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555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最新暖泉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山西中阳暖泉煤业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1

一、井田地理位置1

二、矿井开拓情况1

三、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

四、矿井瓦斯、煤层自燃及爆炸性2

五、压风系统2

六、供水施救系统3

第二章矿井通风概况3

一、生产布局合理3

二、通风系统可靠3

三、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7

四、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8

五、管理方面到位10

第三章瓦斯治理11

一、瓦斯灾害治理措施选择11

二、采掘工艺对瓦斯涌出的影响11

三、防止瓦斯积存措施11

四、控制、消除引燃(爆)火源的措施25

五、隔爆措施36

第四章安全监控系统39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一、井田地理位置

山西中阳暖泉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中阳县暖泉镇庙梁村—赵盘庄村一带。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1°03′06″~111°05′15″;北纬37°09′41″~37°53′12″。

井田周边无相邻矿井。

井田东北距中阳县城约28Km,井田内简易公路可与井田东部1.5Km处的万(年饱)—沙(塘)公路相接,也可与G209国道连接,交通较为便利。

批准开采4~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0.8301km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a,矿井保有资源/储量4602.5万吨,工业资源/储量4556.1万吨,设计可采资源/储量2196.03万吨,全矿井服务年限13.05a。

二、矿井开拓情况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开拓全井田。

主斜井担负全矿煤炭提升任务和辅助进风任务,装备台阶、扶手兼做安全出口。

副斜井担负全矿辅助提升任务和主要进风任务,装备台阶、扶手兼做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负担矿井回风任务,装备封闭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

三、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总体为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80°左右,倾角8~16°,一般10°左右。

区域上断裂构造并不发育,但在井田内及井田东南外侧发育有区域性F4、F5正断层,其中F5断层在井田东南部外围通过,F4断层及其分支F41、F42通过井田西北角。

本井田构造类型为简单型。

我矿对井下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矿井开采10号煤层能力达到120万吨/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65m3/h,最大涌水量85m3/h。

四、矿井瓦斯、煤层自燃及爆炸性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提交的《山西中阳暖泉煤业有限公司8、10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报告》,预测矿井开采在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a前期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07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55m3/t;后期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3.49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3m3/t。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预测为瓦斯矿井。

2015年2月份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进行了鉴定: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1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m3/t,采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24m3/min,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1m3/min,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2015年2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10#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进行了鉴定,结果为:

10#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级,自燃倾向性性质属容易自燃,自燃发火期为42天。

五、压风系统

压风系统选择安装3台LG-22/8G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工作,1台备用,额定排气压力0.8Mpa,配套380V-132KW电动机,冷却方式为风冷。

主管路采用φ159无缝钢管,支管路采用φ108普通钢管。

向掘进工作面及用风地点输送压缩空气。

3台空气压缩机全部经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检验合格。

六、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引自地面高位水池,管道由副斜井引入井下,送至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

供水管路每隔50m设置一组供水阀门,在支管处设置三通。

主管、支管均采用DN50无缝钢管。

第三章矿井通风概况

一、生产布局合理

矿井投产时,共开凿三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担负全矿煤炭提升任务和辅助进风任务,装备台阶、扶手兼做安全出口。

副斜井担负全矿辅助提升任务和主要进风任务,装备台阶、扶手兼做安全出口。

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装备封闭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

采区巷道布置为集中运输下山、集中轨道下山、集中回风下山、集中回风下山副巷四条巷道,巷道断面都达到9m2之上,保证了通风要求。

矿井采掘工作面严格按照《初步设计》规定布置。

采区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10101综采工作面、10102运输顺槽及10102回风顺槽,达到合理集中生产。

二、通风系统可靠

我矿已建立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回风立井安设2台FBCDZ-№25/2×315KW抽出式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通风采用中央并列式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为两进一回(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总进风量5800m3/min左右,总回风量6040m3/min左右,有效风量率96%。

采区进回风巷已贯穿整个采区,主扇工作负压为760Pa左右,矿井等级孔4.44m2,属通风容易矿井。

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由局部通风机向工作面压入新鲜风流,10102运输顺槽及101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各配2台FBDNO-6.3A,电机功率为2*30KW,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

工作面采用“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当其中1台风机出现故障后,马上能自动切换至由另1台局部通风机供风,提高掘进工作面安全保障水平。

(一)通风设施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井下风流按设计路线流动,在巷道布置了完善的通风设施。

1、独立通风硐室,进、回风巷尽头联络处等设置有调节风门,以控制风流流量。

2、进、回风巷间废弃的联络措施巷设置了密闭墙。

3、回风立井井口设置了防爆门,确保爆炸事故时主通风机不被冲击波冲毁,便于矿井救灾及恢复生产。

4、井下风门、调节风门等通风构筑物,布置在巷道水平段及直线段,安全、可靠性较强,当通风设施受采动影响后,应及时修复,以减少通风构筑物处漏风。

5、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要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要设置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6、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要可靠。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要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风门。

(二)通风设施施工

1、永久设施:

(包括风门、密闭、风窗、风桥、防爆门、安全出口硐室)

(1)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风桥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五分之四,成流线型,坡度小于30o,两端接口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要填实、结实。

(2)墙体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砖砌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

(3)密闭周边,煤与软岩要掏槽(硬岩见硬底、硬帮可不掏槽),沿密闭周边抹不少于0.1m宽的裙边,其厚度不小于0.01m。

(4)设施周围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5)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密闭前无瓦斯积聚;要设栅栏(符合扩散通风标准,可不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

(6)风门不少于2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1列车长度,人行风门间距不小于5m,进回风巷道之间的风门至少设2道反向风门,风门能自动关闭,有闭锁装置,风门不能同时敞开。

(7)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调节风窗调节位置要设在门墙上方,并能调节。

(8)防爆门施工

①防爆门应布置在出风井同一轴线上;

②出风井与风硐的交叉点到防爆门的距离,比该点到主要通风机吸风口的距离至少要短10m。

③防爆门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并有防腐和防抛出的设施。

④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1次。

(9)安全出口硐室施工

本矿回风立井作为安全出口,担负紧急情况下的行人任务,因此该井筒设置了行人硐室(安全出口硐室),安全出口硐室距离井口3~5m,硐室通过斜巷与地面相通,斜巷中同时铺设台阶,安全出口硐室设两道联锁的双向风门。

2、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风门、临时密闭)

(1)临时密闭要设在顶、帮良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接实。

(2)设施周围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片帮,无杂物、积水、淤泥。

(3)设施四周接触严密。

木板设施要鱼鳞搭接,表面要用灰、泥满抹或勾缝。

(4)临时密闭不漏风,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符合扩散通风标准可不设栅栏)。

3、测风站

矿井每一进风和回风井都要建立永久测风站,测风站标准如下:

(1)建在进回风井口30m以内。

(2)测风站长度4m,测风站前后各10m范围内巷道无分支、无拐弯。

(3)测风站所在4m巷道应砌墙,抹顶成光滑断面。

(4)特殊情况可以只在巷道两侧各砌1.3m高的墙。

(5)测风站两端抹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

(6)测风站应设置测风记录牌板,记录牌要求及内容如下:

测风站记录牌要求:

矿井要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

测风牌内容有,测量人员、测量地点、测量时间、实测风量、CH4、CO2浓度,巷道断面和巷道风速。

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三、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1)为了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风流按拟定路线流动,防止漏风,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工作,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为了降低通风阻力,要求井筒、车场、主要进、回风巷道等砌壁或锚喷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滑,并保持巷道整洁,在主要进、回风巷道内不堆积杂物。

(3)为了防止矿井发生灾变时损坏主要通风机,回风井井口装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门,以便及时恢复主要通风机运行,防止造成通风系统紊乱。

(4)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均要实现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扩散通风。

风量要符合设计要求,生产中要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以风定掘”的安全方针,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5)对井下的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对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修补更换,以防风流短路等不良后果发生。

(6)设置专职人员对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按时进行检查和维修。

(7)每季度对矿井反风设施全面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风量要满足要求。

(8)建立完整的通风系统管理制度。

四、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

(一)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此方法使井下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的风流压力提高可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对安全十分有利,漏风量小,通风管理简单,是国内外矿井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该通风系统可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正常通风,其合理性分析如下:

1、所有井巷断面均满足通风要求,通风负压小。

矿井有四个安全出口直接通至地面,满足规程“矿井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的规定。

2、矿井总进风量满足矿井开采的要求。

主要通风设备先进可靠合理,只要生产中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和维护,可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3、按规定在回风立井井口设置有防爆门,一旦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爆炸冲击波直接冲开防爆门,使爆炸能量得以释放,对主要通风机风机起到保护作用,便于迅速恢复矿井通风系统。

(二)矿井开拓、采掘布置、风井数目与井筒装备和设施对矿井安全的影响。

1、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符合《规程》“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的规定。

2、井下所有通风巷道中的风流速度均满足《规程》第101条的规定。

主要巷道和井下机电硐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矿井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其进风和回风均不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符合《规程》第114、116条的规定。

4、矿井共布置主、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个通风井筒,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主、副斜井井筒中均设有行人台阶,回风立井设有梯子间;各井筒对矿井通风效率基本无影响,井筒中风流速度均满足《规程》第101条的规定。

(三)回采及掘进工作面等局部通风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

回采面是以其回风顺槽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为标准来进行配风的。

矿井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

五、管理方面到位

我矿建立了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办公室设在通风科,负责瓦斯治理达标体系工作期间的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也成立了以科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活动计划,为瓦斯治理达标体系示范化矿井顺利通过做好了准备。

(1)配备通风矿长、通风副总工程师各一名,直接负责“一通三防”工作。

下设通风科,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隶属矿通风科负责,在矿总工程师领导下,由通风科负责我矿通风瓦斯技术管理工作,通风科下设监控中心、通风队、瓦斯队。

通风队有队长1人,班组长4人,科员2人,防尘工22人。

瓦斯队有队长1人,班组长4人,科员2人,瓦斯检查工23人。

监控中心有主任1人,班组长4人,科员2人,监测监控工30人。

(2)健全瓦斯防治中心治理机构。

设立监控信息中心,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

如通风、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安全办工会议和瓦斯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4)每年编制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安全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5)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瓦斯治理水平;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全部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6)按规定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第四章瓦斯治理

一、瓦斯灾害治理措施选择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制约矿井生产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瓦斯涌出量决定了回采工作面产量及掘进工作面进度。

从地质报告及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提供的瓦斯资料,本矿井属于瓦斯矿井,目前可以通过矿井正常负压通风的风量稀释工作面的涌出瓦斯的浓度,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采用局部通风机对其压入式供给。

矿井开采时要进行瓦斯等级鉴定与预测分析,并在今后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做好瓦斯防治工作,一旦出现瓦斯超限应立刻停止作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二、采掘工艺对瓦斯涌出的影响

10号煤层厚度平均4.3m,10101综采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采高2.3m,放顶煤高度4.2m。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尤其在放煤过程中,瓦斯涌出不稳定,在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隅角、冒落空洞可能会出现局部瓦斯积聚,因而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三、防止瓦斯积存措施

1、保证矿井通风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的措施

(1)设计利用现已安装FBCDZ-№25/2×315KW抽出式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满足矿井通风需要。

当工作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风机可在10min内及时投入运行。

低压配电开关设短路、过载、失压等电气保护。

为更好的适应井下通风网络的需要,风机电控系统加装变频器,实现调节风机风叶角度和调节供电频率调节转速共同改变通风机运行工况的方式,更好适应矿井通风网络达到节能目的。

当一回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够保证通风机房全部负荷的运行。

选用一套微机在线监测装置,风机运行中能准确地反应和记录风机运行曲线、风量、风速、轴承和定子温度、风压、电流、电压等参数,并能记录存档和故障报警,确保风机安全可靠运行。

KJ83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对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和通风机轴承温度进行集中监测,保证通风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2)确保矿井通风能力,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和保持合适风速。

(3)独立通风硐室,进、回风巷尽头联络处等设置有调节风门,以控制风流流量。

(4)进、回风大巷间废弃的联络措施巷设置了密闭墙,防止漏风。

(5)井下风门、调节风门等通风构筑物,布置在巷道水平段及直线段,安全、可靠性较强,当通风设施受采动影响后,应及时修复,以减少通风构筑物处漏风。

(6)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设置2道连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7)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风门。

(8)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查制度,并设专人对矿井各用风地点进行测风,发现各用风地点风量有变时,要及时调整各用风地点风量,以达到一定的稳定值。

(9)设立全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对全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瓦斯浓度、风门开启状态、主通风机工作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报警。

总之,本矿虽属瓦斯矿井,在建设与生产中必须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管理,要对瓦斯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2、防止瓦斯积聚及处理的主要措施

井下开采,顶板冒落、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煤机附近、低风速的巷道顶板附近、长期停掘的巷道及采空区边界处均易积聚瓦斯。

防止瓦斯积聚及处理的主要措施如下:

(1)防止瓦斯积聚措施

合理通风,保证通风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保障风量和风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本矿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在放顶煤过程中监控工作面风速及风量,达到稀释放煤过程中不断涌出的瓦斯,防止瓦斯积聚及超限。

采煤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方式,采掘工作面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风速前题下,按最大风量供给,确保矿井瓦斯浓度不超限。

合理布置采区,保证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风量及风速,降低采区通风负压,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局部通风机安设风筒,风筒口距工作面不大于5m,掘进工作面供风量保证工作面具有足够的风量,按风机最大吸风量进行计算,禁止掘进工作面扩散通风,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要断电源,设置栅栏防止人员进入。

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保证通风设施完好,合理进行通风,减少通风设施漏风、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

禁止无风和微风作业,保证采掘工作面最低风速不低于0.25m/s。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测制度,回采工作面每班至少应检测2次,无人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1次瓦斯和二氧化碳。

在综采工作面设置瓦斯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工作面瓦斯浓度,并连入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

1)若能减少进入采空区的风量,可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使上隅角避免出现瓦斯超限,在工作面采空区一侧沿切顶从工作面出口到上隅角设置风障,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进入采空区的漏风量。

尤其是工作面出口处,风流进入工作面时在此直射采空区,所以,应保证此区段的风障封堵严密。

2)风筒导排风流法

风筒进风口设在上隅角瓦斯积聚点,工作面一部分风流经上隅角进入风筒口,把积聚的瓦斯排出。

3)风障导风法

在工作面上隅角附近设置风障或木板隔墙,利用风障引导较多的风流流经上隅角,迫使一部分风流经上隅角排出积聚的瓦斯,以稀释积聚的瓦斯。

(3)局部瓦斯积聚的处理措施

1)利用挡风帘将工作面上隅角做成弧形。

一方面防止采空区的瓦斯从上隅角处涌出,另一方面有利于架后的瓦斯排放。

2)在回采工作面进风和回风上隅角挂风障和挡风板引导巷道风流从瓦斯积聚处经过稀释和冲淡积聚的瓦斯,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有效,需注意的是,处理局部瓦斯积聚时要对出风侧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瓦斯超限应立即减少风量或停风检查。

3)密闭墙前瓦斯积聚处理。

在处理封闭墙前的瓦斯积聚时,一方面加强有效堵漏措施,消除根源,另一方面采用伸缩骨架风筒,利用矿井风压导风方法处理积聚的瓦斯,必要时也可采用均压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局部瓦斯积聚要制定相应的作业规程。

4)采煤工作面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处理

加大工作面进风量,在采取相应降尘措施的条件下,提高工作面最大允许风速值,但最大风速不超过4m/s。

降低瓦斯涌出不均衡性,提高采煤机在每一班中的工作时间和增加一昼夜的工作班次,使采煤机以较小的速度和浅截深连续采煤。

5)巷道顶板处呈层状积聚瓦斯的处理

①加大巷道内的风流速度,让巷道内空气呈紊流状态,使瓦斯与空气充分混合而排出瓦斯。

②加大顶板附近的风流速度。

可在顶梁下设导风板,沿顶板铺设铁风筒、每隔一定距离接一短管,沿顶板铺设钻有小孔的压风管等,以吹散层状积聚的瓦斯。

(4)巷道顶板处呈层状积聚瓦斯的处理

1)加大巷道内的风流速度,让巷道内空气呈紊流状态,使瓦斯与空气充分混合而排出瓦斯。

2)加大顶板附近的风流速度。

可在顶梁下设导风板,沿顶板铺设铁风筒、每隔一定距离接一短管,沿顶板铺设钻有小孔的压风管等,以吹散层状积聚的瓦斯。

3)当风速不能满足要求时,在靠瓦斯涌出区段,局部增加风速,采用帆布风幛,靠顶板挂倾斜档板,局部提高风速。

4)巷道掘进时,对超挖部分以不燃材料填实,消除空洞。

(5)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的处理

1)充填置换法

在棚梁上铺设一定厚度的木板或荆芭,再在上面填满黄土或沙子,从而将积聚的瓦斯置换排除。

2)风筒分支排除法

巷道内有风筒,可在冒顶部位的风筒上加“三通”或安一小段小直径分支风筒,向冒顶处送风以排除积聚的瓦斯。

3)导风板引风法

在高顶空间的顶梁上钉挡板,把一部分风流引到高顶处以吹散积聚的瓦斯。

4)黄泥抹缝法

在顶板裂隙发育、瓦斯涌出量大而又难以排除时使用。

即先将巷道顶用密背版严实,然后用黄泥抹缝将其封闭,以减少瓦斯的涌出或扩大瓦斯涌出面积。

(6)盲巷外断开风筒接头调节法排瓦斯时,在盲巷口外全风压供风的新鲜风流中,把风筒接头断开,利用改变风筒对合面的间隙大小,调节送入盲巷的风量,以达到有节制地排放巷道积聚瓦斯的目的。

排放瓦斯过程中,随着两个风筒接头由错开而逐渐对合,直至全部接合,送入盲巷的风量亦由小到大,直至局部通风机排出全部风量,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时即可恢复送电送风。

盲巷或打开密闭时排出的风流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7)长期停掘的巷道,在其巷口已构筑了密闭墙,内部积聚的瓦斯较多。

排除这类巷道积存的瓦斯,应先检查密闭墙外瓦斯是否超限,若超限就启动风机吹散稀释;若不超限,就在密闭墙上角开两个洞,随之开启风机吹风。

开始时,风筒不要正对密闭墙吹,要视吹出的瓦斯浓度高低进行风向控制。

密闭墙拆除后,瓦检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巷道检查瓦斯,随后延长风筒排除瓦斯。

在巷道中风筒出口附近瓦斯浓度降至界限之下时,可将风筒口缩小以加大风流射程,将前方的高浓度瓦斯吹出;当瓦斯浓度降下来后,接上一个短节风筒,同样,加大风流射程排除前方的瓦斯;取下短风筒并接上长风筒继续排放前方的积聚瓦斯,直到掘进工作面。

(8)顶板附近瓦斯层状积聚的处理,可通过增加巷道内的风速,增大巷道顶板附近的风速,用旋流风筒处理积聚的瓦斯或封闭隔绝瓦斯源等方法处理。

(9)采煤机附近积聚的瓦斯处理方法是在采煤机上安装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一旦瓦斯超限就切断电源,停止割煤。

加大工作面风量,提高机道和采煤机附近的风速,以消除其局部瓦斯积聚。

当工作面风速不能满足防止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时,应采用提高局部地点风速的办法。

(10)综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

1)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2)加强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工作,局部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