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河闸设计.docx
《拦河闸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拦河闸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拦河闸设计
第一章基本资料
第一节工程概况
该取水枢纽位于清河东明市附近河段,以清河明山水库为水源,除工业、城市及电站用水外,由该库及明山至东明市区间水量供给灌溉用水7.07亿立方米。
渠首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大明、东光两灌区全部净灌溉88.3万亩。
其中大明灌区为48.8万亩。
东光灌区为39.5万亩。
第二节地形资料
清河及东陵以上为山谷河道,距离主要灌区大明、东光较远。
西苏堡以下因河道弯曲、水位较低、控制面积过小,故灌区的渠须在东陵和西苏堡之选择。
该河道长约39.0公里,河道纵坡1/4000~1/2100之间,东陵至浑河堡为1/1400,浑河堡至永清公路桥为1╱2000,公路桥至西苏堡为1/2100。
东陵以上河槽宽浅、河道紊乱,且多河叉。
东陵以下至曹仲屯,河道逐渐规整,一般主河槽宽400米。
曹促屯至西苏堡段河宽250~300米,沿河两岸有广阔滩地,宽约1~2公里,除局部地区有沙滩外,多为耕地。
清河自东陵至永清公路河段右岸为东明市防洪大堤,全长27.7公里,左岸仅有曹仲屯至前漠家堡段有堤防2.9公里。
以下重点给出李官堡及漠家堡附近河道的情况。
李官堡附近河道情况:
河道顺直段长1.5公里,因有东清铁路控制,河道比较稳定,河槽宽400~420米,河底高程34.20米,深槽靠近左岸,右岸为河漫滩,两岸滩地高程38.0~38.5米,右岸距堤防160米,左岸无堤,河床比降1/2000,洪水比降1/2500。
漠家堡附近河道情况:
此段河道规整,顺直段长2.5公里,河槽宽270~300米,深槽靠近右岸,河底高程最深处31.3米,一般为32.0米河岸较陡,高约4.0米,两岸滩地高程35.0~36.0米,多为耕地,左岸距堤防300米,堤高2.0米,堤顶宽2.0米,内外边坡1:
1.5,较为薄弱。
右岸堤防距河槽1200米,堤高2.5为,堤顶宽4.5米,迎水坡1:
2.5,背水坡1:
3.0,右岸滩地有隐约低洼沟一条,蜿蜒下伸达后漠家堡村北,长约3公里,河道自1991年以来尚无变动,自修永清公路路基之后情况更为稳定。
按防洪总体规划要求,闸址右岸大堤顶高程为百年一遇洪水位(见表1-1)加超高2米即39.74米。
左岸堤顶高程为百年一遇洪水加超高1.5米即39.24米。
为便于堤防维护,保证在100年一遇~1000年一遇洪水威胁下,东明市区的安全,希望两岸堤高不高于4米。
第三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在推荐渠首处,河道顺直,河床宽270米左右,河床部分均为砾质粗砂,右30米内,由上到下可分为:
砾砂含卵石,厚4.7~11.9米;
砾质粗砂含砾石及土,厚6~18米;
以下为粗砂含土。
河床两岸滩地表层为松散粉砂及中砂覆盖,厚2.4~4.5米,其下仍为砾质粗砂。
地下水埋深分布随地形变化,一般在2.5米左右,风积沙丘附近较深,大于3.5米;洼地较浅,约1.5米,因土透水性较强,地下水位变化受河道水位影响,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水位较高,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水位较低。
第四节水文资料
一、道处河道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1。
二、泥沙资料:
根据现有泥沙资料估算,灌溉保证率75%的推移质(dcp=1.0mm)来量为16.735万立方米/年,洪水期推移质(dcp=5.0mm,dmax=6~10mm)来量:
W10%=85800m3,W2%=1727000m3.。
设计中必须考虑冲砂问题。
(表1-1)
设计频率
(%)
流量
(mp/s)
上游水位
(m)
下游水位
(m)
0.1
5000.0
38.35
37.84
1
4020.0
37.74
37.38
5
3320.0
37.26
36.98
10
2800.0
36.84
36.63
25
2015.0
36.10
35.98
75
400.0
33.90
33.75
85
287.0
33.56
33.54
三、气象资料:
推荐渠首距东明气象站较近,该站观测项目较完整。
降雨、风速、地温、气温等均可采用其资料。
1、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729mm,大部分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48.8%。
水稻生长期5~9月上旬,降雨量552.5mm,占全年降雨量的75.5%。
平均月雨量最大者为7、8两个月,均为160mm以上,最小者为12、1、2月,不足10mm。
2、风速:
年平均风速4.1m/s,各月平均风速以3~5月为大,极端最大风速发生于1954年4月22日,达29.7m/s,汛期最大风速21.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8.4m/s。
3、气温:
根据1905~1955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7.5°C,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4.8°C,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12.8°C,月平均最高气温为7月,达30.2°C,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月份,达-18.6°C。
4、冻层深度:
1.5m。
四、补充资料:
1、进水闸后引水干渠底部高程33.1m,边坡1:
1.75,干渠底宽26.0m,纵坡1:
3500;
2、最大引水流量78m3/s,闸下相应水位35.8m。
两岸引水量相同,引水条件相似;
3、拦河闸上交通桥按二级公路桥设计,桥面宽按双车道考虑(净宽7.0m,总宽9.0m);
4、本枢纽为二等工程,枢纽中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5、拦河闸闸址下游河道流量——水位关系,见附图:
漠家堡处河道Q——H关系图。
第二章枢纽位置选定与总体布置
第一节枢纽位置的选定
一、主要考虑的问题:
⑴从两岸引水的角度看:
本枢纽的作用是给两个灌区供水(东明、东光灌区),灌溉面积接近,引水流量相等,均为78m3/s,为满足两灌区的用水要求,需两岸引水。
⑵从防洪的角度看:
枢纽位于东明市附近,为市区安全,枢纽建成后壅水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市区防洪安全或加强防洪负担。
⑶从经济性角度看:
永清公路在枢纽附近,跨过清河,为了节省造价,把桥建在闸上。
二、枢纽位置选定的基本原则:
根据河流的河势情况,最大限度满足上面所述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二者。
㈠从两岸引水角度来看,枢纽应选择在以下地方:
1、河流顺直、稳定;
2、主河槽较窄、两岸陡;
3、水流在两岸靠岸。
㈡从河道地形上看:
把东陵以上、西苏堡垒以下排除,从李官堡与漠家堡之间来考虑,现分析如下:
1、东陵以上属山谷河道,枢纽布置不便,而且距灌区较远,因此引渠较长,所以排除在此修建枢纽。
2、西苏堡以上河道弯曲,不便于两岸引水且河流水位低,可控制的灌溉的面积小,做有坝建筑物或拦河建筑物工程量大,所以排除在此处建枢纽。
据以上分析,枢纽的位置应选在东陵与西苏堡之间的河道上。
在东陵与西苏堡之间有以下三处可选:
1、浑家堡段属弯道段,也不适宜建两岸取水枢纽,所以排除在此建枢纽。
2、枢纽的位置应在李官堡与漠家堡之间选择,因素比较如下:
(1)李官堡:
a、顺直段长1.5km,河道稳定;
b、河宽400~420m;
c、河底高程34.2m。
(2)漠家堡:
a、河道顺直段长2.5km,河道稳定,且从1911年至今尚无变化;
b、主河槽宽270~300m;
c、河底高程32.0m。
比较上述因素:
从两岸引水而言,顺直段越长,越有利,主河槽宽度越小,水流两侧靠岸的程度较好;从河底高程角度而言,河底高程越低,在河流同样来水的情况下,对上游的水位壅高越小,对市区的防洪越有利。
综合上述因素,选择漠家堡处河段作为枢纽位置。
拦河闸的轴线见地形图。
第二节枢纽的型式选定
一、从运用的要求考虑:
本枢纽为东明、东光两灌区供水,每侧引水流量均为78m3/s,引水保证率P=75%。
根据灌区的水利计算,要求进水闸出水口处水位为35.8m。
二、从河道来水情况考虑:
对应于P=75%的情况来看,河流来水量Q=400m3/s,大于78×2=156m3/s。
因此,流量上满足要求。
三、从河流的水位上看:
对应于P=75%的情况来看:
河道水位33.9m小于引水水位,不能满足自流引水的要求,需建立拦河建筑物壅高水位。
综上所述,本枢纽应采用有坝引水枢纽。
第三节拦河建筑物的型式
对于有坝取水枢纽,拦河建筑物有两种型式:
(1)壅水坝
(2)拦河坝
下面对这两种型式作技术与经济比较而定。
一、壅水坝:
(一)从技术上来看:
坝位于河中央,两端须设冲沙闸,冲沙闸的作用是为进水闸定期冲沙。
壅水坝易引起以下几方面不利因素:
1、坝前淤沙往往严重,而不易冲走,甚至会淤平坝顶,容易引起河流上游主流摆动,使一侧取水口被堵,不能够正常引水。
2、洪水期不能够通过闸门来调节上游的壅水水位,因此对市区防洪不利。
3、要下泄同样的洪水流量,由于堰顶高于河床,所以泄水时比设泄洪闸需要的过水宽度大,坝长大,工程量大,相应的防渗措施、防冲消能措施也会增加。
(二)从经济(施工)上来看:
坝的施工比闸的施工简单些,但工程量可能会大些,但不需要年运行费用。
二、拦河闸:
(一)从技术性上看:
1、枯水期可以观察闸前壅水及调节水位,满足引水要求。
2、洪水期,可以开闸泄洪,且通过泄洪来冲刷闸前淤沙,也可稳定主河槽。
3、由于闸底板高程低于壅水坝坝顶高程,所以泄洪的单宽流量大,过水宽度可以小些,闸长可以小于坝长。
(二)从经济性上看:
1、过水宽度小,可能会省一些工程量,但建筑物的高度会大一些;
2、对于泄水闸会增加每年的运行管理费用。
综合上述因素,从保证引水、防洪、冲沙、泄洪等方面考虑,拦河建筑物选用拦河闸。
第四节枢纽防沙措施
一、来沙情况:
根据资料,引水时,即P=75%时,河流推移质(dcp=1.0mm)来沙量为16.735万m3/年,洪水期推移质(dcp=5.0mm,dmax=6~10mm)来沙量分别是W10%=85.8万m3,W2%=172.7万m3,所以枢纽需要设防沙措施。
二、防沙设施型式:
根据工程经验,枢纽内防沙设施有两种形式:
①沉沙槽②冲沙廊道
下面对以上两种情况分析如下:
1、对于沉沙槽,它属于定期冲沙,运用于山区及平原河道,应用较广。
2、对于冲沙廊道,它属于连续冲沙,冲沙时用水量大,适用于冲积形河道,不适宜于推移质较多的山谷河道。
由于东陵以前属山谷河道,推移质多,且冲沙廊道结构复杂,所以采用沉沙槽式的防沙设施。
第五节枢纽建筑物组成及基本设计参数与设计条件
一、枢纽建筑物的组成:
综合前面数节内容,主枢纽包含建筑物有:
拦河闸、进水闸(两个)、沉沙槽(两个)、冲沙槽(两个)。
二、建筑工的基本设计参数和设计条件:
1、进水闸
①、引水率:
u=Qs1/Qs2|p=75%=78×2/400=39%
②、引水角:
即进水口的水流方向与河道主流的夹角α,一般α=30°~60,α合适,可以减免入口处水流产生的横向环流。
本枢纽的α=30°。
根据印度的经验,引水口边缘与拦河闸夹角β=105°~110°时,防沙入渠效果最好。
本枢纽取β=103°。
③、进水闸上、下游水位有以下四种情况:
a、正常引水时,▽下35.8m,引取Q=78m3/s,闸上、下游水位差△H=0.2m,所以上游水位▽上=36.0m。
b、c、当遭遇设计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时,进水闸关闭不引水,拦河闸开启泄洪,特征水位如下:
ⅰ设计洪水▽上=37.74m, ▽下=▽渠底=33.1m(见下面)
ⅱ校核洪水▽上=38.35m, ▽下=33.1m
④、对于进水闸消能防冲设计不利情况的水位:
考虑到水闸可能在来水量较大的丰水年引水,来水的频率1%<P<75%,但为不常遇到情况,对灌区引水。
此时,上游水位较高,下游水位可能较低或水位与渠底齐平,对于进水闸的消能防冲是不利的。
本设计取P=10%作为消能防冲的设计条件。
此时,▽上=▽河|P=10%=36.1m,▽下取最不利情况,即下游无水时,▽下=▽渠底=33.1m。
综合上述四种特征水位:
⑴a作为闸孔尺寸设计的条件;⑵bc作为闸顶高程设计条件;⑶▽下=▽渠底=33.1m作为进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条件。
⑤、闸底板的形式与高程:
a、底板形式:
采用平底板(宽顶堰),它的优点是洪水泄水稳定,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b、底板高程:
取与进水口拦河坝齐平,对于多泥沙的大、中河流,▽坝顶应比设计水位下的河底平均高程高出1m至2m(或取沉沙槽水深的1/3),本枢纽取1.1m,所以:
▽坝顶=▽进闸底=32.0+1.1=33.1m
⑥、闸孔形式:
因为闸前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引水=36.0m,▽最高=▽校核=38.35m。
为了降低闸门高度及启闭设备容量,孔口设胸墙,墙底高程应高出引水水位(36.0m),取36.2m,墙顶高程与闸顶高程齐平,取39.5m。
(见后)
2、拦河闸:
①、底板形式与底板高程:
a、底板形式:
因为河道纵坡较小,宜采用平底板,且有利于加快排沙与泄洪。
b、底板高程:
取与河床平均高程齐平,即▽拦底=32.0m。
c、孔口形式:
为了加快泄洪,减少洪水期对上游水位的壅高,采用开敞式(不设胸墙)。
②、对拦河闸有以下六种特征水位:
A、正常引水时:
▽上=36.0m,▽下=▽|Q=78×2=33.6m
B、通过设计流量Q=4020m3/s,▽下=37.74m,▽下=37.78m,
C、通过校核流量Q=5000m3/s,▽下=38.35m,▽下=37.78m,
D、进水闸全部检修,P=75%相应Q=400m3/s,全部由拦河闸下泄,相应上、下游水位为:
▽上=36.0m,▽下始=|Q=2440m3/s=33.6m。
E、在引水期遇到校核洪水,进水闸关闭,拦河闸泄洪,上、下游水位为:
▽上=38.35m,▽下=33.6m.
F、在引水期遇到设计洪水时,进水闸关闭,拦河闸泄洪,上、下游水位为:
▽上=37.74m,▽下=33.6m。
综合上述六种特征水位:
(1)A作为门高设计条件;
(2)B、C作为闸孔宽度和闸顶高程设计条件;(3)D、E、F作为防冲消能设计条件。
③、拦河闸适宜宽度: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编制说明,拦河闸闸孔宽度B闸与河道宽度B河适宜的比值B闸/B河=0.85。
(当B河>200m时)所以拦河闸适宜宽度B闸=0.85×(270~300)=230m~255m。
④、容许过闸的单宽流量[q]:
[q]根据河床地质情况确定,河床面以下4.7~11.9m属砾沙含卵石,11.9m以下属于砾质粗砂含砾石及土,厚18m,根据以上地质情况,[q]=20~30m3/s.m。
⑤、交通桥:
按二级公路的标准设计,净宽不小于7.0m,设计验算荷载汽车-20。
验算荷载挂车-100。
3.冲沙闸:
①、闸孔宽度取1/3~1/10或1/5~1/20的宽,与冲沙槽末端宽度相同。
②、冲沙闸的特征水位:
取冲沙时的水位,冲沙方式采用拦河闸进水闸及另一侧的冲沙闸全部关闭,对应P=75%的流量Q=400m3/s全由一个冲沙槽下泄。
▽上=36.0m,▽下=▽|Q=244m3/s=33.6m,以上述的条件作为冲沙闸消能防冲的设计条件。
4.防洪墙:
上游防洪墙:
为100~1000年一遇洪水时,枢纽不被淹没,进水闸上游胸墙与永清公路基构上游防洪堤,堤顶高程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与堤顶防洪高程协调一致;
枢纽不被洪水淹没。
所以堤顶高程取为39.5m.。
下游防洪堤:
由进水闸背水一侧及冲沙槽下游胸墙构成,堤顶高程应使枢纽不被淹没的条件是:
▽堤顶=38.5m比▽校下=37.87m高出0.63m。
第三章拦河闸设计
主要内容:
闸孔设计、消能防冲设计、防渗排水设计、闸室布置、闸室稳定计算、两岸连接建筑物计算。
第一节闸孔设计
主要内容:
闸孔宽度、闸孔高度、闸门计算
一、闸孔的形式
1、孔口采用开敞式,不设胸墙。
2、底板采用平底板(无坎宽顶堰),▽底板=32.0m。
二、闸孔宽度
(一)净宽nb:
1、设计条件:
要求枢纽通过:
Q设=4020m3/s(设计洪水流量);Q校=5000m3/s(校核洪水流量)。
2、计算公式:
采用淹没宽顶堰公式:
Q=mεσb√2gH03/2
3、计算孔宽nb:
R=A/X=(285+2×5.74)×5.74/(285+2×5.74×√1+22)=5.48
C=1/nR1/6=1/0.0225×5.481/6=59
V=C√RJ=59×√5.48×1/2000=3.04m3/s
ht=37.38-32.0=5.38m
H=37.74-32.0=5.74m
所以H0=0.87查得σ=0.93
则:
nb=Q/mεσ√2gH03/2
=4020/0.93×0.385×0.9×√2×9.8×6.213/2
=4020/22.08=182.06m
式中:
m:
无侧面收缩的流量系数,取0.385。
ε:
侧收缩系数。
取0.9
σ:
淹没系数。
取0.93
即nb取190m。
因为n=20,所以b=190/20=9.5m
4、分缝分孔确定闸墩的形状与厚度:
①分孔:
取20孔,每孔宽9.5m。
②墩厚:
两边墩取1.0m,缝墩取1.6m,中墩取1.2m。
③墩形:
中墩采用半圆形,边墩采用方形。
④因孔宽9.5m,且平面闸门的水压力较大,会相应增加启闭机容量,所以采用弧形闸门。
⑤采用两孔一联为拦河闸的形式,两孔一联和一单孔为冲沙闸的形式,因两孔一联,其结构布置匀称,基底压力偏心距小,整体性、抗震性均较好,可以有效减少不均匀沉降,且砼铺盖长度为20~30m,如果用三孔一联,砼铺盖长度已接近30m,铺盖过长会降低单位长度的防渗效果,所以综合上述因素,采用两孔一联。
5、求ε:
ε实=1-0.2[(n-1)δ0+δk]H0/nb
=1-0.2×[(20-1)×0.66+0.7]×6.21/182.06
=1-0.2×13.24×0.034
=0.91
6、验算实际过流能力:
Q=ε实mσnb√2gH03/2
=0.91×0.385×0.93×190/√2×9.8×6.213/2
=4241m3/s
∵4241m3/s>4020m3/s∴满足要求
7、验算校核情况下过流能力:
ht=37.87-32=5.87m
H=38.35-32=6.35m
K=A/x=(285+2×6.38)×6.38/(285+2×6.38×√1+22)=6.06
C=1/nR1/6=1/0.0225×6.061/6=60
V=C√RJ=60×√6.06×(1/2000)=3.3m3/s
H0=H+V2/2g=6.35+3.32/2×9.8=6.91m
由ht/H0=5.87/6.91=0.85查出σ=0.96
Q=ε实mσnb√2gH03/2
=0.91×0.385×0.96×190√2×9.8×6.913/2
=5138m3/s
∵5138m3/s>5000m3/s
∴满足要求
(二)、每孔宽度:
B孔=nb+10×1.6+9×1.2
=190+16+10.8
=216.8m
(三)、验算闸孔宽及河宽比:
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知:
B河>200m
B孔/B河=216.8/285=0.76<0.85
B孔=216.8<285×0.85
∵0.85为经验值
∴验算结果接近它就认为满足要求。
(四)、验算过闸单宽流量q:
据《水利计算手册》查得[q]=25m3/s.m
①通过设计流量时:
q=Q设/B孔=4020/216.8=18.54m3/s.m<25m3/s.m
②通过校核流量时:
q=Q校/B孔=5000/216.8=23.06m3/s.m<25m3/s.m
∴满足要求
三、闸顶高程:
根据规范,闸顶高程应满足下列两种情况:
泄水时:
▽顶=▽设计洪水+A设
=37.74+1.0
=38.74m
▽顶=▽校核洪水+A校
=38.37+0.7
=39.08m
所以,应取▽顶=39.08m考虑,枢纽防洪应该和两岸顶一致,也可取为39.5m。
闸孔高度=39.5-32=7.5m.
四、闸门高度
由于闸门作用是在枯水期壅高水位供进水闸取水,所以▽顶应不低于36.0m,为了防止水流漫过闸顶,锈蚀闸门结构,门顶高程应该高于36.0m。
所以:
▽门顶=36.0+d浪
=36.0+0.5
=36.5m
第二节拦河闸消能防冲设计
消能的方式与简单的设计内容:
方式:
根据资料,河床抗冲能力较差,所以采用底流消能,消能工的形式采用挖深式消力池。
设计内容:
池深d、池长LK、护坦厚t、海漫长L漫、防冲槽W、两岸护坡护底及构造设计。
二、闸门的开启运用方式及操作规程
1、运用方式:
对于20孔水闸有多种运用方式。
如:
各孔同步均匀分级开启,隔孔对称均匀分级开启等。
2、规程应遵守:
对称性(指孔数、开度、对称性)、均匀性、分级开启(指每级开度一般不超过半米,与流量等因素有关)。
三、消能防冲设计条件:
(d、LK、t、L漫、tp等不利情况的确定)。
(一)池深d:
1、不利情况:
按照水利学水跃理论,闸下泄Q产生远驱水跃,需设d,当hc-ht差最大时,d最大,最不利,所以d的设计条件指hc-ht最大时。
2、设计要求:
对于最不利情况设计d,使下泄水流过池内发生稍淹淹没没水跃,使初始水面衔接满足:
σhc''=(d+ht+△z)/hc''=1.05~1.1
△z与池内水量有关系。
式中:
hc''——跃后水深。
hc——下游水深。
d——池深。
σ——淹没安全系数。
△z——消力池出口处水面落差。
(二)池长LK:
1、不利利情况:
挖池深d以后,按1:
3~1:
4边坡与底板连接,据实验结果,池内水跃始断面在斜坡末端,池内水跃长度是自由水跃长度的0.7~0.8倍。
LK=(3~4)d+(0.7~0.8)Lj
所以,最不利的情况是自由水跃Lj最大时。
2、计算公式:
Lj=6.9(hc"-hc)
式中:
Lj——自由水跃
hc——收缩水深
根据经验,当通过最大流量时,Lj最大。
(三)护坦厚t:
1.计算公式:
按抗冲要求t=k√q′√△H
式中:
k—经验系数,取0.175—0.2
q′—入消力池单宽流量
△H—上、下游水位差
2.不利情况:
q′√△H最大时是最不利的情况。
(四)海漫长L漫
1.计算公式:
按抗冲要求:
L漫=K√q′√△H
式中:
k——海漫长度计算的经验系数,取12。
q′——出池的单宽流量。
△H——上、下游水位差。
2.不利情况:
q′√△H最大时是最不利的情况。
(五)冲刷坑深:
1.计算公式:
tp=1.1q′/[V]
式中:
q′——出池的单宽流量。
[V]——下游河床流量,取0.8m/s---1.0m/s.
2.不利情况:
q′最大时是最不利的情况.
四、d、Lk、L漫、t等不利情况与水闸计算工况及闸门开启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关系:
1.d、Lk、L漫、t等不利情况可能发生在某一种工况下,某一种闸门的开启方式下的某一个开度下。
2.d、Lk、L漫、t等不利情况没有同步性,d最不利不一定就是Lk、L漫、t等的最不利情况。
(二)计算内容:
应该是对于每一种的闸门开启方式下的每一个开度进行计算,对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
五.本设计采用计算工况及闸门开启方式:
本设计只对于一种工况及一种闸门开启方式来计算。
1.计算工况:
选校核洪水
对应的上游水位▽上=38.38m.▽下始=33.6m.
闸门的初始开度:
e0=0.3m
Q=uenb√2gH0
2.闸门的开启方式:
各孔闸门是同步分级均匀开启,每级开度可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