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16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docx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下列对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尚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②以振兴工商业、实现君主立宪为目标

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④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基础

∙①②③

∙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新思潮的思想的主要不同点是

∙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早期维新派源于洋务派,但最终二者分道扬镳,根本原因是

∙阶级属性不同

∙政治主张不同

∙对外政策不同

∙社会背景不同

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

”这一观点适用于

∙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严复

严复,初名宗光,改名传初,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我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为清末输入西方资产阶级先进学术思想的第一人。

他早年投身海军、留学英伦,归国后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长期在北洋水师学堂从事海军教育。

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是译述《天演论》,在民族存亡的转折关头,敲响救亡警钟。

后又续译《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方学术名著,是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从北洋水师学堂离开后,严复又陆续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开展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拥护洪宪帝制,为世人诟病。

《校颁庐抗议》

《校邻庐抗议》是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的代表作,1861年写成。

在《校邻庐抗议》里的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

他认为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他的洋务指导思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仅是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马建忠

马建忠,字眉叔。

江苏丹徒(今镇江)人,近代早期维新思想家、语言学家。

早年研究西学。

1876年光绪二年)被派赴法国留学并任清使馆翻译。

1879年回国后,从李鸿章办洋务,曾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等。

撰《适可斋纪言纪行》,主张废除厘金,收回关税主权,振兴工商业。

认同西方议会制度,精通英、法语文及希腊文、拉丁文。

他所著的《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写的第一部关于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

刊1891年。

康有为在书中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挑战。

他认为东汉以来的经学多出自刘韵造的“伪经”,是为王莽“新朝”服务的“新学”,绝非孔子的“真传”。

《新学伪经考》不仅在学术上推翻了古文经学的绝对权威,在政治上也沉重打击了“恪守祖训”的顽固派,为维新变法扫除了思想障碍。

梁启超赞此书为“此实思想界一飓风也”。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的一部重要著作,1898年刊行。

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文、武等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

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把孔子打扮成变法改制的祖师,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

他还宣称人类社会必然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演变变发展的,君主专制肯定要被君主立宪制所取代,这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

简述郑观应及其《盛世危言》。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经济上主张变法维新进行“商战”,收回关税自主权,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准许民间自办企业,要求朝廷加以保护;发展机器工业;开采矿产,举办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等。

政治上,主张设立商务公所,学习西方议会制度和创立宪法。

《盛世危言》是郑观应的代表作,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考虑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

它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主张。

在政治上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将政治公开于传媒;在经济上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在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在司法上指出须得向西方学习。

试评述19世纪70至9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早期维新思想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保持民族独立,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经济改革,强调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同时对封建守旧思想有所批判。

影响:

早期维新派反映了新型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西学和新思想、新事物在中国的传播。

尽管缺少政治实践上的意义,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向,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是后来戊戌维新变法思想的先驱。

简述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商战”观。

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工商立国”,“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以重商为基本点,这是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在人们思想上的反应。

他们认为,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不是单纯军事可以防御得了的,只有采用贸易竞争的办法,同外商争夺市场,才能改变中国的贸易逆差和白银外流的状况,同外国资本进行商战。

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发展民族工商业,具备商战的能力。

试分析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之间的关系。

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基本上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与洋务派没有明确区别。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早期维新派开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抨击洋务运动。

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早期维新派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重要标志。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腐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②③④

∙①③④

在维新变法运动的救国方案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创办新式学校

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是矣”,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是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中国与日本的国情基本相同

∙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成功

∙日本通过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9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

∙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交锋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交锋

∙殖民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交锋

∙资产阶级改良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交锋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推翻清政府

∙发动人民群众

∙建立共和国

∙挽救民族危亡

1895至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袁世凯的出卖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顽固派的强大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话出自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宋教仁

时务学堂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

谭嗣同等发起,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等的赞助下,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

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

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

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

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光绪皇帝

光绪帝(1871—1908年),即爱新觉罗·载湉。

道光帝之孙,同治帝的从弟,醇亲王奕镮之子。

1875至1908年在位。

年号光绪,庙号德宗。

因同治帝早夭无子,慈禧太后1874年择立年仅4岁的载湉入继大统。

是为光绪帝。

1889年,光绪帝19岁,举行“大婚典礼”,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仍掌握着内外大权。

光绪帝做了34年的傀儡皇帝,经历了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目睹了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

1898年6月.他毅然支持和任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实行变法,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维新诏令,企图在维持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发展一些资本主义。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逮捕并屠杀维新志士,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

1908年11月4日,光绪帝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万国公报》

维新运动最早的宣传刊物。

1895年8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创刊,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

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

形式与《京报》相似,托售京报人随“宫门抄”分送。

1895年12月16日(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正式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1895年,公车上书后,维新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

8月,在翁同铄、孙家鼐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强学会。

入会者数千人,陈炽为提调,梁启超为书记员。

康有为作《强学会叙》,号召发愤图强。

每隔数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

附设“强学书局”,刊行《中外纪闻》,翻译西方和日本书籍,宣传维新主张,一些官僚见学会势盛,也纷纷表示“资助”,企图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1896年1月,慈禧太后强迫光绪帝下令封闭北京强学会。

南学会

戊戌变法时期在湖南成立的讲求新学的团体。

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的支持。

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

主要活动是讲演,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影响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时务报》

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旬刊。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出版《时务报》,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

以变法图存为宗旨,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中西报译等栏目,梁启超连续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

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倡言变法。

数月间行销万余份,对宣传维新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之洞对该报曾予以资助,“百日维新”中,康有为通过光绪帝宣布改《时务报》为官报,自己督办《时务官报》。

汪康年在张之洞支持下,于1898年8月改《时务报》为《昌言报》。

戊戌政变后,《时务官报》、《昌言报》停办。

《变法通议》

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作。

曾在《时务报》连载21期,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

《国闻报》

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日刊。

严复主编,每甸出增刊《国闻汇报》。

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

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同处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1900年一度复刊。

保国会

保国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

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议定《保国会章程》30条。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两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略具政党规模。

后来,保国会又在北京嵩云草堂、贵州会馆开过两次会。

保国会作为御侮救亡的团体,它的成立具有爱国意义。

《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这是康有为最重要的一次上书。

在这篇奏折中,他提出了系统而具体的变法建议。

他认为要推行新政有三个方面: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他企图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使维新派“参预政权”,希望改革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还涉及派员出国游历,翻译西书,变通科举,制造纸币,收印花税等内容。

《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的积极活动下,1898(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

实行新政。

至9月21日止,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帝发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宣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史称“百日维新”。

主要内容有:

经济上,为了保护和鼓励工商业,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目的是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即1898年发生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捕杀戊戌六君子等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自立会

清末唐才常组织发起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会党群众组成的政治组织和武装起事组织。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维新运动失败后,谭嗣同挚友唐才常誓继谭未竟之志,并为谭复仇,东渡日本,先后会晤梁启超、康有为和孙中山,得到维新派和革命派两方面支持。

他于1899年冬回国密谋武装起事。

次年在上海成立“正气会”,旋易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设富有山堂,发富有票,入会者达十余万人。

又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开议会于上海张园,以容闳和严复为正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

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1曰,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推翻新政,并下令通缉康有为、梁启超,大肆搜捕维新人士,明令逮捕惩办参与和支持新政的官员28人,康、梁在外人协助下外逃。

28日,清廷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被捕的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等六人,未经审讯,同时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简述戊戌维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

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与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相对立。

表现在:

维新派的进化论,肯定变化,主张新生战胜腐朽,冲击了“变器不变道”的封建守旧观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没有超出庸俗进化论的范畴,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在文学领域,掀起了诗界革命,要求诗歌能表现新事物、容纳新词汇,为五四时期的诗歌革命开辟了道路。

西方先进科技进一步传播,使国人形成了近代唯物论的自然观。

简述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争论的主要内容。

变法维新和顽固守旧的争论的主要内容:

要不要变法,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兴西学。

核心是要不要兴民权。

这是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思想上与封建主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戊戌维新在教育领域的主要成就

运动开展时期,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设报馆、建学会、办学堂。

百日维新时期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

评价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缺乏坚实的阶级基础。

维新派对劳动人民采取轻视和敌视的态度,联络和依靠的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和帝党,而帝党,特别是光绪帝,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维新派在变法理论、策略和措施上存在失误。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存在严重的错误和缺点,不能使人信服。

在变法策略和措施方面犯了躁进错误,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虽然戊戌变法没有达到自强御侮的目的,但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

戊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民主主义成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使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促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简述戊戌维新时期严复的思想。

甲午战争后,中国时局危亡,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宣传“尊民叛君,尊今叛古”,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家之一。

他直接参与维新运动。

严复用资产阶级经典理论作武器,提倡科学,猛烈攻击君主专制,用资本主义思想来抨击封建思想,宣传变法救亡的主张。

用进化论来反对循环论。

用自由平等来代替封建思想和专制政治。

戊戌变法前一年,严复的思想有所后退,主张庸俗进化论,提倡渐变,反对突变,主张改良,反对革命。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于1906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裁撤军机处

∙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设立责任内阁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皇族内阁”成立

∙“成都血案”发生

∙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确立了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拒俄运动

∙收回路权矿权运动

∙抵制美货运动

∙预备立宪运动

立宪派

立宪派主要是指清末反对通过革命手段,主张由清政府自上而下地实行宪政的政治派别。

他们属于资产阶级上层,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

代表人物:

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

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

基本主张:

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首的统治,只是改变它的政权组织形式。

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五大臣出洋

1905年,清政府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9月24日,他们准备出发时,遭到革命党人暗杀,载泽、绍英受伤。

后改由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接替徐世昌和绍英,延期于12月11日启行。

分两批,载泽、李盛铎、尚其亨赴英、法、日、比等国;戴鸿慈、端方赴美、德、意、奥等国。

第二年夏秋间先后回国,向慈禧太后复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

政闻社

1907年10月17日,清末立完派梁启超等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以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

梁启超等提出实行国会制度,建立责任政府;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限;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等四大政纲。

创办机关刊物《政论》,鼓吹君主立宪,由总务员、常务员主持日常工作。

马良任总务员。

次年总部迁上海,积极联络国内各立宪团体,发起国会请愿运动。

清政府不久将其查禁。

政闻社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使它遭到革命党人的反对。

《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共计23条,由“君主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权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

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

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使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

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这个大纲,清朝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咨议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谕令各省会设立咨议局,次年公布《咨议局章程》和《选举章程》。

1909年10月,各省(除新疆外)咨议局先后成立。

咨议局是省立法机构的前身,由地方士绅选举产生,但算不上是一个立法机关,只能算是绅士们表达意见的机构。

咨议局使资产阶级立宪派有了一个合法的发表政见的言论场所。

资政院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

1910年正式设立。

作为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可以议决国冢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等。

但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

【解析】资政院是在中国建立的议院制度的雏形,对封建专制制度是很大的突破,被立宪派积极利用,参政议政,与清政府展开斗争。

皇族内阁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

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

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

它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抵制革命,立宪运动失败了。

拒俄运动

1903年以青年学生为中心,集会抗议俄国侵占我东北领土,抨击清政府丧权辱国,史称“拒俄运动”。

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订约,规定侵占东北的俄军分三期撤走。

1903年,沙俄不仅违约不撤,反而增派军队,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留日学生成立拒饿义勇队.准备开赴疆场。

上海民众召开拒俄大会,北京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

后遭到清政府镇压。

表现了广大青年学生对祖国命运的焦虑和为保卫祖国准备牺牲自己的可贵精神。

日俄战争

1904至1905年,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战争。

1904年,日本对中国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实际爆发。

对这场以中国领土为战场、我国东北居民饱受祸害的战争.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

俄国失败后,1905年,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对中国全国性立宪运动的形成起了力的推动作用。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原因和主要措施。

19世纪晚期,清朝统治集团在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下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震撼下觉察到,进行“革新”才能保持危在旦夕的统治地位。

日俄战争后,俄国宣布预备立宪,进一步激起了中国要求立宪的社会舆论。

在这种形势下,慈禧太后被迫同意立宪。

清末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

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了推动清政府真正在中国实行立宪政治,速开国会,建立名副其实的宪政国家,立宪派联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

预备立宪公会是发起人,利用它在各地的影响力,竭力动员各方力量参加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张謇、汤寿潜、郑孝胥等人,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咨议局的合法地位,策划组成国会请愿代表团,鼓动资政院通过速开国会议案,借助与地方督抚的私人关系,策动他们联合电奏清廷速开国会,设立责任内阁,迫使清政府缩短国会召开年限。

国会请愿运动中立宪派宣传了宪政思想,提高了国民的民主觉悟。

清政府丧失民心,陷入孤立。

立宪派开始分化,部分转向革命。

一部分地方督抚也参与其中,表明清朝中央和地方发生矛盾,内部发生统治危机,也说明地方督抚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评述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虽然是“君主宪制”,但相对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