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50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课程笔记.docx

会计学原理主编陈国辉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课程笔记

第四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知识目标】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分类及其编号;

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理解复式记账法的优越性;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能解释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能说出账户的性质,写出账户的基本结构;

能编制简单业务的会计分录,并通过会计分录解释账户的对应关系;

能熟练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能处理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及核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1、什么是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的再分类(重点)

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按其内部性质和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类的具体项目。

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也称为账户的名称.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六要素,规定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以便于在账簿中据以开设账户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A、它使会计要素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便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为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

B、会计科目的合理设置是设置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所列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会计科目,如果说会计报表是一台运行良好的机器设备,则会计科目就是构成机器设备的零部件。

3、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完整性原则:

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互斥性原则:

内涵及外延不存在重复和交叉;

适用性原则: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可比性原则:

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简明性原则:

会计科目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保持相对稳定性。

二、会计科目表

会计科目无论是由有关部门统一规定,还是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对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减或合并以设置本企业的会计科目,都需要事先编列一种目录,以便随时查阅。

这种包括企业所使用的全部会计科目的目录,称为会计科目表。

为使会计准则更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准确地贯彻实施,会计准则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作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这些会计科目中,除去金融、农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建造承包、租赁等特殊行业规定的66个专用科目外,其余90个科目称为一般企业会计科目。

由于本书是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各行业企业共同的交易或者事项,因此,只涉及47个会计科目,其会计科目表如表2-1所示: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会计科目。

其中损益类主要包括收入和费用类。

类别

会计科目名称

资产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固定资产

负债类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成本类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投资收益

常用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表

序号

类别

会计科目名称

主要核算内容

1

资产类

库存现金

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金库中的可以随时动用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2

银行存款

存放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无特定用途或使用方法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3

应收账款

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4

预付账款

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因预付款形成的收取所购商品的权利)

5

应收利息

企业因对外提供资金使用权而按照合同约定应收取的已到期利息。

6

其他应收款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7

在途物资

已取得材料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8

原材料

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

9

库存商品

库存的各种商品(如产成品、外购商品等)的实际成本

10

资产类

固定资产

持有的各种自用固定资产(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的原价

11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累计磨损掉的价值(因磨损导致的固定资产价值下降)

12

在建工程

未完固定资产建设工程所累计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支出(正在建设中的资产价值)

13

工程物资

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设备等

14

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15

无形资产

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16

累计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随着使用而累计减少的价值)

17

待处理财产损溢

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18

负债类

短期借款

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各种借款所形成的义务

19

应付账款

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20

预收账款

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因预收款形成的将来交付商品的义务)

21

应付职工薪酬

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工资、福利费、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22

应交税费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23

应付股利

宣布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而形成的向所有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的义务

24

应付利息

企业因使用它单位资金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到期利息

25

其他应付款

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26

长期借款

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各项借款所形成的义务

27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注册资本

28

资本公积

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净资产增加

29

盈余公积

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从净利润留存到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

30

本年利润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31

利润分配

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32

成本类

生产成本

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生产中的某种产品的价值)

33

制造费用

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价值)

34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5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经营活动(销售材料、出租资产等)实现的收入

36

营业外收入

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业务导致的经济利益净流入

37

主营业务成本

为了获取主营业务收入而应结转的成本

38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39

营业税金及附加

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40

销售费用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保险费、包装费、广告费、运输费等

41

管理费用

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42

财务费用

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如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等

43

营业外支出

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

44

所得税费用

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四、会计科目的级次

一般将会计科目分为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三个层次。

一级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总分类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而形成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制定。

二级科目是对一级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结果,又称子目。

如原材料——甲材料

——乙材料

三级科目则是二级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结果,又称细目。

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统称明细科目,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

总分类科目——子目——明细分类科目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会计科目+账页=会计账户

账户由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两部分组成,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

设置账户的意义: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正确地设置和运用账户,把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各要素的变化,系统地、分门别类地进行监督和核算,以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对于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重点)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

作用不同,有无结构。

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工具,是会计信息的载体,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账户结构,所谓账户结构,就是账户必须具备一定的格式,对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引起增减变动的金额,规定其增加金额记在哪里,减少金额记在哪里,增减变动后的结果记在哪里,表示什么。

账户要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及其结果,而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只需界定包括会计要素某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作为分类核算的依据,不需要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及其结果,因而不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

联系:

名称相同、内容相同。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有什么会计科目,就必有什么会计账户,反之,有什么会计账户,就必有什么会计科目.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一一对应的,相同名称的账户与会计科目,其核算内容与经济内容完全相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将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作为同义语来理解,在实务中互相通用,不加区别。

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结构中的账户格式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年、月、日,即登记账簿的时间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及依据

4.摘要,即交易或者事项内容的概括说明

5.增加、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_______________

××年

凭证号数

摘要

左方金额

右方金额

余额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构。

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

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

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

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为了便于说明和教学的需要,将上列账户基本格式简化为“丁”字格式如图:

如图:

左方(借)账户名称右方(贷)

 

 

账户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其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

总结:

账户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账户名称、账户方向和账户余额。

⏹账户名称就是会计科目,规定账户的核算内容;

⏹账户的方向是指在账户的什么地方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加和减少,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

⏹账户余额是指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余额。

账户的基本功能——提供“两类四种”会计信息指标: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是期末结余的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三、账户的分类

(一)按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账户,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2、负债类账户,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费”、“应付利润”等。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4、收入类账户,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5、成本费用类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可以看出,上述账户分类完全等同于会计科目的名称。

(二)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账户。

对经济业务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

基本上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

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明细核算指标的账户。

二者之间是统驭和具体化的关系。

比如:

(三)其他分类

1、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反映企业实际资源及其取得途径的账户都是资产负债表账户;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结果过程的账户都是利润表账户。

2、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

以上介绍的都是表内账户;

产权归属不在于企业本身,但是企业要对起负责的账户是表外账户。

3、借方余额账户、贷方余额账户和无余额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中的资产账户是借方余额账户;(也为实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是贷方余额账户;(也为实账户)

利润表账户大部分都是无余额账户。

(亦即虚账户)

研究账户分类的目的是进一步认识账户。

举例来说:

某类原材料是什么账户?

正确的答案为:

◆按照会计要素分类为反映资产的账户;

◆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为明细分类账户;

◆按照其他分类为资产负债表账户,表内账户,借方余额账户。

这样,就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对每一账户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思考: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2、举例说明你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认识。

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概述

记账方法,就是在账户中登记交易或者事项的方法。

记账方法也经历了由单式记账法到复式记账法的演变过程。

记账方法的演变从会计发展史来看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记账方法的演变从会计发展史来看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原始计量记录阶段,文字和算术尚不成熟,货币经济也没有产生,会计记录尚谈不上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会计尚处于幼年阶段。

当人类的算术和文字逐步成熟、货币经济也日益发展之后,单式簿记登上了历史舞台。

同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相比,单式记账方法就文字和数学的运用、记账方法的成熟性、账簿记录的连续性、计量方法的科学性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某一项经济业务而言,单式记账法不能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所有方面,尤其是在反映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业务时,往往顾此失彼,故单式记账方法后来被能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方法所代替。

(一)单式记账法

1、概念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的方法。

(通常只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以及应收和应付的结算业务,而不登记实物的收付业务。

特点:

对于需要记录的经济业务,只采用一个账户,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方面,而与此相联系的另一方面不予反映

【例1】用银行存款5000元购买材料。

分析:

由于购买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导致银行存款减少5000元,另一方面导致原材料增加5 000元。

在单式记账法下只记录“银行存款”账户减少5 000元,而不记录“原材料”账户增加5 000元。

至于说需要核实原材料的结存数量和价值,只有等到对原材料盘存后方可查明。

【例2】对于从外部购入一批材料5000元(材料已收到,款项末付)的交易,采用单式记账法时只在“应付账款”账户中作增加5000元的记录,而材料的增加则不予记录。

增:

应付账款5000(原材料增加不记账)

【例3】企业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20000元,用于生产产品。

会计上不作任何处理。

优点:

手续简单,节省会计核算的人力物力。

缺点:

没有一套完整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

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

不能正确核算成本和盈亏;

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结论: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不科学的记账方法。

科学记账方法的要求:

1、全面反映资金运动(“来踪”与“去迹”)即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对登记数据具有内在纠错机制

3、登记规则简单

(二)复式记账法

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企业应该入账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1、复式记账法反映了资金运动规律。

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

“有始(点)”、“有终(点)”,要求至少一个账户反映“始点”,至少一个账户反映“终点”。

2、复式记账法使资金运动过程不会发生损失。

3、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A、由于每项经济业务都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作记录,可以完整地说明资金的来龙去脉。

B、由于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分类记账,因此可以对记录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二、复式记账法的内容

(一)理论基础:

指复式记账的记账依据。

(二)记账符号:

指采用的抽象记账符号。

(三)账户结构:

账户如何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四)记账规则:

指复式记账的一种规律性要求。

(五)试算平衡:

指对会计平衡关系的检验方法。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场记账方法之争。

除工业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外,学术界提出了增减记账法、资金收付记账法、财产收付记账法等多种记账法,并分别在商业企业会计、银行会计和农村会计中使用。

多种记账方法的并存不仅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而且使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失去了“共同语言”。

鉴于借贷记账法内在的科学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也为了适应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1992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借贷记账法确定为我国境内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至此,记账方法之争宣告结束。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以“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复式记账收付记账法——以“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

以“同收同付,

有收有付”,作为记账规则。

增减记账法——以“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

以“同类账户,

有增有减”,“异类账户同增同减”,作为记账规则。

1、借贷记账法:

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法;

2、增减记账法:

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在改革记账方法时设计提出的一种记账方法;

3、收付记账法:

是在我国传统的收付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所以借贷记账法也称为“意大利式记账法”

十字军东征后,随着地中海航路的开辟,上述三个城市逐渐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这里的商业、手工业、金融业都较为发达。

当时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为金属货币,结算手段也较为落后,商人外出交易需携带大量的金属货币,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为了交易的便利,也为了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在这三个城市逐步出现了一些从事放贷和金钱保管业务的金融家(钱商),向钱商借钱的人为债务人,“人欠”增加表示债权,即“借”,贷款给钱商的人为债权人,“欠人”的增加表示钱商的债务,即“贷”。

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借贷记账法应用于商业经营企业,并得到推广。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都应用了借贷记账法,使借贷失去了本来含义,演变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发生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都要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1)表示记账方向

“借”,账户的借方记录,借项,简称为借.“贷”,账户的贷方记录,贷项,简称为贷.

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左方规定为借方,右方规定为贷方.“借(或贷)X账户”,即表示应在该账户左方(或右方)作出记录.

2)借贷不能表示固定的增减含义.一个账户中借(贷)表示增(减),这由账户性质决定的.

★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任何账户都分为借贷两方,而且把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把账户的右方称为“贷方”。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就是指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期末账户有无余额,如有余额在账户的哪一方,表示什么。

ⅰ借:

账户左方贷:

账户右方主要作用:

表示“增加”或“减少”

ⅱ不同性质账户采用不同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

期末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资产的实有数额。

②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的结构是:

贷方登记负债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额。

期末为贷方余额,表示期末负债的实有数额。

③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反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是:

贷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期末为贷方余额,表示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实有数额。

④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在基本结构上与资产类账户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作为成本类账户,其成本的发生最终将转化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因而在期末时,对已形成企业资产的成本费用要从成本账户中转到有关资产账户,以表示资产的增加,所以其账户结构与核算内容与资产账户相比有一定的区别。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转出额。

在每一个会计期末,用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如果已发生的所有的成本均转为资产,则成本类账户期末没有余额,如果尚有一部分成本没有转为资产,则会有借方差额,称为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转为资产的成本数额。

⑤损益类账户

反映各项损益的账户称为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按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又可分为反映各项收入的账户和反映各项费用支出的账户。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取得各种收入,而为了取得收入,就要发生各种费用支出。

将一定期间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就可以计算出企业实现的利润。

利润是企业资产的一个来源,在未分配前可以看作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因为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其结构应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基本相同;而费用的增加则意味着利润的减少,所以其结构应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相反,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

应明确的是,收入和费用作为反映企业损益的账户,从其设置目的上而言,是一个分类核算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损益的过渡性账户。

为了在期末对收入和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当期利润,在期末时,要将所有本期实现的收入从收入账户转出,转入反映利润的有关账户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所有本期发生的费用,也要从费用账户转出,转入反映利润的账户,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因而损益类账户的特征是:

期末结转利润后,损益类账户没有余额。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

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和转出额。

在每一个会计期末,将收入的发生额从借方转出,期末结转后收入类账户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登记费用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和转出额。

在每一个会计期末,将费用支出的发生额从贷方转出,期末结转后费用类账户无余额。

收入账户、费用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