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650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0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ocx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股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股市是物质的、运动的、有规律的。

【物质性】

股市是普遍联系的,外部联系:

利率、汇率、资金、经济政策等。

内部联系:

企业优劣、股票价值等。

没有这些联系,股市就不可能有波动了,也就死了,不存在了。

所有股市的运动发展必须依靠各自联系,股市的联系是股市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股市运动的根本原因。

【普遍性】股市的联系是客观固有的,譬如0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也过高,股市也因涨得较快而显现泡沫,随之政府出台加息,上调印花税等政策,从而导致市场资金的供给紧张,最好股市崩盘。

所以我们要从那些固有联系中把握股市的运动规律。

【客观性】股市是多样性的,其中直接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对股市的运动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间接的、非本质的、外在的、偶然的联系影响股市的运动发展。

【多样性】看待股市的联系要以当前股市的背景为前提的,要从股市的历史,横向,纵向的角度分析股市的条件。

01年股市最高点2245时,市盈率有六七十倍,已属严重泡沫了,10年2300点是,市盈率也就二十倍,属价值低估了。

因为股本在扩大,股市重心向上移了,已不能光从点位上看是否泡沫了。

又如06年7月,加息政策的推出,股市回调了200点,又上行了,等到07年五六千点时加息时,股市狂泻,因为两个时期的股市估值不一样,结果也不同了,好比化学反应,温度不同,反应产物也不一样。

股市与股市的联系之间的反应也不同,一切以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

【条件性】

股市是运动的、发展的,它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不是一种结果,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股市发展的动力是多空矛盾,它运动的轨迹是多空博弈的结果。

【动力】起因是原本平衡的多空矛盾双方中一方发生变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由占优的一方进行方向性选择的运动,以达到新的平衡。

【原因】股市发展的状态是多空矛盾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

前后两个平衡的砝码是不一样的。

从平衡到不平衡,是通过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完成的,后一个平衡是质变以后的平衡。

譬如在底部,成交量长期缩量,股价开始变化不大(平衡),而后量能逐渐放大,股价也上升(量变),这使投资者认识价值被低估,而应该重新评估(质变),股价应该上升,使其与价值趋于一致(平衡)。

同样当股价过度上涨(量变)

,会引起股市泡沫(质变)。

量变总是先于质变,质变要量变来体现。

【状态】股市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

譬如06年开始的一轮牛市,中途也因为加息政策调整过,但价值低估的情况未得到根本转变。

同理07、08年股市泡沫破灭过程中,也有多处回档的过程。

【趋势】

股票是一种商品,股市是一场以股票价值(价值矛盾)为核心的资本取利之争(资本矛盾),最终表现为对股价预期的矛盾(多空矛盾)。

【本质】股市是矛盾的集合体,有实体经济运行情况与股市表现的矛盾;股票价值与股票价格的矛盾;资金的供需矛盾;政府行为与股市市场行为的矛盾;股市行情波动与投资者心理波动的矛盾;资本投资与投机的矛盾。

首先,实体经济运行情况与股市表现的矛盾:

先来看看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历史,如图

中国经济增长率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增长率%

3.8

9.2

14.2

13.5

12.6

10.5

9.6

8.8

7.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7.1

8

7.5

8.3

9.5

10.1

10.4

10.7

11.4

9.6

8.7

由图可知,中国经济从1991年到1995年10月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1995年10月到2002年是一个平稳到低谷再到回稳的阶段,2003年到2008年是另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2008年底发生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经济逐渐起暖。

再来看看股市的历次牛市和熊市:

中国历次牛市和熊市

第1次牛市:

1990.12.19-1992.5.26,从100点到1429点,历时18个月

第1次熊市:

1992.5.26-1992.11.16,从1429点到386点,历时6个月,

第2次牛市,1992.11.16-1993.2.15,从386点到1558点,历时3个月,

第2次熊市,1993.2.15-1994.7.29,从1558点到325点,历时17个月,

第3次牛市,1994.7.29-1994.9.13,从325点到1053点,历时1个月,

第3次熊市,1994.9.13-1996.1.19,从1053点到512点,历时16个月,

第4次牛市,1996.1.19-1997.5.12,从512点到1510点,历时16个月,

第4次熊市,1997.5.12-1999.5.17,从1510点到1025点,历时24个月,

第5次牛市,1999.5.17-1999.6.30,从1025点到1756点,历时1个月,

第5次熊市,1999.6.30-2000.1.4,从1756点到1341点,历时6个月,

第6次牛市,2000.1.4-2001.6.14,从1341点到2245点,历时17个月,

第6次熊市,2001.6.14-2005.6,从2245点到998点,历时48个月,

第7次牛市,2005.6-2007.10.16,从998点到6124点,历时28个月,

第7次熊市,2007.10.16-2008.11.04,从6124点到1664点,历时11个月,

第8次牛市,2008.11.04-2009.8.04,从1664点到3478点,历时9个月,

对比可知,过去20年中国实体经济高速而稳定发展,而股市起伏不定,历经多次牛市和熊市,可见,在中国国情下,此矛盾发挥的作用不大,只有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出现拐点的时候,矛盾作用才显现出来,第1次牛市和第7次牛市都是发生在两轮经济发展高潮的时候,分别是1992年和2006年,第8次牛市也是在2009年经济起稳的时候,其余的都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所以就中国国情而言,这对矛盾更多的时候是处在钝化的状态中的。

股票价值与价格的矛盾:

首先,股票是一种商品,这就决定了股票有它的价值,股票的价值表现为它的市盈率

沪市历史大顶和大底的平均市盈率

年份

市盈率

点位

备注

94.1.20

35.28

777

所谓铁底

94.7.29

10.65

325

大底

94.9.13

33.56

1025

阶段顶

95.2.7

18.97

926

阶段顶

96.1.19

19.44

512

大底

96.12.11

47.89

1258

短期阶段顶

96.12.25

33.62

855

大底

97.5.12

59.64

1510

阶段大顶

97.7.8

38.17

1025

阶段顶

98.6.4

46.27

1422

阶段顶

98.8.18

38.83

1043

阶段大底

98.11.17

47.04

1300

阶段顶

99.5.17

38.09

1047

阶段大底

99.6.30

63.08

1756

中级调整顶

99.12.27

48.75

1341

大底

00.2.17

58.42

1770

历史新高

00.8.22

63.73

2114

阶段顶

00.9.25

57.37

1874

阶段低点

01.1.11

63.01

2132

阶段高点

01.2.22

56.83

1893

阶段低点

01.6.14

66.16

2245

历史大顶

02.1.29

40.68

1339

阶段低点

02.6.25

76.7

1748

阶段高点

03.1.6

42.18

1311

阶段低点

03.4.16

36.14

1649

阶段高点

03.11.13

39.91

1307

阶段底

04.4.7

38.81

1783

阶段顶

05.6.6

15.42

998

历史大底

06.7.5

23.31

1757

07.2.27

35.25

3049

07.5.29

36.4

4335

阶段顶

07.6.5

31.1

3404

阶段底

07.10.16

47.04

6124

历史大顶

07.11.6

44.53

5536

回调顶

08.10.28

12.84

1664

大底

09.8.4

30

3478

阶段顶

股票的商品性质决定了股市也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就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也是股市最核心的矛盾,是投资与投机的分歧点。

由图可知,市盈率在20倍以下是难得的进场机会,35倍以上风险就比较大了,随时准备止损。

资金供需的矛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军交战,最后拼的是粮草。

股市是场持久战,多空双方搏到最后搏的也是资金。

股市的资金矛盾有1非流通股的解禁:

2001年到2005年的4年熊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国有股减持问题的困扰,可见股份解禁对市场的资金压力,好在到2010年目前为止,A股市场的解禁大潮基本接近尾声,以后再也不会困扰投资者了。

2融资:

中国股市历年融资金额

1991-19982679亿元

1999889亿元

20002103亿元

20011168亿元

2002961亿元

20031357亿元

20041510亿元

20051882亿元

20065594亿元

2007

2008

2009

第1次和第2次熊市,都是由市场的过度扩容使投资者对资金的急剧担忧引起的,还记得中石油,工行IPO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吗,就是2010年初的银行继续融资计划也给了股市震荡下行充足的理由。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制定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是通货膨胀,先看一下历年通货膨胀率: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CPI%

3.1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4

0.4

0.7

-0.8

1.2

3.9

1.8

1.5

4.8

5.9

-0.7

中国历次准备金率调整

年份

准备金率%

85

10

87

12

88.9

13

98.3.21

8

99.11.21

6

03.9.21

7

04.4.25

7.5

06.7.5

8

06.8.15

8.5

06.11.15

9

07.1.15

9.5

07.2.25

10

07.4.16

10.5

07.5.15

11

07.6.5

11.5

07.8.15

12

07.9.25

12.5

07.10.25

13

07.11.26

13.5

07.12.25

14.5

08.1.25

15

08.3.25

15.5

08.4.25

16

08.5.20

16.5

08.6.15

17

08.6.25

17.5

08.10.15

17

08.12.05

16

08.12.25

15.5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