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意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57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意识.docx

《职业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意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意识.docx

职业意识

摘要: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要求,在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就成为中职学生就业时,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意识;中职学生;实训教学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

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学生积极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枯燥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个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潜移默化,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所谓的职业意识,就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笔者将从职业意识的几个构成要素出发,谈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的。

  一、以职业装为特色,塑造企业员工、学生的双重身份

  我们学校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力图让学生明确自己具有“学生”、“企业员工”的双重身分。

为尽快让学生实现由中学生向中职学生的转变,尤其是向一个职业人转变,我们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认识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相应的行业和企业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各专业学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订制职业装。

学校还对如何着职业装进行专题讲座,并要求学生在参加重大活动时着职业装。

职业装不仅有助于消除学生着装中的贫富差距,也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着装进行引导,改变了中职学生一贯的牛仔裤形象,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同学们的形象和气质,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

  二、以工学交替为手段,强化企业文化教育

  学校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市场开门办学,推行“产销衔接”,同企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

学校充分利用靠近珠三角区位优势,已与1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联系,并据此大力开展工学交替,这已经成为我们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工学交替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服从领导、服从命令,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我们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学生不受企业欢迎的原因,除了技术、技能、经验不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吃不了苦,受不住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管理。

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能够使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在工作实践中逐步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辛苦,在劳动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学习艰苦劳动、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这些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身上最缺乏而又最需要拥有的养分和精神食粮。

工学交替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个性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其教育教学效果轻松自然,水到渠成,绝不是课堂上几节德育课能够轻易达到的目标。

  工学交替,改变了许多学习、表现不良的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毕业前基本达到了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我们发现,很多平时学习懒散,上课趴睡、听课分心走神甚至吊儿郎当的学生在工学交替实践中改头换面,紧张而又充满刺激的企业劳动使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那里,他们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好的调理,个人形象获得了塑造。

企业许多规章制度比起我们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要强很多。

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在工学交替中,很多学生平时邋遢、懒散的行为习惯销声匿迹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学起技术、干起活比起其他同学还认真、肯干、有成绩。

我们有的老师戏说这些学生在工学交替中实现了从懒洋洋的“虫”到活灵灵的“龙”的转变。

  三、以实训教学为中心,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一)充分肯定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意识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挫败感,他们已在分数的竞争中遭遇了滑铁卢,所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发挥潜能,不仅是为了教学提高,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让阳光普照每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高举信心大旗,是学生进校以后我们要做的一件大事。

实践证明,大部分职校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参加校内实习并且掌握好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们正是要利用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引导,肯定他们在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树立他们的自信意识。

通过教师给每个学生不同方式的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充分的自信,从而在实习中信心十足更加努力。

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是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养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存一样,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才能树立起强大的自信意识。

(二)严格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时,让学生知道在实训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哪些事又必须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所担负的责任,责任意识的建立是保证学生能获得良好学习机会、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

为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首先,要组织好实习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制度的学习,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责任。

其次,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要教育学生应懂得相互取长补短,尊重与帮助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再次,在实习场所张贴先进企业的管理标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在实训时除了锻炼专业技能之外,按照规章制度维持班集体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氛围也是每个学生的职责所在。

教师应该在多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直至学生把事情做好为止,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三)互换实习角色,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协作意识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在学生实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分组,并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完成一些综合类实习任务。

如餐厅服务实习中的接待服务,这样的任务单凭一名同学的努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个学生合作才能完成。

此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实习小组,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完成实习任务。

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尽自己所能与他人协作,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作出自己的努力,他们相互纠正,相互促进,共同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由于合作的成功,会使学生的自信得到增强,对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的成效都有直接影响。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知道同学之间的互助作用。

通过实习任务的协作完成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增加个人协作意识的培养,就是增加个人和集体成功的法码,只有具有协作意识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四)鼓励学生多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要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充分说明了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力求做到:

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基础的实习任务。

其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是简单告诉学生问题如何解决,而是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再次,结合一些拓展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方案,按自己的想法实际操作,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形式的成果,不用限制学生思维的统一的模式和评分标准去评价学生的成果,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方面的竞赛、创新大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加强和提高。

  当然,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还有很多方法,希望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和探索,最终能以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的姿态,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

   吴少银.责任胜于能力[M].2007.

   陆士桢,徐莉.青年职业生涯管理辅导[M].2007.

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意识的培养

摘要: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近年来暴露出一系列的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连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使会计人员的社会公众形象蒙受阴影,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怀疑。

从事会计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的毕业生。

因此,关注高校会计职业意识的培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

会计职业意识会计职业道德高职会计

       0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增加,这些人才大都由高职院校培养,会计职业教育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部分,这些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许多人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但有的人由于抵制不了诱惑,违反法律法规,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成为阶下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意识。

下面就会计专业职业意识谈几点看法。

       1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意识的内容

       高职会计职业意识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会计职业资质,即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被社会认同的证明,是进入会计领域的通行证,如一般会计人员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有注册会计师证、注册审计师证等。

这方面学校都做得很好,如我校就要求在校生都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甚至要求80%的学生要在毕业前拿到初级会计资格证。

       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所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涉及会计职业,涉及到会计职业道德,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诚信”。

诚信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即在校的学习阶段,学生应熟悉和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体道德。

       三是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帮助和引导树立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是指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只有这种情感才能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依法理财;才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律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情感是相互作用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客观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人员不熟悉准则、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再好的道德品行,如何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做到客观公正?

       2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经济事项时,都面临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考虑,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经法规的执行。

中国会计学会课题组就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曾对一千多名在岗会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坚持原则,有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同时做好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有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

此调查结果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当前由于会计人员职业意识缺失的严重程度。

在校就读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人员的预备军,在学校的学习阶段就是会计职业意识的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学校教育是会计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会计岗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而目前我国的高校没有把会计职业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摆在应有的位置,导致整个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也是导致会计核算失实、会计造假和审计舞弊层出不穷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那么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3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3.1重视会计专业新生的入学专业教育。

       第一时间将会计职业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正确认识会计专业,热爱会计专业,敬重会计职业。

短暂的三年学校生活,帮助他们做一个如何尽快拿到会计职业资质的规划,为以后的职业意识培养作好铺垫。

       3.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过硬的本领。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单位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一般单位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学院大力开展实训实验,仿真单位经济业务的实际处理流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会计角色,在处理不同的经济业务过程中,不仅使其提高技能,还能体验会计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3.3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意识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学院应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应纳入会计专业的考核体系。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树立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坚定会计职业道德的信念,此门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有助于学生取得相应证书。

       3.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有关法规、道德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枯燥,效果不是很好。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案例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院可以组织老师系统编写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探寻违法人员人生蜕变的实质,警示学生在会计岗位要抵御诱惑,坚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课—案例教学—专家讲座—社会调查实践”的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意识,外显为诚信的道德行为。

       3.5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发掘职业意识教育与专业传授的结合点。

       在专业课的传授当中,应时时注意把社会融入课堂,选取现实中的关于财务会计的案例,发掘知识点中所蕴藏的会计职业道德。

以案说法,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将职业道德有机地渗透到知识的传授中去。

如在《财务会计》中,当面对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时,尤其是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还要从道德层面进行剖析,从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点出发,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

在《审计》课中,要做一名审计人,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可通过对审计舞弊案例引导、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用良好的职业意识约束自己,做到客观独立,公正廉洁。

参考文献:

[1]陈美荣.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杨照方,刘宝贞.构建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设想[J].科教文汇2008(8).

[3]许绍双.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J].财会月刊2008(5).

[4]李光华,李保芳.浅谈会计教学中的职业教育[J].运城学院学报2007(10).

浅谈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摘要:

职业意识决定职业能力,现代中职生行为习惯差,职业意识模糊,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

中职生;职业意识;培养

  现代中职教育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这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于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如何培养职业素质呢?

本人认为除了专业设置和技能学习外,关键还在于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就是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发展前途。

以下就学生现状谈谈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没有门槛的走入了中职学校。

就目前学生实际看,大多数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中职学校,存在着心态上的自卑和自暴自弃,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上存在着一定缺陷,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职生:

①缺乏自信心,没有明确的目标。

63%的学生没有生活目标,95%的学生从未做过班干部。

②逆反心理极强,法律意识淡薄,头脑易发热。

58%的学生有顶撞老师的经历。

35%的学生遇到事情不知如何处理,40%的学生有从众心理。

③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70%的学生脏话连篇,80%的男生有吸烟习惯。

④没有职业概念。

本人针对“你为什么来职校”的问题做过调查:

其中一半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还有近30%的学生回答“没处去”,还有10%的学生回答“外面没意思,来学校混日子”或者是“家长让我来的”,这种种情况说明中职生头脑中没有“职业”的概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职业?

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学生实际情况,对此本人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对中职生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原因都使他们缺乏自信。

中职生92%的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来到中职学校就是一种失败,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都有自己的强势智能,只要教师善于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

  “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实践证明,大部分中职生都愿意参加校内实习,并能主动承担工作,教师应积极引导,并予以激励和赞扬,使他们在赞扬中找到自信。

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各种动态,因材施教的帮助学生制定出扬长补短的小目标,使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确立自信。

在培养自信心方面本人做了如下尝试:

①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②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私心理,主动帮助他人。

③动员学生争做班干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在工作中找到自信。

④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找到自信。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养成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还受个人意识的影响。

一个人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良好习惯的形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就中职生而言,走出校园马上就要面对社会,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责任性的学生,将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过:

“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在学校教师应鼓励学生捡起身边的一片废纸,搞好今天的值日,完成每天的作业……让学生清楚无论大事小事,说到做到,逐渐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

2.2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事实证明小到课堂秩序,大到国家法律,处处都要遵守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

首先应该加强规则学习,让规则进入学生心中,使学生形成规则无大小,处处守规则的意识;其次加强学生日常管理,让学生参加到学校和班级管理中,制定规章制度,自觉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第三,用违反规则的恶性事件,不断警示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遵守规则。

2.3 注重学生礼貌礼仪教育,使学生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 常言道: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自尊,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学会在社会交往中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古人云:

“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个人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事业的成功会有很大的影响,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穿衣、洗手、不乱扔垃圾、讲文明语言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2.4 在实验实习中,培养学生服从与协作的意识 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合作,学会生活必须先学会合作——服从与协作。

服从与协作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确集体目标。

其次就是把自己放到集体中,服从分配,明确责任。

最后就是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在实验实习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分组,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让学生体会到,干任何事情,单一同学的努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只有将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服从分配,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任务,也只有懂得服从与协作的人,才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2.5 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 能登上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

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往往不在于他的智能,而在于他的意志品质。

在学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苦差事,同时抓住专业课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坚持不解、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2.6 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省自律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小时候仅读过两三年书,后来却成为著名人物,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善于管理自己。

自省自律者自进,自省自律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

①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习惯;②引导学生勇于面对错误、承认不足,善于自我约束,改掉坏习惯;③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律能力。

3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自觉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本人实际,制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简而言之就是职业目标。

对中职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设计必不可少。

  有关学者对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主题是:

目标对人生有什么影响。

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结果27%的人后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常常失业;60%的人生活在中下层,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没有特别的成就;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生活状态稳定,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3%的人成为社会精英。

由此可见,目标对人一生影响之大。

  中职生由于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对职业教育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认知,同时,受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认为从事应用性的技术工作,没有社会地位,又不能挣更多的钱,还不如去歌厅或茶楼当服务生,更谈不上长远的人生目标的确立。

因此,首先应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了解本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理性思考“我想干什么?

”“我会干什么?

”“会干与不会干有多大差异”?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初步确立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

其次,让学生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位专家说过,学生在校期间学会扬长补短,择业阶段就会扬长避短,就业阶段就能以长带短。

最后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用第一线优秀技术工人的事迹,让学生明白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取决于职业岗位,而取决于每个人做人、做事的精细与执着,技艺与才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以上从分析现状到解决问题谈了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仅作为抛砖引玉,供同行切磋,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能使中职生以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心理学[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人际沟通与礼仪[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