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50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早发白帝城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写10个生字。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会背诵古诗。

教学

重难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

学具

字词卡片、地图或课件

预习

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通过查字典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背诵古诗吗?

我们来个男女生背诗比赛,好吗?

比赛开始。

2.同学们背诵的古诗可真不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诗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板书课题:

早发白帝城。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长江、高山、李白……)

2.交流查阅有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根据学生汇报,师小结:

李白被称为“诗仙”,在文学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李白曾在永王手下做事,后来永王争夺皇位被镇压,李白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夜郎(贵州省境内)。

李白在去夜郎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忽然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你想想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样?

他很快乘船回到江陵(湖北省)。

《早发白帝城》是他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

3.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5.在小组内把诗读一读。

注意纠正字音。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读古诗,评价。

2.在小组内说说你对诗意的理解。

3.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江陵”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

(师边介绍边绘简笔画,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2)理解“朝辞白帝彩云间”(清早乘船离开白帝城,白帝山真高,人像在彩云间行走。

指名说补充)

(3)诗中那句看出行船速度快?

为什么?

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离白帝城虽然有千里,可是只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

行船速度多么快?

)(板书:

顺水行舟;体会作者愉快心情。

(4)四周有哪些景物?

理解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两岸不停的传来猿猴的叫声,还在耳边回响,小船已经过了一座座的山。

四、感情背诵,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美丽的彩云,壮丽的三峡)师:

诗人顺流而下,经过三峡,看到美丽的彩云,壮丽的三峡,耳畔传来猿猴的啼叫,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意境。

3.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读。

5.试着背诵。

6.配乐背诵。

五、拓展背诵。

1.每个小组自选一首李白的诗进行背诵。

2.小组汇报。

六、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辞”右边的“辛”最下面的横要写得短些。

2.“陵”右下是折文。

3.“猿”右上面是“土”。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继续搜集李白的诗背一背。

板书设计:

 

课题

南辕北辙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

重难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难点是让学生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具

学具

字词卡片、课件

预习

要求

1.收集成语故事。

2.自学生字词。

3.认真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

揭示课题:

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

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

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质疑。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

(小组选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

“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

“跟”“根”“很”“狠”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学生发言:

我发现这里有问题: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我认为这里不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而应该是“季梁”不明白。

  三、读书,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出示词语:

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

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不解:

不理解,不明白。

  诚恳:

非常真诚。

(学生自己的语言)

  固执己见:

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

  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

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小组推荐一人:

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季梁告诉这个朋友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

所以,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师:

为什么刚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生:

因为课文表达的不够清楚,给他改一改就可以了。

  把“他”改成“我”。

即: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楚国就会越远。

  我觉得在“不明白”的后面加一个冒号=、一个引号就更明白了。

即: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我还能再改,在“我”的后面加“为什么”把句号换成问号就更好了。

即:

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为什么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是学生的平干得到满足)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明白了:

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

  我补充:

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告。

  体会寓意:

  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

(学生分角色表演)

  假如季梁的朋友们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及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

  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楚,如果方向错了,就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好。

  六、评价:

  自我评价: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南   辕     北   辙

                   越       越             

        马       快               

        车夫    好                  远     背道而驰          

   盘缠   多

           目的<——>行动

 

课题

远行靠什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好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独立拼读,小组合作交流及听课文录音朗读中识字,认字.

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畅谈所知,质疑问难.搜集有关交通工具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难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具

学具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各种交通工具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及图片

预习

要求

1.收集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及图片。

2.自学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认识什么交通工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学生发言)

2,师肯定学生发言:

你们说的真多,这些交通工具的时速有的几十公里,有的几百公里,有的甚至上千公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你们知道吗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交通工具是越来越先进.你们想了解它们的发展变化吗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远行靠什么.这是一篇介绍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说明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起来,读完后再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

2,仔细听录音朗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都读准确了,读通顺了.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或让喜欢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评价读书情况)

4,默读:

想想自己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如有读不明白的地方把它打上"".

(学生读后自由发言,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相机点拨,旁板:

1,怎样介绍2,介绍那些3,"走"等)

(因为经过近两个学年的学习和培养,认识生字基本已经不是难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生字障碍,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设计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解决字音,再听录音朗读对照,最后抽查个别学生读,纠正朗读中的生成问题,使课文朗读更有针对性,更扎实,有效.在学生能准确通顺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自己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和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因为提问是本册教学的一个新要求,同时也是初步为学生提供一次读书交流的机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段一段地读课文,谈一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交通工具的.(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读书并谈论)

2,组织集体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这环节教师再次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培养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充分展示在阅读中的收获,使读书能力得到提高.)

3,请用"~~~~"画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画后指名回答,师依生说板书:

最初,后来,二百多年前,不久,现在,将来)

4,请用"——"画出交通工具的词语.

5,指名对应贴交通工具词卡.(提出要求:

老师这里有课文中各种交通工具的词卡,要把它发给每个学习小组的一位同学,拿到后各小组对照课文,看看是哪个时间阶段的发明或产生的,共同确定后拿词卡的同学把词卡贴在黑板上相应的时间里.)

6,贴后集体反馈.

7,播放课件:

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师旁白)四,品读重点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1,出示重点句子: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