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587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 1.docx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模块综合模块测试模块综合测评1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

A.萃取B.滴定

C.蒸馏D.重结晶

2.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A.用200mL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

B.用25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1mL溴水

3.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4.下列溶液中:

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只有①B.①③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5.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B.电泳

C.渗析D.加入AgNO3溶液,过滤

6.下列有关指定实验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除去水等液体中混有的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装置②中的Cu一定作正极

C.当装置②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Cu电极可能增重64g,也可能减重64g

D.当装置③广口瓶中充满了CO2,b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

7.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淀粉能与Cl2发生显色反应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2溶于浓硝酸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一定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

D

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8.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

欲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10%的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B.将10%稀盐酸改用4.4mol·L-1(ρ=1.073)的稀盐酸

C.向稀硫酸中加入Cu(NO3)2溶液

D.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部分加热

9.(2008天津高考,1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可用水鉴别己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10.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

11.下列结论可靠的是(  )

12.(2008高考北京卷,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Ba(OH)2 H2SO4 

③HCl NaAlO2 NaHSO4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  )

1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

Al>Fe>Cu

B

左边棉花先变橙色再变无色,右边棉花先变蓝色后变无色

氧化性:

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

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有浑浊现象

非金属性:

Cl>C>Si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润洗酸式滴定管

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

然后轻轻转动控制活塞,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B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自来水,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馏出的蒸馏水

C

制备Fe(OH)3胶体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滴入1~2mLFeCl3稀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D

钾的焰色反应

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没颜色,蘸取碳酸钾固体,再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看到紫色火焰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题,共55分)

16.(10分)

(1)在编号为A、B、C、D的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HSO4、NaHCO3、BaCl2、BaCO3固体,在只有蒸馏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那么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

①最先检验出来的两种固体按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②后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7瓶有机物A、B、C、D、E、F、G,它们可能是苯、甲苯、己烯、苯酚、乙醇、乙醛、乙酸,为确定每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7种少量有机物,分别加水,振荡后与水分层的是A、D、G;

②取少量A、D、G分别加入溴水,振荡后,只有D不仅能使溴水褪色,而且油层也无色;

③取少量A、G,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G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取A少量,加浓硫酸和浓硝酸,加热后倒入水中,有苦杏仁味油状液体生成;

⑤取少量B、C、E、F,分别加入银氨溶液,经水浴加热后,只有B出现银镜;

⑥取少量C、E、F,若分别加入金属Na,均有H2放出;若分别加入Na2CO3溶液;只有F有气体放出;

⑦取少量C、E,滴入FeCl3溶液,E溶液呈紫色;

⑧取少量C、F,混合后加浓硫酸,加热后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试推断A、B、C、D、E、F、G各是什么物质?

17.(2007高考上海,26)(10分)(A)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__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18.(8分)

(1)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

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④烧杯(若干);⑤玻璃棒;⑥胶头滴管;⑦天平(含砝码);⑧滤纸;⑨量筒;⑩过滤漏斗。

a.过滤时,应选用的上述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中和滴定使用滴定管前,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员在课前临时给化学老师准备了一套检验乙醛性质实验的药品:

NaOH、氨水、CuSO4、AgNO3、乙醛等五种规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由于时间仓促,试剂瓶上均未贴标签,但老师在演示实验时,根据药品的外观和保存方法,每次都能准确地取用所需的药品。

请问老师辨认药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我国中医药已有数千年历史,其独特的疗效使得经深加工的中药产品正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但国外在进口中药时对中药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把好出口中药的质量关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介绍了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砷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

①取1000g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砷元素将转化为H3AsO3;

②将待测溶液转移入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至终点,消耗20.25mL标准I2溶液,其中发生反应:

H3AsO3+I2+H2O====H3AsO4+I-+H+(未配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H3AsO3+______I2+______H2O——______H3AsO4+______I-+______H+

(3)0.2%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____________。

(4)题中所用标准碘溶液并非将碘单质直接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而是由0.1070g纯KIO3、过量的KI以及酸混合,并将其准确稀释到1000mL而制得,请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标准碘溶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限定:

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超过2.000mg·kg-1,试计算说明该中草药样品是否合格?

(不需计算过程)计算可知该样品砷含量约为____________mg·kg-1,故该草药样品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20.(7分)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

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

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

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

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

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内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右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

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

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参考答案

1解析:

滴定是测量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

萃取、蒸馏、重结晶能用于分离提纯物质。

答案:

B

2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称量仪器使用的题目。

选用量筒时应注意选合适规格,量取5.2mL稀硫酸用10mL量筒即可,所以A不正确;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应精确到0.01mL,所以D不正确。

托盘天平可称量精确到0.1g,一般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就选用多大体积的容量瓶。

答案:

BC

3解析:

本题考查了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四种物质的分离操作方法所对应的实验仪器、装置。

答案:

A

4解析:

SO2和CO2气体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不能区别;②③④⑤均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有明显的外观现象,而与CO2不反应,故均能区别;SO2能使品红褪色,而CO2不能,故⑥也可区别。

答案:

A

5解析: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直径很大,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本题分离混有少量食盐的蛋白质溶液,应该选用渗析,使Na+、Cl-等通过半透膜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为正确选项。

过滤是分离固态和液态物质的操作方法,显然不能用于分离混有食盐的蛋白质溶液。

电泳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本题中除胶体微粒外,还有带电的Na+和Cl—,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也会向电极作定向移动,所以电泳不能达到本题所要求的分离目的。

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是想生成AgCl沉淀后与溶液分离。

但是加入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凝结而变性,而且Na+和

也还留在溶液中,所以也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A、B、D均为错误选项。

答案:

C

6解析:

装置②中的Cu电极不一定作正极,当X为Zn,Y溶液为ZnSO4溶液时,Cu电极作正极;当X为Ag,Y溶液为AgNO3溶液时,Cu电极作负极。

答案:

B

7解析: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是淀粉能与Cl2置换出来的I2发生显色反应;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

,也可能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

或Ag+;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是由于没有达到反应所需要的温度,而不是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答案:

B

8解析:

A选项改用98%的浓硫酸将得不到氢气,因为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选项向稀硫酸中加入Cu(NO3)2溶液,锌将还原硝酸根离子生成NO气体;D选项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部分加热,会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因此,不必计算可知答案为B。

答案:

B

9解析:

三种物质和水混合后,己烷在水的上层,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乙醇不分层,所以可以用水鉴别三者,故A项正确;油脂皂化后应用盐析的方法,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所以B错;Na2CO3和NaHCO3与Ca(OH)2反应,均可产生CaCO3沉淀,故C项错误;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所以D错。

答案:

A

10解析:

滴定FeSO4溶液,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腐蚀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皮管,故酸和氧化剂都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A错误;B选项收集氧气方法错误;D选项乙酸和乙醇互溶,无法分液。

答案:

C

11解析:

A中试液若含有Ag+,也会出现相同现象;B气体若为CH4、C2H4、H2S等气体,也会出现相同现象;C溶液一定是一种挥发性酸,但不一定是浓盐酸。

答案:

D

12解析:

①中KOH和AlCl3互滴现象不同,另一种是Na2SO4,可以鉴别;②中H2SO4和NaHCO3生成气体,和Ba(OH)2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③中HCl和NaHSO4与NaAlO2反应的现象相同,不能鉴别;④中Ca(OH)2和BaCl2与Na2CO3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答案:

A

13解析:

实验A是对比白磷与红磷着火点的不同;实验B是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对热的稳定性的不同;实验C是对比水与苯沸点的不同;实验D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不是对照实验。

答案:

D

14解析:

D装置内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是因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该反应能够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Cl>C,因为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应该对比其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应通过酸性:

HClO4>H2CO3来说明非金属性:

Cl>C;烧杯中液体有浑浊现象,说明酸性:

H2CO3>H2SiO3,非金属性:

C>Si是正确的。

答案:

D

15解析:

B选项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烧瓶中没有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C选项制备Fe(OH)3胶体应该向沸水中逐滴滴入1~2mLFeCl3饱和溶液;D选项钾的焰色反应,应该将铂丝用盐酸洗净,观察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

答案:

A

16解析:

(1)本题是考查离子反应的一个实验题,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和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

四种物质只有BaCO3难溶于水,首先被检验出来。

又因NaHSO4、NaHCO3、BaCl2都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且NaHSO4可电离出H+,所以把少量BaCO3加入上述少量的三种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即为NaHSO4,再用NaHSO4溶液与NaHCO3、BaCl2溶液互滴可根据现象不同将其鉴别出来。

(2)物质的实验推断,也属于物质的检验类试题。

对于较大的实验推断题,不可能每一步都能得出答案,因此需要将每一步的结论写出,最后组合各步结论,可以得出答案。

由①可知:

A、D、G可能是苯、甲苯和己烯,不可能为苯酚,因为所取有机物为少量。

由②可知:

D应是己烯,因烯烃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由③④可知:

G为甲苯,而A则为苯。

由⑤可知:

B中含有—CHO,所以B是乙醛。

由⑥可知:

F是乙酸,因为只有乙酸可与Na2CO3反应而放出气体。

由⑦⑧可知:

E为苯酚,因苯酚遇FeCl3溶液而呈紫色,则C为乙醇。

答案:

(1)①BaCO3、NaHSO4

+H+====H2O+CO2↑

Ba2++

====BaSO4↓

(2)A、B、C、D、E、F、G分别为苯、乙醛、乙醇、己烯、苯酚、乙酸、甲苯。

17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和合成氨原理,以及氨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由此信息可知制取氮气应选择a装置;制取氢气应选择b装置。

甲装置中装有浓硫酸,起干燥作用,另外可以通过观察两导管口冒气泡速率观察气流速率,以便于控制气体流速;由于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在常压下转化率不大,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氢气和氮气,因此乙装置中不会发生倒吸现象;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气后,乙中的溶液是氨水,通入空气时有氨气逸出,在红热铂丝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由此可以看出反应放热;氨气催化氧化产生的NO可继续氧化为NO2,最终转化为HNO3,与氨水反应后产生硝酸铵。

答案:

(1)a 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

(6)

18解析:

(1)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是首先看题目选项的具体操作。

联想该操作的仪器、方法、注意事项等,对比题目中所给的仪器进行组合,看仪器是否完全具备进行某一项实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有时试题是给出一些仪器来完成某些实验操作,而所给的仪器不全,其解题方法与之类似,即通过联想完成。

(2)根据试剂的颜色、试剂瓶的颜色、试剂瓶的瓶塞、试剂的取用方法等进行判断,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棕色试剂瓶中盛放的是AgNO3溶液,橡皮塞的试剂瓶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装在滴瓶中的是氨水,剩下的是乙醛溶液,这样就很容易地将上述五种试剂区分开来了。

答案:

(1)a.①④⑤⑧⑩

b.容量瓶

c.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2)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棕色瓶中装的是AgNO3溶液,装在滴瓶中的是氨水,用橡皮塞的是NaOH溶液,用磨口玻璃塞的为乙醛溶液

19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植物体中元素的检验”与“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两个实验中的有关知识。

(1)由于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经过对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将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砷元素转化为H3AsO3,要抓住的要点是灼烧(或研磨)、溶解、过滤。

回答本小题常见的错误有:

①溶解过程用硝酸;②块状固体未处理;③写错别字,将“过滤”写成“过(氵+虚)”。

(3)题,主要的错误有:

①证明碘消耗完;②由蓝色变成无色;③I2被氧化成I-。

④滴定终点未考虑时间因素“半分钟”。

(4)

与I-的价态归中反应。

(5)本小题计算砷的含量,属于典型的多步反应计算,难度并不大。

计算所用关系式为

~3I2~3As。

答案:

(1)取少量样品于坩埚内灼烧成灰,将灰转移至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煮沸,趁热过滤,取滤液恢复至室温后得待测溶液

(2)1 1 1 1 2 2

(3)作为指示剂以判断滴定的终点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4)

+5I-+6H+====3I2+3H2O

(5)在2.278mg·kg-1到2.279mg·kg-1范围内均可得分 不合格

20解析:

(1)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受热易爆炸。

若不检验氢气的纯度,可能在E处发生危险。

(2)A装置原理类似启普发生器,当试管内压强过大,酸会流回长颈漏斗中,使反应停止。

C瓶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收集满后,再通入气体,压强变大,导致A中酸流回漏斗,和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C中原有空气里的氧气被氢气燃烧而消耗,最终主要剩余氮气,所以C中气体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氢气。

通氢气一直到压强增大到不能增大为止,可以让通入的氢气尽可能多。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增大氢气浓度,可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发生的反应为:

答案:

(1)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2)锌粒与酸脱离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N2、H2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21解析: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中,混合气体中的SO2被I2吸收,剩余的气体为N2和O2。

量气管内增加水的体积即为N2和O2的总体积。

(2)当反应管内蓝色消去,说明I2与SO2恰好反应,若继续通入气体,则未反应的SO2也会排入量气管中,使N2、O2的体积增大,测得SO2的含量降低。

(3)反应管中I2与淀粉的作用是吸收SO2,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无色来指示反应的终点。

其他一些能氧化SO2且溶液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可代替I2和淀粉,如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4)因SO2+I2+2H2O====H2SO4+2HI

n(SO2)=n(I2)=Va×10-3L×cmol·L-1=Vac×10-3mol

V(SO2)=Vac×10-3mol×22400mL·mol-1=22.4cVamL

即SO2的体积分数为:

(5)由所给装置可知,反应管起密封容器的作用,因此,可用试管或广口瓶代替,而量取气体还可用测量气体所排出液体的体积确定,可用广口瓶、双孔塞、量筒代替量气管。

其装置可以为:

b、c、e、g或b、e、g或c、e、g。

答案:

(1)N2、O2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φ

(5)b、c、e、g或b、e、g或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