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0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答题汇总题库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表示基础习题

四、简答题 

1.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答:

(1)第一代:

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

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

1964---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4)第四代:

1971----今天,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数据?

二者有何关系?

 

答:

(1)信息是人们按照预先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观察,以反映客观

事物状态和特征的某种概念或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媒体上可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3)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是人们消化理解了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简述在计算机中为什么常采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

 

答: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原因有4个:

(1)物理上容易实现。

(2)运算规则非常简单。

(3)可靠性高。

(4)易于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

 4.什么叫位、字节、字?

各有什么特点?

 

答:

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2种状态。

字节是数据处理的

基本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存储信息,一个字节等于8个二进制位。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称为字。

一个字所包含的字节数取决于机器的字长,它反映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

 

5. 简述计算机中信息组织的层次结构。

 

答:

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

该层次结构从位、字符开始,进而形成数

据元、记录、文件和数据库。

(1)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2)八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可以表达一个字符(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

(3)一组字符可以表达一个单词(两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汉字),一组单词或一个汉字词组可以形成一个数据元。

(4)将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元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记录。

(5)文件是逻辑上相关的记录的集合。

(6)数据库是一种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一组相关的文件可以形成数据库

第2章计算机系统习题

四、简答题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

 

答: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

控制器、运算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所组成。

 2. 存储器的分类是怎样的?

各有哪些特点?

 

答:

根据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将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高速缓冲

存储器。

 

(1)内存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程序和需要用到的数据。

内存要与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打交道,进行信息的传送。

内存又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

通常内存指的是RAM。

RAM具有两个特性:

可读写和易失性。

ROM与RAM相比,也有两个特性:

只能读不能写和非易失性。

 

(2)外存储器主要用来长期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不和计算机的其它部件直接交换数据,只和内存交换数据,不是按单个数据进行存取,而是成批地交换数据。

 

(3)Cache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高速小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

Cache介于CPU和内存之间,是为了解决CPU和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CPU与Cache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以字为单位的,而Cache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以块为单位的。

3. 计算机软件分为哪些软件?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控制计算机的运行、管理计算机的各

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一类软件。

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用户才能运行各种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为某一个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应用领域比较明确,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

 

4. 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

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字长,

(2)内存容量,(3)主频,(4)性价比。

 5.计算机中常用的进制有哪些?

它们如何进行相互的转换?

 

答:

计算机中常见的进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转换方式参考教材1.3.1

节。

 

将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方法是:

各位数码乘以权值的累加和。

 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方法是: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然后相加。

整数部分的转换方法:

“连除取余法”,即用整数部分不断除以基数,取其余数,直到商为零。

余数的排列方向是由下向上排列。

小数部分的转换方法:

“连乘取整法”,即用小数部分不断乘以基数,取其积数的整数部分,剩下的小数部分继续连乘取整,直到小数部分为0为止。

取整的排列方向是由上向下排列。

如果小数部分不能为0,则根据精度要求算到小数点后某位数为止,然后按“0舍1入”的原则取近似值。

 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方法是:

 “3位并1位”,或“4位并1位”。

即以小数点为中心分别向左、右两边分组,每3或4位1组,不足的向两边补0。

 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的方法是:

“1位扩3位”,或“1位扩4位”,即将每1位八进制数用3位或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6.整数在计算机中是如何编码的?

 

答:

如果整数是无符号的,则直接将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即可。

如果整数是有符号的,即有

正、负数之分,则数的正号和负号也要用0和1进行编码。

机器数的编码方式很多,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7.单精度浮点数在计算机中是如何编码的?

 

答:

单精度浮点数用规格化的形式表示为:

规格化数=数符×(1.尾数)×2阶码。

在编码

时,单精度浮点数存储占用4个字节32位,其中包括1位数符,8位阶码和23位尾数。

 

8.简述在计算机中为什么常采用补码表示。

 

答:

在原码中,0具有二义性;且进行四则运算时,符号位需要单独处理,增加了运算规则

的复杂性。

使用反码编码方式进行运算也很不方便,一般是作为求补码的中间码。

 而在补码编码方式中,0有唯一的编码。

并且使用补码可方便地实现正、负数的加法运算。

因此计算机中常采用补码表示。

 

9.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是如何编码的?

 

答:

西文字符包括英文字母及各种符号。

最常用的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码,用7位二

进制编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10.中文字符在计算机中是如何编码的?

 

答:

中文字符包括汉字和各种中文符号。

汉字是象形文字,种类繁多,编码比较困难,而且

在一个汉字处理系统中,输入、内部处理、输出对汉字编码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要进行一系列的汉字编码及其转换。

汉字信息处理中各编码及流程如图1.1所示。

第3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习题

四、简答题 

1. 任务栏的作用是什么?

 

答:

任务栏的作用是:

以按钮的形式显示当前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文档或窗口。

如果要切

换到某一程序,只需单击任务栏上代表该程序的按钮。

在“任务栏”通知区域,也有一些小图标,用来表示任务的状态。

 

2. 如何使删除的文件不放入回收站?

 

答:

使删除的文件不放入回收站的方法有:

(1)按Shift+delete键删除。

(2)将回收站的属性设置为“不将文件移到回收站中”。

(3)删除移动磁盘上的文件。

 

3. 什么是剪贴板?

剪贴板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使用剪贴板?

 

答:

“剪贴板”是程序和文件之间用于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剪贴板的作用是:

在程序和文件之间传递信息,既可以在不同的程序中传递文本、图像等信息,也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传递文件或文件夹。

 使用剪贴板进行信息的传递通常有4个步骤:

(1)先选择要传递的信息。

(2)然后将信息复制或剪切到剪贴板。

(3)再在目标程序中将插入点定位到需要放置信息的位置。

(4)最后使用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中的信息传递到目标程序中。

 

4. 什么是控制面板?

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控制面板”是一个系统文件夹,用来提供各种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设置和管理的工具。

控制面板的作用是提供各种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设置和管理的工具。

 

5. 如何识别一个文件的类型?

什么叫文件关联?

文件关联的作用是什么?

 

答:

操作系统通过文件扩展名来识别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与程序的对应关系称为“文件关联”。

 

“文件关联”的作用是:

使用户直接双击文件就可以打开它,而不必由用户指定用哪个程序来打开它。

第4章中文Office 2003习题

四、简答题 

1. 在Word 2003 中,文本框可以设置为哪几种文字环绕方式?

 

答:

 可以设置的文字环绕方式有:

嵌入式、四周型、紧密型、衬于文字下方和浮于文字上方。

2. Word 2003提供了哪几种查看文档的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

①普通视图,可以编辑文本、显示和设置文本格式,但不显示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背

景、图形对象以及没有设置为“嵌于文字所在层”环绕方式的图片;②页面视图,可以显示整个页面的分布情况和文档中的所有元素,例如正文、图形、表格、文本框、页眉页脚以及各种OLE对象等,并能对它们进行编辑。

③大纲视图,容易查看长篇文档的结构,但不显示页边距,页眉,页脚,图片和背景;④WEB版式视图,可以创建Web页,可看到背景和为适应窗口而换行显示的文本和图形,且图形位置与Web浏览器中的位置一致;⑤阅读版式视图,可以方便用户阅读文档和在阅读时对文本做简单的编辑操作。

 

3. 有一篇长Word 2003文档,每个段落之间隔了一个空行,如何快速将这个空行去掉?

写出操作步骤。

 

答:

可以使用替换功能。

选择“编辑”/“替换”命令,在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按钮,

展开对话框下面的内容。

将光标移到“查找内容”文本框中,单击“特殊格式”按钮,选择“段落标记”,重复1次。

再将光标移到“替换为”文本框中,单击“特殊格式”按钮,选择“段落标记”。

单击“全部替换”,完成操作。

 

4. 在Excel 2003中,怎样才能避免将输入的分数视作日期数据?

 

答:

输入:

0 分数。

 

5. 怎样在Excel 2003表格中限定数据的有效输入范围?

 

答:

选择“数据”/“有效性”命令,在“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可以设置限定数据的有效

输入范围。

 

6. 在Excel 2003中,绝对地址、相对地址的单元格式是如何引用的?

在进行公式的复制时,

引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有什么不同?

 

答:

①相对引用就是单元格的名称,其特点是当编制的公式被复制到其他单元格中时,Excel能够根据新的位置自动调节所引用的单元格。

②绝对引用是在单元格名称的行号和列号前面加上“$”符号,绝对引用单元格将不会随公式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单元格的引用。

 

7. 在Excel 2003数据清单中,如何对记录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答:

数据清单是包含相似数据的带标题的一组数据行。

(1)排序:

将光标移到数据清单中任意单元格中,选择“数据”/“排序”命令,在“排序”对话框中,选择用于排序的关键字,最多有3个关键字。

(2)筛选:

分为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或选择“数据”/“筛选”/“高级筛选”。

自动筛选可按照列中的内容进行筛选,也可以按照条件进行筛选,条件最多有2个。

高级筛选可根据复杂的条件进行筛选,必须在某个单元格区域填写筛选条件,构成“条件区域”。

(3)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之前必须按照分类的关键字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选定汇总项”。

 

8. 在Excel 2003中,已完成下列表格,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表格内容如图2.4.2所示。

 

要求:

(1)用函数自动填上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

 

(2)用函数判断每个学生总分大于等于270分时在备注栏填写“优秀”,平均分小于60分时给备注栏填写“不及格”。

答:

(1)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

=sum(B2:

D2),按Enter键。

 

(2)在F2单元格输入公式:

=average(B2:

D2),按Enter键。

 

(3)选择E2:

F2单元格区域,拖动F2的填充柄,至F5。

完成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

 (4)在G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IF(E2>=270,"优秀",IF(F2<60,"不及格","")),按Enter键。

如果不满足要求的2个条件,则在单元格中填入空内容。

 (5)拖动G2填充柄,至G5。

完成备注的填写。

 

9. 什么是PowerPoint 母版?

使用母版有什么作用?

 

答:

母版是所有幻灯片的底版。

使用母版的作用是用来设置文稿中的每张幻灯片的预设格式,这些格式包括每张幻灯片的标题及正文文字的位置和大小、项目符号的样式、背景图案等。

由于一套幻灯片受到同一母版的主控,幻灯片之间就显得和谐、匹配。

 

10. 在PowerPoint 2003中,若要删除演示文稿的第2、4、6张幻灯片,如何操作?

 

答: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按住Ctrl键,单击第2、4、6张幻灯片,然后按Delete键。

 

第5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四、 简答题 

1.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起什么作用?

 

答:

网络协议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它包括一

套完整的语句和语法规则。

一般来说,网络协议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即两台计算机要进行信息交换,必须事先约定好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

 

2. 计算机网络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大类。

常见的网络硬件有:

计算机、网络接

口卡、通信介质以及各种网络互连设备等。

网络中的计算机又分为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两类。

常用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等。

 

3. 假设在Internet上的一个B类地址具有子网掩码255.255.240.0,问该网络中可同时接

入的最大主机数是多少?

 

答: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则对应的二进制编码是: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B类地址的前16位为网络地址,因此有4位作为子网地址,最多可有24-2=1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位的主机地址,即每个子网最多可容纳212-2=4094个主机IP地址,因此该网络中可同时接入的最大主机数是:

14×4094=57316。

 

4. 已知网络地址为211.134.12.0,要有4个子网,求子网掩码。

 

答:

由网络地址可知,属于C类IP地址,前三段是网络地址,最后一段是主机地址。

需要

4个子网,则需要3位作为网络号编码,因此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

 5. 要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取到本地硬盘中,使用的是什么协议?

答:

POP3协议。

 

6.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其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

①星形结构是以一个节点为中心的处理系统,各种类型的入网机器均与该中心节点有物

理链路直接相连。

优点:

(1)可靠性高。

(2)方便服务。

(3)故障诊断容易。

缺点:

(1)安装费用高。

(2)扩展困难。

(3)中央节点的依赖性强。

 

②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将所有的入网计算机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接入到一条通信线路上。

优点:

(1)布线容易、电缆用量小。

(2)可靠性高。

(3)易于扩充。

(4)易于安装。

缺点:

(1)故障诊断困难。

(2)故障隔离困难。

(3)中继器配置。

(4)通信介质或中间某一接口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随即瘫痪。

(5)终端必须是智能的。

 

③环型拓扑结构,是将各台联网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

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适用于光纤。

(3)无差错传输。

缺点:

(1)可靠性差。

(2)故障诊断困难。

(3)调整网络比较困难。

 

④树型拓扑结构是总线形结构的扩展,它是在总线网上加上分支形成的,其传输介质可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星形结构的叠加。

又称为分级的集中式结构。

优点:

(1)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

(2)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

(3)网络中节点扩充方便灵活,寻找链路路径比较方便。

缺点:

(1)任何一个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系统。

(2)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第6章程序设计基础习题

四、简答题 

1.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

程序设计语言,也叫计算机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且计算机和人都能识别的语言,

是程序设计人员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

 

2.简述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

程序设计通常有5个步骤:

程序说明、程序设计、编写代码、测试程序和程序定稿。

 

(1)程序说明:

程序说明也称为程序分析,如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编程目标,定义想得到的输入/输出数据等。

 

(2)程序设计:

使用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一个问题和任务的执行方案。

 (3)编写代码:

使用计算机语言按照程序设计方案书写源程序。

 

(4)测试程序:

通过编译系统调试源程序,发现程序的语法和逻辑错误并将其消除。

 (5)程序定稿:

最终程序文件由程序代码文件、程序说明书和用户操作手册等组成。

程序代码文件和程序说明书便于以后程序的修改和维护。

用户操作手册则使用户了解程序的使用以及正确输入数据。

 

3.算法和程序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

算法是对解决问题步骤的描述。

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能完成特定的功能的代码。

相同:

对问题的描述。

不同:

一个不可执行,一个可执行。

 

4.文档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吗?

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

不能,文档的运行要靠应用程序来执行。

文档的主要用途

是存储用户数据。

 

5.简述程序的一般执行过程。

 

答:

传统的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可分为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4个过程。

(1)编辑:

使用系

统提供的可用来编写文本文件的应用软件,即编辑程序,来编辑(创建)源程序文件,如C源程序文件。

(2)编译:

使用系统提供的可对源程序文件进行代码分析、代码生成和优化的软件,即编译程序,来编译上一步所编辑(创建)的源程序文件。

(3)连接:

使用系统提供的连接程序,将上一步编译后生成的目标程序代码文件与系统中提供的有关函数等链接起来,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

(4)运行:

计算机运行可执行程序文件产生计算结果。

 

6.什么叫时间复杂度?

什么叫空间复杂度?

 

答:

时间复杂度是指一个算法中的语句执行次数。

一个程序的空间复杂度是指运行完一个程

序所需内存的大小。

 

7.输入三个数,比较并输出最小值。

要求: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答:

开始:

 

S1  输入a,b,c; 

S2 判断a>b?

  是,进行S3,否,进行S4; S3  bàa; 

S4  判断a>c?

  是,进行S5,否则进行S6; S5  càa; S6 输出a。

 

结束。

 

8.输入三个整数,使得输入的3个整数按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答:

算法思想:

将3个数两两比较,确定大小。

按a、b、c顺序输入,最后按a、b、c顺序

输出,关键要找到最大值,将它赋值给a,中间值赋给b,最小值赋给c。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开始:

 

第一步  输入3个整数a、b、c; 

第二步  将a与b比较,并把小者赋给b,大的赋给a; 第三步  将a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的赋给a; 第四步  将b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的赋给b; 第五步  按顺序输出a,b,c。

 结束。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如图6.1所示。

第7章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习题

四、 简答题 

1.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哪些?

 

答:

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或网状结构

2.线性结构应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

①所有数据元素的信息; 

②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3.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答:

①存在唯一的一个被称为“第一个”的数据元素; 

②存在唯一的一个被称为“最后一个”的数据元素; 

③除了第一个之外,表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前驱; ④除了最后一个之外,表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后继。

 

4.什么是链式存储结构?

答:

使用指针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个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可以随意,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不要求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5.栈和队列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栈:

先进后出      队列:

先进先出 

6.在循环队列中,仅根据头尾指针相等无法判断队列空或满。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答:

通常还需增加一个标志s,s值的定义如下:

 

0,1,  s表示队列空

表示队列非空ì=í

î

       当头尾指针相等,且s=0时,表示队列空;当头尾指针相等,且s=1时,表示队列满。

 

7.由3个节点构成的二叉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形态?

 

答:

8.常用的数据查找方法有哪些?

 

答:

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 

9.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9, 38, 65, 97, 76, 13, 27, 49),写出分别按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和简单插入排序的每一趟的排序结果。

 

答:

    冒泡排序:

                 

第1趟:

38  49  65  76  13  27  49  97                  

第2趟:

38  49  65  13  27  49  76  97              

  第3趟:

38  49  13  27  49  65  76  97                  

第4趟:

38  13  27  49  49  65  76  97                  

第5趟: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第6趟: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直接选择排序:

             

第1趟:

13  38  65  97  76  49  27  49                  

第2趟:

13  27  65  97  76  49  38  49                  

第3趟:

13  27  38  97  76  49  65  49                  

第4趟:

13  27  38  49  76  97  65  49                  

第5趟:

13  27  38  49  49  97  65  76                  

第6趟:

13  27  38  49  49  65  97  76                  

第7趟: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简单插入排序:

              

第1趟: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第2趟: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第3趟: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第4趟:

38  49  65  76  97  13  27  49                 

 第5趟:

13  38  49  65  76  97  27  49                 

 第6趟:

13  27  38  49  65  76  97  49                  

第7趟: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10.分别简述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和简单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

 

答:

冒泡排序:

从前往后对数据进行多次扫描,在每一次扫描过程中,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

大小。

若相邻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