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4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docx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观测点综述

教育学院评建材料1.1.1观测点

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综述

根据《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现对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规划进行综述。

1.1.1.1、教育学院办学规模与机构设置概况

---------教育学院是2007年9月在兰州城市学院原教育系和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二级学院。

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学前教育系、学前艺术系等四个专业教学系,一个公共课程教学部、一个继续教育培训部,一个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

学校挂靠学院设立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实验幼儿园等机构。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六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675人,全部为本科生,东校区979名,西校区696名。

截止2014年4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学生160名,小学教育专业有学生250名,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有学生112名,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有学生979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有学生44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有学生130名。

------学院现有各类编制的教职工90名,有教师职称的教职工88名,其中专任教师84名。

专职教学管理干部4名,工人编制的工作人员2名,聘任制辅导员编制的工作人员9名。

在学院工作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职工74名,在学校职能部门及其他学院兼任工作的教师14名。

有770万总值的固定资产,包括音乐琴房、舞蹈教室、美术画室、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和办公设备及图书资料。

学校设立东校区管理委员会为教育学院提供基本建设和后勤保卫管理服务。

1.1.1.2、教育学院办学定位与指导思想

---------学院有完整的学科专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地合作发展等“十二五”系列规划体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规划目标和措施,始终保持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领导经常开展人才市场调查研究,研究学院发展和教学工作,注重办学特色培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发表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论文12篇。

--------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定位,学院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突出服务城市功能、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应用技能培养”为发展定位依据,以保持教师教育特色,拓展应用学科专业为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学术兴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科研并重,管理服务一体的管理理念,突出师范性、应用性、学术性、社会性,以满足甘肃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别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学应用人才需求和科研成果需要为专业发展目标,以教育学科门类下属各一级学科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专业建设为本位,积极探索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属各专业的开办路径,控制总体规模,扩大本科规模。

思想观念解放为先导,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教学资源整合为基础,学术科研成果为支撑,专业技能训练为特色,教研基地建设为基础,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在专业改造、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身体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和应用型心理学社会服务人才,把学院建成横跨教育学、法学、理学三个学科门类和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一级学科的多科性学院,成为体现兰州城市学院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教育学和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域文化社会心理学研究基地、全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心,全校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中心。

1.1.1.3、教育学院校地合作服务社会成效

学院升本特别是近三年来,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会议、全面提高高教质量工作会议、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等会议和文件精神,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计划),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城市学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争取教育部2011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发挥教育学院教育、心理、文化、艺术学科优势,开展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创设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标志性成果,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建设甘肃文化大省贡献了才智。

------虽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被定义为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还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但已经在教育实践中获得认同。

21世纪10年代以来的两年,我院在认真开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教师教育课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心理学、教师教育、教育哲学、心理咨询辅导、学前艺术教育、特殊教育等课题的科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成绩。

与此同时,师生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学术、技术特长,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受到社会的好评,使学院的社会影响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局面。

------艺术技术服务:

三年来,我院学前教育系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各界提供艺术服务。

如夏艳萍、沈建洲、陈波、尹立峰等应邀到河西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指导学前艺术教育专业招生,受到好评;学前教育系音乐教研室教师杨若芳、田刚余等,应邀为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老干部局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合唱活动提供排练、指挥、伴奏,使各场演出获得成功;学前教育系学生在李嘉贵书记指导下,积极参加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多次协助所在社区基层单位,开展文艺演出指导,或直接参与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学生还在学院王小卫副院长和学工办、实习办李军华主任、秦积翠主任带领下,多次到学院实习基地—甘肃省第二劳教所提供帮教演出,巩固了实习基地。

团总支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马忠英副书记、党爱娣书记指导下,到甘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实习实践帮扶,受到该单位送锦旗表彰。

--------学术技术服务:

两年来,学院教师王爱兰、张海钟、张玉堂、张东红、刘炎欣、康静、刘锦涛、路宏等,利用业余时间,应邀到白银市教师教育中心、白银区教师进修学校、靖远师范学校、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武威)、甘肃政法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陇南师专、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靖远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讲学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学系教师王小卫、王晓丽、丛爱玲、李梅、刘锦涛等教师以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为依托,积极为各地各界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张海钟、王爱兰、夏艳萍、沈建洲、王丽娟等教师,多次应邀担任省市各类科研课题和职称评定论文以及幼儿教师技能比赛审阅、评定专家,提供学术技术社会服务。

扩大了学院知名度,提升了学院形象。

-------联合办学服务:

几年来,我院在继续教育学院指导下,积极联合陇南师专、定西师专、靖远师范学校、武威民办职业教育集团等单位,开发资源,联合开办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高升本学历班,为数百名学生提供了学历教育提升渠道。

2011-2012年,与兰州市城关区,白银市、区教育局等政府机关联合举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班,承担国培计划幼儿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受到广泛关注。

----------参加学会服务:

几年来,我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组织,参与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类活动,为社会提供学术技术服务。

其中张海钟担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并和夏艳萍、沈建洲一起担任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王爱兰担任甘肃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通过学术组织不定期开展社会服务,使学院的知名度日益提高。

1.1.1.4、教育学院办学特色和特色专业

------------经过数年建设,学院在城市社会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形成省域优势和特色。

自1991年心理咨询中心成立,隶属教育教研室开始到现在的教育学院,20多年来,学院依托心理咨询专业的师资力量,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投入人力、物力,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专业资源优势,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在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师资配备、社会服务、具体工作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升本以来,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印发《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危机预防方案》,在本部、培黎校区、东校区分别设立咨询辅导机构,配备3名专职心理咨询辅导教师,8名教师兼职值班做咨询,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查建档工作,每年举办5.25和10.25心理保健文化周活动,每年接待数百名学生来访,深得学生的肯定,在我省各高校之间产生了积极影响,也赢得了一定社会声誉。

2007年,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获得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中心主任王小卫副院长获得“2007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充分肯定了心理咨询中心多年来的工作和进步。

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学社是校级优秀社团,始终积极热忱的态度为全校学生提供服务,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甲级社团”。

通过咨询活动,也促进了教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指导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咨询实践,安排高年级学生参与三个校区心理咨询中心的值班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并予精心指导和帮助。

近3年以来,共有70人次的教师和学生报考心理咨询师,有7名教师和111名学生通过考试,获得了资格证书。

2010年以来,学院积极筹划,与学生处联合开办《兰城心语》科学普及刊物,出版6期。

同时出版《兰城心理报》8期。

2012年,学院申报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省级三等奖。

2013年,新成立的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依托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开展重点基地建设,获得命名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经过认真凝练总结,精心打造,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形成省域优势和特色,增列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是在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基础上整合兰州城市学院教育系的师资,经教育厅、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

历经中专专业23年、3加2大专专业10年、专科专业5年、本科专业4年。

形成优势特色:

1、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全省最早开办艺术教育方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校院每年投入100万5年投入500万开展建设;2、就师资队伍而言,学前教育心理教师和学前音乐美术教师编制在在一个学院;3、学院东校区有47亩校园和670万元的学前艺术教育所需的琴房、舞蹈室、语音教室、电教中心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中有钢琴160多台,舞蹈教室三个,建筑面积2400平米,一次可容纳120名学生同时上课。

而且有可容纳1200名学生的演出礼堂,有新建可容纳260名学生的学术报告厅;4、有东西校区两个幼儿园,隶属教育学院,有幼儿教师26名,保教师资6名,教室、厨房、寝室13间。

有幼儿学生400名,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验基地;5、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挂靠教育学院。

学会每年举办幼儿园院长论坛,邀请知名专家讲学,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协同发展;6、学前教育专业跨越式发展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学前音乐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成果两次获得省级三等奖;7、2007年以来,学院数百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排练、创作的数10个舞蹈、美术作品获得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二三奖,教师获得指导奖。

8、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目标是省内特色品牌专业,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幼儿教育科研基地、幼儿教育信息中心、幼儿教师联谊中心。

学院自我评价:

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关系明确,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培育,形成两大特色优势专业,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努力保证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