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207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x

实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

实验一:

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

一、实验目的:

学习区别雌雄蝇和观察果蝇主要性状,掌握制备果蝇饲料和进行果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蝇为双翅目昆虫,用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生长迅速,生活周期短,没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繁殖力较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期内即可获得多数子代,有利于遗传学分析;培养条件简易可行;其突变形状多属形态变异,便宜观察,因此,果蝇在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试剂:

饲养的野生型和几种常见的突变型果蝇。

双筒解剖镜,放大镜,饲养瓶或饲养管,麻醉瓶,白瓷板,棉塞,玻璃棒,镊子,大烧杯,酒精灯。

三脚架,石棉网,标签,新毛笔,酒精棉球,吸水纸,玉米粉,琼脂,葡萄糖,酵母(原液或干粉),乙醚,丙酸或乳酸,死蝇盛留器,胶水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制备饲料:

1、准备作为饲养瓶的广口瓶或玻璃管(消毒、干燥)并按饲养器口部大小制备棉塞(消毒)

2、果蝇的幼虫和成虫的主要食物,都是饲料内繁殖的酵母菌。

按照下表成分和下述方法制备饲料。

常用的果蝇饲料及成分

玉米粉饲料

米粉饲料

100ML

100ML

琼脂

1.1G

1—1.5G

10G

10G

玉米粉

11G

酵母菌夜(或粉)

数滴

数滴

杀霉剂(丙酸或乳酸)

1---2滴

1—2滴

米粉

10G

按配方之比例称量所需物品。

先用定量中2/3的水将琼脂煮化,再加糖,溶化;再将玉米粉混合于1/3水内,搅匀后倾入琼脂糖夜中,一同煮沸,并随时用玻璃棒搅动,待煮沸数分钟,饲料成为可流动的浆糊状时,即倾入饲养器内。

每一饲养器内的饲料厚度约为2CM即可。

倾入饲料时,应注意勿使饲料倾在饲养瓶内的侧壁上,以免粘着果蝇。

每一饲养器内装好饲料后,立即塞好棉塞,直立在一旁。

(两天后)待凝后,用镊子夹酒精棉球(拧干)将器内侧壁上的水珠和饲料擦干净,滴入1—2滴杀霉剂,并转动饲养瓶,使杀霉剂均匀分布于饲料表面,然后滴入或撒入酵母液或干粉,使其均匀分布于饲料表面。

然后再在饲料内插上消毒的吸水纸(作用是吸取水分和供给幼虫化蛹的场所),塞好棉塞,放置于258℃左右的恒温箱内待用。

为了保证酵母菌和果蝇的良好生长和繁殖,必须注意防止霉菌和其他细菌在饲养瓶内繁殖,使用的杀霉剂只有一些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而无绝对防止的作用,因此关键在于各项操作中,严格消毒和灭菌。

二)、观察果蝇性状和雌雄鉴别

1、将准备观察的果蝇倾入用作麻醉瓶的干燥广口瓶内,麻醉瓶的口部大小与饲养瓶口部大小一致,以便倾入果蝇时,果蝇不致飞出。

倾倒果蝇时,可将麻醉瓶的底部朝向光亮处,果蝇喜向光亮处飞集,能自然逐渐飞入麻醉瓶内。

(或将麻醉瓶自立桌上,装有果蝇的饲养瓶口对口倒置于麻醉瓶上,用手亲拍饲养瓶,果蝇即进入麻醉瓶内。

2、在原先制好的麻醉棉塞上滴上几滴乙醚,立即将麻醉棉塞塞好已装有果蝇的麻醉瓶,等待3---5分钟,果蝇都停止不动,即可取去麻醉棉塞,将果蝇倾出观察。

如果用作杂交亲本或继续饲养的果蝇不能麻醉过度,以免致死(果蝇被麻醉后,若双翅外展呈45°角,即已致死)。

如果麻醉不够,中途苏醒,可再麻醉。

3、将已麻醉的果蝇,倾于白瓷板上(或白纸上),置于双筒解剖镜或扩大镜下观察其主要性状,注意认清每一果蝇的复眼颜色,身体颜色,翅的长短及雌雄鉴别。

成蝇的雌雄性别的主要区别;

雌果蝇:

1)体型较大

2)腹部末端稍尖

3)腹背面外观有5条黑色条纹

4)无性梳

5)外生殖器外观较简单

雄果蝇:

1)体型较小

2)腹部末端顿圆

3)腹背面外观有3条黑色条纹(两窄一宽)

4)有性梳

5)外生殖器外观较复杂

五、实验报告内容:

1、制备的饲料种类和饲养瓶(管)数个

2、观察到的果蝇体色,翅形,复眼颜色及雌雄成蝇的外形特征(记看要点并简单图示)

(附: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的生活史包括卵,爬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卵:

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才能产卵,卵长约0.5毫米,椭圆形,腹面稍扁平,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到食物中。

幼虫:

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到第三龄,此时体长科达到4~~~5毫米,肉眼观察下可见一端稍尖为头部,并且有一黑点即口器,稍后有一对半透明的唾腺,每条唾腺前有一个唾腺管向前延伸,然后汇合成一条导管通向消化道,神经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上方。

通过体壁,还可以看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身体后半部的上方两侧,精巢较大,外观为一明显的黑色斑点,卵巢则较小,熟悉观察后可借以鉴别雌雄。

幼虫的生活力强而贪食,在培养基上前进时便留下一道沟沟,沟多而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

蛹:

幼虫生活7~8天后即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上初附在瓶壁上,渐次形成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这就将要明显羽化了。

成虫:

刚从蛹壳里羽化出的果蝇,虫体较长大,翅膀还没展开,体表也没有完全角质化,所以呈半透明的乳白色,透过腹部体壁还可看到消化腺和性腺,不久,蝇体变为粗短椭圆形,双翅展开,体色加深,如野生型果蝇起初为浅灰色,而后成为灰褐色。

果蝇全部生活史所需的时间,常因饲养温度和饲养条件等而有所不同。

当营养条件适宜时,在20℃下饲养,卵——幼虫期平均约为8天,蛹———成虫期约为6..3天,若在25℃下饲养,卵———幼虫期平均约为5天,蛹———成虫期仅需4.2天。

因此当营养条件适合而在25℃下饲养,只需10天就可完成一代生活史。

普通果蝇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当温度低于10℃时,生活周期将延长至57天以上,而且生活力明显降低,如果高于30℃时则将引起不育和死亡。

实验二:

果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分离规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果蝇杂交技术,验证分离定律

二、实验原理: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是F代表现亲本之一的显性性状;F代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因子的分离而造成F1代性状的分离。

F代配子与分离比是1:

1,F1代性状分离比为3:

1.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纯系的野生型及不同的突变型处女蝇:

灰身、黑身,檀黑身,黄身,长翅,残翅等。

双筒解剖镜(放大镜)、培养瓶,麻醉瓶,乙醚,白瓷板,毛笔,标签,胶水,死蝇盛留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杂交的雌蝇应为处女蝇:

雌蝇孵出后一般在12小时内不进行交配,因此获得处女蝇的方法是:

将已孵化出的果蝇从培养瓶中全部移走(注意一个也不能留下),以后12小时内孵出的雌蝇均为处女蝇,即可分别收集杂交亲本用。

(如能在八小时内收集更为可靠)一般于前一天晚上八点以后将所有果蝇从培养瓶中移走,第二一天八点收集到的雌蝇均为处女蝇。

1、选取残翅

(Vg/Vg)处女蝇和野生型(+/+)处女蝇作为杂交亲本(或其他具相对性状的类型),正反交,各培养一瓶,每一瓶4—5对,记作P,进行杂交组合饲养。

具体方法:

按上次实验的麻醉方法,将选取的处女蝇麻醉(注意不能麻醉过度,以免致死),再将已麻醉的处女蝇倒在白瓷板上(或白纸上)置于解剖镜下观察鉴别,(不能稍有错误)。

按预定的杂交组合,选取请本果蝇放入一个干净干燥的空管内,用棉塞塞好,并在试管外面贴上标签,写明杂交组合形式(如残翅雌性*+/+雄性),并注明母体及父体个数,等这些杂交亲本已由麻醉状态苏醒,并能活跃飞动时,在再将这些果蝇倾入事先准备好的培养管内,管上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形式,母体及父体个体数目,日期及试验者姓名,进行杂交饲养。

也可在杂交亲本还处于麻醉状态时,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培养管内,但须避免果蝇接触管内饲料或湿润处,以免果蝇粘在这些地方致死。

因此可采取以下作法:

1)、将饲料管放在桌上,然后用纸条将亲本果蝇放在培养管内侧壁上方,塞上棉塞,等果蝇活跃飞行时,再将培养管直立起来。

2)、将仍处于麻醉状态的国营(用作杂交亲本)放在干净的白纸上,再将培养瓶倒立,使培养瓶的口部严密罩着亲本果蝇,等这些果蝇活跃飞行时,就自然飞入管内,再将棉塞塞好。

(注意千万别写错或贴错标签)

2、将盛有杂交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棉塞要塞好,切不要无故打开,以免杂菌倾入,若有生霉现象应立即将果蝇换入新培养管内。

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天后移出全部亲本果蝇,记录移出时间。

4、待F1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每隔2~3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期间检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选取F1代果蝇5对移入新培养瓶内互交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

)每人作两瓶,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出蛹时间。

6、7~8天后移出全部F2果蝇,记录移出时间。

7、待F2代成蝇孵出后,观察期性状并记数,其检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8、按下列格式记录所得结果:

(注意计数的准确和观察时的细致)

A杂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总数

个人

小组

全班

B、F2互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表现型、数目

表现型、数目

总数

个人

小组

全部

9、用X2(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

(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2表型

野生型(+)

残翅(Vg)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3:

1(e)

差数(d)

因为df=1,须进行连续性校正

所以X2==

P=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X2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

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实验三:

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二、实验原理:

选取具有非同一连锁群的两对相对性状的国营(如灰身长翅与檀黑身残翅)杂交,F1代完全表现显性性状;F1代在形成配子时由于成对因子的分离和非成对因子间自由组合造成F2代性状分离。

F1代配子分离比为1:

1:

1:

1.F2代性状分离比为:

9:

3:

3:

1。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纯种处女蝇。

(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选取灰身长翅纯种处女蝇及檀黑身残翅雄蝇作为杂交亲本,正反交,个培养一瓶,每瓶4~5对,记作P,进行杂交组合和是饲养。

2、将盛有杂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F1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每隔2~3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期间检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选取F1代果蝇5对移入新培养瓶内互交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

)每人作两瓶,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出蛹时间。

6、7~8天后移出全部F2果蝇,记录移出时间。

7、待F2代成蝇孵出后,观察期性状并记数,其检查3~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8、按下列格式记录所得结果:

(注意计数的准确和观察时的细致)

A杂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总数

个人

小组

全班

B、F2互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2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总数

个人

小组

全部

9、用X2(卡平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价值相符。

(根据全班观察统计总数进行)

F表型

合计

实验观察数(0)

理论预期数9:

3:

3:

1(e)

差数(d)

X2==

==P==

五、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实验指导格式列出观察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和X2检验结果。

3、解释说明所得结果,有无规律?

有什么规律?

4、在试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什么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原因的分析)。

实验四:

伴性遗传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差别,以及伴性基因遗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实

二、实验原理:

生物的性染色体根性别决定相关,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有关。

伴性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性状的分离在两性间部一致;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在一定的杂交组合下,F1代会出现隐性性状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红眼(+)纯种处女蝇和白眼(VV)白眼纯种处女蝇(其他同实验二)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选取红眼处女蝇与白眼处女蝇作为杂交亲本,分别做正反交各一瓶,每瓶放4~5对。

设:

X+X+

XWY……………正交

XWXW

X+Y……………反交)

(方法同实验二)

.2、将盛有杂交亲本果蝇的培养管放在适宜温度处(20℃~25℃),进行饲养,记录第一个化蛹时间和第一个出蛹时间

3、7~8天移出全部亲本,记录移出时间。

4、待F1代成蝇孵出后,观察其性状并计数,共检查4~5次,检出的果蝇移去处理

5、将观察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A:

(正交)杂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代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红眼

白眼

总计

B:

(反交)杂交组合日期试验者

统计日期

F1代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总数

个人

小组

全班

比例

红眼:

白眼=

根据全班总数得

五、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过程

2、按格式列出观察及统计的实验结果。

3、图解实验的果蝇正反交遗传规律并加以解释说明。

4、在实验技术和统计结果中有无发现问题?

你对这些问题有何看法(原因分析)

实验五:

西藏特色鱼类染色体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鱼类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和步骤,掌握核型公式的分析方法,了解西藏特有鱼类。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每一种特定的生物都含有特定的染色体,核型公式是分析生物染色体的有效工具。

三、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西藏特有鱼类

四、材料:

镊子、手术剪刀、注射器、培养皿、吸管、解剖盘、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烧杯。

五、仪器:

显微镜、离心器(1000转/分)、离心管、冰箱、玻璃匀浆器。

六、药品:

PHA、秋水仙素、鱼类生理盐水(淡水鱼类是7.5g/L,海水鱼类是13.5g/L)、0.075mol/LKCl、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

1—1:

1)、Giemsa染液、磷酸盐缓冲液(PBS,pH为6.8或7.4)、中性塑胶。

七、步骤:

1、取谢通门、拉萨河、尼羊河三个地区各30尾雌30尾雄健康黑斑原鮡暂养;

2、然后将黑斑原鮡胸鳍基部注射PHA溶液,注射剂量为2—5цg/g(鱼体重),一次注射;

3、经6小时后,再注射秋水仙素溶液,也是胸鳍基部一次注射,注射剂量和处理时间见实验设计以及附表;

4、断尾放血,经30分钟后,解剖鱼体,取出头肾,用生理盐水清洗头肾,然后将头肾置于装有适量生理盐水的玻璃匀浆器中匀浆制成细胞悬液;

5、低渗处理:

然后将细胞液移入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夜,加入少量低渗液,用吸管吹打成细胞悬液,然后加入适量的低渗液,处理40分钟左右①;

6、预固定:

低渗处理后,向低渗液中加入新配置的1—2ml固定液进行预固定,以防止低渗处理后的细胞在离心时结团。

固定液要沿管壁缓缓加入,然后用吸管吹打混匀;

7、第一次固定:

预固定1—2分钟后,离心去上清夜,然后向离心管中加入0.5ml的固定液,将细胞轻轻吹打细胞悬液后,加固定液2—5ml,混匀后固定20—30分钟;

8、第二次固定:

离心后去上清夜,加固定液2—5ml,混匀后固定20—30分钟;

9、第三次固定:

操作同前②。

第三次固定后,经离心后去掉大部分清夜,只留0.1—0.2ml固定液,混匀后即可滴片制作染色体。

也可冷冻过夜,第二天离心,加少许固定液(甲醇:

冰醋酸=1:

2—1:

1)混匀,然后加适量该固定液固定20—30分钟,离心5分钟,去大部分清夜,混匀滴片制作染色体。

视效果而定,建议用后一种方法;

10、滴片:

使用高纯水制备的冰水片进行滴片(可增加滴片清晰度)。

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距滴片5cm左右距离滴片,每张载玻片滴1—3滴(根据悬液的浓度)。

滴片后斜放,室温干燥,亦可滴片后即刻用嘴轻轻吹片,可帮助细胞和染色体分散。

亦可滴片后用酒精灯外焰干燥,视观察效果而定③;

11、Giemsa染色:

染液为1/10的Giemsa染液(PBS:

Giemsa原液=9:

1),染色30—60分钟后,自来水冲洗,自然凉干;

12、组型分析:

取100个图象清淅、染色体分散较好的中期有丝分裂细胞,高倍镜检,确定染色体众数,择优取30个细胞测量其染色体臂长,计算相对长度,臂比等,以Leva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配对,计算染色体臂数,得出核型公式。

*①低渗处理是获得分散良好的分裂相的关键步骤。

过度与不足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低渗处理时细胞十分娇嫩,并且表面发粘,如需混匀细胞悬液时,最好用吸管向低渗液中吹气,以避免细胞破碎。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细胞吸到吸管上部,也不要接触离心管的上部,否则将会丢失许多细胞。

摸索低渗时间,建议延长低渗处理时间至6—8个小时;

②充分的固定是制备良好分散的染色体色重要步骤。

如果染色体分散的不好,可在余下的细胞悬液中改为固定液(1:

2—1:

3),有时可改善由于低渗处理不够或不充分所造成的缺陷。

固定液要新配置,否则将会形成脂类,影响固定的效果。

③滴片是制备染色体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首先载玻片要非常干净,否则将会影响染色体的分散和分带的效果,建议对载玻片进行预处理,提前酒精消毒,冰水处理(玻片上应有一层薄的冰霜)。

分裂相过多或过少,染色体过于分散都会影响到分带、染色效果和观察;

比较自然干燥法和酒精灯干燥的效果。

④摸索染液处理时间,取效果好的时间段;

⑤鱼体标记:

标记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或剪须标记(须的位置、数量),或剪鳍标记,或挂牌标记,建议挂牌标记;

⑥制备好染色体片后,用二甲苯处理1—2小时,目的是使染色体片清晰,然后用中性塑胶封片,用记号笔作标记,以便回校观察;

⑦每次离心后应尽可能的去掉上清夜,但又要注意不使细胞丢失;每次加液后用吸管吹打时,用力要均匀,也不要过猛,以能使细胞团散开为准;

⑧低渗时间过长,细胞膜过早破裂,造成染色体有丢失;如低渗处理不够,细胞尚未胀开,则染色体往往分散不好,仍成团,不利于观察计数分析。

此外要注意低渗处理的温度与时间,一般在室温条件下处理,时间要长些,在37摄氏度,时间要短些。

八、作业:

1、为什么要进行低渗处理

2、为什么要进行固定

3、怎样才能保持滴片干净

4、对所研究藏鱼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六:

西藏特色畜禽染色体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原理

在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的指数是相当高的,因此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像血淋巴细胞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

通过活体注射秋水仙素,可以使部分细胞的分裂停止在中期,再经过低渗、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

通过骨髓得到染色体是比较简便的,一般也无需无菌操作。

在实验条件下,这种染色体是机体内真实情况的反映。

直接制片法是直接从骨髓中取出细胞,经压片法或空气干燥法制片。

所谓空气干燥法,实际上是将细胞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处理——充分的固定——滴片等步骤之后在载玻片上得到染色体制片的技术。

有时,有人把滴片的步骤叫做染色体分散,也有人把这一步和随后的干燥称为空气干燥法。

“空气干燥”就是滴片后,不加热或任何处理,使载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器具和试剂

出雏3日龄之内的雏鸡(按羽色自别配套)、显微镜、2毫升注射器、10毫升离心管、吸管、试管架、载玻片、恒温水浴锅、离心机、剪刀、解剖刀、蜡盘、。

2ml注射器、5号针头、10ml刻度离心管、吸管、试管、试管架、载玻片、盖片、离心机、显微镜、解剖器具(剪刀、镊子等)。

试剂:

秋水仙素溶液(0.02%)、0.075MKCl、冰醋酸、甲醇、Giemsa母液。

三、方法步骤

1.秋水仙素处理取材前2~3h,给雏鸡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剂量为2~4微克/克活重。

2.杀鸡取髓用断颈椎方法处死雏鸡,取出胫骨和股骨,剔净皮肉,用自来水将肌肉碎渣冲洗干净。

用剪刀剪掉胫骨和股骨两端,用2毫升注射器吸取等渗液2%柠檬酸钠溶液通过5号针头注入骨髓腔反复4-5次将骨髓细胞冲入离心管。

共收集细胞悬液5~6毫升。

平衡,1000转/分离心8分钟,弃上清。

3.低渗向试管内加预热的0.075MKCl溶液,置37℃恒温水浴锅内低渗20~21分钟。

4.预固定低渗结束时,加入3-5滴新配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立即混匀,平衡,1000转/分离心8分钟,弃上清。

5.第一次固定加入新配甲醇-冰醋酸固定液5-6毫升,用吸管轻轻吸打均匀,静置20分钟。

1000转/分离心8分钟,弃上清。

6.第二次固定加入新配甲醇-冰醋酸固定液5-6毫升,用吸管轻轻吸打均匀,静置20分钟。

1000转/分离心8-10分钟,弃上清。

7.滴片加入适量(4~6滴)固定液制成细胞悬液,滴两滴于冰冻的载玻片上,空气干燥。

8.将染色体制片反扣于染色板上,用1:

9Giemsa稀释液染色30分钟,自来水冲洗,干后,显微镜下观察。

四、作业

1、为什么要选取骨髓作为畜禽染色体分析材料

2、分析所研究畜禽的染色体核型公式

实验七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3龄幼虫的饲养特点

2.熟练取出黒腹果蝇的唾腺

3.掌握压片法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

4.要求参加实验的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指导,认真阅读参考资料。

事先了解实验原理、材料和方法以及实验步骤。

二、实验分组

一个班约30人不分组人人都做该实验。

三、实验材料、器具和试剂

材料:

黑腹果蝇三龄幼虫,选择迟缓、肥大,爬上管壁的3龄幼虫最佳。

器材:

显微镜、解剖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

试剂:

生理盐水(0.7%NaCl)、5%的醋酸洋红(或石炭酸)、滤纸片。

松香石蜡:

用等量的松香和52℃石蜡放在蒸发皿内用小火煮(大火会烧起来),待两者充分混合成浓的米黄色,取下来冷却凝固。

使用时,用烧热铁丝的前端沾有少量的溶解物,封在载玻片周围。

四、方法步骤

1.三龄幼虫的饲养专供果蝇唾腺染色体压片的幼虫必须十分肥大,发育良好的唾液腺在解剖镜下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为数不多的较大的腺体细胞,取其染色后压片,可望获得理想的唾腺染色体。

2.从培养基中挑选一只肥大的三龄幼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