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用中数。

3.内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位,应精确至0.1″;测距距离与高程的取位,应精确至1mm。

5.2.3高程测量平差计算

平差前应编制平差网图,并计算平差前各项精度指标。

将经过各项改正、改化后的观测值在平差网图中打印出来,列出各观测值的中误差。

当四等水准网环数超过20个环时,应按水准路线环网闭合差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

Mw的计算公式如下:

Mw=±√[WW/F]/N

式中:

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改正后的环线闭合差,以mm计;

N——水准环数;

F——水准环线周长,以km计。

 

6、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案

6.1野外巡视调查

野外巡视调查是地形图修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地物、地貌变化反映得充分与否、现势性体现得充分不充分的关键,作业组应重视巡视对照,对每个地方均要走到看到并测绘完全。

按周期巡视和跟踪调查地物、地貌的变化;在每周期分两个阶段完成测区内所有地物、地貌的修测工作。

6.2图根控制

本测区修测范围内大部分为厂房、低山区,图根控制主要以附合导线和闭合支导线的形式加密图根导线。

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①图根导线附合线路总长不应大于1800米,平均边长不应大于150米。

②图根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3cm。

图根导线长度大于1KM时绝对闭合差应小于±26cm,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7000。

③图根控制点高程,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定,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执行。

根据市局产权处2001年9月27日下发的文件还应增加“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80

mm”的要求,以控制对向观测精度(D为三角高程导线长,以公里计)。

当三角高程导线的边数超过规范的规定时,应组成结点网。

增设一次性光电支导线点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900米的支导线,最大边长不大于300米;首站应观测两个以上起算方向,作为方向检核。

其它站水平角均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或固定角闭合差不超过±40″;一站式支点的边长一般小于400米,测距、测角均一测回测定;支导线点总数应少于图根点总数的30%。

埋石图根点为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并做到至少与另一埋石点通视。

埋石图根点一般为水泥地打入钢钉并刻写15cm×15cm“田”字。

图根点的编号在流水号前冠以G+序号(1、2……n)组成。

图根导线的水平角观测由6″级以上等级的全站仪一测回测定。

仪器高、觇标高应认真量取,读至1mm,量取觇标高度的位置应与观测时照准的位置一致。

图根导线的高程由图根水准或由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路线测定。

图根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得超过±40

(L为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三角高程路线必须起闭于不低于四等水准的水准点上,且三角高程路线边数不超过12条,闭合差不得超过±40(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图根水准、三角高程计算取至mm,结果取至cm。

6.3数字化地形测量

6.3.1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0cm,次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中误差不大于±15cm。

②平坦地区高程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铺装地面高程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7cm,其它高程点的精度按《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执行。

③数字化地形图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并使用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提供的CHE软件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图形文件,并根据现场绘制的草图,进行图形编辑处理。

④地形图分幅为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的编号按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统一编号方法进行编号。

地形图图名以本幅图内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名、山名、村名或其他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名称作为本幅图的图名(主要以原图图名为准,如本图幅内有新出现更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等,应以此命名)。

外业设站测量时均应有方向、距离和高程检查。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内业编辑时,应编辑成分色图,即原地形图部分用黑色表示,本次修补测部分用红色表示,以便检查和验收。

6.3.2地形图修测步骤

地形图修测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①、地形图测量开展之前,首先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本修测工程的有关规定、规范及纲要和本工程“设计书”,根据宝安分局测绘中队提供的地形图图形文件和地形图兰图,实地进行全面调查地形、地物的变化和错误情况,对每幅图应核实图面上标注的一、二级导线点的点位及完好情况,在对修测工作明确的基础上,根据修测范围和已有的等级导线点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布设图根导线。

如发现原地物、地貌表示失真的地形,以文字报告形式上报测绘中队。

②、外业采集细部点数据、并绘草图。

③、内业数据处理及图形编辑,打印,由作业组外业检查对照。

6.3.3地形图的测绘与取舍

地形图的测绘与取舍除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和《深圳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地形图的修测,应真实反映地物、地貌的状况,一切变化的地物,包括在建的建筑物均应如实测绘。

土地开发导致的地形变化,如山地开发成平地,填海造地等一般应待变化完成后修测,如果开发工程延续时间半年以上,则可按变化地貌进行修测。

⑵测区内所有的等级控制点和新增的图根控制点均应按图式绘于修测图上,未修测区域的原有图根点也按原图绘出。

修测区域内的原有图根点,若无利用价值,修测后可从图上删除。

⑶房屋测绘

①房屋顶层上面积大于6m2,层高2.2米以上的梯间、水箱、电梯间等均应测绘并注记层数。

②房屋只注记栋号而不注记门牌号,栋号注记在圆圈内,安排在房屋轮廓线内的右上方。

③底层为架空停车场的楼房不绘作架空房屋,以实线表示主体房屋的外轮廓,架空层计入楼层数。

④对于带有裙楼或无柱廊道的塔楼,其阳台或飘楼应按它们的表示方法绘出其轮廓线的投影,如果上述投影线与裙楼或廊沿重合时,重合部分可共用同一线,两侧轮廓线据实测绘。

⑤旅游景点中的异形建筑物,如果无法用图式表示时,可用地类界标绘出范围,并以文字加以说明。

⑥广场中底层作为商业网点,顶部供游人观光、游览的房屋,顶部的廊道、路灯等应实测后按相应的符号予以表示,并在适当位置注记房屋材料及层次。

⑦建筑物屋顶上设有游乐和休闲功能的花园、球场、游泳池,可采用汉字注记,即注“屋顶花园”、“屋顶球场”、“屋顶游泳池”等。

屋顶花园面积较小,无法使用汉字注记的,则可用相应符号表示(见《深圳市1:

500、1:

1000、1:

2000补充图示》)。

其下面的建筑物仍按原建筑物的表示方法表示。

⑧简易棚房、临时工棚不予测绘,但以砌砖为墙体的较整齐正规的简易房屋则应测绘。

⑷花圃、绿化带

①建筑区内的绿化带一般用花圃符号表示,大片的草坪用草地符号。

高出地面的花坛,用实线分隔;与地面同高的绿化地用地类界符号分隔,当花坛或绿化地的边界与内部道路重合时,重合部分只绘内部道路线。

②建筑区内面积小于50m2,以及房屋边宽度小于1m的绿化地可不表示,但市政道路上起隔离车道作用的带状绿化地,以及公园、广场中显示地貌特征的绿化地,即使宽度不足1m也应表示。

③活树篱笆符号在图示中属于栏栅类地物,起隔离作用的带状灌木按此符号表示,花圃周边的矮冬青树虽然也起隔离作用,但它与花圃是一整体,主要作用还是绿化,因此可不绘活树篱笆符号。

⑸道路、河流

①高速公路应按图式绘路面线(铺面)和路肩线,路面线用0.3mm的粗实线,路边用0.1mm的细实线。

当护栏线与路肩线重合,绘护栏线;当路面线与护栏线重合,内移路面线,绘护栏线。

高速公路外的其他道路边线均以0.2mm的实线表示。

②多层立交桥中,不同车道的路面相交时应表示相交处上一层车道的高程,并在适当位置表示出相对于下一车道的净空高。

被上层车道遮盖住的下层车道用虚线表示。

如果两层以上车道相交时,还需依次表示上下两层之间的净空高。

③横跨公路的交通警示牌、架空管道、人行天桥、人行车行隧道等限高建筑物均应施测净空高,净空高注记应平行于横跨地物。

注记形式为“H5.0”,“5.0”为净空高,以米为单位。

④立交桥、高架桥的桥墩应按图示以虚线表示其投影位置。

直径两米以下的墩柱可省略。

⑤工厂、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道路,按图示内部道路线型表示,大工业区中的主干道路应按一般道路的线型表示(0.2mm)。

⑥桥梁与道路连接处应按图式以适当的空隙予以分隔,以突出桥梁位置。

⑦河流、小沟需测注河(沟)底高程,高程注记的图面间距不应大于20cm,2.5m宽以下的小沟沟边,不绘陡坎符号。

沟渠宽度小于1m的用单线表示,水塘测注底部高程,图上密度不超过3cm,人工修建的养殖鱼(虾)塘标注“鱼”,自然地貌形成的水塘,标注“塘”,均不测水面高程。

水库不测库底高程,只测绘水涯线,并标注实测日期。

⑹其它地物

①电力线、通讯线一律不连线,高压线只是在通过主干道路时连线,并平行于连线注记净空高。

②市政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应全部实测,住宅区内的检修井可根据图面负荷繁简程度适当取舍。

③市政道路两侧地物交错,重叠影响到图面清晰和地形图判读时,可根据以下排列舍去顺序较后的地物:

消防栓、阀门、变压器、高压杆、电话亭、路标、公共汽车站、邮筒、各类控制箱、路灯、广告牌、各类检查井、污水篦子、行树。

④地形图上电杆、路灯、消防栓、各类控制箱等地物的点位,应该是该地物的中心。

测量这些地物时,应采用偏镜法确定其中心位置的坐标,不应以棱镜的位置作为该地物的点位。

门墩的符号应与实地方向一致,方块符号的中心应是门墩的中心,不应随意标绘。

⑤建筑物无变化的小区内,漏测或新增的污水蓖子、检修井、小面积绿化地等次要地物不须补测。

⑥原图上漏绘的零星点状地物,如电杆、路灯、广告牌等可不补测。

但成线路的电杆或路灯,不论是漏测的还是新增的均须补测。

⑦原图上漏绘的梯间、水箱不须补绘,但新建的房屋的分层及梯间应准确表示。

⑧村界一律不标绘,镇界按测绘中队提供的资料标定。

⑺注记

①单位名称的注记应简捷、准确。

名称已变动的修测调查时应予以修正。

②开发地块按以下三类情况注记:

已平整或正在平整的地块注“平土区”;已开始施工的地区注“施工区”;无规则的挖掘沙、石土的场地注“乱掘区”,场地较长的明显陡坎,按实地情况测绘。

③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不注“钢”,而注“砼”。

一般铁皮房按简易房表示。

④水系名称应用斜体字注记。

⑤老街区的巷名,可不注记。

⑻地貌测绘

①斜坡或陡坎的起点和终点应测注高程,中间部分应根据斜坡或陡坎的高程变化测注坎上和坎下高程。

②等高线应注意示坡线的标绘。

③对于地形末改变,但植被发生变化的地区不修测

⑼新旧地貌的拼接

①修测地物与邻近原有地物的间距中误差一般不应超过40

cm。

如果超过该限差范围,应与质检组联系商讨处理方法。

②各作业组在完成地形图的修测后,应负责图幅西南两边的接边。

7、检查与验收方案

我组的质量方针:

技术先进、保证质量、信守合同、服务周到;创优良测绘产品是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本工程严格按GB/T19001-1994-ISO9001:

199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执行。

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措施:

每道工序开工前,岗位人员必须到位,并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设计书”、“技术纲要”、院质量方针、本工程质量目标、通用程序和工作程序。

明确各参与本工程人员的职责。

为确保生产出优良的产品,对生产的全过程应按ISO9001:

199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质量管理;本工程实行两检一审制度,一级检查人员包括各组组长和队技术负责人,二级检查人员包括工程技术负责人、专职检查人员和技术质量审核人,并由院总工办负责审查验收。

7.1一级检查

内容包括:

起始资料的正确性;原始记录及摘录数据的正确性;使用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规定;使用的计算程序和计算的结果的正确性;计算成果和成图的正确性。

检查比例:

起始资料检查率为100%,原始记录检查率为100%、摘录数据检查率为100%、计算成果检查率为100%、成图图件100%内业检查和外业巡视检查,并不小于10%图幅外业设站检查。

7.2二级检查

内容包括:

起算数据的正确性;作业方法、计算程序、公式、图式的正确性;测绘产品是否达到规范规程和技术设计书规定的精度指标,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技术报告编写文理是否通顺、精度统计是否齐全;测绘原始记录、计算资料、图件、接边等内业检查(100%)、地形图外业巡视(20%);几部分资料之间、作业组之间的吻合性;在上一

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作处理。

外业抽查比例:

导线测量(点)10%,水准测量(点)10%,GPS测量(点、边)10%,地形测量(图幅)10%。

7.3一级审核

审核内容:

作业方法、各项精度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工程资料成果、图件在质量、数量上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顾客的要求;测绘技术报告表述是否正确、图件是否完整;对二级检查记录或卡片进行复查;对部分资料和图件进行抽样审查;确定工程质量等级。

8、经费预算

仪器使用费:

仪器台数天数单价小计

GPS43100012000

全站仪31050015000

水准仪2102004000

总计31000元

标石:

种类个数单价小计

GPS首级控制点71501050

GPS加密点27501350

水准点4150600

总计2700元

工程预算:

GPS四等平面控制点:

7个*7212元/个=50484元

GPS一级点:

27个*6378元/个=63780元

四等水准选埋:

30km*2016.6=60498元

四等水准测量:

14km*842.7=11798元

总计:

186560元

 

9.提交资料清单

上交资料

1、测绘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书各一份。

2、平面控制点图一张。

3、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表一份。

4、控制点点之记一份。

5、1:

500测区地形图底图一份。

6、两幅1:

500测区数字化地形图各一份。

7、成果汇总光盘一张。

 

附录一导线布设

 

附录二导线加密

 

评阅教师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