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208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docx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

附件1:

封面

 

乐清市2012年度教师小课题研究

评审表

 

课题立项号:

yxk12090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林森职务或职称:

小教一级

课题负责人单位:

乐清市翁垟第三小学

课题组成员:

李巨燕

立项时间:

2012.4结题时间:

2012.9

联系电话(手机全号):

 

乐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制

 

附件2:

课题基本情况表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的研究

课题类别

教师小课题

课题立项号

yxk12090

研究方向

□课程建设□教与学□德育与心理□∨评价与质量监测

□体卫艺□学校管理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

课题负责人

林森

联系电话

(手机全号)

课题组成员

(注明执笔人)

李巨燕

承担单位

乐清市翁垟第三小学

立项时间

2012.4

结题时间

2012.9

课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1000字以内)

内容摘要: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作业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练习,是巩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作业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继续,是教师诊断教学中问题和调节的依据,也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教师应允许学生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来逐步达到学段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时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以上考虑,在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学习、借鉴一些国外的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提出,数学作业本等识记性作业应当在当天完成,而对于叫为扩展和提升的作业,可以在次日进行完成,给予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消化,有利于降低学生题目的错误率,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在不同时间完成的情况的尝试研究,探索和寻找更加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作业完成时间,以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促使广大数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数学作业完成时间,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

作业布置延时评价完成时间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送审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县(市、区)教科管理部门初审意见:

 

部门负责人(签名):

部门盖章:

年月日

乐清市教科规划办评审意见:

 

部门盖章:

年月日

目录

一、课题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实施:

四、反馈分析

五、合理利用作业功能

六、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作业“时”效性的研究

摘要: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作业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练习,是巩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作业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继续,是教师诊断教学中问题和调节的依据,也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教师应允许学生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来逐步达到学段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时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以上考虑,在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学习、借鉴一些国外的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提出,数学作业本等识记性作业应当在当天完成,而对于叫为扩展和提升的作业,可以在次日进行完成,给予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消化,有利于降低学生题目的错误率,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在不同时间完成的情况的尝试研究,探索和寻找更加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作业完成时间,以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促使广大数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数学作业完成时间,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

作业布置延时评价完成时间

 

一、课题提出

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作业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练习,是巩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作业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教师而言,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一条主要信息渠道,教师可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总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矫正补救,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并调整教学计划,为后续教学奠基。

可见“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继续,是教师诊断教学中问题和调节的依据,也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评价等多方面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方面,也有很多的学者、教授、研究院和一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大量的成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数学作业的改革对于学生能力发展重要性。

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也从最初的大量、机械、重复作业,转变到现在的创造性、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尤其是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相对滞后,更多的教师是在关注作业的内容的改革和布置,注重数学作业的实效性,但对于数学作业的时间上的分析和改革,却并没有人进行关注。

但当前形势下,更多的教师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和同步练习等识记性作业,而并没有进行更多层次的分析、理解和应用。

对于数学作业今天的内容今天完成,有一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认同感,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改革,不曾考虑过把作业分门别类的进行完成时间上的安排,对于完成作业的先后顺序也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和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教师应允许学生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来逐步达到学段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时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以上考虑,在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学习、借鉴一些国外的课堂教学方法,尝试提出,数学作业本等识记性作业应当在当天完成,而对于叫为扩展和提升的作业,可以在次日进行完成,给予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消化,有利于降低学生题目的错误率,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二、研究思路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在不同时间完成的情况的尝试研究,探索和寻找更加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作业完成时间,以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促使广大数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数学作业完成时间,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二)研究内容:

实验班延后一天完成作业和对照班按正常完成作业,通过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尝试探索更加合理的作业完成时间。

(三)研究方法:

充分体现实践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坚持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

(四)研究对象:

本校二年级203、204两个班级

三、研究实施:

(1)确定课题

1、确定课节。

结合本班学生的数学认知程度点、儿童身心发展程度、本身的数学素养等多方面,并集合教材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实验课节。

2、设计作业

结合教材,认真细致的设计作业,注意作业布置的创造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注意作业总量的控制。

并将作业大致分成为基础知识和扩展提升两类,。

(2)设计调查报告

家庭作业调查的内容共有11个题目,主要调查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完成度,作业的难易程度,作业的完成时间,他们所在班级老师的基本情况,及自己的看法或一些评价。

在进行试验教学后,对两个班级分别进行调查统计。

(3)课题实施与数据收集

实验班按照今天的作业第二天布置并完成,对照班则是按照今天的作业今天完成,并及时的对两个班的作业情况进行数据收集。

主要是搜集如下两个方面的数据信息

1、数据调查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也将运用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大范围测验等方法,发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问题、规律、客观事实等,然后进行归因分析,找出关键因素。

2、作业反馈

改进和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是本课题的最终目标。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作业情况的分析,尝试发现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归因分析,找出关键因素。

四、反馈分析

(1)作业分析

《克与千克》测试题

一、填空。

1、5000克=()千克6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一只母鸡重4000()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二、在()里填上“>”、“<”或“=”。

300克()3千克999克()1千克

7千克()7000克6500克()6千克

8千克()8克45千克()4000克

三、连线,为物品选择合适的质量。

一箱苹果3克

一只鸡1000克

一支粉笔15千克

六个二分硬币2千克

一袋洗衣粉6克

分析:

作业经过批改统计之后,我们得到这这么两个数据,以上基础题部分,实验班大约在合格率92%左右,对照班94%。

这里,两个班的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

四、判断对错。

1、1千克里面有10个100克。

()

2、85克石头比85克木头重。

()

3、小明今年九岁,体重是2千克。

()

4、一头肥猪重100千克。

()

5、一支钢笔重15千克。

()

分析:

作业经过批改统计之后,我们得到这这么两个数据,以上提高题实验班合格率84%,对照班73%。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两个班之间的数据有了较大的差别。

通过对学生的提问、调查等途径,我们大致找到了这么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因为在次日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之前的只是进行的一定的复习和巩固,进而提高了正确率,也有部分学生是在次日对于之前的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2)调查报告的统计和分析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问题

实验班(50人)

对照班(48人)

(1)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能按时完成吗

94%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

4%的同学只能完成一半左右。

2%的人只能完成一少部分,

不能完成的没有同学。

81.3%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

14.5%的同学只能完成一半左右。

4.2%的人只能完成一少部分,

不能完成的没有同学。

(3)你认为最烦的作业

10%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难度。

60%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一抄写为主的作业,10%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以抄写为主的作业,2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

20.8%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难度。

54.2%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一抄写为主的作业,10.4%的同学认为没有难度。

以抄写为主的作业,14.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

(4)你认为作业是。

60%的同学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

16%的同学是为了为完成任务,

20%的同学认为是快乐与痛苦共存的

4%的人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

39.6%的同学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

16.7%的同学是为了为完成任务,

33.3%的同学认为是快乐与痛苦共存的

10.4%的人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

(5)你认为不完成作业的他原因。

14%的同学不会做,

6%的同学不想做,

6%的同学想玩游戏,

18%的同学忘了。

20%的同学说不清。

36%的同学没有选。

20.8%的同学不会做,6.3%的同学不想做,

8.3%的同学想玩游戏,16.7%的同学忘了。

18.8%的同学说不清。

29.1%的同学没有选。

(6)你父母会辅导你的作业吗。

48%的家长经常辅导,

30%的很少辅导,

2%的家长从不辅导,

20%的家长不会辅导。

45.8%的家长经常辅导,29.1%的很少辅导,

4.1%的家长从不辅导,25%的家长不会辅导。

(7)你完成数学家庭作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14%的同学选择10-20分钟,

40%的同学选择30分钟以内,

40%同学选择40-60分钟,

6%同学选择1个小时以上。

14.5%的同学选择10-20分钟,

31.3%的同学选择30分钟以内,

43.8%同学选择40-60分钟,

10.4%同学选择1个小时以上。

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验班采用延后作业的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和效率都相对对照班要更加高一些。

同时,实验班同学对于作业的完成的信心和兴趣明显都高于对照班的同学。

这表明,延后作业对于学生对数学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五、合理利用作业功能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的结果,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经过研究、统计、分析,延迟作业有这么几个点:

(一)深化数学作业的发展功能。

发展功能是作业的本体功能,是指作业具有强化知识识记、加深知识理解、提高技能熟练性、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开掘智慧潜能、培养意志品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例如,以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表为例,在刚学完5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刚学习完,脑海中还有大致的记忆,但这个记忆时间可能只能持续一天或者半天时间,如果当天完成练习的,可能不是很正确的反应学生在今后的时间中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相比较而言,采取延后作业的实验班,由于在隔天仍旧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其的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

以难度较大的提升性作业为例,从作业正确率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实验班的同学在提升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比对照班的情况要好很对,这是因为数学本身的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数学学习中,很多概念是相通相连的,本次学习的知识对于之后的学习情况会有很大的迁移影响;之后学习的知识对于以前的知识的学习也有复习和巩固的作业。

(二)准确数学作业的反馈功能

作业反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可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总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矫正补救,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并调整教学计划,为后续教学奠基。

但在日常教学中,在很多的当天完成的作业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掌握情况。

首先,以识记性知识为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可知,学生在刚记忆之后的12小时后达到第三个高峰期,但这之前如果学生便已经完成作业,那么,这次的作业并不能很真实的反映出学生是否真的记忆了这方面的知识,相反,采取延后作业的实验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反映的更加真实。

其次,以难度较大的提升性作业为例,从作业正确率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实验班的同学在提升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比对照班的情况要好很对。

对照班的同学,在经过次日的学习之后,在知识点的掌握应该也能达到实验班的掌握程度。

所以可以看出,学生最终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应该是实验班的反馈更加真实一点。

(三)加强数学作业的激励功能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曾指出,教师应允许学生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来逐步达到学段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时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对调查统计表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虽然两个班的作业都是相同的,但是实验班的同学在作业的正确率要比对照班的正确率要高一些,同时,所花的时间反而要更少一些。

在调查问卷的第4个问题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于作业的认可程度比对照班的学生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他们能完成作业,并能较快的完成作业,对帮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参考文献:

任常泼,吴晓红《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时效性》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徐乃林《作业布置须讲究科学性》教学交流·理论版2009.4

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1期

贾红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抓住“三性”[J]小学教学设计2008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