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1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docx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

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复习检测卷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从空中某处相隔1秒先后让两个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则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两球速度之差逐渐增大

2.下面四个图象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

 

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在一个水平力作用下,物体运动轨迹AB为图中实线所示,虚线是过A.B两点并与该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为图示的5个区域。

则关于对这个水平力F施力物体位置的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

B.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③区域

C.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①区域

D.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②区域

4.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

①没有空气;②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③没有磁场。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失重状态

B.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C.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且同时落地

D.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铅球先落到地面

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做“拔河”游戏。

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若凳子下表面与两人手间的粗糙程度相同,且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

B.由于乙端比较重,可以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C.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D.拔河过程中乙的手和凳子之间不会有相对滑动,甲的手可以和凳子间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

6.如图所示,均匀的直角三角板ABC重为20N,在C点有固定的转动轴,A点用竖直的线AD拉住,当BC处于水平平衡位置时AD线上的拉力大小为F。

后将一块凹槽口朝下.重为4N的木块卡在斜边AC上,木块恰能沿斜边AC匀速下滑,当木块经过AC的中点时细线的拉力大小变为F+△F,则下述正确的是

A.F=10NB.F>10N

C.△F=2ND.△F=4N

7.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

“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重量(即:

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

”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为“厄缶效应”。

如图所示:

我们设想,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的列车,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轨道匀速向东行驶。

已知:

(1)地球的半径R;

(2)地球的自转周期T。

今天我们象厄缶一样,如果仅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火车随地球做线速度为

R/T的圆周运动)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在此基础上,又考虑到这列火车匀速相对地面又附加了一个线速度v做更快的圆周运动,并设此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那么单纯地由于该火车向东行驶而引起火车对轨道压力减轻的数量(N-N/)为

A.

B.

C.

D.

8.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共点水平力的作用以8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水平力F1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300,若在某时刻t取消F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刻后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5m/s2

B.t时刻后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可能为6m/s2

C.t时刻后某1秒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小可能为3m/s

D.t时刻后物体的加速度至少为4m/s2

9.如图,质量相等的木块A和B用弹簧相连后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块A,则至弹簧第一次被拉至最长的过程中,应有

A.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B.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C.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

D.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

10.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不能忽略不计。

水平推力F向右作用在A物体上时,A.B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N1;若将水平推力F向左作用在B物体上,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N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充题(本题共8小题,3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把小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抛出后在t1.t2两个时刻,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是30º.45º,则t1:

t2=,小球自抛出到此两个时刻下落的高度之比h1:

h2=。

12.如图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

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

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将,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将。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所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实际边长为5.0cm,横线为水平方向,竖线为竖直方向,根据此图可知拍摄照片时闪光灯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______HZ,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m/s。

(g取10m/s2)

14.一颗中子星的质量大约与太阳质量相等为2.0×1030kg,但是它的半径才10km,此中子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贴近中子星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卫星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m/s(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15.如图所示,长为0.8m轻杆的一端与一质量为1kg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无摩擦自由转动。

现在最低点a给小球8m/s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在最高点b对杆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压力”或“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N。

(g取10m/s2)

16.在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现对该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1,物块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一段时间后,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F2,物块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若加速与减速至静止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均相等,则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m均为2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32N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则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为__________m.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质量均匀分布.长L=2

m的光滑木板AB托住.AB可绕B轴转动,木板的质量M=2kg.另有一棒ef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支撑住AB,Be长度为2m.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对木板的压力为N;此时棒ef对木板AB的作用力大小为N(g取10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6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如图所示,三个台阶每个台阶高h=0.225米,宽s=0.3米。

小球在平台AB上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滑出,要使小球落在第2个平台CD上,不计空气阻力,求初速v0的范围。

(g取10m/s2)

某同学计算如下:

根据平抛规律

2h=

gt2t=2

=2

s=0.3s要使小球落在D点,小球的初速度为vOD=2s/t=2×0.3/0.3m/s=2m/s要使小球落在C点,小球的初速度为vOC=s/t=0.3/0.3m/s=1m/s所以落到台阶CD小球的初速范围是1m/s≤v0≤2m/s试指出求解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20.(8分)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定滑轮通过一轻绳悬挂A.B两个物体。

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且m2>m1,B的悬绳在竖直方向上,A的悬绳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

两物体与车厢相对静止,滑轮的质量不计,求车厢地板对B物体的摩擦力和滑轮轴所受压力的大小。

 

21.(10分)“蹦极”是一种近年流行的能使人获得强烈超重.失重感觉的非常刺激.惊险的娱乐运动项目:

人处在离水面上方几十米的高处(如高楼的楼顶.悬崖边.大桥上等)用橡皮绳之类的弹性绳(性质与弹簧相同)拴住身体,让人自然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弹性绳拉紧,到接近水面时刚好速度为零,然后再反弹,一质量为49kg的勇敢者头戴重10牛的头盔,开始下落时离水面的高度为76米,设计的系统使人落到离水面28米时弹性绳才开始绷紧,接近水面后经多次上下振动停在离水面18米处(忽略人的身高,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取g=10m/s2。

)则

(1)当他落到离水面50米左右位置时,戴着的头盔对他头部的作用力如何?

为什么?

(2)当他落到离水面15米左右的位置时(头朝下脚朝上),其颈部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住头盔?

 

22.(12分)图

(1)表示用水平恒力F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使其做匀加速运动。

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也会变化,a和F的关系如图

(2)所示。

取g=10m/s2,求:

(1)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2)在该物体上放一个与该物体质量相同的砝码,保持砝码与该物体相对静止,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的坐标上画出相应的a——F图线。

(3)由图线还可以得到什么物理量?

(要求写出相应的表达式或数值)

 

解:

23.(14分)如图所示是神舟六号飞船测量飞行加速度的装置示意图。

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上.下壁(上.下以起飞前在地面待发状态为参照)上各安装一个可以测力的传感器,分别连接两根完全相同(可拉伸可压缩)的轻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都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滑块套在光滑竖直杆上。

该装置固定在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内,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通过该装置体验不同加速度时的身体感觉,同时判断飞船的飞行状态。

传感器P在上,传感器Q在下。

飞船在地面静止时,传感器P.Q显示的弹力大小均为10N。

(地面处的g=10m/s2)求:

(1)当飞船竖直向上飞到离地面

高处,此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

(R是地球的半径)

(2)若在此高度处传感器P显示的弹力大小为50N,此时飞船的加速度多大?

(3)从物理的角度请你说说宇航员在太空长时飞行可能出现哪些(两种以上)身体不适或病变?

简要说明物理原因。

(4)请你为两位宇航员设计一个太空物理实验.写出实验目的,预计可能得到的实验结论,并为宇航员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写出器材名称).

 

24.(14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1.8m,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

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

已知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OC=L=6m(O在B点正下方)。

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L/3。

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落在地面的C点,当驱动轮转动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顺时针运动时(其它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D。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在传送带静止时,要使落点离O点最远,B点右边的传送带多长?

(3)写出O.D间的距离s随速度v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D/AD/AC/BD6-10BC/B/BD/BD/AD

二填空题

111:

1:

3

12减小;减小

13101.5

141.334×10121.15×108

15拉力30

16

1760.2

18

≈11.55,35

三解答题

19解:

速度最小值的求解有错误,受第一个平台EF的阻挡小球不可能落到C点。

(4分)

能落到第二个平台的最小速度初速度应是恰过F点落到第二个平台上。

(4分)

所以落到台阶CD小球的初速范围是

1.41m/s<v0≤2m/s(2分)

20解:

对物体AFA合=m1gtgθ=m1aAaA=gtgθ(2分)

绳中张力T=m1g/cosθ(2分)

两物体与车厢相对静止,aA=aB

对物体B,地板对B物体的摩擦力fB=FB合=m2aB=m2gtgθ(2分)

滑轮轴所受压力的大小N=2Tcos

=2m1g

(2分)

21解:

(1)离水面50m左右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戴着的头盔对他的头部没有压力.拉力作用(没有作用力)。

(4分)

(2)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振动停止时

(49+1)×10=k×(28-18)

k=50N/m(2分)

离水面15米位置时,对整体

50×(28-15)-(49+1)×10=(49+1)a

a=3m/s2(2分)

对头盔

T=mg+ma=13N(2分)

22

(1)F-μmg=ma,

(3分)

由图线斜率:

1/m=2所以m=0.5kg(3分)

(2)过点(2,0)和(4,2)图线如图(3分)

(3)μmg=1N;μ=0.2(3分)

 

23解:

(1)mg’=

mg=

g’=

g=

×10m/s2=6.4m/s2(3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F-mg’=ma

a=

m/s2=43.6m/s2(3分)

(3)A.由于失重,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疏松.大脑充血影响视力思维等

B.飞船围绕地球转动改变“一天”的时间,会出现失眠等

(写出一个2分,最多4分。

凡是答由于物理原因引起的不适或病变均可给分)

(4)只要写出目的.结论.器材,实验目的明确.原理基本正确可酌情给分(4分)

24解:

(1)

1分

设B点到地面高度为H,小物体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

(平抛高度H=5m,平抛时间t=1s)1分

μ=0.52分

(2)设B点右边的传送带长为Y,小物体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

落点离O点的距离X=Y+

2分

当B点右边的传送带长为Y=1.1m时,落点离O点最远

2分

(3)

,即V≤4m/s时,小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减速运动,OD间的距离S=L=6m2分

,且

即4m/s≤V≤

m/s时,小物体离开传送带的速度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

OD间的距离

=(2+V)m2分

即V>

m/s时,小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加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m/s,OD间的距离S=(2+

)m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