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01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docx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卷解析

一、常识局部

 

1. B.【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以前的根底性作用。

故而选择B。

2. C.【解析】今年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把2022年经济与社会开展的主要预期目的是国内消费总值增长7.5%左右,所以此题选择C。

3. D【解析】吃粽子、驱五毒与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活动,而放风筝是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所以选择D。

4. C【解析】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是共产党指导的,金田起义是天平天国指导的,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指导的。

所以答案选C。

5. B【解析】快下雨的时候,空气潮湿,虫子飞的低,燕子为了觅食所以飞的低。

应选择B。

6. A【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生长,所以一定是农业才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其他选项不适宜。

应选择A。

7. D【解析】1980年,我国东南沿海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因此湛江不是经济特区。

故而选择D。

8.A【解析】我国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成员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因此选择A。

9.C【解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东坡写的,因此答案选C。

10. A【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

因此答案选A。

 二、言语理解

11.C【解析】选测填空的整体思路为:

结合词语辨析和语境辨析,寻找打破口空格,验证其它空格,最后确定选项。

文段讲述了不良的社会现象,乘机、控制、争夺,都表露贬义的色彩,所选的词语要和前面的感情色彩相一致,攫取,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

其意思为抓取、拿取或掠取。

该词早期词性为贬义,意为“强取豪夺〞,通常有“非法获取〞的意思,获取、索取,谋取都没表达贬义的感情色彩。

C 项正确。

12.A【解析】选测填空的整体思路为:

结合词语辨析和语境辨析,寻找打破口空格,验证其它空格,最后确定选项。

“触摸〞、“接触〞、“接近〞都有靠近之意,但后面语境中出现了“品吸〞、“感受〞,所以前一空要填和这些词表达一样语境的词语,品吸与感受强调是身临其境的体悟,所以触摸要比接触与接近更适宜。

触动是指激起、打动、触犯之意,不合语境。

选A选项。

 

13.A【解析】文段中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玩网络游戏所采取的“适当〞措施,“干预〞表示过问或参与因此A项正确。

B、C、D项语义过重。

14.C【解析】相信:

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疑心。

自信:

相信自己,信心十足。

坚信:

坚决相信,毫无疑问,指相信某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不疑心。

确信:

坚决的信心。

从后文“只身来到拉萨旅游〞可知应用“坚信〞。

15.C【解析】沉醉:

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沉溺:

陷入不良境地,难以自拔,多贬义。

沉浸:

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沉迷:

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种事物。

形容“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应用“沉浸〞,C项正确。

16.A【解析】选测填空的整体思路为:

结合词语辨析和语境辨析,寻找打破口空格,验证其它空格,最后确定选项。

文段讲述了讲述了开展群众教育理论活动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所选的实词要和语境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鞭策〞汉语词语,原意表示用鞭和策赶马,现比喻促使、催促的意思。

常常以先进人物的思想~自己。

促使,催促都有一样的意思,但是鞭策有用先进的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意思,“守护〞有看守和保护之意,对于伦理底线,不但自己不能逾越,也要监视不为别人僭越,A 项正确。

17.D【解析】这道实词辨析主要考察词义区别。

传承是指沿袭创新某个事物某种思想,褒义词。

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承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继续从事前人未竟事业。

沿续和延续都可以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第二空根据语境排除AB,合成是指由局部组成整体;集成是指集中某些事物的各个局部到达完备程度,与后文“创新链〞构成一个递进关系。

18.A【解析】顿号表示并列,要选择近义词。

辩词词语“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

“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是“扬汤止沸〞的反义词。

“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徒劳无功〞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19.B【解析】“政府部门对“住人井〞和“群租房〞敢于“出狠招〞的做法值得肯定,毕竟平安是第一位的〞是对政府部门的做法表示肯定,不涉及到事实或者庆幸,排除AD。

第二空中视察指的是:

1.观察;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第二空不能用视察,排除C,选B。

20.C【解析】第一空中间有顿号表示并列,所以所填入的要和“共同开展〞构成近义词,因此排除AD。

第二空要表达的意思是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影响,排除B。

珠联璧合:

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

比喻出色的人才或美妙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才能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融会贯穿: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集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耳濡目染:

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层层深化:

接连不断。

逐步到达事物的内部或逐步掌握事物的中心。

21.C【解析】“提出〞指〔用言语或文字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建议等〕表示出来;“提醒〞指出某事情或道理,让对方注意。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提醒〞。

“产生〞指从已有事物中生长出新事物;“引发〞指引起,触发。

人的某种感觉应是“产生〞的,故第二空应填“产生〞。

“合适〞指适宜,符合;“适宜〞指符合主观或客观的要求。

根据语境,第三个空应填“适宜〞。

综上所述C项正确。

22.B【解析】“逐渐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可再生能源并没有完全替代污染环境的能源,因此第一空应填入“减少〞。

第二空“遏制〞侧重程度上的减轻,“遏止〞侧重停顿。

对应“环境恶化〞这个开展变化的过程,应使用“遏制〞。

23.D【解析】首先看第一空,可以填入的词语有“谋利〞和“牟利〞这两个词语。

第一个“谋利〞的意思是想方法获得利益,属于中性词。

第二个“牟利〞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得好处,具有贬义色彩。

根据“腐败分子的工具〞这个提示性信息可知,句子包含贬义的感情倾向,因此第一空填入“牟利〞保持文段的感情倾向的一致性,排除B、C两项。

再看第二空,注意的意思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重视的意思是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

可见,重视程度比注意要深,这两个词与“高度〞搭配,相比而言“重视〞更为适宜,可以排除A项。

接下来可以通过第三空验证,忽略是指忽略、不留心。

破绽是指破绽,不周密的地方。

跟“堵塞〞一起搭配,显然“破绽〞更适宜。

故此题选D项。

24.B【解析】选词填空的整体思路为:

结合词语辨析和语境辨析,寻找打破口空格,验证其它空格,最后确定选项。

对于实词成语混搭这类型题目,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先看实词,把容易区分的干扰项排除,逐步缩小作答范围,然后逐一比拟,挑选出正确答案。

首选看第一空实词的填写,冠名的意思是指在某种事物前面加上自己名号,命名的意思是给予名称。

根据文段的语境可以知道,该活动是商业行为,因此第一空填入“冠名〞比拟恰当,排除C、D两项。

吉光片羽的意思是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屡见不鲜的意思是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前文说的事件是比拟见到的现象,并非是珍贵的文物,因此第二空处填入“屡见不鲜〞。

故此题选B项。

25. A【解析】虚词辨析的整体思路为:

比照用虚词联结的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另外也要结合整个文段,寻找提示性信息来判断这两个短句的逻辑关系,有的时候也要结合生活常理。

关联词联结的是“坏人的嚣张〞和“好人的过度沉默〞,通过后面“一个不愿过度沉默者的遭际〞“‘自证清白’的为难〞等字眼,可以知道作者叹息的是后者——“好人的过度沉默〞,“有的……有的……〞“既……又……〞属于并列关系,与后面的意思不符;“只有……才……〞属于必要条件关系,明显也不符合文意;“不是……而是〞属于反向并列关系,不认同是“坏人的嚣张〞,认为是“好人的过度沉默〞,与后面文段形成照应,答案选择A。

26.B【解析】关于关联词“因此〞,可以得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主旨句。

可以得出答案为B。

A选项“使我们生活更加美妙〞在文段中没有提及。

C选项是文段的一个例子。

D选项提到“我们自己〞,文段重点是“孩子们〞 【解析】细节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对应原文,逐一带入。

此题A项属于扩大范围把“男性〞偷换为“人〞。

B项表述无错,但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C项属于偷换主体,把“胰岛素〞偷换为“胰岛〞。

D项的“两成以上〞 【解析】细节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对应原文,逐一带入。

此题A项属于偷换主体把“善〞偷换为“恶〞。

B项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亵渎和冒犯〞,文中作者的表述为“神圣冒犯〞,表是作者对这种“冒犯〞持肯定态度,与“冒犯和亵渎〞的本意有着质的区别。

D项“人之初,性本恶〞属于无中生有。

C项的“恶永远无法穷尽〞“更值得我们探究〞,分别是原文中的两句原话,故答案选C。

29.A【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

文段首句先陈述了一个例子,借春运的例子来引出问题,第二句运用,转折词“事实上〞,引出了人口流动的好处。

第三句分析了其原因。

第四句运用“换句话说〞总结出了文段的核心,即城镇化的核心是不同城市之间的行政、经济、社会功能上的重新优化整合,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超级城市和城市群。

文段中给出了文段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

选项B中概括了人口流动的利弊,这只是例子的总结,故排除。

C项是城镇化中的一个现象。

D项不是解决城镇化的对策,而是曲解文意。

30.【解析】根据递进构造关联词,可以得出最后一句是文段主旨句。

根据文段主旨句,得出答案选C。

A选项没有提到爆料者的处境。

B选项不是“爆料者处于边缘状态〞,是“爆料者的支持者处于边缘状态〞。

D选项主题错误,主体不是官场,是基层官场。

31.D【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

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此题属于意在言内还是言外,此题属于意在言外。

 文段是并列构造,主要说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一些民生工程时总是只只注重外在的形象,本质上于国于民无益。

所以文段在提出问题,其意图是解决问题,只有D在解决问题。

A只是文段第一层的意思;B文段的主旨;C脱离文段话题。

32.A【解析】结语推断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并根据逻辑关系推断出上下文。

这篇材料最后局部通过递进性关联词语“奇怪的是〞引导了两个“为何〞,说明下文作者将提到公款消费报销“潜规那么〞为什么畅通无阻,所以正确答案为C。

D项在材料中已经提及,已有的内容不会重复,所以被排除。

BC项与材料没有必然联络,特别是B项,它与一般文章的逻辑构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一致,所以BC项也被排除。

33.A【解析】词句理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内容理解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付出代价〞在材料的第四句中,第五句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此〞引导出付出代价的文中含义,即“耐药性细菌的增长〞,所以正确答案为A。

BC项在材料没有被提及,所以被排除。

D项是付出代价的常见意思,没有针对材料提出文中的含义,所以D项也被排除。

34.D【解析】根据行文脉络的分总构造,可以得出文段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中心句。

D选项是中心句的同义交换,所以答案选D。

A选项讲的是文段的背景。

B选项主体与文段不符,文段主要议论的是中国宪政文化。

C选项讲的是文段的背景。

35.A【解析】根据文段分总分的行文脉络,得知第二句是文段的主旨句,主旨句讲到不同的犯罪人可以有相似的特点,A选项是主旨句的同义交换,所以答案选A。

B项表述不完好,犯罪人有不同的职业并不是最大的的特点。

C项与文段不符,犯罪心理画像是属于统计学。

D项是作者在文段中举的一个例子。

36.C【解析】态度观点题关键是找到作者在材料中表述态度的词句,特别是材料中没有明显观点的情况下,我们要通过表达作者感情色彩的词句来判断作者的态度。

材料中“有些真相经不起推敲〞、“一味指责中国大妈〞 【解析】细节理解题的解题思路:

对应原文,逐一带入。

此题A项就是文中最后一句的局部内容。

B项与文中“其中最有害安康的是气溶胶粒子〞相对应。

D项与文中“如矿物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疾病〞相对应。

C项的“雾霾〞文中未提及,偷换主体,故答案选C。

38.C【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

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此题属于意在言内还是言外,此题属于意在言外。

文段典型的总分构造,先交代政府存在失信问题,然后通过四个并列语句详细阐述了政务失信的详细内容。

文段在提醒一个问题,其意图为解决问题,即C。

AD都是文段的主要内容;B脱离文段的主题。

 

39.B【解析】根据因果关系关联词,可以得出文段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主旨句。

B项是主旨句的同义交换,所以答案选B。

ACD项是文段讲述的一个现象。

文段强调的是有矛盾,并且必须解决。

40.B【解析】整个语段,运用了通感〔化听觉为视觉〕的方法,描绘了作者对琴声所作的联想。

“琴音遐想〞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概括这个语段的内容。

“琴音似水〞、“琴音如风〞只能概括文段局部内容。

“琴音悠扬〞与文段中“猛烈冲击〞和“与恶浪搏斗〞等描绘不符。

三、数量关系

41.【解析】B.等差数列。

数列各项两两做差为1/2,是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2=7/2。

    42.【解析】B。

多重数列。

解法一:

穿插观察,偶数项为1的平方,3的平方,5的平方,7的平方,奇数项为8的平方、6的平方,〔〕,2的平方,括号中应为4的平方,即16。

    解法二:

数列所有的项均为平方数,只有B选项16符合条件。

43.【解析】C。

多级数列。

相邻两项两两做差,得到2,6,18,54,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54*3=162,所以括号中为162+82=244,选择C选项。

44.【解析】C。

递推数列。

数列前两项的乘积等于第三项,所以答案为4*8=32,

45.【解析】D。

机械组合数列。

解法一:

数列所有项各位数之和为14.

  解法二:

数列的每一项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均为7,选择D选项。

  解法三:

数列的每一项都是由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构成,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

46.A.【解析】这是一道简单计算问题。

由题可知,总共有90袋小麦,平均卖5次,那么每次卖的一样多,所以每次卖出 90÷5=18袋。

47.B.【解析】这是一道工程问题。

设总量为24个单位,老张8天修完,那么效率是每天修3个单位,老李是12天完成,那么效率是每天修2个单位,所以老张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老李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3÷2=1.5倍。

48.B.【解析】这是一道简单计算问题。

总共是408桶油,平均分给81户居民,那么得408÷81=5…3,即给每户居民分5桶后,还剩下3桶。

49.C.【解析】这是一道年龄问题。

三年前小明是4岁,那么他哥哥比他大两岁,也就是说他哥哥是6岁,他叔叔的年龄比他哥哥的年龄大三倍,也就是说他叔叔的年龄是他哥哥的年龄的4倍,他叔叔是24岁。

今年他叔叔的年龄是  24+3=27岁。

50.B.【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问题。

甲乙两村人数之比为2:

3 ,即4:

6 ,乙丙两村人数之比为 6:

7 ,故甲乙丙三村人数之比为 4:

6:

7 ,设分别为4a ,  6a, 7a , 甲村比乙村少3a , 少210人,故3a=210 ,所以a =70人, 故乙村人数为 6×70=420 人。

  

51.D.【解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

 两人同时迎面相遇,所走的路程为 〔4+3〕×3/2 =10.5千米。

52.C.【解析】这是一道溶液问题。

第一个杯子中有溶质糖是24% ×100=24克,第二个杯子中有溶质糖是 15%×200=30克,混合后,总的溶质是54克,总的溶液是300克,故混合后的浓度是 54÷300=18% 。

53.A.【解析】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

根据牛吃草公式 Y=(N-X)T ,代入得 (120-X) ×8=(150-X)×6 ,解得X=30,Y=720,故720=〔90-30〕×T ,那么T=12天。

54.C.【解析】这是一道集合问题。

根据两集合标准公式,总数—不满足条件的个数=满足条件1的个数+满足条件2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

代入得:

 67—X = 44+28—20 ,故得X=15 人。

55.D.【解析】这是一道平均数问题。

单位员工的总年龄是 30×35=1050岁,设男员工为a人,那么女员工位 30—a 人,由题意得 38a +(30—a)×28=1050 ,解得a= 21, 故女员工是9人,所以男员工比女员工的人数多12人。

四、判断推理

〔一〕、类比推理

56. B。

反义关系。

前和后是一组反义词,上和下是一组反义词。

57. B。

棉和丝是并列关系,都属于布料。

金和银都属于金属。

58. C。

树叶和树根是树的两个组成局部,满足这个关系的只有C,花瓣和

花蕊是花朵的组成局部。

59. B。

此题考察物体和其存在的空间,云朵在天空里,行星在宇宙里。

60. C。

题干两个成语是反义关系,C选项名不虚传和徒有虚名是反义关系。

61. B。

吃药和打针是治疗病痛的两种方式,而且都是动宾构造,B选项爬

山和潜水时两种运动方式,且都是动宾构造。

62. D。

飞机和火车是两种交通工具,汽车和轮船也是两种交通工具,所以D项最符合。

63. A。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民俗活动,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重阳节是登高和插茱萸,清明节是扫墓和祭祖,中秋节是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64. D。

物体及其组成局部。

遥控器是电视机的一局部,鼠标是电脑的一局部。

65. B。

对应关系。

题干中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风光的。

A项诗句描写的是冬天;C项是形容瀑布的壮观,并非描写冬天;D项是描写庐山的风光,并非是秋天。

只有B项描写的是初夏的风光。

 

〔二〕图形推理

66.C【解析】此题考察数量类中的面,面数呈现1232?

,对称数列,所以面数要选一个面。

答案是C

67.D【解析】此题考察属性,曲直变化,直前曲后,并且直线在曲线的左右两端变化,所以选D

68.C【解析】题干中四幅图,图形面数为一,都可以关于纵轴对称,只有C选项符合。

69.B【解析】属性类题目,曲直奇偶位置变化,奇数位是直线构成的图形,偶数位是曲线构成的图形。

正确选项为B

70.D【解析】考察数量规律,面数个数呈现,1235的变化,相邻两图面数相加等于第三幅图,所以选择面数为8的D选项。

71.D【解析】考察数量规律,面数个数呈现呈现乱序5341问号处缺什么补什么,缺两个面的。

所以选择D选项。

72.A【解析】考察位置规律中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旋转时针方向不变,翻转时针方向改变。

题干都是第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

只有选项A符合。

73.A【解析】题干中面数个数是奇,偶,奇,偶,接下来应该是奇数。

选项中只有A是奇数个面。

74.C【解析】题干由两个图形叠加而成,图形曲线在前,直线在后。

只有C是曲线在前的图形。

75.B【解析】题干中面的数分别是O324,呈现乱序数列。

所有缺一个面的,一个面的只有B选项。

 

〔三〕演绎推理

76. D 真假推理。

先找出矛盾关系。

此处小王和小刘说的话存在矛盾,那么唯一的一句真话存在于王刘两句话之中。

小李小张说假话。

小李说不是他,这句话是假的,那最后选上的是他就是真话。

所以小李能评上〞养殖能手。

77. C此题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最大优先。

可以看到题干中出现最多的是中山市,所以以此为打破口。

由“小芳与住在中山市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及“住在中山市姐妹比小丽年龄大〞可知,小雅来自中山市。

然后根据题干中“小雅比住在深圳市的姐妹年龄小,而住在中山市姐妹比小丽年龄大〞可以列出以下表格:

                 主体       小丽  <   小雅  <   小芳                                 ↓         ↓         ↓                 信息       广州  <   中山  <   深圳   

题干问的年龄从小到大三姐妹的排序,所以应该小丽、小雅、小芳,选择C选项。

78. A 此题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最大优先。

可以看到题干中出现最多的是P国选手,所以以此为打破口。

由②和③可知,P国选手是伊万诺维奇,同时可以列出以下表格:

                 信息       ?

    <     P国      <   ?

                                ↓           ↓            ↓                 主体   莎拉波娃  <  伊万诺维奇   <  李娜       由题干中①C国选手的综合得分比R队选手的高,可知R国选手是莎拉波娃,C国选手是李娜。

即下表:

                 信息      R国    <     P国      <  C国                                ↓           ↓            ↓                 主体   莎拉波娃  <  伊万诺维奇   <  李娜   

观察选项可知应该选择A选项。

79. 正确答案为D选项。

A、C选项中成认K5种子的优势,属于补充新论据加强。

B选项无关。

D选项举例反驳,水稻产量受授粉率影响,所以题目讨论K5的优势和产量无关,因此削弱。

80. 正确答案为D选项。

A、B选项其均是举反例说明休息时间长不利于工作。

C选项说明的是休息时间长和心情的关系,与效率无必然联络。

只有D选项举实验例子说明。

81.正确答案为B选项。

A选项举例加强识字和智力进步的关系。

C、D选项讨论识字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和对心理安康的影响,和智力无关,排除。

B补充反面论据,智商程度  解释题型。

A选项“少数村民偷偷使用〞说明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是明显减少,故解释不了。

B和C两个选项与主题无关,排除。

D选项参加了其它的导致污染的原因,可以解释。

83. B 根据“转基因食品的平安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可以推出B选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太绝对,题干中也为提及,故排除。

84. 正确答案为D选项。

A选项中获得优秀证书的条件有很多,并不能说明是因为体育特长的条件;C选项中获得优秀证书的要求并不严格属于无关选项;易错选项为B选项,小明的体育成绩非常优秀,并不能确定为其获得证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D选项,获得学校优秀证书,或者成绩优秀,或者有音乐特长,或者有体育特长,提供了三个可能获得优秀证书的条件,题干中否认了前两个,因此必然是因为小明的体育特长获得优秀证书。

85. D翻译推理。

拥护政策推出幸福生活,懒惰推非幸福生活。

D选项的翻译是幸福生活推非懒惰,符合第二句话的逆否等价定理,否认后项推出否认前项。

因此是正确答案。

五、资料分析

86.【解析】A。

2022年进口大豆价格为

87.【解析】B。

2022年原油进口总额

88.【解析】D。

2022年成品油进口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89.【解析】C。

直接读数,2022年进口数量及金额与去年相比同时下降的商品,既增长率同为负数的有7个。

90.【解析】B。

A项,2022年进口量下降最快的商品是食用植物油,错误;B项,2022年进口金额增长最多的是原油,正确;C项,表中不能得出结论,错误;D项,进口量上升,金额下降,说明平均单价下降,错误。

91.【解析】C。

内贸货物吞吐量是外贸货物吞吐量

  倍。

92.【解析】B。

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通车里程的比重为

93.【解析】A。

2022年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比重

94.【解析】D。

2022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正确;D.没有数据,错误。

96.【解析】C。

观察柱状图,首先排除A、D;2021年为

  ;2021年为

  ,所以选择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