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53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docx

小学教育学MicrosoftWord文档

快速掌握考核精要小学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新段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显示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教育终身化。

  第二,教育社会化。

  第四,教育生产化。

  第五,第四,教育民主化。

  第六,第五,教育国际化。

  第七,第六,教育现代化。

  第八,第七,教育多元化。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

(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导向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学生身份

  

(2)学生的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1)人身权;

  

(2)受教育权。

  3.学生的义务

  在教育法规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7广域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2.发展学生的体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

第二,检查复习。

第三,掌握新知识。

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2。

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二,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

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

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

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作出答案。

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在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

  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

  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只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

  

(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4.知识方面

  

(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内容主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其具体内容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其具体内容包括:

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它通过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6实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适用大工业生产的班级组织应运而生。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l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

  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