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521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第四次月考检测卷(七、八单元)

班级:

姓名: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

(6分)

mánɡɡūniɑnɡ(    )对音乐执着的追求感动了贝多芬。

他按起了qínjiàn(    ),shùnjiān(    ),音乐如同qīnɡyōu(    )的月光照进了她的心里,如同dànɡyànɡ(    )着碧波的莱茵河从她的心里轻轻流过……这一美好的jīnɡlì(    )她将终生难忘。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4分)

张(  )李戴  囫囵吞(  )  波涛(  )涌

字正腔(  )约定(  )成(  )经风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北风怒号(háo) 入场券(juàn)B.追悼(diào) 泼剌(cì)

C.兄妹俩(liǎnɡ)供品(ɡònɡ)D.一匹猹(pǐ) 驰骋(chěnɡ)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潮讯 萍藻B.经历 景象

C.断断续续 善哉D.莱茵河 瘦削

5.“藻”的意思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2分)

A.植物B.水C.嘴巴D.木头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值得)

C.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拍手)

D.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写字、画画)

7.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1)小站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________。

(2)她________,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3)伯牙抚琴,高山流水,________,三月不知肉味。

(4)《草原》这篇散文行文自然顺畅,有如________。

A.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B.巧夺天工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妙笔生花

C.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D.巧夺天工 行云流水 余音绕梁 妙笔生花

8.对下列戏曲术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行当(角色的分工)

B.唱白脸(戏曲中画白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

C.亮相(戏曲中的表演动作)

D.跑龙套(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

9.下列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所宝以∕百数B.处士∕笑而然∕之

C.此画斗∕牛也D.一日∕曝书画

10.书法史上人们用“颜筋”形容(  )的书法特点。

(2分)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柳公权

11.下列名句与“知音”无关的一项是(  )。

(2分)

A.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B.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C.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2.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鲁迅对阿累说:

“我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A.鲁迅对阿累说:

“他那本书是送给阿累的。

B.鲁迅对阿累说,他那本书是送给阿累的。

C.鲁迅对阿累说,他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D.鲁迅对阿累说,我那本书是送给你的。

13.下列课文是以事件为题的一项是(  )。

(2分)

A.《狼牙山五壮士》B.《伯牙鼓琴》

C.《灯光》D.《青山不老》

14.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A.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深入了解闰土的生活之后的感受。

B.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

C.这句话说明作者和朋友生活空间有限,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孤陋寡闻。

D.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院子的高墙的反感,因为院子的高墙挡住了作者的视线。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6分)

(一)(16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小学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下表是这所小学的一份“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70分钟

50分钟

30分钟

经典读物在课外阅读中所占比例

20.1%

30.7%

60.5%

做读书笔记

22.4%

38.6%

63.5%

15.世界读书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学读书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6.下列哪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该小学四年级同学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  )(2分)

A.极少B.一小部分C.一半D.大部分

17.从表格第二、第三行提供的信息,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写两条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六年级同学课外阅读中,经典读物占60.5%,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于课外阅读,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大家分享?

请写出两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藤野先生(节选)(20分)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

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20.一位先生认为“我”住在原先那家客店不相宜,原因是(  )。

(2分)

A.原先那家客店蚊子多。

B.原先那家客店包办囚人的饭食。

C.原先那家客店没有供暖设备,很冷。

D.“我”是位阔少,住原先那家客店与身份不符。

21.藤野先生作自我介绍时,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原因是( )。

(2分)

A.他们觉得藤野先生的长相滑稽。

B.他们觉得藤野先生的打扮很另类。

C.他们觉得藤野先生说话的声音古怪。

D.他们想起了藤野先生乘火车因衣着随便,被管车疑心为扒手的事。

2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句中“这样”指的是(  )。

(2分)

A.藤野先生让“我”抄他的讲义。

B.“我”把抄的讲义送给藤野先生看。

C.“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看两三天还我。

D.“我”抄的讲义藤野先生批改得很认真。

23.读画线这段话,联系上下文,你觉得哪个词语概括藤野先生的特点合适?

(  )(2分)

A.吹毛求疵B.小题大做C.治学严谨D.固执己见

24.选文写了关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了选文,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6.生活、学习中,总有我们忘不了的人和事。

在你的记忆里,谁让你忘不了?

请以“忘不了他(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你为什么忘不了他(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盲姑娘 琴键 瞬间 清幽 荡漾 经历

2.冠 枣 汹圆 俗 饱

示例:

老渔夫驾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出没,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刚毅和无所畏惧的神情。

3.D4.A5.A6.D7.C8.B

9.D10.C11.D12.B13.B14.D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5.4月23日 “好读书,读好书”

16.B

17.示例:

①该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逐渐减少。

②该小学中,四至六年级的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品味不断提高。

18.示例:

老师的正确引导。

19.示例:

①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

②阅读作品的“前言”“后记”有助于对作品的主要内容、线索等的把握。

(二)20.B21.D22.D23.C

24.①藤野先生衣着随便,被误以为是扒手。

②藤野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③藤野先生修正“我”画错的解剖图,并告诫“我”要照实物画。

25.示例:

①藤野先生不讲究穿戴,用心研究学问。

②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

③藤野先生治学严谨,严格要求学生。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6.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古诗

写景

山水

瀑布

译文/注释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

指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

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

从远处看。

挂:

悬挂。

前川:

一作“长川”。

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

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

怀疑。

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